汉鼎余烟(校对)第31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17/733

  但如果许都受到威胁,曹军分兵急往救援,或者在汝南等地与雷远所部大战,那吴侯在江淮受到的压力就会大大减轻,攻克合肥的机会也就相应增加了。
  雷远的声势愈猛烈、兵力愈充足,能吸引的曹军就愈多,对吴侯带来的利益就愈大。这想法实在很美。用雷远这支偏师吸引曹军主力,也没什么不能向玄德公交待的。毕竟用兵之法,虚虚实实嘛。
  诸葛子瑜想的很周到,但他实不知兵。
  江东的力量往汝南、颍川等地延伸得再远,占据的地盘再大,终究要从江淮发动。而合肥正是江淮锁钥之地,只要合肥掌握在曹公手中,想要掐断江东向北的通路,简直易如反掌。到那时候,江东往汝南、颍川等地投放的力量反倒成了瓮中之鳖,只有乖乖就擒的一条路好走。
  孙权自然是知兵的,曹操也该明白孙权知兵。所以,曹操必不会相信孙权的虚张声势,只会把力量继续投入到江淮,投入到合肥。
  曹军只要稳住合肥,就足以堵死江东之兵北上的一切可能。而诸葛瑾所做的这些事,就全都是无用功。
  虽如此,诸葛瑾到底是一腔好意,孙权也不便嘲笑他。
  当下他想了想,有些懒散地道:“子瑜的意思我明白了,容我先斟酌一番……”
  他既这般说,便是委婉的推却了。
  不料诸葛瑾郑重地道:“将军,我清楚淮南的重要,也清楚合肥之于淮南的作用。然则,此时伪作进兵许都的姿态,必定会使得曹公大大惊疑,并且急遣兵马前去应对。”
  “为何?”
  “吴侯请看。”诸葛瑾从袖中取出一份文书。
  “子瑜总算入了正题,你竟然学会卖关子了?”孙权不经意地接过文书一看,吃了一惊:“荀文若死了?暴毙?”
  “正是。我方的密探报说,荀文若是被曹公逼迫,不得不仰药而死。此时许都朝廷上下,人心惶惶。又听闻,曹公以董昭董公仁继任尚书令,遣丞相长史王必为辅,领兵入禁中威胁皇帝,并以武力管制许都,监查公卿。”
  “这……”
  孙权也有王霸之图,骨子里并不将威权丧尽的汉室朝廷当回事,但如曹公这般肆无忌惮的行事,不得不让孙权惊骇。
  诸葛瑾道:“近两年来,因为孙刘联盟势力大张,又时时宣称要规复汉家秩序的关系,许都朝廷那边,对曹公的跋扈愈来愈有怨言。而曹公试图控制许都朝廷的举措,每次都激起公卿大臣们更多不满。荀文若之死,便是双方矛盾激化的结果。”
  “子瑜,你继续说。”
  “荀文若对许都朝廷控制乏力,引起曹公的不满。曹公担心领兵出征期间,许都生乱,所以干脆除掉了荀文若,而用深体自家意图的董昭掌控许都。但这样一来,曹公就能对许都放心么?”
  孙权沉吟半晌,试探地道:“荀彧的死和董昭的任命,恰恰证明了许都局势不能令人放心。这时候若有大军威胁许都,只怕许都真的会闹出乱子来!”
  “对啊!”诸葛瑾拍了拍自己的大腿:“曹公逼死荀文若,这件事情决然做的差了。他想要以荀文若的死来威胁朝廷,此举反将他的弱点暴露在了我们眼中。我们现在大张旗鼓摆架势,对准这个弱点一拳捣去……敢请吴侯设身处地为曹公想一想,在曹公眼中,是许都重要,还是合肥重要?”
  孙权连连摇头:“若许都有变,老贼还谈什么挟天子以令诸侯?许都的重要程度,便是一百个合肥也及不上!”
  诸葛瑾大声道:“那么,他会不顾许都,而全力来救合肥么?以我猜测,或许曹公会选择亲提大军力保许都,亦未可知也。我们就可以从容不迫地攻打合肥!”
  孙权霍然起身,在船舱里来回走了两遍。
  “好!好计策!”他以拳掌相击,发出“啪啪”声响:“那雷远不是声势浩大么?就用他的声势去吸引曹军主力,让他去拼死拼活!”
  他随即又站到诸葛瑾的面前,行了一礼:“子瑜之才,非只在案牍之间啊。日后,我定有诸多仰赖之时,请子瑜继续指教,千万不要嫌弃我见识浅薄。”
  诸葛瑾慌忙伏身回礼:“吴侯,那雷远乃是江淮豪右联盟出身,此辈素无节操,惯会判断风色。若他见事不妙,就像前次那般抽身而走,此策便无可施展。所以还有两条,须得注意。”
  “快快说来。”
  “一者,适才所说散布消息的举措要立即进行,越快越好!”
  “嗯,有理。另一条呢?”
  “二者,须得分遣精兵,堵死灊山中的山道,封住逢龙、硖石等要隘。如此一来,就算那雷远要走,也无处可走……逼他非得在庐江、汝南等地顶住曹军主力,甚至曹公本人才行!”
  “好!好!我立即吩咐下去!”孙权大步站到舱门处,喝令:“来人!召集军议!”
第五百二十八章
抽身
  在雷远所知的那段历史上,江东与中原持续对抗数十年,进而奠定此后南方的经济基础,为数百年南北两分的局面开启大幕。
  能做到这程度,江东孙氏麾下自然有杰出的人才、出众的谋略。
  江东对雷远的算计,正如玄德公那边对江东的算计。随着乱世将要终结,竞争越来越趋向白热化,为了最终的胜利,各方都无所不用其极。单以手段上说,只有胜败高下之分,而无须去谈道德上的优劣。
  当吴侯紧锣密鼓地行事,试图用雷远来吸引曹军主力的时候,身在庐江的雷远,也知道了曹公起邺城大军南下的消息。既如此,他已经完成了当日诸葛亮的托付。他当即着手安排全身而退,裨使吴侯所部能在江淮尽情施展。
  事实上,这方面的准备,从雷远出发前往江东的时候,就已经开始了。玄德公敢于放手发挥部属的实力,却并不将部属当作工具,他既然同意了吴侯双方互遣援军的建议,就一定会竭力保障雷远的安全。
  雷远的撤离准备也在紧张进行。缴获的大量粮食、马料、武器、营帐等,都已经分配到了各部,并将由紧急组织起来的民夫队伍负责运输。
  协助运输的民夫都得到了雷远的赏赐,并得到分配田地的承诺。既然前往荆州能够得到脱离屯田都尉压榨的机会,还有诸多庐江同乡的经历作为证明,他们大体来说都很乐意。
  此后夏侯惇所部的大批车辆、驮马被分配下来,民夫发现在搬运物资的同时,还能够携带家人,热情就愈发高涨了。
  负责协助管理这些民夫的,是大概两百多名江淮旧族子弟。庐江雷氏的号召力虽然不足以打动地方高门,但对这些因为括民屯田而失去家族荫庇的底层小地主、或者普通读书人来说,相当足够了。
  这些人非常积极地补充了雷远所部的不足,渐渐将雷远掌控的两万人和同等数量的老弱妇孺,急速捏合成一个可以随时行动的整体。
  然而即使如此,每个人都知道,想要顺利抽身可不是那么容易的事。
  吴侯那边,此前派来了使者冯熙,客气但是极其坚定地要求雷远所部占据庐江,掩护合肥侧翼,不得妄动。只过了六个时辰,又有一名使者赶到,这使者言语极其强硬,他一方面勒令雷远堵住由庐江西面赶来的全部曹军,只差没说出“违令者斩”四个字来;另一方面,又要雷远立即交出被俘虏的夏侯惇。
  雷远毫不犹豫地声称自己身为大将,有临机制变之权,遂请这两人全都回去,不必替吴侯操心庐江战局。
  但这样一来,指望如上次淮南豪右联盟撤退那般,从灊山南下,再沿江往荆州去就不可能了。吴侯不会允许。以吴侯这些年对庐江下的功夫,雷远也不可能找到一条能通过数万人而不被吴侯所知的道路。
  何况上次夏口城在玄德公掌控中,雷远所部经陆路即可抵达,但这次,没有江东水军的支撑,片板难渡大江。
  雷远所部身在庐江,北面是汝南,西面是江夏,都是曹军牢固掌控的地盘;南面隔着灊山是东吴严密控制的皖城,东面是江东十万大军的本营所在……这样看来,分明是个四面皆敌的局面,比当日淮南豪右联盟所面临的更加危险。
  部属们难免犹疑,而雷远只对部属们说,玄德公早有安排。己方只要做好准备,随时发动。唯独愈到了谋图脱身的紧要关头,愈得故作强势,摆出雄心勃勃的架势来,非如此,不能压制住曹军和江东的盲动;非如此,不能争取出脱身的机会。
  这一日天色晴朗,雷远带着百余骑,巡视汝南、江夏和庐江三郡交界处的地域。他们从安丰出发,沿着决水向北抵达蓼县,然后再向北,渡过灌水,直抵汝水、淠水和淮水合流的开阔平原。
  春夏时节,茂密的林地和草甸、沼泽、河流交错在一起,使得雷远眼前仿佛是一道漫无边际的绿毯。
  数十年前,此地本是阡陌相连、人烟繁茂之地,但丧乱以来,田园荒芜、百姓流离,原来的良田被沼泽、林地和连绵草甸大幅度地侵蚀了。此番雷远出兵到此,哪怕顶着庐江雷氏宗主的名头,仅存的百姓也难免畏惧兵灾,再度逃亡一批。
  故而百余骑纵横奔走,竟如行于野地,除了偶尔见到坍塌的村落,全无半点人烟。马蹄踏落的声音,只惊动了野兽狂奔逃窜,在深草密林间展现其矫健身姿。
  雷远策马走在骑队最前。
  身为兼任多个二千石职位的军政大员,雷远从来都不讲究排场。此刻他一如既往地穿着浅灰色的戎服,外罩一件普通将校所着的皮甲,腰间悬了利剑。然而将士们对他只有更加敬畏。
  十日之内,夺取大郡、击败数万曹军、俘虏曹公麾下首席大将,这岂是寻常庸将所为?放眼当今天下,有过如此辉煌战绩的能有几人?
  此等人物根本无需外物来展现威严,只凭他冷峻而锐利的眼神,就足以使得数万人为他效死了。
  此时马忠骑着一匹黑马,紧随在雷远身后,略差半个马身。
  这位长史并不是那种多谋善断的出众谋士,在此前也不熟悉江淮情形,但在这时候,却成了雷远极佳的臂助。他文武兼备,嘴上能说,笔下能写,必要时也敢动刀子;夏侯惇所部曹军的收降整编过程中,多赖马忠之力。
  只是马忠此刻的脸色不太好。前日里他去弋阳一线探看曹军动态,结果不慎遭到一队曹军突袭。他且战且退脱身,背后中了一箭。所幸有甲胄遮护,箭矢刺入不算很深,只是失血稍微多了点,以致说话的中气不足。
  此刻他向淮水北面指点着,为雷远解说道:“将军你看,从右到左,分别是富波、原鹿和期思三城。此前夏侯惇所部从安丰等地逃窜之后,留下了三名别部司马各统千余人在这三城与我方对峙。”
  “我记得前日里,期思的曹军曾南下试探?”
  “是,驻扎在期思的曹将是别部司马成刚。此人乃吕布的麾下骁将成廉之弟,甚为勇猛,三日内连续渡河滋扰我方,一度接近蓼县。所以昨日郭校尉和丁校尉联军攻入期思,斩杀成刚,并焚烧了他们的粮秣物资。”
  雷远沉吟片刻,喃喃道:“干得好。只是,期思太靠南了。”
  “什么?”
  “派人通知郭竟,让他不要急着回来,先往北去,打一打富波、原鹿两城。进而再向新蔡、固始、汝阴等地走一趟,破几个坞壁,杀一通。我会遣人送去我的旌旗,让他尽量造成声势,就说,我雷远即将起兵攻向许都!”
  马忠连连苦笑:“将军,咱们的声势已经够大了。这个这个……是不是该适可而止?”
  “还不够。汝南太守满宠还在襄阳没有动,最好能把他调动回来。”
  马忠神色一动:“原来我们……”
  “没错,我们不必原路返回。当曹军的注意力集中到北面,我们就一口气向西南,打穿江夏郡北部,返回荆州。关将军会出动荆州水军接应我们,如有必要,他会亲自出战文聘。”
第五百二十九章
得计
  顿了顿,雷远问道:“德信以为如何?”
  马忠笑了:“玄德公好安排,好气魄。”
  或许是眼界的不同吧,吴侯和曹公对抗的这些年,除了周郎出镇南郡的那一年里,其余时间,全都围绕着扬州的江北部分,也就是庐江和淮南两地。时间久了,似乎吴侯和他的参谋们也都盯死了这个区域,全不考虑其它。
  玄德公和他的参谋们,显然视野要开阔一些。他们很清楚,雷远要促使曹公的邺城大军主力南下江淮,难免要做些让吴侯不快的事情。万一双方抵捂,雷远须得自保,须得有一条脱身的途径。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17/73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