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鼎余烟(校对)第32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22/733

  他又性格沉稳,素得将士们的信赖,将士们都知道他是雷远在军事方面的左膀右臂。他既说雷将军已有安排,那想来不会有什么大碍。于是众人安心散去,往各人营中安抚士卒,预备明日作战。
  军官们散去不久,扈从再次来报:“丁校尉来见。”
  郭竟连忙请进。
  大概是为了避免将士们注意,丁奉特地披了件斗篷,遮住头脸,直到进了帐篷,才将斗篷扔下。
  丁奉一向直言不讳。这时候挥退服侍的小卒,他劈头就道:“曹操竟然亲自来!我们……我们有大麻烦了!”
  郭竟微微点头。
  适才离开的将士们还不知道,那支来袭的曹营大军,乃是曹丞相亲自率领。丁奉作为郭竟的副手,才有资格知道真实军情。他为了避免诱发更多惊慌,于是选择部属们离去以后,暗中来访。
  不得不承认,自家小郎君的谋划虽然精明,但落到具体的把握上,似乎出了点问题。雷氏部曲在江淮间闹出的声势太大了,大到了曹丞相不去合肥,而直冲着安丰方向来。或许是曹公要在忿然打虎之前,先除掉碍眼的狸猫?
  这样一来,局势的险恶已经无法形容了。所有人,庐江雷氏的所有人,全都命悬一线!
  眼看郭竟没有言语,丁奉踏前一步,又道:“曹军骑兵行军极快,明日就能赶到新蔡城下。三五日内,就会抵达安丰。雷将军身边那几万乌合之众,根本不是对手!”
  郭竟再次微微点头。
  雷远在安丰、雩娄周边,集结了几近四万人。其中兵将一万余人,士兵家属和庐江雷氏的招揽的民众、故旧两万余人。一万多兵马自然是一支庞大的力量,但他们大多数都是被迫投降的曹兵。
  过去数日里,雷远对他们用尽了严刑厚赏的手段,还将部下打散了分配到降兵之中作为基层军官。可他的本部数量太少了,散入降兵以后的情形,用后世俗语说,叫作“撒胡椒面”。真到缓急之时,这支兵力能发挥多少作用,实在难讲。
  因此雷远自己都承认,这批人乃是真正的乌合之众,当不起曹军一击。之所以派郭竟、丁奉向北,就是要让他们提前预警,以使本队拔足就逃。
  “既如此,我们在这里耽搁做甚?”
  丁奉终于问到了关键:“曹军来势如此猛恶,我们……不,所有人都唯有望风而逃。他们是骑兵,我们有众多步兵,就算连夜拔营奔走,还唯恐被曹军追击。你为何对军官们说,明日要挫敌一阵?”
  丁奉回身看看帐幕外头,确定扈从都站得稍远,才兜转回来,压低声音道:“我们与之交战,岂不是找死么?”
  郭竟又点了点头。
  “那还不立即下令,拔营起行?”丁奉有些焦躁。
  郭竟和丁奉,都是当日跟随雷远从灊山逃亡的部属。鼠窜之事既然已不是第一次做,说来便没什么顾忌。
  “曹公亲自来袭,委实出乎预料。他们的进军速度又快,确如承渊所说,三五日内即可抵达安丰。”郭竟按着刀柄起身,沉声问道:“那么,你觉得三五日时间里,就凭安丰那边的情形……能跑得远么?”
  “怕是难。当日咱们从灊山走,部属们都是淮南豪右联盟的老兄弟,老宗主一声令下,莫不景从。就这样还被曹军赶上,杀了个屁滚尿流。这会儿的情形……”
  丁奉在帐幕里来回走了两遍,想了想,叹了口气:“曹军来得太快了。难!难!”
  “那我们就让开道路,纵放曹军前行?这岂不要让安丰那边的数万人送死?”
  丁奉应声反问道:“那你就敢和曹军作战?”
  “曹公何等厉害,我哪里敢与之作战?可我们非得在这附近打一仗,给安丰的军民争取时间才行!”郭竟道:“只有打一仗,才能向曹公示以强盛,进而使他稍许戒备,行军的速度也稍微放缓些!”
  丁奉皱着眉头,看看郭竟。
  郭竟面容沉静,正对着丁奉的眼光,并不稍作避让。
  在这乱世中厮杀了这么多年,郭竟见多了危局,他一次次地险死还生,才从一个流浪武人做到校尉,成为奋威将军的得力助手。郭竟比谁都清楚,自己的地位是从何而来,自己的人生价值该如何实现。
  所以,他虽然口中说着,要给安丰军民争取时间,其真实的意思,就只是要给雷远争取时间。
  无论如何,小郎君必须得安然退走才行。为此,郭竟会用尽一切办法。
  郭竟相信,丁奉一定明白自己的心意。
  帐幕中安静了好一会儿。
  丁奉终于停住脚步,一字一顿地问道:“那你说,这一仗怎么打?打完以后怎么脱身?”
  郭竟沉默半晌:“这就须得你我一同盘算了……咱们总得试试。”
  丁奉在案几旁边咚地坐下,拍了拍几面:“拿舆图出来!”
  这两人虽不是什么谋略出众的智士,但都老于军略、多有决断,而且还都精通周边的地形。于是两人盘算了许久,连夜想出一个周全的办法。
  先以少量兵力伪作攻打坞壁的情形,诱使曹军一部来援。
  曹军来时,攻打坞壁的将士首先退入林地,摆出无备的架势,诱使曹军骑兵入林。林地中提前设置绊马索和强弓硬弩,以此破敌。
  如果敌军不上当,郭竟领兵离开林地,向东面撤离。途中须得竭力表现松散,将曹军诱使到坞壁南面的荆棘地,用陷马坑来对付他们。
  待到陷马坑生效,潜伏在坞壁周边堑壕下的丁奉所部刀盾手大举出动,杀入混乱中的敌军骑队,剥夺骑兵的机动能力,与他们肉搏、近战。
  到了这时,郭竟的计划可以说完全实现了。
  曹休虽然也有谋略,终究架不住郭竟和丁奉两人以有心算无心、特意设计的连环套路。
第五百三十六章
倾力
  部属牵来战马,郭竟上马眺望。视线穿过林木,可见曹军缓缓退后,沿着来时的路,渐渐退过那道高处的土岗。
  虽说初战受挫,但曹军退开数百步以后,很快恢复了建制。在军官们的呼喝指挥下,他们保持着戒备姿态,分为三队互相掩护,轮番后退,还好整以暇地带上了自家的伤员。丁奉带了些人试图追杀一阵,不仅没有抓住敌人的破绽,反而自家遭到少量骑队的反冲,折损了不少人手。
  如果敌人只是进攻的时候气焰嚣张,而撤退时紊乱,那郭竟倒还不惧。但眼下这情形,顿使他神色沉凝了。
  很显然,敌骑的撤退,是因为他们不想再打这种烂仗;是因为为没有必要恋战,而非无力再战。传说虎豹骑中的普通一卒,都是从数十万曹军中精选出的百人督将,不仅善战,而且坚韧。就只刚才的短暂接触过程中,郭竟和丁奉所部的死伤,要比敌人惨重得多。
  除了丁奉本人以外,此番参与伏击的雷氏部曲将士,没有任何人能在与虎豹骑的正面对抗中占据上风。包括郭竟麾下几名日常自恃武勇的什长、伍长,都是一样。郭竟不止一次地发现,某名曹军甲士在数人围攻下落马,但却仗着重甲利刃步战杀死多人,顺利脱身而退。适才的胜利,完全是将士们舍死忘生,以命相搏的结果。
  但这不会动摇郭竟的决心,敌人愈强,对我方的威胁愈大,他就愈有必要为雷远本部争取时间。
  这时候丁奉折返回来,一边收刀入鞘,一边感叹:“不愧是曹操的同族亲将,不愧是曹军精锐!”
  叹了两句,他仰头对郭竟道:“我们该撤了!”
  郭竟丁奉二将身边阖共两千人,其中从荆州来的骨干老卒不过三百,真要固定在一处与曹军战斗,那完全是找死。昨日两人已经商定,须得不断地移动,以吸引曹军的注意力为目标,而不求歼敌数量。
  适才这一战,看似规模不大,前后也只杀敌百余,但能使曹军有所警惕。此时已到申时,天色将黯,曹操难以迅摸清敌方的情况,肯定不敢贸然行动。只消让数万大军到新蔡驻扎一夜,次日再行起兵,那就是六个时辰争取到了。
  到了明日,自然不会在新蔡周边坞壁纠缠。郭竟已经找到了适合的战场。
  就在新蔡东面,有一处汝水的旧河道,唤作临陂。秋冬稍稍干涸,形成狭长的内湖,而春夏多雨时,河道涨水,扩展成连绵的湿地。湿地间有荒草连绵,芦苇横生,间或有混浊的暗流涌动其下。
  过去数十年间,许多不堪凌迫的草民逃亡山泽之间,其中就有群聚在临陂的。至今湿地间还有旧日的村寨遗存。这一部逃民后来推何曼为首,参与了黄巾之乱,他们始终以各处湖泽为基地,尤其活跃在上蔡西北的葛陂。
  汝南黄巾失败以后,何曼的余部有不少投入到灊山,比如昔日邓铜部下的葛云。此人很得小将军雷脩的看重,后来战死在天柱山里。葛云死后,这一批汝南黄巾旧部继续跟随雷远,其中有几人正在郭竟部下担任司马、曲长之类的中级军官职务。
  郭竟等人对那里的地形十分熟悉,视之为牵制敌军的重要地理倚仗。因为湖泽间的水道密如蛛网,连通汝水的缘故,如果最终难以抵敌,也可以临时斫木为筏,沿汝水快速脱离。
  当下郭竟毫不耽搁,立即领兵急速向东转移。
  走了大约十里,因为距离湿地越来越近,地面渐渐显得泥泞,道路也坍塌的很厉害。郭竟让丁奉继续催促将士们行军,自己勒马折返,打算找个开阔地继续眺望。
  “校尉,你在忧虑什么?”佐军司马施悌从后面跟来,试探地问道。
  “计算时间,曹休应当已经折返曹军的中军,他们下一步会如何应对,这数万人将往何处,我着实猜测不出啊……”郭竟喃喃地答道。
  施悌是个相貌英挺的年轻人,个子比郭竟还要高小半个头,肩膀非常宽阔,身后背着一支强弓。他是庐江雷氏的旧部,少时读书,十二岁从军征战,最初跟从谢沐,与雷澄有些交情。
  后来雷远从全军将士中挑选基层军官担任扈从,使他们参与军事相关的讨论、分析,查看和培养他们的才能。施悌在这个过程中脱颖而出,又经过三峡的军校的学习,被雷远派到郭竟军中担任佐军司马。
  他到任以后,起初只负责武备发放和后勤配给,在这方面展现了出色的能力,得到郭竟的重用。后来又陆续接手了训练计划和部队调动安排等任务,成了名符其实的佐军司马。
  郭竟由此觉得,自家的部队和其它军队不太一样,他这个校尉似乎只需专心打仗,而其它的事务都有专人负责处置。他细思其中的变化,从军校到佐军参谋,再到军人保障和日常奖惩,只觉每一项都极尽其用,切实增加了军队的战斗力和凝聚力。
  这使郭竟对雷远的忠诚以外,愈加敬重。在他心中,隐约觉得自家小郎君和同时代的一切人都有不同。
  此时听郭竟说,猜不出曹军下一步的动向,施悌笑了笑,忽然道:“哈哈,校尉应当是担心曹军主力不来吧。万一他们弃我而去,直驱南下,雷将军那边可就危险。”
  郭竟吃了一惊。
  出战吸引曹军,为雷远本部争取时间的决断,是郭竟和丁奉秘密商议的结果。其实二将都明白,此举即使初时能获取些胜利,到最后总是要败的。曹丞相对这支小部队越重视,他们最终的失败就会越惨烈。
  他二人都是雷远亲近之人,愿意为主将身当锋镝,但此举是否能被将士们接受?郭竟和丁奉并没有把握。既如此,便只好“愚士卒之耳目,使之无知”。
  然则这样的安排瞒不过自家佐军司马,施悌这时候便明白过来了。
  郭竟看看施悌:“司马,你希望曹军来此,还是不来呢?”
  “此番当面的,乃是曹公亲领的数万精骑。他们若倾力向我,我们迟早化为齑粉。”
  “哦?那司马的意思是……”郭竟眼色一冷。
  “然则,若雷将军有失,我们这些部属也一样得不了好。既如此,不如拼了性命,给将军争取些时间。想来若我们奋战有功,妻子家人必定能得到将军的善待。我确是希望曹军来此,校尉勿疑。”
  “能想明白就好。”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22/73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