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鼎余烟(校对)第33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34/733

  夏秋涨水的时候,原先的河畔低洼地带全部都被水填平,从上游席卷来的泥沙和各种沤烂的杂物层层叠叠地堆在河滩,在上面长出茂盛的芦、荻等植物。芦荻水草之间则活跃着各种鱼类,有些据说是吃死尸长大,鱼肉很肥,特别受将士们的欢迎。
  看着老卒带着李大和陶二慢慢消失在河塘边缘的草木间,有人低声道:“不知道郭校尉能不能醒来吃一点……”
  说到这里,气氛忽然间压抑了十倍,简直要让人透不过气。
  那士卒自己也知道说错了。他垂下头,不再言语,众人谁也不言语。
  这些士卒们,都是郭竟的部下。此前虎豹骑突阵的时候,郭竟所部不敌,但因为曹军忽然收兵,郭竟收拢溃卒们一路急退,终于逃进了临陂。
  郭竟治军极严,威望也高,部众的韧性非常强。虽然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惨败,但他们仍能保持着相当的规模,一直到退入沼泽湿地间,还能依托地形发起有力的反击,多次迫退逼近的追兵。
  但没过多久,带伤指挥作战的郭竟陷入昏迷。
  在战斗过程中,各级军官的折损本来就很厉害,只因为郭竟尚在指挥,基层的士卒们还能维持建制。郭竟失去指挥能力之后,他所收拢的这点兵力不断与敌人交手,不断逃亡,不断溃散,现在只剩下了五十多人。
  他们用枝条做了简易的担架,抬着郭竟在深一脚浅一脚的沼泽里行进了十余里,这才找到一个稍稍远离追兵的干燥高地,将郭竟安置到背风处。
  不少将士脱下自己的衣袍给郭竟作为褥子,再替他盖了几件。但郭竟身上数处受伤,失血极多,这时候完全陷入了昏迷。眼看着素来以钢铁男儿形象示人的郭校尉如此,将士们既担心,又害怕,还有说不出的绝望。
  有人絮絮叨叨地道:“可惜施司马不在,听说这些佐军司马都学过一门本事,叫作战场救护……”
  “施司马死啦!刚开打没多久就死啦!”有人打断他。
  到这时候还坚持不散的将士,必然都是斗志坚如铁石的强兵,但失去了主将指挥,就失去了主心骨。再看丁校尉那边,又是一副不打算活着回去的样子……许多人嘴上不说,心里难免都在嘀咕,觉得一旦曹军大举追杀,自家确到了命归黄泉的时候。
  战场上刀兵相交,生死决于须臾,那倒还罢了。经历了这样的惨烈战斗,千辛万苦熬了那么久,最后还难逃一死,未免令人沮丧。
  有一名年轻的士卒忽然抽泣起来。
  哭了没两声,被身边的同伴狠狠打了几拳:“哭什么?你比你的伍长、什长和都伯如何?多活了好几个时辰,你已经赚了!”
  年轻的士卒竭力捂着嘴,不想再哭。可没过多久,他终于忍不住道:“这次出兵之前,家里给我说了门亲,我本来还想回去娶亲生娃呢……”
  “哈哈哈哈……”周边传来嗤笑声:“跟着雷将军吃了两年饱饭还不够?还想娶亲?美得你!”
  年轻的士卒涨红了脸。
  而之前去捕鱼的老卒忽然急奔回来,人还隔着老远,就气急败坏地道:“曹军!曹军!”
  “什么?”众人大惊跃起。
  果然曹军来了。也不知这一小队将士究竟哪里露了行迹,可视线穿过重重的芦苇,确实见到数以百计的曹军骑兵高举松明火把,如一条火龙般向此地飞腾而来。
  “打了一辈子仗,迟早要死的。”有将士沉静地说了一句,提起了刀,犹豫是该直接引刀自尽,还是再斗一场,杀几个敌人。
  更多的人举起刀枪,纵声咆哮。敌众我寡的形势明显,再怎么大吼,也起不到助威的作用,只不过临死之前,总想着发泄下,肆意做一点什么吧。
  唯独站在高地东面,靠近湖泽河道的一名将士并不参与。
  曹军骑士从西面来,他却只瞪着眼,看着东面黑沉沉的水面;看了两眼,再揉揉眼睛。
  因为东南面宽阔的临陂水面上,这时候有大大小小的数十条黑影,正以极快的速度向这里逼近。他觉得大概今日是要死了。
  “这是曹军的船只么?”他嘟囔了一句,回身想去找一把弓来,射它一箭,射死一个够本。
  他在草丛里掏摸了好一会儿,终于找到弓箭。再起身,却发现那些船只上竟点起了灯火。随着灯火闪亮,船只上的士卒们更吹起号角,发出惊天动地的呼声。
  数十艘船只蔽河而来,船上刀枪并举,气势惊人。最前方那艘大船灯火照耀之处,赫然还高挂着一面迎风招展的军旗。士卒眯起眼睛看了看,灯火透过红色的旗帜,仿佛整面旗帜在熊熊燃烧。他看清了,那旗帜上书五个大字,“奋威将军雷”!
  士卒下意识地放下手上弓箭,结果手臂乏力没能握紧,箭矢嗖地射出,贴着大腿扎进了地面,在腿侧擦出长长的血痕。
  他顾不得叫疼,大声笑着跳着,向着那面军旗竭力挥舞双臂示意。
第五百五十四章
奋威(下)
  雷远所部离开葛陵粮库的时间,大约是在酉时前后。邓铜控制的船只不少,但船工缺乏,且大都惊慌失措,所以船队的行进并不顺利。更麻烦的是,雷远的部下们普遍熟悉陆路,但并不都熟悉水路,结果船只在行进中发生了好几次搁浅,为了重新编组船队,又浪费了不少时间。
  但即便如此,乘着春夏季节汹涌水势前进的船队,仍然快愈奔马。戌末亥初时候,船队抵达临陂,与全速策马奔驰的骑队赶了个前后脚。
  此刻这些败兵们看到船队,便是由吴班带着的船队。他们行于水上,料定了曹军触之不及,是以全无顾忌,公然打着奋威将军旗号,还时不时地点起灯火照亮,吸引沿途离散的将士。一路上,已有三五百人从各处藏匿之处奔来归队,其中就包括了丁奉的残部。
  那高坡上的士卒向着船队连连挥手,示意他们尽快靠近,还大声喊着:“快!快!曹军的追兵来了!”
  船队按部就班地在芦苇荡的边缘停下,再放出小船往高坡划来。
  小船靠到高坡下方,划船的将士还没起身,便见那士卒竭力拖着一副粗糙的担架过来:“先把郭校尉接走!快!”
  藉着火光,船上数人看到担架上郭竟的面容,莫不吃惊。好几人立时跃入水中,趟着及膝的泥水赶来帮手。船上的什长一边帮着抬担架,一边探手放到郭竟的口鼻间,觉得呼吸还算稳定,稍稍放心。
  那士卒看着担架被妥当放置在船里,才放心地回首,又往坡地高处奔去。
  其他将士连忙叫住他:“你还去做什么?”
  那士卒道:“前头有曹军的追兵!我得去助战!”
  其余的将士们七手八脚地抓住了他,不理会他的反对,将他抬上船:“哪来的曹军追兵……那是雷将军的骑队!”
  士卒挣扎的动作一下子停下了:“是雷将军的骑队?雷将军也来支援我们了吗?”
  什长看看同伴们,笑了起来:“为了支援你们,雷将军可做了好大的事!”
  同伴们连连点头。
  就在一日之内,这些将士在雷远的带领下长驱上百里,烧毁曹军的粮秣集散之地,又让曹军的宿卫虎士吃了惨烈的大亏,然后再急速向东,赶来搭救郭竟、丁奉所部。这一日累到了极处,所经历的战斗也险到了极处,但此刻将士们回顾当天的经历,只觉得自豪。
  “当然,你们在战场上硬扛了曹军铁骑,也是好汉!我听说……”什长说了两句才发现,那名被抬上船来的将士靠着郭竟的担架,已经深深地睡着了。
  此时,在高地上的其他将士们则都愣着。
  随着那支骑队逐渐靠近,终于有眼利的人看清了,那匹在队列最前的青白毛色骏马上坐着的,可不正是奋威将军雷远么?
  虽然雷远的职权越来越重,已非纯粹的武人,但这位年轻的将军依旧像往日那样,长时间地驻在军营。他和将士们一起训练,亲自探望他们的家庭,抚慰因伤退伍的老卒,而将士们也都认得他。哪怕他身着曹军军官的戎服甲胄,把盔檐压得很低,可将士们只要看到他单手勒缰的姿势就知道,那毫无疑问是我们的雷将军!
  举着刀枪打算拼死的士卒们霍然松手,有性急的大笑起来,飞奔着迎了过去。
  用刀刃压着脖颈,打算自尽的士卒忽然有些尴尬。他猛地收刀,却不防锋刃在颈侧磨擦得生疼,他以为自己错手杀了自己,吓得大声惨叫。
  这支骑队当然然不是真正的曹军骑队,而是雷远本人所领的陆上人马。这一队骑兵起初与船队水陆并进,长驱赶来临陂,半路上遇见几拨去葛陵救火的曹军屯田兵,驱散他们费了点手脚。
  待到奔至郭竟、丁奉与曹军虎豹骑作战的战场,发现己方将士已经溃入湖泽,而曹军担心葛陵粮库的情形,竟主动收兵,只留了少数人马在此追剿。
  他们便仗着自身作曹军打扮,大张旗鼓地奔走于水泽旁的洼地和高坡,沿途几支曹军小队前来询问,都被他们杀得磬尽。
  雷远在众人簇拥间登上坡地,走几步,忍不住咳嗽几声。
  “老郭那边千万安置好,无论如何要保住他!”他向扈从们吩咐着,想了想,又低声问道:“还有没有找到其他逃脱的兄弟?”
  几名斥候催马急奔了数趟,满脸都是涔涔的热汗。
  听得雷远发问,他们彼此合计了几句,回禀道:“应该没有了。地面干燥、适合将士稍稍聚集的另几个地方,我们都看过了。各处,全是死人……”
  “全是死人?”雷远的眼神厉闪。
  一名斥候叹气道:“兄弟们死了很多,曹军骑兵衔尾追杀,下手非常狠,没有留俘虏。至少五百人以上,都死在这处沼泽里了。”
  雷远默然。
  再想到适才经过战场时,看到的那些残肢断臂和云集而来、铺天盖地的食腐之鸟……他知道自己终究还是来得迟了,郭竟和丁奉所部已经遭到了毁灭性的打击。
  当雷远沉默的时候,更多的将士们彼此快活地拥抱着,用力拍打对方的脊背,叙说着这一天里发生的故事。
  渐渐地,他们举着松明火把围拢到雷远四周。火光映照着将士们疲倦又亢奋的面容,虽然队伍的规模并不大,却赫然生出如山的气势。
  雷远平日里对待将士怎么样,每个人都知道,真如兄弟家人一般。以他的官职,以他的宗族资财,本可以过上豪奢的生活。但雷远从来都没有享受,那些大人物该有的华衣美服、珍玩珠玉,到了雷远这边,都换成了给将士们的田地、耕牛、宅院、药物,甚至还有讲学的先生。
  这已经远远超过了乱世中将士所求,有很多甚至是将士们根本想不到的,雷远也替他们安排好了。他是最好的将军,也是最好的家长。
  所以将士们早就知恩图报,当郭竟领兵留在新蔡周边牵制曹军的时候,有经验的将士已明知将死,却没有逃亡。
  但他们没想到的是,即使到了这样的危险局势,雷将军却没有舍弃部下们。他只带了一千人,深入到敌后一百多里,烧尽了曹军的粮草,击败了曹操的扈从大将,以此来迫退敌人!
  他们从同伴的口中听说了,这一次突袭冒了何等的风险,又付出了怎样的代价,其九死一生之处,与他们所经历的并无不同。
  松明火把的毕驳燃烧声中,渐渐参杂了将士们的哽咽。而那名想着回乡成亲的年轻士卒再一次大哭了起来。
  “谢将军搭救!呜呜……”他握紧了手中的枪杆,整个人发着抖,一边哭一边道:“我黄小石这条命,今后就是将军的!”
  “李大愿为将军效死!”
  “我陶二的命也是将军的!”
  更多的人大声叫嚷起来。他们许多人都有父母兄弟,有妻子儿女,每逢出征,家人都翘首企盼他们安然返回。但此时,他们并不担心家人,他们都觉得,值得为了这样的将军赴死。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34/73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