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鼎余烟(校对)第34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47/733

  雷远端着一碗拌着细碎韭菜的豆羹,从船舱中出来。因为下雨,他用袖子遮着漆碗。
  阎宇紧跟在他身后,双手环抱着一个黑陶的大甑。他用下颌压住大甑的盖子,免得盖子晃动。因为过去两年里顿顿都吃了饱饭,还有肉食,这名侍从的个子长高了很多。所以虽然抱着沉重的大甑走在晃动的船上,却并不为难。
  跟在阎宇身后的是叱李宁塔,他一手托着大缸,另一手端着木盘,盘上摆了很多碗碟。阎宇时不时回头看看叱李宁塔,提醒他不要把口水淌进缸里。
  甑里装的是蒸熟的肉脯,有羊肉,也有狗肉,还有鼋肉,乱七八糟地蒸在一起,因为加了足够的葱、姜、豆豉等佐料,闻起来味道不差。
  而缸里装着豆羹。雷远手里的豆羹,就是从缸里舀出来的。
  雷远是来船上分发食物的。
  他相信充足的伙食和营养供给,是保障将士们战斗力和忠诚度的关键。所以无论何时,他都竭力筹措足够的补给,绝不让将士们饿肚子。
  此前在庐江的时候,他们大吃特吃夏侯惇所部的军粮。至于现在,军粮虽然消耗殆尽,但条件已经允许他们吃些好的,尤其是伤员们,应该吃得更好些。
  这艘船,是荆州水军调用雷氏部曲的船只。船身很大,舱里也宽敞通风,被雷远用来安置地位较高的伤员们,比如郭竟。
  郭竟已经渐渐恢复,至少不再发烧了,还能吃些东西。医官们都说,他实在是命硬。雷远适才与他聊了两句,看着他喝了粥,吃了几口肉脯,这才出来。
  因为准备的食物有多,雷远往甑里舀了块肉脯,放在豆羹上,将之递给眼前的船员首领。
  “辛苦啦!”他笑道。
  船员首领胡子拉碴,眼圈发黑,显然这一路确实辛苦。他端着碗,有些激动:“能帮着宗主和大家安全归来,谈什么辛苦!总算幸不辱命,我……我……小人……”
  “你是陈洪!”雷远点了点头:“我记得你!我还给你发过绶带呢!”
  这船员首领,正是雷氏部曲中擅于操舟的庐江襄安县人陈洪。三年前雷远翻越灊山,渡江抵达乐乡的时候,他提前发现了江面湍流,于是驾驶小舟往来示警,使得多艘装载工匠、财货之属的大船避免了船毁人亡的惨剧。因为这个功绩,他得到雷远计功、赏赐,并颁了绶带。
  此番荆州水军前往江夏接应,光靠军船自然不够,所以提早征发了大量商船、渔船。陈洪作为雷氏部曲,参与接应自家宗主的船队,自然义不容辞。
  陈洪的眼睛发亮。他真没想到,时隔两年多了,雷远还把这事牢牢记得。
  而雷远从阎宇手中拿过大甑,交给陈洪:“还有那些粥,也都是你的。让袍泽兄弟们都吃饱了,接着还有大事要拜托诸位!”
  陈洪连声道:“宗主放心!大家全都做足了准备!”
  雷远拍了拍他的肩膀,带着阎宇和叱李宁塔,登上小船离开。
  阎宇是雷远两年前巡视乐乡各处围屯的时候收下的侍从,当时因为雷远身边的老仆多病,婢女阿堵一个人照顾不过来,因而召了阎宇跟随着阿堵,平日里搭一把手。
  后来雷远迎娶了赵襄,家中仆婢渐多,阎宇就转而伺候些笔墨尺牍上的杂事,平日里被李贞当作小弟。
  雷远出征作战的时候,自然不会带着这孩子。但是,当雷远回到宜都郡境内时,蒋琬等留守文武和周虎等宗族管事们立即赶来,连带着阎宇也被赵襄派来,连夜跟到雷远身边。
  雷远确实已经回到了宜都郡境内。包括关羽和他统带的荆州水师,还有雷远从庐江带回的许多军民百姓,也都已经到达了宜都。
  确切的说,他们现在正处在乐乡县东部的河道上。
  这处河道是前汉时,洈水直通大江的旧河道。后来地貌变迁,河道渐渐干涸淤塞。只在春夏涨水季节可用,藉着小型船筏可以贯通南方的油水和洈水。雷远担任乐乡长以后,带人疏通河道,使之能够全年通航大船,同时又在水口河心处建设了堡垒和桥梁以扼守。
  昔日关平、刘封和霍峻等人初次来乐乡探访,就是在这里撞见了带人用杩槎挡水,固定堤岸的雷远。
  当时开辟河道用了许多劳力,甚至占用了开拓田地的力量,使得不少下属都有疑虑。后来雷远在乐乡兴建大市,又在岑坪设立护荆蛮校尉的驻地,这洈水故道连接这两处,又贯通大江,一时间成了商贾们坐船往来的重要通道。
  七天前,荆州水军大批舟船在安陆接到了雷远所部,旋即转回。
  他们从涢水入汉水,再由汉水转入夏水,因为夏水西段的江津港被曹军截断,他们穿过云梦泽,直抵大江,再经过大江抵达公安。一部分船只停留在公安,开始卸下装运的军民;而关羽本队军船带着雷远等人,从公安城下的油口进入油水,一路上行,最终抵达乐乡县,绕入洈水故道。
  这一路上,足足八百余里的水路,少有顺水,多是逆流,有时倾盆大雨,有时整日无风,还曾撞见云梦泽里不知怎地水道变化,以至于大批船只搁浅。
  水军将士和船夫们竭尽全力解决难题。他们驱使船只,昼夜摇橹,甚至连关将军本人都亲自下船,带领甲士们拉纤拖船。所有人十万火急地赶路不停,用最快的速度绕行到了江陵上游。
  这一趟,沿途船只损坏不下四十艘,而水军将士们也个个都精疲力竭。但他们中的绝大部分都精神亢奋,原因正如雷远所说,接下去还有大事要做!
  雷远等人坐着小船,绕过岸边密密麻麻的芦荻草,靠近设在河心的堡垒。
  因为邓铜曾负责在百里洲牧马的缘故,这几座堡垒是邓铜带人修建的。堡垒的样式很奇怪,据说是匈奴人在并州设单于庭时,向河西羌人学来的样式,唤作“邛笼”。用卵石垒砌而成,高达数丈,极其坚固。
  雷远仰头望去,看见关羽正在邛笼高处眺望。他身后随侍十余名将校,包括了雷远留在宜都郡的雷澄、韩纵和沈真等人。其余的多是荆南各地驻守军将,还有个熟人,乃是即将成为雷远妹夫的零陵北部都尉习珍。
  雷远顾不得地上湿滑,连忙一溜小跑,往邛笼顶上去。
  刚踏出楼梯,便听关羽道:“续之,你挖通这水道已有两年了吧?曹氏在荆南颇有密谍,竟不能侦知,也是奇了。”
  雷远连忙解释道:“曹氏在荆南的密谍,无非依托荆襄大族的人脉。但荆襄大族本身忙着在乐乡大市采买物资,向北面走私贩卖……他们哪里舍得将这条生财的水路泄露出去,让不相干的人得利呢?”
  “原来如此。”关羽点了点头,又摇了摇头。
第五百七十六章
顺流
  雷远所说的,是问题的答案,但并非问题的全部答案。只因有些话,一时还不便说得太明白。
  襄阳、宛城一带的荆州豪族如此,其实并不让人惊讶。
  曹公虽占据荆襄,但其实并不重视荆襄本地的士人。近数年来,荆州出身的文武能在许都、邺城立足的,寥寥无几。
  如王粲、杜袭、和洽等受到重用的,都是寓居荆州的北人。真正的荆州人领袖蒯越,在许都做个空头光禄勋;而蔡瑁、刘廙、宋忠等虽在邺城,蔡瑁全然不问外事,另两人只不过是侍从文人罢了。
  虽然荆北各郡的太守多用本地人,可那明摆着,是对抗玄德公的权宜之法。荆州士人向上发展的道路,早就被曹公麾下的汝颍士人堵死了。
  士人所求的,或者自身的政治地位,或者家族的扩张、延续。前者既受阻遏,就要在后者下功夫。
  这两年来,荆襄士族竭力深耕地方,扩充宗族的力量。他们以其盘根错节的力量投入到乐乡大市的贸易中,固然是出于贪婪,也因为他们有实实在在的,物资财货的需求。
  在这个过程中,有许多人会愈来愈清楚地认识到,他们在南方的亲朋伙伴们,正在玄德公的政权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位置。所谓“豫州入蜀,荆楚人贵”实非虚言。
  那么,随即也会有人想到,终究乱世尚未结束,鹿死谁手,尚未知之。荆北的士人又何必把筹码全部投在一端呢?
  这样的想法,随着玄德公势力的膨胀而蔓延,随着他们与荆南贸易往来的收益扩张的蔓延,所以才会有杨仪、宋琬这样的人,甚至就连文聘这样的地方强豪,也渐渐聪明了起来。
  曹公虽然不断往荆州增兵,但他们的统治根基,那些出身荆襄的无数二千石、六百石乃至郡县纲纪、斗食之吏的人心,正在一点点地变化。
  对此,雷远是很明白的,而关羽在接触到了杨仪、宋琬等人以后,也愈来愈明白了。
  “可惜,麋子方是个蠢货!”关羽忽然骂了一句。
  现在想来,玄德公以麋芳这样的生意人担任南郡太守,或许真有用他去做些私下交易的意图。
  没想到麋芳满脑子钱财,竟不晓得半点轻重,硬生生把自家的前途毁了。而江陵与襄阳间的暗中往来,还是靠雷远的乐乡大市实现。
  众人全都噤口不语,就连雷远也不应声。
  又过了片刻,在场将校的部下们陆续回来,禀报备战已毕。
  最先到的,是荆州水师的两名中郎将詹晏和陈凤。
  关羽此番带领荆州水军出动,留了长子关平等守江陵,随同行动的水军将领便是詹、陈两位。詹晏是玄德公任豫州牧时跟从的部下,而陈凤则是荆州水军干将,赤壁战后降伏于玄德公。两人俱都干练有能,深悉水军舟师的战术战法。
  三年前,关平带领荆州水军往夏口运送庐江雷氏宗族渡江,在关平之下带领船队的便是詹晏和陈凤二将。此番他们再来接应,雷远对二将自然有些酬谢。
  从詹晏和陈凤口中得知,原来关羽在率军离开江陵时,曹仁大军已经逼近到江陵城左近。当时关羽与关平等将约定,要他们无论如何,坚守城池十五日。
  今日便是关羽离开的第十五日了。凌晨时分从对岸折返的哨探说,江陵新城内外仍在鏖战,杀声震天。但具体战况如何,因为曹军围困数十重,哨探实在无法潜入探明。
  此后几个时辰过去,关羽再也不提江陵情形,只督促众将做好战斗准备。
  关羽本人的家眷、荆州水军将士的家眷都在江陵城里,可关羽偏偏就有胆量放开他们,而调度水军主力往江夏走了这么一趟。这份人情,雷远一定是要记下的。
  此时詹晏和陈凤二将上来,躬身禀道:“君侯,荆州水军整队完毕,随时可以作战。”
  关羽微微颔首:“知道了。”
  之后陆续有多人登上邛笼通报,随即在场诸将纷纷出列,向关羽禀报。
  “零陵郡的水陆兵力都准备好了。”这是零陵北部尉习珍。
  “长沙郡的船队整备已毕。”这是长沙郡的郡尉史郃。
  “武陵郡有精兵一千,快船二十艘,随时可以作战。”这是武陵郡从事樊胄。
  丁奉匆匆赶来,站到雷远身边,向他握拳示意。
  雷远向前半步,沉声道:“宜都郡有兵士四千人,骑兵五百,艨艟四艘,快船五十艘,已经准备完毕。”
  随雷远从庐江返回的将士大部分需要休整,一时无力继续作战。但雷远身为荆州仅次于关羽的重将,实力仍存。
  此番,他将留守宜都的兵力,扣除在夷道、夷陵和江关各处要隘驻防的基本力量,倾巢调动而出。另外,贺松、丁奉、吴班、雷铜、任晖、马岱等将,也都参战。
  此时雨势渐渐大了,雨点打在河面上,发出哗哗的响声。在场众人的甲胄、戎服慢慢地洇得湿了,慢慢有寒气泛上身来。而视线所及,天地间,白茫茫的水色渐重,远处江心的连绵洲陆似乎看不大清楚。
  身后又有脚步声响起,雷远侧身让开些。
  几名扈从持着关羽的荡寇将军麾盖,匆匆登上邛笼的阶梯,高高撑起。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47/73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