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鼎余烟(校对)第36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61/733

  而吕蒙忽然从前头疾步走来,喘着气道:“将军!侦骑禀报说,合肥城门忽然开了!城中守军呐喊杀出,直往逍遥津来!我们是不是尽快过桥,往逍遥津南面去,暂避曹军突袭?”
  这句话说得,好似往孙权胸中跃动的怒火上倾倒膏油。孙权猛啐了一口,握紧腰间宝剑,厉声喝道:“你慌什么?数千精锐在此,还怕他们突袭?怕这一群困守孤城数月的疲惫之兵吗!”
(第四卷完)
第五卷
群燕辞归鹄南翔
第五百九十六章
战后
  建安十七年冬,十月初。
  这场波及曹刘孙三家、战火覆盖五州数十郡国的大战,在绵延大半年以后终于渐渐停歇。
  兵法有云,驰车千驷,革车千乘,带甲十万,千里馈粮。则内外之费,宾客之用,胶漆之材,车甲之奉,日费千金,然后十万之师举矣。而在这一场战斗中,各方出动的步骑车船数量之多,何止千数;兵力调度距离之远,何止千里;每日里消耗的物资钱财,又何止千金?
  这样的大规模战事,无论孰胜孰败,都会对己方的后勤、经济,乃至底层民生和稳定造成巨大的冲击。不谈荆益两州府库俱空,百姓劳困,只雷远听说的,在益州各地的盗贼叛乱,就不下数起。
  所谓盗贼,许多都是因为难以承担官衙盘剥,而不得不奋起的普通百姓,还有与官府矛盾无法遏制的州郡大姓、蛮夷首领之类。自益州易手之后,诸葛亮实际治理蜀地,也难以避免叛乱。曹孙两家面临的地方混乱情势,超过荆益两州何止十倍?
  于是,失败者固然需要长期的休养生息,以图卷土重来,胜利者也完全没有力量扩张战果了。
  当然,究竟何方胜利,何方失败,三方都各自有其说辞。
  比如在曹公这边,声称己方在江淮、汉中、荆州三线,都获得了巨大的胜利。
  在江淮,荡寇将军张辽以八百勇士突阵,前后斩杀江东重将陈武、宋谦等,重创江东数万之众,几乎活捉孙权。此战之后,江东小儿闻张辽之名,不敢夜啼。张辽遂以此功绩晋为征东将军,统率江淮诸军。
  这是毫无疑问的辉煌胜利,甚至能掩盖夏侯惇的失败。
  而其他两线就要稍微粉饰一番。
  比如在汉中这边,吹的是凉州勇将、犍为太守阎行奋战于逆境,阵斩益州名将吴兰,并连续击溃泠苞、邓贤所部,威声大振。
  又因阎行数年前就依附曹公,将父母都送往邺城,曹公遂以阎行之父为列侯,又表阎行为平贼将军,统领凉州诸军,副丞相曹丕亲自设宴慰问,拉着阎行的手臂对左右说,这是我的左膀右臂呀。
  而在荆州这边,因为江陵城下的败绩过于鲜明,实在没有合适的角度。最终官员们纷纷上表,着力夸耀了新任骁骑将军曹彰的勇猛善战。曹彰确是罕见的勇将,后来领虎豹骑与荆州军的历次小规模战斗中,手格敌军数十,这也说得过去了。
  另外,江夏太守文聘因为击退荆州水军,进封延寿亭侯,讨逆将军。
  曹公亲提大军在许都坐镇,一一颁发了这些升赏和任命。年初时,皇帝已命曹丞相赞拜不名,入朝不趋,剑履上殿,如萧何故事,只是曹公并没有往许都去亲自接受这份荣誉。直到此刻,曹公时隔许久见了皇帝一次,倒是把这些殊荣全都用上了。
  与此同时,许都朝堂上再度兴起声浪,说要修古建封五等。
  只不过,前番提出此议,明摆着是替曹丞相代汉而造势。这会儿却有不少人说,当今天下的局势如此纷乱,不妨封拜江东孙权、凉州马超、益州刘璋为公侯,冀望他们为汉家辅弼云云。于是原本的反对者们一时摸不清曹公的真实意图,就连在朝堂上的反对,也不似原先那么有力。
  至于孙权,当然也有得宣扬。
  江东以水军为凭,纵横大江,但若北方势力直抵江畔,其实天险便为两家共有。水军也未必能一直占据优势。故而赤壁之后,江东便屡次发动大军争夺合肥,以将曹军彻底迫离南方水网地带,使江淮地带成为天险之外的又一道防线。
  虽然连续数年下来,合肥岿然不动,但这次毕竟已经夺下了皖城。皖城作为曹军贴近大江的最后一个要塞,既然易手,便譬若打开了通向江淮的门户,从今以后,江东大军就有了在北岸的坚固据点,进可攻,退可守,不复往日那般局限于水势消长了。
  至于张辽逞威的那两次……咳咳,大胜之下,区区小挫,不足道哉。
  伪装出的胜利者如此热闹,真实的胜利者,以连番胜利夺取汉中,进而威慑关中的左将军刘备势力,反而一时有些沉寂。
  刘玄德公夺取汉中之后,并未返回成都,而是带着规模巨大的文武僚属们继续驻留在南郑,并安排得力部属出面,修复城池所受的损坏。与此同时,驻在成都的军师将军诸葛亮,也不断调动大量物资至汉中,反倒是对于此前立功诸将的升赏封拜,都迟迟没有消息。
  有些性急的将校难免抱怨,而比较机灵的人则反倒愈发充满期待。渐渐的,某些消息从聪明人那里传开,于是荆益两州范围内,越来越多的人都开始翘首期待了。
  对此,雷远倒并不在意。
  此世种种虽然渐与前世的记忆不同,但大势尚未扭转,雷远便总能猜估到一些动向。但他并不热衷于从龙之功,于是某日向关羽请辞,终于得以回到夷道城去,得以放下琐事,陪伴怀胎八个多月的赵襄。
  以赵襄的身份地位,当然不缺伺候的人。不谈庐江雷氏宗族中的照顾,雷远在江陵也连着去了多封书信,按照自己脑海中的记忆,要求保障饮食、适当运动,甚至对睡姿和衣着都提了一通建议。
  赵襄的身体底子比寻常女子强健得多,但妊娠反应较强烈,饮食上头很不适应,晚间也睡得不好。所以到这阵子,她的性情难免变了一些,不似先前那般淡然。
  雷远返回夷道的这一天,赵襄接到自家夫君之后,竟然悲喜交集,哭了一夜。雷远反复问她何以这般,她才道,此前日夜忧惧雷远在江淮遇到不测,又怕自己所孕的不是男孩儿,无法作为庐江雷氏的继承人,直到这会儿才稍稍安心。
  雷远不禁大笑。笑过以后,他对赵襄道,身为武人,难免要冲锋陷阵,这没有办法。但我如果到了不得不做决断的时候,恐怕多半会降敌以求保存有用之身。
  赵襄听了先笑,之后忽然大怒说,我的夫君岂能屈膝以事国贼呢!于是当夜就把雷远请出了寝室,让他在办理公务和读书的偏房睡了一晚。
  雷远连连告饶,却还是被赶了出来。他自己也知这话说得荒唐,但这情形本身并不让他恼怒,反倒觉得自家夫人愈发可爱。
  次日早晨,有灿烂阳光洒进屋里,雷远睡意朦胧地睁开眼,正开始盘算着该如何觅个理由,好好地奉承自家夫人,李贞却来求见。
第五百九十七章
来客
  雷远打了个哈欠,在榻上坐起道:“含章,你来吧。”
  待李贞入来,雷远一边略作洗漱,一边问道:“有何公文?”
  李贞躬身道:“并无公文,是孟子度来了。”
  李贞所说的孟子度,名唤孟达。此君乃是蜀郡太守法正的同乡好友,建安初年与法正一同往蜀地避乱,后来又作为法正的副手,一起代表刘璋邀请玄德公入蜀。再之后,他与法正一同为荆州鼓吹,颇立功勋,待蜀地平定,他因功被擢为中郎将。
  雷远在江陵时,就接到汉中转来的军报,原来玄德公既定汉中,进而将视线投向汉中东面的西城、上庸、房陵等地,有意依托汉水,向汉中以东扩张势力,从而打通荆州和益州间的另一条通道。
  这片区域原本统归于汉中郡的管辖,自从汉末丧乱,诸多地方豪强据于千山万壑之间,形同割据多年。张鲁占据巴汉,与刘璋反目以后,刘表曾遣军进驻,将房陵县升格为郡,遣了官员管理。
  但房陵以西的大片区域,一来道路艰险,难以通行大军,二来又少户口和物资产出,所以长期以来,都为地方豪强申氏掌控。
  此前曹公降伏张鲁,另外将这片区域划分成了上庸、西城两个郡。郡守分别是申氏的两名重要人物申耽和申仪。
  待到玄德公控制了汉中,自然不会允许汉中东面这条通道还掌握在亲曹势力手中,于是便决意将之纳入控制。
  负责此项攻略的,便是中郎将孟达及其宗族部曲四千人。
  孟达与法正同时入蜀,法正汲汲于仕途,而孟达则首先注重宗族势力的经营。十数年来,他在蜀郡买田置业,招揽部众,一手办下了多个田庄,并组织起宗族部曲势力。
  待到法正担任蜀郡太守以后,对同乡好友厚加亲待,于是孟达的宗族便愈发扩张起来,雷远远在荆州,也听说扶风孟氏在蜀中坐拥良田万顷,部曲数千家。
  考虑到他一次就能出动四千部曲前往千里之外作战,单以宗族规模而论,似乎与庐江雷氏差相仿佛,在荆益两州,怕已处在最顶端了。
  然而玄德公对地方的治理确实有其独特手段,须臾间,孟达便由中郎将提升为偏将军,凭着自家宗族部曲,担负起了由宜都向北,攻打上庸三郡的重任。
  当代的地方强豪投效某位雄主以后,难免要被驱使来东征西讨。比如曹公麾下的李乾李典叔侄和李通、臧霸、许褚、文聘等等,又比如孙权麾下的每一名将校。雷远本人也是如此,他自抵荆州以来,固然极受优待,但三年来各项战事不休,实在也很辛劳。
  当然,如果打赢了,自有好处。据说孟达已内定为上庸太守,并全权负责西城、房陵和上庸三郡的军政事务,可以一跃为极重要的二千石大员了。为了二千石的地位,领兵往宜都以北那些人迹罕至的深山走上一趟,那也值得。
  雷远在江陵得报以后,已令向朗出面,在秭归县安排孟达所部的营地,并供给一应军需。只是,在他的记忆中,这四千人应该前天就抵达了秭归,并开始征集地方上的民夫……怎么李贞这会儿来报,说孟达到了?
  于是他含着一嘴盐水,有些疑惑地看向李贞。
  李贞连忙解释道:“孟子度的部曲在秭归没错,他本人来夷道了。就在外头求见宗主。”
  雷远连忙加快洗漱的动作:“快快有请!”
  待李贞领着孟达进入待客的厅堂,雷远降阶相迎,两人见过。
  只见孟达大约四十来岁的年纪,身材不高,脸庞黑瘦,颌下短须,面部皮肤很粗糙,看起来绝非养尊处优之人。他穿着一身皮甲,腰间悬着缳首刀,装束与寻常军官并无不同。
  雷远不禁想到,听说孟达在蜀中有擅于文辞的名声,但既受军令,这会儿却一派武人打扮,丝毫不见半点特殊。看来举凡能在史书留名之人,必定有其非凡之处,不能轻视呢。
  与孟达同来的,还有两人。孟达向雷远介绍了,高个白脸的,乃是他的外甥邓贤,与玄德公麾下的益州军将同名;另一个清瘦精悍的中年人,乃是部曲首领李辅。
  雷远便让李贞去请了辛彬和雷澄作陪。
  双方谈了几句,孟达道:“此番主公规取上庸,出兵两路。一路是从宜都北上的我军。另一路,则是从汉中出发的副军中郎将所部。我与副军中郎将颇有情谊,所以此来宜都,携来他带给续之将军的信件。”
  雷远一愣。
  孟达以为雷远长期身在荆州,不知副军中郎将是谁,便解释道:“便是刘伯昇。”
  雷远连忙笑道:“原来子度兄与伯昇也是好友?”
  孟达答道:“正是。之前我随孝直来荆州,蒙伯昇领兵沿途接应,故而彼此结交。主公让我和伯昇两路攻取三郡,大概也是觉得我和伯昇友善,能够彼此配合之故。”
  雷远忍不住觉得有些荒诞。您两位?孟达和刘封,彼此友善?我虽不熟史实,却也隐约记得你们两人在上庸彼此攻讦争执,闹出不小的事端来啊?
  但他面上并不显露,殷勤道:“伯昇的好友,便是我雷远的好友。想来主公也相信,宜都郡必定全力支持子度兄的进兵,必使足下势如破竹,开疆辟土。”
  孟达十分高兴,哈哈大笑着,从袍袖间取了刘封的信件,呈给雷远。
  雷远收了信件,先不急着看,只和孟达谈些闲话。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61/73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