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鼎余烟(校对)第37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78/733

  雷远就站在堂上,看着这些蛮夷首领们被拖走,被拘押起来。
  今天这件事情,来得荒唐。这个所谓的蛮部大巫,不像是老谋深算、能够潜藏在背后发起图谋的人,到像是个缺乏见识、被人煽动的傻子。
  问题是,就这样才特别可怕。这说明背后一定有人策动,一定会有后继的事情一桩桩发生。
  雷远不用多想,就能明白数日以后蛮部各地的传言。无非奋威将军忽然翻脸,捕杀了蛮部大巫和各部酋长渠帅,意图从此奴役蛮夷百姓云云。然后就会各地厮杀此起彼伏。
  这传言真是粗糙。
  可蛮部中人很可能就会相信。
  雷远情不自禁地骂了一句。他深深吸气,深深吐气。
  哪怕在后世,俗语也说:造谣一张嘴,辟谣跑断腿。何况护荆蛮校尉部又不可能遣人到千山万壑中去辟谣。接下去的局势一定会大乱特乱,过去数年间从深山中出来谋生的每一个蛮夷,都可能成为乱源了。
  真是见鬼。
  沙摩柯和张鲁这两个人,究竟在做什么?他们究竟到哪里去了?
  雷远在灊山时,也曾与山间俚獠打过交道。灊山中有些坞壁,还是数百年前朝廷郡县为压制俚獠而设的。当时他觉得,汉蛮之间的关系,无非汉家兴则蛮夷势衰,汉家衰则蛮夷势兴。
  这数十年来,天下丧乱,汉室朝廷衰微,地方治理混乱不堪,故而大江以南荆蛮声势骇人。此前黄盖为武陵太守、雷远在乐乡,都曾与蛮夷交战。
  但当日雷远初到荆州,亲自去往深山中见识过蛮部子民的生活。说得不客气点,彼辈便如野兽无异。就连沙摩柯这样的酋长,其实生活质量还不如和平年代的汉家小地主。
  既然说蛮夷强盛,何以部民却过得这么凄惨?
  后来雷远出任护荆蛮校尉,开乐乡大市,与蛮夷的交流渐多。他这才了解到,其实汉蛮之间的力量消长,并非这么简单的此消彼长。
  前汉两百年间,朝廷对蛮夷施以羁縻,蛮汉往来甚密。于是荆蛮的种落繁衍,经济也充裕,蛮夷子民出山耕作,一如汉家百姓安居乐业。于是到王莽篡汉时,五溪蛮首领田强能以五万人下屯沅东,号称:“吾辈汉臣,誓不事莽。”
  这种强盛,乃是真的强盛。
  而到光武以后,或因朝廷施政荒诞,或因地方官吏贪暴,又或者,因为蛮夷渠帅们的野心驱使,荆蛮屡次三番地发动反叛。仅仅五溪蛮部,从建武年间到桓、灵时,成规模的叛乱竟达十一次之多,其余各部的叛乱更是频繁。
  数十年来,天下皆知蛮部凶悍。
  可这样的反叛给蛮部带来了什么?
  他们的生产水平退化,社会组织崩溃,发展空间封闭。而蛮部子民的生存环境愈来愈恶劣,最终,哪怕与天下丧乱时的汉家百姓相比,也无不同。这不是强盛。这只是拿蛮部子民的命,去为蛮酋们的妄想去铺路。且不谈这种妄想毫无实现的可能,就算能实现,又与蛮部子民们有何益处?
  雷远近年来和蛮部首领打过不少交道,深知他们不蠢,有些人甚至堪称奸滑。他们不会再做这种选择。
  蛮部以外呢?护荆蛮校尉部更只有损失,连带着荆南四郡也要受影响。
  那么,躲在蛮部后头操纵的究竟是谁?谁能从中获得利益?
第六百二十六章
宣扬
  这问题其实很好回答。
  天下正值鼎立之时,三方彼此添堵的操作从来都不会停,而曹氏所长在军事威慑,有能力、有人脉在荆州辖境操纵蛮部的,就只有曾经一度控制荆南多地的江东孙氏。
  至于他们会从其中获得何等利益……雷远一时没有头绪。
  然则,荆蛮各部在乐乡有实际利益、又以乐乡大市为平台,与汉家处得颇称和谐。哪怕以利益分配不均和宗教上的冲突为契机,想要煽动起大范围的冲突,绝非易事,所投入的力量也绝不会少。相应可知,江东既然这么做,图谋一定甚大。
  雷远这么想着,一手按剑,走到厅堂以外。
  这时候李齐满身湿淋淋地过来,跪在雷远身前磕头不止,口称死罪。
  适才大巫猝然发难,不知用什么手段放翻了厅堂中多人,就连李齐和几名扈从也都在内。他们适才被浇了凉水,才清醒过来。
  近代以来,刺杀之风极盛,举凡政见冲突、人情矛盾,往往以刺杀作为最终的解决手段。如今身居高位的官员,年少时便有行刺杀之事,自以为任侠的。而曹公、玄德公都有遭人行刺的记录,孙权的兄长孙策,更是直接死于刺客之手。
  以方才的局面来说,若这个大巫不是愣头愣脑地上来责问雷远,想要勒令他召回张鲁;而是将雷远和其它人一起放翻,紧跟着就是一刀,那又会如何?
  李齐作为主君身边最后的保障,竟未发挥一丁点的作用。他自以为死罪,着实不枉。
  但雷远并无意苛求自家的亲信部下。他拉着李齐的胳臂,让他站起来,又连声唤人去取干燥衣物。他又笑道:“虽系蛮夷小术,总有些难测的地方,猝然遇上了,谁有准备?不必介意……唉,别哭!别哭!你这满脸满身的凉水,哭了我也看不出啊?”
  李齐倒也不是矫情。皆因此前他已经受雷远所命,往郭竟部下去担任司马了。因为今日雷氏宗族祭祖,他作为雷远最初的扈从之一得以随行侍从。这本是雷远给自家身边人的格外荣耀,使他回到本部也有脸面,可这种事情出来,莫说脸面了,李齐又怕又怒,手脚都在发抖。
  此时院落侧门处一阵喧嚷,原来是赵襄等人原本在围屯另一头观赏风景,听说蛮夷大巫试图行刺,慌忙赶了回来。
  雷远眼看赵襄满脸的关切之情,手里还提着把不知从哪里夺来的缳首刀,开口笑道:“还好适才夫人不在,否则以夫人的神威,那蛮部大巫,怕是留不下活口。”
  赵襄是身怀武艺的,而且还颇为出众,日常与雷远对练的时候,除了膂力上吃亏,并不处下风。所以雷远才这么说。
  赵襄想是急奔来的,喘的上气不接下气。直到当面听了丈夫讲笑话,心里的那根弦才松了下来。之前丈夫领兵征战,毕竟不在眼前,此刻雷远就在辖境之内几乎遭人暗算,着实把赵襄吓得不轻。这会儿愈发觉得后怕,顾不得旁人在场,扑在雷远怀里哭了起来。
  雷远一边拍着妻子的肩头低声安慰,让她在一旁落座,同时向稍后方的文武们招了招手。
  “今日这事情,背后关系非小。诸位都是聪明人,无需我多说。接下去有三件事,必须立即做好。”他道。
  “请将军吩咐。”众人严肃答道。
  “第一件事由辛公去办。你立刻找几个擅于属文的管事,先写一篇文章出来。就说我今日和蛮部各位渠帅、大巫置酒高会,极其喜乐,会上还确定了今年的蹴鞠赛程和和斗鸡、相扑、傀儡戏和百戏之类展示的内容,诸部大悦,拟向今年参与蹴鞠者颁发厚赏。嗯,文字既要浅白,再要花团锦簇!”
  说到这里,雷远顿了顿,看看辛彬。
  辛彬道:“浅白则蛮夷易懂,花团锦簇则是为了让蛮夷想起安定时的好处,渴望今年继续能享受安定。所以,除了文章以外,要当真将今日之会当作喜事,要喜气洋洋地向汉、蛮两方大加宣扬。”
  这种文章,是为了提前影响舆论,占住话语权所用。过于一年间,蛮夷各部与护荆蛮校尉所部相处甚是和睦,还搞出了蹴鞠这种为人民喜闻乐见的玩意儿。那雷远便狠揪着蹴鞠说事,示以安定,诱以安定。
  辛彬虽已年迈,确实是个明白的。
  雷远颔首:“文章先给我看过,然后尽快誊抄多份,发往各处蛮夷居所。另外也发给我方与蛮夷往来的所有人……让他们都去宣扬!”
  “遵命!”
  “第二件事,延叔和韩纵、沈真等人调动郡县防军,加强宜都郡各地的戒备……须得外松内紧,明面上不要露出风声,免得使蛮夷疑虑。各位校尉所领的坞堡、军营也不要妄动。除了郡县防军以外,驻在乐乡和夷道的、由我本人直领的兵力也随时做好应变的准备。”
  王延躬身问道:“蛮夷行事粗疏,今日如此,后继安排恐已箭在弦上。是不是要提前征调返乡探亲的将士们?”
  雷远想了一想,最后道:“不必。眼下还不知……”
  毕竟许多事尚属猜测,他把“江东”两字咽回了喉咙里,才继续道:“还不知蛮夷那边,究竟会生出什么样的事端。若急召将士们,其紧张气氛徒然落人口舌,先等一等!”
  王延道:“遵命。”
  “至于第三件事,由李贞和王平牵头,查一查今日的情形。这些蛮部渠帅、首领,是抱了什么样的意图来此,他们果然受人蒙蔽?还是首鼠两端?一个个的都要查问过。再及那个什么大巫,她想要达到什么目的,是谁在指示操纵,又是如何做到此等情形……全都要问清楚。”
  李贞和王平一齐躬身领命。
  当日雷远不再出行,直接领着大队折返夷道去了。
  同时又有消息传往荆蛮各地,说各部渠帅都与奋威将军相会,商议今年蹴鞠的安排。据说内容更丰富,参与的部落更多,胜利的赏赐也更丰厚云云。
  而宜都各地的戒备看似不变,实则严密了很多。在雷远和各级官员的住处、各处官寺、府库等都增加了护卫人手。在街上巡逻的兵卒也都加派了数量。
第六百二十七章
十五
  荆蛮的动向如此诡秘,后继必有重大举措。雷远不敢稍有疏忽,回到夷道后,他连夜安排应对。城中也因此充满了紧张的气氛。
  护荆蛮校尉的职务,虽使雷远获取了与荆蛮往来的全权,并得以从中获取巨额的利益,但在某种程度上,也是对他的限制。身为对荆蛮的直接负责人,他不能随口妄断,而且面对荆蛮的任何举措,都必须以稳定为前提。
  之前曹刘沙场对抗时如此,如今曹刘两家各有紧张谋划时,更是如此。
  雷远初到荆州时,为了搅乱江东人的布局,毫不犹豫地对蛮夷部落施以攻杀。可到现在,他下意识地力图保持内紧外松。
  军中自然戒备,但又急令下属各地主官务必示蛮夷以坦诚。这些时日以来,蛮人当中,有许多已经彻底投向郡府的,没必要拿他们抖威风,徒然引起矛盾。
  另外,在幕僚们提醒下,他也给荆州军府去了一份密信,提请注意异常。
  待到这些事忙完了,夜色渐至。
  雷远从乐乡疾驰回来,又组织应对,忙了许久。这会儿才令人热了肉羹和几张胡饼,当作晚饭。
  之后便等待审问的收获。
  李贞和王平先对今日参与此事的荆蛮首领加以训问,但没什么像样的进展。几名首领一个个都在叫苦,都说自己真是来向护荆蛮校尉请教,以图稳定蛮中局势。非要说起来,似乎各族中都有人撺掇首领们前来;只不过因为汉蛮毕竟为两家,所以首领亲至的只有田氏、相氏、陈氏三家。
  关键是那个叫作杞砂的大巫……没错,她的确有些装神弄鬼的手段,但也只是一些小手段罢了。初时李贞深恨此女竟敢威胁宗主,狠狠地上了几趟刑罚,她倒也嘴硬,竟不开口。
  反倒是王平出面以后,以他自己作为賨人的身份现身说法,讲了巴郡賨人部落的现状。当然,避过了对张鲁的抨击。毕竟身份类似,便好沟通,这杞砂终于把该说的不该说的,陆陆续续都交待了。
  李贞留了王平继续查问,他自己录了一部分口供,先来向雷远禀报。
  原来,这杞砂乃是前代大巫之女,虽也号称大巫,其实像是蛮部中的资深巫觋们推出来的一个工具。平日里,有时做些扶危济困的事,也做些假托鬼怪巫蛊的杀人把戏,为巫觋们赢得些名望。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78/73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