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鼎余烟(校对)第41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19/733

  为什么荆州军竟然主动出击?全琮没想明白。他强烈地感觉到,这其中必定有什么缘故,但既然战事将临,他也顾不得再细想了。
  十数名胆大的斥候这时候仍然前出在阵外,轮流奔回来汇报敌军距离、动向。而全琮连续不断地传令,督促部下作出对应的准备。
  “报!敌将关平所部,约五百余。前方骑队百余人,左右步卒各两百人随行掩护!”
  “刀盾手持拒马向前,弓弩手准备。”
  “报!关平所部继续前进,距我方五百步!”
  “弓弩手校射。刀盾手尽快支盾。”
  负责带领弓弩手的四名都伯各自取弓箭向前方射击,标识箭矢最大射程。而刀盾手将盾牌尖锐的底角冲着地面,用刀背敲击,直到把整个底角扎进地面,使盾牌立足稳固。
  “报!关平所部距我方三百步!”
  “枪矛手向前,架枪!”
  盾牌一旦立稳,枪矛手继之而上,他们所持的枪矛短的有一丈,长的将近两丈。听到架枪的命令,他们散开队列,站到每一名刀盾手的后头,把枪矛搁在盾牌上方的凹陷处,向外平举。
  “报!关平所部距我方两百步!”
  “斥候撤回!弓弩手射击一轮!轻兵掩上!”
  这时候已经无需斥候了,全琮自己就能看清敌军动向。他在号令弓弩手射击的同时,又令身边小校吹动号角。于是,排列在大阵前方的“轻兵”也就是山越士卒们,开始冲锋。
第六百九十四章
杀透
  马岱昔日跟随马超,纵横凉陇,才略虽不如其兄,却也堪称凉州骁将,颇具凶名。相比而言,关平倒是低调许多,事实上,在玄德公政权以外,很少有人注意到关平这个名字。
  这也是没可奈何。马超控制的羌氐叛军,极盛时横行于陇西到葱岭的数千里土地,号称囊括了小月氏、葱茈羌、白马羌、黄牛羌等羌胡一百余种、四十万落,集兵二十万。因此,马岱也曾多次带领相当规模的部队攻杀劫掠。
  而关平所处的环境可就大不相同了。玄德公自离涿郡,数十年颠沛流离,始终都不曾具备强大兵力,而作为玄德公下属的关羽,至多时所部不过万人。关羽本人固然凭借绝伦之勇赢得了名将声誉,但他的部曲、亲将,在外人看来不过是些寻常的小卒小将罢了。
  而关平更长期被掩藏在父亲的声威之下。他再怎么出众,也始终只是父亲的儿子,是关羽的名将光芒中微不足道的一部分。
  早年前倒也罢了,三年前的这时候,关平曾经带了刘封、霍峻、马谡、向宠、习珍等人,去探望初到荆州的雷远,邀请雷远出行射猎。那时关平至少还是这些年轻人当之无愧的首领。
  可近数年来,玄德公的力量迅速膨胀,诸多年轻武将在这过程中都得到了重用,地位迅速窜升。刘封已经能在上庸独当一面,霍峻当上了梓潼太守,马谡、向宠、习珍也都陆续站在相当的地位。更不消说那些后来投靠之人,许多人的年纪比关平更小些,才能也未必出众,却动辄将军、太守了。
  而关平依然只是关羽的副将。
  荆州军体系中的将校见到他,只将他当作关羽的代言人;荆州军以外,很多人甚至不知道关平这个名字。
  这种情形使关平有些急躁,甚至偶尔会有些抱怨。但他掩饰的很好,在所有人眼里,他依然如过去那般,从不贪功,从不失误;是父亲的好儿子,是行事谨慎细致的天然副手。
  这情形维持到江陵大战。那一日在江陵城下,关平本有机会突袭曹彰所领的虎豹骑,却在估量双方实力对比之后,主动放弃,给了曹彰逃走的机会。
  如今曹彰身为骁骑将军,地位在曹氏宗族武人中屈指可数。似乎被曹操用来统领中外精兵,坐镇许都。关平常常会想,如果当时自己不考虑那么多,直接向前与之厮杀,会怎么样?难道曹彰还真的能在大局颓败之下力挽狂澜?
  不可能的。
  想到这里,关平常常整夜难以安眠。
  当时只要敢于搏战,十有八九就能斩俘曹彰,建立震动天下的威名!可惜,可恨,我竟主动放弃了!
  同伴们都在建功立业,而自己却殊少拿得出手的东西,这怪不了同伴,只能怪自己。此番荆州军南下,雷远与关平共同领兵,可关平已经实实在在地成了副将,关羽甚至还专门吩咐说:“军事上的事情,以续之为主。”
  面对自己的父亲,关平没有丝毫对抗的能力,只能恭敬奉命。可到了零陵以后,他痛责郝普,未免没有发泄情绪的意思。
  雷续之是个难得的聪明人,并没有全程将兵马扣在身旁,而给了关平单独领兵的机会。关平领这份人情,他想过要在自家军报中提一句,续之牵制步骘的注意力,也有功勋。可结果呢?雷续之竟能做到那种程度!
  这次以后,雷续之的地位必定又要提升。再过三年五载,我关平站在他身前,何以自处?
  这时候,如果让眼前这支江东兵马全身而退,我关坦之还有何面目自称将门子弟?还有何面目做个持刀剑、挟弓矢的武人?
  想到这时,关平所部百骑,已经冲过了吴军箭矢覆盖区域。
  出现在他眼前的,是黑压压一片的山越士卒。
  他们挥舞着五花八门的武器,披散着头发,狂呼乱喊着猛冲过来。一路奔跑的速度非常快,却根本没有队列可言。
  关平知道,这些人看似蛮夷,其实很多都是被历年来暴政逼迫逃亡深山的汉人。为了活命,他们放弃了自己的汉家身份,放弃了故乡,放弃了一切,结果呢?却仍然无法避免悲惨死亡的结局。
  这些山越人在江东将领的眼里,就只是用来垫刀头的肉盾罢了。
  虽然值得怜悯,但在战场上,他们是关平杀戮的对象。
  关平暴喝一声,挺槊前刺。这一下汇集了战马冲锋的速度,力量大到不可思议,长达一丈六尺的精良大槊笔直地贯入一名山越士卒胸前,槊尖穿出后背,再扎进地面。
  他右手虚挽着槊杆,来不及抽出,而战马继续向前丈许,撞翻了两三个当面的山越人。他借着马力反手拔出长槊,用力横向挥舞,长达两尺的锐利槊尖从好几名敌兵身前划过,顿时有血雾此起彼伏地暴绽而出。
  关平这会儿带着的骑兵整一百人,大部分是他自己的亲信部下,还有数十人是关羽陆续调拨给他的精悍部曲。这些人紧跟在关平身后,既不斩取首级,也不顾敌人动向,就只护卫着关平的背后和两侧。
  须臾间,关平便深入山越的队列。阴沉的云层下,两边厮杀呼喝,鲜血乱溅。
  与此同时,有个专门挑出来,眼力很好的部属在他身边不断禀报:
  “马岱从正北面攻入吴军右阵!”
  “吴军旗帜扰乱,有个军官模样的退出阵外,被军法队斩了!”
  “马岱从西面脱出,不不,他们自北而西,杀透了吴军右阵!其部下数百骑汹涌,旗帜犹自高擎,队列未散!”
  “马岱绕过西面湿地,再往北行,吴军以箭雨阻之!”
  “马岱再度突阵!”
  关平连连点头,又连连摇头,对这名部属道:“这小子有五百骑!我若有五百铁骑……”
  话说到一半,他右手手腕一阵剧痛。原来对面山越人的阵中,藏了一名手持铁斧、身披甲胄的勇士。这勇士忽然杀出,双手持斧猛劈,关平稍微疏忽,掌中长槊竟然被崩飞脱手。
  “小心!”周围数名部属一齐大叫。
  关平左手拔刀,用力前刺。这把缳首刀是特别加长的,而刺杀的动作对关平来说更犹如本能,快如闪电一般。敌方勇士的铁斧尚在高举,缳首刀的刀刃已噗的一声透过他肩胛底部的甲叶薄弱处,一直扎进脖颈下方。
  鲜血顺着伤口如柱喷出,溅到关平的脸上,使他两眼血红,一时看不清方向。他一边抹眼,一边大声道:“继续冲!继续冲!”
第六百九十五章
雨击
  距离关平、马岱两人鏖战之处里许开外,丁奉和马玉催动步卒大队,徐徐前压。
  此时在重重阴云之下,孙刘两军交错,如龟蛇纠缠,杀声震天动地。关平和马岱都已经抢占主动,但吴军左右两阵仍在坚持,至少目前还远没到溃散的程度。而吴军中央方针的鼓声、角声、助战的呐喊声依旧沉稳,显然吴军的指挥者也保持着镇定。
  丁奉觉得,没到步卒大队跟进冲击的时候。
  他向身侧的马玉走近几步,想要说说自己的观点;马玉远眺敌阵,好像全没注意到丁奉。
  丁奉尴尬地咳了几声。
  他知道,这是因为自己适才指称在场诸将为“废物”,大大地得罪了关将军的部属们。
  近数十年来,安丰丁氏出过县中吏员或亭长之类,丁奉自家有部曲,有亲族和依附的奴婢,并非那种纯靠厮杀起于行伍的粗鲁武人;丁奉本人也有分寸,原不至于胡言乱语。
  只不过,丁奉娶了庐江雷氏的族女,平时被雷远当作妹夫看,他的叔父丁立又是最早为雷远战死的重要部属,所以雷远素日里对他最是宽容,导致他近来有点恃宠而骄,嘴上少了把门的。
  眼下马玉如此姿态,丁奉倒有些忐忑,担心这言语使得关平的部曲长久不满,进而传到荆州那位关将军耳朵里。
  当下他咳了又咳,强找了个话题赞道:“关将军冲杀至此刻,当面之敌无不摧折,竟无一合之将……果然将门出将,真是了得!真是勇猛非凡!”
  马玉瞥了丁奉一眼,心道,一军主将被你惹得火起,杀到阵前逞匹夫之勇,你丁承渊的口才才是了得。
  心里这么想着,毕竟丁奉明摆着服了软,自家嘴上不好相骂。于是马玉道:“我自兴平年间从军,跟着荡寇将军所历战事甚多,就算众寡悬殊的局面中,荡寇将军和我家少将军提兵冲锋,也是势如破竹。故而,一直觉得天下猛将强兵,能与我们相提并论的很少。却不曾料到,雷将军下属的马校尉,冲锋破阵的胆色如此。我马玉佩服!”
  丁奉干笑两声,挠了挠颌下短髯。
  雷远麾下的校尉之间,难免也有竞争,比如丁奉就一直想压倒马岱。眼下马玉一迭连声地大赞马岱,简直让丁奉揪心。他又想到:要不是自己多嘴咆哮,关平原不至于亲任先锋;关平若不做先锋,我丁承渊与马岱两路突击,以阵战的战果来比个高下,岂不甚好?
  怪我!都怪我自己!
  想着想着,他手上的力量大了点,登时揪下几茎胡须来。
  这时天色愈发阴沉了,风也愈来愈大,身后步卒们的旗帜呼啦啦翻卷。
  丁奉仰望天空,再度道:“快下雨了!”
  也不知,能不能赶在雨水落下前分出胜负?
  风从西南面来,掠过连绵水域,带着湿润水汽,使人呼吸起来清新畅快。但关平冲杀半晌,只觉得肺腑之中有一团火在烧,连带和呼吸的气体散发出高热,能把甲胄上的血都炙烤得干燥。
  他侧耳听听眼前吴军方阵中的鼓点,鼓点声顿挫有致,是催促方阵内外两圈的将士转换位置,外圈将士退入内圈休息、整队,而内圈的生力军出外迎敌。这鼓点响起的时候,恰是关平一次进攻被迫退,而山越蛮兵再度围拢来的时刻,时机掌握得非常准确。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19/73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