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鼎余烟(校对)第43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39/733

  辛平叹了口气,抬手指点:“姜都伯,你看。这些俚人松散惯了,很容易就到处乱跑,不听指挥。他们又和我们言语不通,一个人跑错了地方,出三五个人也不一定能解释明白。再者,蛮夷所居,或曰干栏,或曰高栏,与我们汉家夯土为台,层层高垒的模式大不一样,想要让他们明白我们的要求,也得费尽口舌。”
  姜离捋了捋自家须髯,思忖道:“我知道,所谓干栏,大概就是用粗竹大木把房屋离地抬起的那种?与我们军营里的望楼有些相似。不如就让他们先把四角的望楼建起来,就算不伦不类,有比没有强。”
  这时候他们已经站在了市井的正门处。很多百姓直接跨过外围水沟,穿过墙头的坍塌处,到里头来探看。这乱哄哄的,简直没法管,但却也别有一番热烈气氛。
  姜离苦笑摇头:“围墙什么的,急不得。毕竟我们在荔浦也就停留半个月。半个月后天气就凉了,土地也干燥些。我们留几个得力的人,领着汉家百姓们慢慢兴造。”
  辛平不语。
  过了会儿,姜离忽然反应过来。他一把攀住了辛平的肩膀,将他拉扯到门后僻静处:“不对!不对!什么望楼、围墙,本来哪有这般着急?我们在此地只待十五日罢了!你这后生小子,究竟在盘算什么?”
  “我不得不做好准备。”辛平解释道:“老姜,你与人偷偷谈婚议亲的时候,就该想到会有后继的变化。”
  “我说了我没有!”姜离恼怒地道:“这是误会!”
  “既是误会,你去和徵氏大酋说个清楚。”
  姜离愕然。
  踯躅半晌,他再把辛平往人少的角落带过去几步,又吩咐自家部属们退开。那徵氏姑娘笑眯眯地一直不肯走,姜离犹豫再三,从腰间箭囊里抽出一支箭,交到姑娘手里,这才劝她离开了。
  转回身来,姜离喝问:“你我二人先把话说清楚!这婚事果有问题,难道我还会私而忘公?”
  “婚事没有问题,甚至对雷将军很有好处。否则我也不会一意撮合此事。”辛平冷静的态度不像个少年人:“然则,这个徵氏宗族,是有点特殊的。”
  “怎么讲?”
  “你听说过交趾二徵么?”
  姜离暴躁地道:“没有!你直接说吧!”
  “建武年间,交趾郡有雒越之后的徵氏部族,执掌部族大权的是姐妹二人,唤作徵侧、徵贰。因为交趾太守杀了徵侧的丈夫,二徵遂起兵造反,兵锋及于交趾,九真、日南、合浦四郡六十五城。她们屡败官军,自称徵王,建国立朝,割据天南。一时间声威赫赫,五岭以南几非汉家所有。直到光武帝以伏波将军马援为将,以车船两千、精兵两万南下,苦战三年之久,才算剿平这场本朝罕见的大叛乱。徵氏部族从此被勒令内迁,分散在零陵以南、合浦以北的诸多郡县。”
  姜离浓眉紧皱,沉吟许久才道:“你是说,这个徵氏部族,乃是叛逆?”
  “并非如此。他们当年虽是叛逆,到现在过了一百五六十年,就算有天大的罪行,也不及子孙后代。只是……”
  “只是什么?”
  “只是,自古以来,交州蛮部的叛乱,声势莫过于二徵。哪怕现在徵氏部落已经式微,但百载以降,交州各地蛮部但有所图,常常以徵氏为号召,用其名义来诱引山野间的无知蛮夷。”
  “我明白了。”姜离用力捋着刚硬的虬髯,发出沙沙轻响:“就是说,这个徵氏部落,就像是在许都的汉朝皇帝,虽然没什么屁用,却总是被人当作幌子?”
  这个比喻太过荒唐。辛平的脸白了一白,连忙道:“荔浦这里的徵氏部族不过是个分支……就算他们的嫡脉,也不能拿来和皇帝相比!”
  “我就是举个例子,你慌什么!”姜离挥了挥手,继续道:“徵氏常常被当幌子用,但这个徵氏部落的大酋却是个脑子清醒的,想要嫁女儿给我,并藉此机会与汉家合作。这一来,会使得周边不少蛮部有样学样,同时也会激起不少蛮部的不满,对么?”
  “蛮部既然不满,就要惹事生非,而周边汉家的乡豪们又乐得坐观,或者推波助澜,亦未可知。所以,接着几天,恐怕这市井周围,会不太平。”辛平谨慎地道:“所以,我想尽快修缮坊市的围墙,也好使商队稍有凭依。”
  姜离冷笑道:“你说的不太平,到什么程度?莫非他们敢起兵造反?”
  “左将军的重兵就在广信,哪有人敢造反?不过……”
  “那你慌什么?”姜离拍手道:“出什么事,都有我姜离在。你照旧做你的生意,不要多想!”
第七百二十九章
攻心
  随着商队抵达的消息慢慢传开,市井里的生意愈来愈繁忙。
  连带着整个荔浦县城,也失去了往日的平静,好像到处都能听到“叮叮当当”敲打施工的声音,时不时还夹杂着声声叫卖吆喝。
  虽说姜离叫辛平不要慌,可辛平还是把坊市四角的望楼先造好了,便是姜离建议的干栏,四面透风,脚下腾空。眼下姜离和杜敢几人,就倚坐在望楼顶层,吹吹风,晒晒初秋的太阳。阳光照在新剖下来的竹片上,散发出独特的香气,别有一番风情。
  乘着阳光明媚,姜离拿着一份广信县的来书,细细阅读。
  目前在苍梧郡范围内,如姜离、辛平两人所领的商队,共有四支。他们的上级机构,是左将军府中的供销社,其实日常对接支持他们的,则是苍梧郡的督邮。
  此前雷将军曾说,督邮负责完善道路、邸舍、邮驿、和乡亭治安,便如同人体中的血管;而供销社负责平准均属,进而以物资财货的调动,撬动交州绵密复杂的地方体系,便如血管中流淌的血液。这两方面,其实互为表里,互相依托,须得紧密合作。
  故而无论商队到了哪里,督邮下属都有专人负责快马传信,保障信息通畅,真要有什么急事,苍梧郡范围里,一日之内就可以消息往返。
  毕竟雷远等人是交州的外来者,对交州地方上的风吹草动,都要格外加以注意。商队这边得到的消息,和左将军府下属其它渠道得到的汇总起来,或许便能拾遗补阙,得见全貌。
  此前姜离把自己莫名其妙谈了门姻亲之事报上去了,又附上了辛平的猜测,说周边汉蛮乡豪,可能为以此为由,造作事端。今日收到了广信的回复。姜离打开一看,就知道,这份回信,居然还是雷将军亲笔手书。
  因为姜离识字不多,这书信写得便很平实,让他看得懂。
  信上写道:“夫婚姻,人伦之始,王化之本。且系公私急务,并叙无疑。随信附上我日常所用角弓,以作贺礼;再附布帛、钱币、酒、米各若干,供姜君作聘礼之用,莫使徵氏笑我汉家儿郎寒酸也。另,我部未得人心,扎根不易,须得爱惜羽毛,一切以攻心为上,若本地事端不大,将校以少杀、慎杀为宜。”
  “嘿嘿,哈哈。”姜离的军职一向不高,通常够不上与雷远搭话。谁知雷远专门写信来道喜,送了私人的礼物为贺,还准备了聘礼,这就很显荣宠,堪称脸面生辉了,顿时让姜离抚须而笑。
  在边上的杜敢自从喝过徵氏姑娘提供的饮料,也不知怎地,就渐渐放下架子,和同伴们亲密起来。这会儿见到姜离连声发笑,便凑趣道:“都伯,信上说了什么?”
  姜离故作淡然地将书信递给他:“唉,这事儿闹得雷将军知道了,还麻烦将军来信道贺,真是惭愧!”
  杜敢吃了一惊,双手接过那书信看看。
  “看完以后,记得拿给辛平。”
  姜离随口吩咐道。
  “是!是!”杜敢一迭连声答应,下楼去了。
  杜敢和三名同伴,平素都以身手自矜,自视江东精锐,不大看得起人。但雷远只用八十骑摧破了他们的大军,斩杀步骘、俘虏孙桓,这可不是假的。他们再怎么桀骜,听到雷远的名字也不得不服膺。
  此时眼看自家都伯竟然能直接与雷远书信联络,顿时肃然起敬。
  “未得人心,扎根不易。所以,一切须得以攻心为上么?”
  在杜敢等人小心翼翼传递信件的时候,姜离在想着雷远的话。
  此前庐江雷氏在宜都郡落脚,其宗族势力和商队力量虽然扩张到荆南、交州,但雷远自知收敛,并不试图特别亲近地方民意人心,只求能够保障商路,能让雷远获得支撑起庞大部曲体系的钱财,这就足够了。
  但现在到了交州,局势就不一样了。雷将军要在整个交州扎根立足,要得交州的人心,要统合地方上的一切,无论是汉还是蛮,是庄园主还是自耕农,是自以为强盛的乡豪还是在地方绵延长久的宗族,所有这些,都得服膺于雷将军一人才行。
  那么,怎么才能做到呢?
  攻心为上?
  姜离仔细盘算了下,自家若是把徵氏的小姑娘哄得开心,算不算攻心?哼哼,嘿嘿……
  再想下去就有点蠢蠢欲动,不合适。姜离猛地摇动脑袋,重新起了个头。
  他资历深,见识广,所以才被雷远专门挑出来,放到供销社这个新机构里。这时候他慢慢想着:
  当年在灊山中,老宗主是怎么样排除异己,建立起江淮豪右联盟的,我隐约知道一点。后来,雷将军初到荆州,地方上也有宗帅豪族不满,结果雷将军杀了一批,收服了剩下的许多人。这当中的讲究,我也知道一点。所以,攻心这种事,得看荔浦周边的这些势力、这些人,心里要的是什么。
  他们要什么?天下人都是一样的,要的东西,无非就是这么些。雷将军某次提到过,古人有句话叫:“名利之所凑,则民道之。”名利聚集的地方,才能让人心甘情愿地围着转。
  当年雷将军以雷霆之势压服震慑乐乡县各方势力,到后来用乐乡大市的巨额收益和荆州高官大族互相勾连,现在已经密切得犹如一家人。雷将军的妹夫,原来担任零陵北部尉的习珍现在升任零陵太守,听说近来动用上千上万人改建灵渠,扩张运力,增遍车船队伍。
  在交州也是一样。用武力可以,但不要赶尽杀绝,能吓住就好;然后拿钱财好处去勾结,大家一起升官发财。这就是攻心!
  前者我可以做到,后者,得看看辛平这小子有什么想法,似乎也并不太难。
  姜离挺身起来,对另几名士卒道:“雷将军说,还送了些东西给我。你们几个去清点,赶紧收起来,莫要淋雨。”
  虽说雨季已经过了,不过交州这地方,天气有点怪。有时候阳光明媚,又可能忽然下起雨来。所以商队在坊市里搭了极大的雨棚,把货物、车马全都安置在内。
  正说到这里,望楼下方传来急促的脚步声。
  一名士卒匆匆上来禀道:“都伯,斥候来报,说荔浦县城西面,有土著成群结队赶来,手里都带着武器!粗略估计,大概有千把人!”
  “哈哈,果然便生事端。县令、县尉那边怎么说?”
  “我来的时候,县寺闭门,城中百姓或者逃亡,或者闭门不出。此外别无动向。”
  姜离向着县寺方向重重啐出一口唾沫:“什么东西!”
  他拍了拍腰间的缳首刀,对那士卒道:“你立刻去告诉辛管事,还有我那……咳咳,我那丈人。就说,要是没什么特别叮嘱,我就要去攻心啦!”
第七百三十章
答话
  汪栋几天前就知道有商队来了。他有几个熟悉的同伴前些日子去商队驻扎的坊市里探看,后来没买什么东西,反倒被商队留下,干起了土木活儿。
  初时大家还以为,这些人是被商队的护卫抓住了,后来你传我,我传他,大家才知道,原来这商队用每月三百钱的价格雇人作活,这价格还真不低,便是春耕时节也少见。关键是,用的钱不是小钱、劣钱,是正经的五铢钱!
  这可就相当吸引人了。
  建安三年长沙太守张羡联合零陵、桂阳三郡与刘表连年作战,后来又有交州刺史张津插手其间,进一步扩大战事。荆南各地四方骇震,寇贼相扇,处处糜沸,四郡百姓或逃亡蛮中,或逃亡交州。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39/73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