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鼎余烟(校对)第44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49/733

  说到这里,邓芝罕见地笑了一声:“汉秉威信,总率万国,岂是虚致?数百年来,汉家威严依旧,而这样那样的蛮夷之国换了一拨又一拨。说到底,他们无非沐猴而冠罢了。此前在交州的朱符、张津、士燮等人,都是软弱文人,遂使蛮夷得势,如今我家将军举中原之众而来……他想要打一仗,难道很难?只可惜……”
  “可惜什么?”
  “可惜所谓的交州蛮夷之中,有许多人本是汉家苗裔,有许多人才能出众,志气非凡,却囿于浅薄的见识,宁愿做蛮夷国度的守户之犬,与贼携亡;而不愿施展于上国,纵横天下,名垂史册。”
第七百四十五章
选择
  区景拔刀在手,指着邓芝的面门怒骂道:“邓芝,你竟敢辱骂我!”
  他眼珠转了转,又道:“这莫非是张仪苏秦的手段?你想蒙骗我!”
  邓芝伸出两根手指,把眼前弄影的刀刃拨开:“我乃汉家郁林太守,非是说客,蒙骗你作什么?只不过想到什么,就说什么。万云若不愿听,我告辞便是。”
  区景平举着刀,迟疑片刻,才将长刀收回。
  “我也是汉人,汉家的强盛,我怎会不知?只是,雷将军以为,能够轻易铲除区逵,实在太荒唐。交州地势与内地不同,又多瘴气、毒虫、猛兽,从苍梧到林邑,足有两千八百里路程,便是动用十万大军……”
  邓芝叹了口气:“何必?”
  “什么?”
  “万云,你明明是知道的,雷将军要铲除区逵,根本不用走两千八百里。所谓的林邑国王区逵和他的亲信部下们,现在并不在林邑国。”
  “你怎么会知道?”区景吃惊得跳了起来,他下意识地大声反问,随即两眼中凶芒爆闪。
  他与邓芝相识数日,始终带着居高临下的气势,皆因他自信深悉局势,又具备强硬武力,无论如何都能进退自如。但这时候,他忽然发现,邓芝才是深悉局势的那个人。
  他知道的,邓芝其实也知道。
  但邓芝还知道些什么,他却不知道。
  “我来郁林的时候,雷将军告诉我的。他说,已经能确定区逵就在交州,而且很有可能就在郁林或合浦郡的某一处。再给他一点时间,他定能抓住区逵的踪迹。”
  “雷将军又是怎么知道的?”
  “前些日子,有人向雷将军禀报说,在猛陵县见到了区逵部下的右相张运。这位张右相,是区逵的亲信,通常负责替区逵联络汉蛮各部,地位甚高,在交州能驱动的力量甚大。是么?”
  区景点了点头:“此人确实很得区逵重用。”
  “当时雷将军就笑了,他说,一国的丞相,亲自到他国的疆域中作间谍,倒也有趣。那禀报雷将军的人连忙解释道,林邑国毕竟遥远,交州的局势变化,如果没有人当场知悉,当场决断,只怕作出应对缓不济急。雷将军对张运其人很赶兴趣,于是秘密分遣人手,参与在供销社的商队之中,打探此人的动向。那一阵子,我们在地方上已经得到一些帮手,所以渐渐耳聪目明,结果,被我们慢慢打探到了很多有趣的事。”
  说到这个关键点上,邓芝特意顿了顿,看看山下的战斗形势。眼看着夷廖、钱博等人都已经分派部下打扫战场,他才好整以暇地继续道:
  “林邑国确实遥远,交州的局势变化也确实需要有人当场决断,做相应的对策。然则,面对着我家雷将军,就凭张运这么个蛮夷国度中笑话一般的右相,就能做决断了?寻常时候他能与汉蛮各部往来周旋,但这时候……”
  邓芝轻声笑道:“雷将军作为朝廷委派的董督交州之人,为了压制交州地方,还难免要作出承诺、给出好处。与我家将军相比,区氏不过是个远在天南两千余里的蛮夷之国,他们想要驱动汉蛮各部,难道那么容易?难道不要付出代价?这些代价,又岂是张运这么个密探头目能决定的?”
  区景咬了咬牙:“当然不是。”
  若林邑国真的是个体制完备的国家,左相、右相这样的职务,堪称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但林邑毕竟身居蛮夷之地,所建之国不过看起来像个国家,骨子里还是部落宗族那一套。没有区氏血脉之人,职位再高,也当不得区氏的家。
  “当时我们有了些零碎的情报,但还不能确定,于是在徵氏女郎与雷将军部下姜离的婚礼上,雷将军找到机会问了夷廖和钱博两人一句。”
  那婚礼上,我全程盯着他们呢,结果还给找到了机会!区景恨恨地想着,闷声问道:“问了什么?”
  “雷将军问,区将军近来对郁林郡各地的约束,是否加强了?而夷廖和钱博两位回答说,原先区将军在交州各地都有琐事杂务,现在全不在乎,只盯着郁林。”
  “这话倒也没错。可惜盯得还不够紧,我也真没料到,夷廖和钱博两条狗子,能下这样的决心!”
  邓芝仿佛没听见区景的怒骂,继续道:“他二人这么回答过后,我们就已明白七八分了。林邑区氏在交州的利益牵扯,不是区区一个蛮部右相能决定的,原本,区景将军你,一直负责周全交州范围内的区氏利益。但你现在却把全部精力都摆在了郁林郡内部。那么,谁在负责这些事?谁能够及时做出决定,为交州汉蛮各部与我家将军的抗衡掌舵?”
  区景的神色有点萎靡,他答道:“自然是区逵。”
  邓芝向前一步喝问:“区逵在哪里?”
  区景垂首,沉默不语。
  对他这样素以强悍凶狠自诩的首领来说,大概此等气沮情形极其罕见,于是原本分散在四周警卫的扈从们彼此递着眼色,有人壮着胆子靠拢过来,试图探问区景。
  区景用眼角余光看到部属们凑近。他恼怒地吼了声:“滚!”
  部属们作鸟兽散。
  区景继续沉默。
  过了许久,他语气干涩地试探道:“我知道他在哪里,不远。”
  “哦?”这时候,轮到了邓芝似笑非笑。
  区景端详此人神色,实在猜不透他的想法,于是继续道:“伯苗先生,如果我将他们所在的位置告知足下……”
  邓芝连连摇头:“万云你怕是想错了?”
  区景脸色一青:“什么意思?”
  “雷将军虽系朝廷委派到交州,内亲民事,外领兵马,但职在戢兵静役,勤恤汉蛮,导化百姓,惠和万家。怎么会轻易向域外之国发动战争呢?交州内外有些小小的滋扰,暂时还无需雷将军亲自出面。”
  “那还谈什么铲除区逵?你们发什么疯!”区景骂了一句,然后又沉默下来。
  他知道邓芝的意思了。
  区逵毕竟是一国之主,他的行踪十分机密,绝非常人能够探知。雷续之来到交州才半年,就已经能够掌握到这样的情况,可见支持他的汉家豪右、蛮族部落已经越来越多。想要靠地方上的复杂局面来牵制他,其实并不可能。何况此人又有实际的实力为依托?
  莫说交州境内敢于出头对抗的人,一定没有好下场;哪怕对那个林邑国,他若下定决心,想要做什么不成?
  只不过,雷远想稳固统治交州,不愿给外界造成躁进好杀的形象,不愿留下后患罢了。那么,他又为什么费了偌大功夫,把区逵吸引过来呢?
  “今年初的时候,绥南中郎将、交趾太守士燮遭到江东人步骘的突袭。士燮的兄弟辈族人死伤殆尽,第三子士徽也当场战死。后来听说,他的长子,负责留守交趾的士廞,也没于民乱。”邓芝忽然说起了不相干的话题。
  而区景眼皮乱跳。士廞那厮,哪里是没于民乱。当时士燮死后,交州各部都乘机扩充势力,抢占地盘。士廞就是被区逵遣兵杀死的,连带着阖家上下,死得老惨了。
  但他现在不便多言,只听着邓芝说话。
  “好在士燮的次子,去年被举茂才的士祗尚存,正在雷将军府中为宾客。雷将军打算以士祗为交趾太守,借重士氏的名望,稍稍安辑南疆。而交趾以南的九真、日南两郡,目前来看,过于偏远了,雷将军将会上书汉中王,重设绥南中郎将之职,再选一名有实力、有才干、熟悉当地情形、并且功勋卓著之人,以绥南中郎将的身份兼任九真、日南两郡太守,统领南方一切军政事宜,为交州的屏障。”
  区景觉得自己的心脏在“咚咚”乱跳。每一次跳动,都在引导他自己想到那个自己从没有想过的选择……其实,林邑区氏和交州郁林区氏,早就已经分家了,未必就怎么血脉相连,对不对?
  “绥南中郎将?兼任九真、日南两郡太守?不知这是汉中王的任命,还是雷将军的任命?”
  他听见自己的声音在问。咦?这声音怎么,隐约有点谄媚?
  而邓芝毫不客气,疾言厉色地呵斥道:“这是大汉的重要官职,何等尊崇!日后如果入朝,是有机会争取三公九卿的!这怎么能轻率?当然是汉中王代表大汉皇帝作出的任命!”
  “原来如此!受教了,受教了。”
  区景听见自己继续说话。
  娘的,这语调已经客气得不像样子了,着实可耻。他心里暗骂。
第七百四十六章
败坏
  阿林以西约两百七十里,在郁林、合浦两郡交接处,有一个四周群山环抱,中部平坦开阔的盆地。因为北面有镇龙山脉与郁林郡领方、布山等县隔开,所以虽然在汉家簿册上归属郁林郡,其实倒像是一个独立的区块。
  汉朝强盛的时候,在此地设了安广县,但安广县不过四十余年就废弃了。如今这片群山间的大块坡地、广阔垌场,完全掌握在所谓南夷六部,也就是被林邑国驱使的大岐界、小岐界、式仆、徐狼、屈都、乾鲁这六个部落手中。
  在盆地的东南角,有郁水自西向东缓缓流淌,如果沿着河道上溯五里左右,可以看见河水在一处崎岖的坡地打了半个旋,两岸的峭壁将河道约束得狭窄,而因此变得湍急的水流逐渐侵蚀河岸,将之变得愈发陡峭。峭壁顶端则是一处台地,林邑国王区逵和他的亲军大队,便驻扎在此。
  这个台地三面环水,顶端的地势却开阔,足以容下数千人马,而台地的东侧有天然形成的坡道,由此可以一直向东,并入虽然年久失修、却仍然在继续使用的官道。
  当然,林邑国并没有当真摆数千兵马在此。
  从典冲城到这里,沿途须得翻山涉水,足足有两千两百里路程。就算林邑区氏深悉交州内情,掌握诸多穿越山岭的小路、近道,可要走一趟,也很辛苦,耗费更是巨大。何况林邑以南的诸国形势,如今也不稳定,须得留下足够的人手镇压。
  所以此时在台地上的,是区逵本人和他的精锐侍卫两千人,另外配有战马四十匹,战象五十头。
  只这实力而论,林邑国对交州南方的地方势力,其实未见得有很大优势。除了南夷六部以外,交州南方的汉家豪右、蛮部洞主至少还有二三十家,他们集合起来,足能抵挡得住林邑。可交州地方势力本身也矛盾丛生,难以统和,反倒是林邑国反客为主,将他们捏合在一处,逐渐提升与苍梧郡汉军对抗的烈度。
  这一日里,区逵心慌意乱,很早就醒了。随即有仆婢们上来,为他佩戴真珠、金锁之类。区逵年少的时候,曾经跟着自己身为象林县县吏的父亲,出入郡中、县中,见过汉家气象。所以他其实觉得,这种蛮夷的打扮有点可笑。
  但他又不得不作如此打扮。当年赵佗作为秦始皇平定南越的五十万大军副帅,想要在南越立足,还不得不椎结箕踞,自称蛮中大长,与西瓯、骆、越之王为伍,区逵又怎能例外呢?
  毕竟,要用汉家的衣冠,就得认汉家的制度,朝廷来一句“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你听是不听?还不如自认蛮夷,统领百越与汉家平分秋色的好。
  他只能耐着性子,等人一枚一枚地往他的衣袍上悬挂各种金银器物,最后起身的时候,周身叮叮当当响成一片。
  一名婢女踮着脚,替区逵整理额头上的两枚璎珞,忽然被区逵抬手推开了。
  那婢女惊呼一身,伏地颤抖不止。
  区逵不理会他,猛然大步向前,指着东面的山道喝道:“有人来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49/73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