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鼎余烟(校对)第4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6/733

  “士人,还是颍川的……怕是不好应付。”陈兰本人终究只是行伍中的豪帅出身,对于高高在上的士人门第,下意识地有些敬畏。他咧了咧嘴,眼看辛彬已经当前引路,只得跟上。
  好在这位冯熙冯子柔是个长袖善舞的。两人进了帐篷,辛彬刚为他介绍了陈兰,他便连声道:“久闻将军大名,也早就知道将军坐镇江淮、威惠并著的种种事迹,今日一见,嚯,果然是一位雄武异常的将军!”
  这人年纪很轻,但是相貌堂堂,语调也柔和,话语文雅却自然带着一股亲切的劲儿,确实是个担任使者的人才。
  辛彬之前听说,为了及时赶到山中,冯熙纵骑连夜赶路,两股的皮肤都磨破了。但此刻看他谈吐,竟然风度丝毫不减,光以这份坚韧,就非寻常文人所能及。
  再看他身为吴侯的使者,却丝毫没有因为淮南豪右们窘困来投而仗势凌人,让人如沐春风;无论与辛彬这样的读书人,还是与陈兰这样的粗猛武人,全都谈得入港。明明三人翻来覆去只是些“天气呵呵呵”之类无聊言语,到后来竟似乎有些宾主尽欢的意思了。
  估摸着时间过了半晌,辛彬便提出告辞,又道:大首领雷绪实在不克分身,只好在明日设宴招待,先请冯熙好生歇息。
  冯熙连声称谢,送两人出帐。
  直到两人将要辞别,冯熙突然问道:“两位,之后是要去见刘豫州的使者么?”
  “是啊是啊……”陈兰随口答道。
  这岂是可以拿上台面来说的?辛彬脸色一黑,连忙打岔:“我们不敢耽搁子柔先生休息,先告退,先告退。”
  冯熙笑道:“辛先生无须在意。雷宗主想见一见两家的使者,本是理所应当;在来此的山道上,刘豫州的使者便与我等前后相继,也没有什么不好说的。只不过,我有几句肺腑之言,想请辛先生带给雷宗主,也请陈将军听听,判断一下有没有道理。”
  辛彬知道这时候才是关键,敛容施礼道:“敢请子柔先生赐教。”
第七十一章
使者(下)
  “两位想必都清楚,当今天下群雄,实力最强的,唯数曹公。去岁,曹公举百万雄师饮马江汉。当是时也,刘琮束手请降,刘璋遣使进贡,马腾、韩遂甘受驱使,仿佛走狗。曹公又治水军,横槊赋诗于大江之上,以为天下不足定也。然而赤壁一战,大军溃败,折损雄兵数以十万计,元气至今难复,群雄趁势再起。两位以为,为何会如此呢?”
  冯熙将两手重重拍击在一处:“以我愚见,盖因孙、刘联盟之故。孙将军领江东之众,慨然虎步于江表,而刘豫州拥历年纠合之精锐为孙将军辅弼。如此,则孙与刘名为两家,实为一家;孙刘携手并力,曹公虽强,势难敌也。”
  “确是如此。”辛彬重重点头。
  赤壁之战是决定天下走向的大战,谁人不知?当时刘豫州自新野而至江陵,自江陵而至夏口,既无落脚之地,也乏兵马,所幸吴侯起江东六郡之兵相助,两家合力,这才战胜曹公大军。战后,孙刘两家又合兵攻打南郡。据说,周郎攻曹仁、徐晃于江陵,关羽绝北道于当阳,两家配合无间,确实令曹公应对艰难,几有天下两分之势。
  “正因为孙、刘是亲密无间的一家,所以两位要去见刘豫州的使者,或者哪位首领想和刘豫州的使者谈谈,我完全不介意;甚至淮南豪右当中有谁想要改弦更张,投效刘豫州,我依然完全不介意。何以如此?并非我冯熙心胸坦荡,更不是因为吴侯不期待各位的帮助,皆因形势使然。”
  冯熙面带微笑,侃侃而谈:“两位,如今吴侯跨有荆扬二州,全据长江之险,又有周郎和刘豫州这等命世之杰为左膀右臂,此乃王霸之势也。刘豫州本人也是吴侯的帐下客将,正为吾主攻伐荆州。是以,投效刘豫州实与投效吴侯并无不同。无论诸位如何选择,最终,我们所有人都是为吴侯效力。”
  冯熙诚挚地看着陈兰、辛彬二人:“只不过,我见陈将军刚毅威严、辛先生剖断如流,已然心折……想必雷将军更是雄姿杰出。各位的才能更早就得到吴侯的关注,我来之前,吴侯曾亲口对我嘱咐,希望能有幸得到江淮间的诸位豪杰的支持。以各位的雄才,日后自能博取开基定鼎的功勋,获得朱轮华毂的荣耀。既然如此,何必弃鸿鹄高翔而就燕雀小志,委身于刘豫州的军府之中呢?”
  陈兰屏息凝神,情不自禁地道:“子柔先生言之有理。”
  辛彬看了陈兰一眼,向冯熙再度行礼道:“子柔先生对事理的剖析,我已完全明了;吴侯的诚意,我也会不折不扣地转达给雷将军。现下还请先生暂且安心歇息,我想,晚间再会时,定能宾主俱欢。”
  “我也期待如此。”冯熙微笑相送,双方就此拜别。
  陈兰、辛彬二人并肩步行。
  走了片刻,辛彬道:“陈校尉,接着,我们再去见见刘豫州的使者吧。”
  陈兰道:“好,应该的。”
  他心不在焉地答应着,难得地极少言语。
  两人走出小谷,辛彬带头,陈兰所领的甲士们继续将两人簇拥在一处。
  这个举动让辛彬不由自主地眼皮乱跳。过去他作为雷绪下属的大管事与陈兰同行,曾经见过更大的场面,但这几日实在与往日不同了,辛彬总觉得陈兰的戒备似乎太过严密。
  陈兰知道了什么?陈兰在准备什么?
  辛彬的额头渗出薄薄一层汗,可为了保持自如的姿态,哪怕汗水在眉间凝成大滴,他也不敢抬手去擦。
  眼前的甲士大概有百人,这个数量不少了,而如果陈兰全力动员他本族的部曲,再加上依附于他的俞、蔡、张、刘等家族,可战之士的总数,应当能超过一千五百人,壮丁不下五千。这个力量,庐江雷氏当前已经压不住。
  所以如果向陈兰下手,只能放在夜晚。夜晚的时候大家都调动不灵,庐江雷氏才有可能形成我专敌分之势,一举摧敌首脑。不能再拖了,必须就在今晚。失去了宗主的掌控力和小将军的武勇之后,陈兰的实力根本无人可制,一旦让他发现了可趁之机,那对庐江雷氏来说,就必然是宗族倾覆的大祸!
  冯熙适才所讲的话,极显吴侯的声势,语气也很铿锵,换到任何时候,都能够引起辛彬的仔细权衡,可是此时此刻,辛彬竟然没有半点心思在这番话上。
  而陈兰的心里,也有种种念头此起彼伏:那吴侯使者虽有夸大其辞的地方,但吴侯的势力确实比刘豫州高出不止一筹。只是,为什么冯熙说我是刚毅威严,而雷绪则是雄姿杰出?雄姿杰出听起来好像更加威武霸气些?难道在使者眼中,雷绪比我高出一筹吗?难道使者以为,我是雷绪的下属?
  简直是笑话,雷绪只是个垂死之人!而我陈兰,乃是曾经统兵数万横行淮上的大将,乃是历经无数风浪屹立不摇的豪杰!我怎么会屈居雷绪之下?此前与孙刘使者的交接,雷绪力主由辛彬一人操办,天知道辛彬这厮是怎么描述淮南豪右联盟的内部形势,恐怕这使者被骗了吧!
  或者,应该寻这位使者私下聊聊,以使吴侯明了我陈兰的心意?
  到了这时候,雷绪绝难压得住我,所以在这方面是该下点功夫了,吴侯对领兵大将确实宽厚大度,想必承诺了许多好处……我得问个明白,总之不能让雷绪等人占了便宜。
  说来也是奇怪,今天总觉得辛彬这厮的表现与往日不同,莫非他还隐藏了什么关键,意欲让我吃亏?
  陈兰没想到辛彬究竟为何才会表现不同,若他知道了原因,只怕会立即跳起拔刀,将辛彬砍作七八截。
  两人就这么保持着静默,沿着山道往另一处小谷慢慢步行。
  刘豫州的使者被辛彬安置在靠里面的一个小谷。
  两处小谷之间虽有道路相通,但那都是数十年来不曾修缮的古道,路面早就被践踏得坑坑洼洼,偶尔有几块垫脚的石板,也密密覆盖着青苔,大都坍塌得不像样子了。陈兰与辛彬二人深一脚浅一脚地沿着道路行进,后面的甲士们排成长列跟着。偶尔惊扰了林间的猴群,于是十几只猴子厉声叫嚷着,在树木间跳跃呼喝,向队列作出种种凶恶形状,半晌方停。
  陈兰越走,越是心事重重。而往日里擅于谈笑周旋的辛彬,今天似乎也没有兴趣起个话头,两人之间的气氛有些古怪。
  眼看着道路至此弯折,小谷的入口就在侧面,陈兰才想起发问:“刘豫州的使者,又是谁人?”
  “乃是刘豫州的涿郡同乡,简雍简宪和。”
  “这人……倒是听说过,乃是刘豫州的亲信。”陈兰点头道。
  “正是。”
  说话间两人已越过谷口的狭道,辛彬探手虚引:“陈校尉先请。”
  陈兰照例让大部分甲士们在外等候,随即跟着辛彬入内。
  这处谷地较诸安置吴侯使者的谷地要窄小些,谷地四周有茂林修竹遮蔽阳光,以至于几处帐幕都掩藏在阴暗中,只有正中一片平地晒得到阳光。这倒不是辛彬有意区别对待,实在是山中适合安置贵人的所在并不多,吴侯使者又万万慢待不得。
  这时候在阳光洒落的那片平地上,铺着一面草席;有个文士打扮的人,正在草席上四仰八叉着,呼呼大睡,鼾声如雷。
  这场景就很尴尬了。陈兰和辛彬一时不知如何是好。
  所幸有个僮仆正站在稍远处伺候,连忙跑去摇晃那文士:“先生,别睡啦,快醒醒!”
  那文士迷迷糊糊地睁开眼,看见陈兰和辛彬走来,露出呆愣的表情。下个瞬间,他忽然清醒过来,连忙起身;慌乱间又一脚踩着自己的袍服下摆,差点往前栽倒。
  辛彬一溜小跑抢着扶住,连声道:“宪和先生于路辛苦,应该好好歇息。是我们冒昧打扰了!”
  那睡得迷糊的文士,便是刘豫州所遣来的使者简雍了。听得辛彬这般客气,简雍先擦擦沾在胡须上的口水,展开袍袖抖了抖。辛彬以为他待要恭谨相对言语,却不料他一屁股坐回草席,还把双腿盘了起了来。
  “哈哈,我确实是累得很了,既然辛公宽宥,就容我放肆一回。”简雍大大咧咧地道,转而又向那僮仆喊道:“取两块草席来,请客人坐!再倒两碗水!”
  陈兰和辛彬都不曾想到,刘豫州的使者竟然是个如此粗疏放纵之人,两人不便拒绝,只得各自在一块草席上落座。
  辛彬向简雍介绍了陈兰的身份,三人寒暄了几句。
  眼看差不多了,辛彬便向简雍解释说,因为大首领雷绪实在繁忙,不克分身来会,明日会设一宴席,到时候与宪和先生细细商议后继的安排。
  听得辛彬这般说,简雍笑了起来:“我明白,我明白。雷将军此刻必然是繁忙的。哈哈,我是胡言乱语,两位不要怪罪……此刻曹军的追兵,应当已经大举进入灊山之中了吧?却不知前线的战局……还顺利否?”
第七十二章
不利
  辛彬没有想到简雍如此直率地进入正题。此刻简雍发问,辛彬却不知该如何回答是好。
  如果说战事顺利,他很担心刘豫州的援军因此而放缓脚步,进而影响到所有人的安危;如果说战事不顺利,他更担心简雍细问下去,某些真实情况难以遮掩,进而被陈兰所探知。
  一时间,辛彬竟然有些目瞪口呆的样子。
  事实上,这个问题即使身在擂鼓尖隘口的人们也很难回答。
  可以说战局顺利,因为曹军果然如此前所想的那样,继续发动攻势;因为地形的限制,他们动用的兵力数量与上次并无多少区别,并且再一次在山道和石梯上遭到箭矢飞石袭击,蒙受了惨烈的损失。
  但也可以说,战局不那么顺利。因为曹军这一次进攻,形成的威胁数倍于前。
  此次曹军有备而来,参与进攻的部队,与前次不同。这支部队大都穿皮甲、戴皮盔,行动非常敏捷,应当是张辽麾下负责追亡逐北的轻骑兵弃马入山。他们几乎每个人都是优秀的射手,在山道上奔走时,用角弓、重箭往台地上猛烈射击;而登上平台后则以刀盾作战。
  由山道越过石梯,最终突至栅栏前的过程,曹军依旧是以骁勇之将亲身冲杀在前,凭借武力击破抵抗。但这次张辽并没有出现,始终冲杀在前的是上次战斗中坚守石梯尽头、接应张辽的那名军校。陈夏看得明白,丁立便是死于此人的刀下。
  由于此次的作战方针乃是层层阻截后退、诱敌深入,因而陈夏并无意在栅栏前与此人强硬对抗,眼看曹军来势汹汹,他先号令部属们退入第一道栅栏,自己领着一队亲卫且战且走,觑了一个空档,往台地侧面靠近岩壁处退去了。
  数十名曹兵涌到栅栏之前的时候,无数长枪和长矛依旧如同森林般探出来,向他们疯狂戳刺。但这次曹兵站立的位置略微靠后些,他们稳住队列,用手中武器竭力荡开枪矛。随即有几名始终处于他们掩护下的、携带铁钩长绳的甲士则将铁钩扔出去,勾到栅栏上。
  此次曹军登上台地,大量携带了铁钩、绳索,专用于对付栅栏。
  铁钩、绳索,本是军中设立营寨、拖曳木料重物时常备之物。张辽领兵深入天柱山以前,就命令朱盖在大营里集中各类物资送到最前方。故而他们在第一次进攻失败后,很快就准备好针对性的器械。
  栅栏后面的防御队列中,有些将士挥刀去砍铁钩,徒然啪啪溅出几个火星。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6/73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