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鼎余烟(校对)第47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78/733

第七百九十四章
断后(上)
  这消息宛如晴天霹雳,打得魏延、向宠两人全都惊骇。
  汉中王虽然将精兵猛将聚集在中军,但左右两翼诸将,既然能参予到此次奇袭中,便绝非弱者。
  右翼的陈式、高翔二将,本身都是经验丰富而坚韧的宿将,他们的部下也以经历过赤壁大战后逐步扩充起来的军伍,有老卒为骨干,久经风霜,吃苦耐耐,能打硬仗。杨怀也是益州军中有能之人,否则也不会被纳入到此次奇袭的序列中。
  这三将的兵力合计约四千,所布阵的方位则处在渭水河畔洼地和五陵原高坡之间。此地既无虞侧翼,又藉着复杂多变的地形和秦代兰池宫的遗迹组织防御。他们怎么会如此轻易地败北?
  难道曹军的力量竟然强大到这种地步?
  魏延、向宠两人根本想不出其中原因。
  此刻局面,也容不得他们两人细细分析了,天大的难题已经落在他们身上。
  传令兵带来汉中王口讯,要他们准备撤退,但两军正面接战时,有序撤退是最难的。一旦将士在撤退过程中失去抵抗意志,则追兵可以放手追杀,宛如牧人驱赶牲畜般轻而易举!
  向宠扫视在场的其他将校,只见他们也都相顾失色。这些人如果是向宠的本部倒还罢了,他总有办法鼓舞士气,至少能激发出将士们求生的本能,让他们再作坚持。但他们是张南的部下,听魏延说,张南已经不行了,他的几名亲将又都已经阵亡,这时候,叫向宠这个临时上任的主将如何挽住颓势?
  瞬息间,好几个念头在向宠头脑中起落数回,他竭力保持冷静,向魏延道:“文长,我看……”
  魏延却不理他。
  这名满身血腥气和汗臭味的猛将扶刀立身,眼神肃杀地环视身周诸人,忽然向那传令兵招手:“你去回禀大王,就说,左翼尚有余力。我们愿意留守断后。去吧!”
  那传令兵一时愕然,才道:“是,是!”
  魏延点了几名侍从,让他们护着传令兵尽快回归中军禀报,这才转回身,睨视向宠:“君光,你想说什么?”
  向宠不禁苦笑,又对魏延隐约生出几分敬重。顿了一顿,他沉声道:“我自去重整部伍,文长,究竟是走是留,还得听中军决断。”
  “那是自然。”
  此时汉中王所在的中军,承受的压力不下于左翼,甚至犹有过之。
  在本阵前雁翅排开的甲士,甚至已经微微向前躬身,力气往臂膀上聚集。还有好多人张着嘴,大声呼吸,以便随时响应号令,投入到作战中去。
  就在他们正前方两三百步,前队将士正和曹军激烈交战,双方势均力敌,都没有办法压倒对方。这种纠缠对体力和精力的消耗都非常大,所以曹军也开始替换甲士到后排休息。
  双方同时替换甲士的时候,辅兵则趁机奔到前线抢回轻伤的同伴或者割取敌方将士首级。不过,在更多的地方,两军依旧互相噬咬撕扯,根本没办法脱开战线。
  而在稍远处,一支规模更大的曹军已然驰奔赶至,高挑的军旗跃入了诸人视线,显然是魏公曹操直属的某支精锐。
  很显然,在右翼动摇以后,曹军开始饶有余裕地将更多力量投入到中央战线。而这种局面不可能维持多久,当曹军清扫右翼,再包抄过来的时候,中军受到的压力更将倍增。
  这样的情形,使得中军诸将间的气氛压抑之极。
  从两军交锋的一开始,己方就陷入了苦战。兵力上的差距自不必说,更重要的是,双方的战斗一开始,将士们就注意到了,眼前这支敌军乃是曹操直领的邺下精兵,具备一流的战斗力和傲视当代的精良武备。
  曹刘相互为敌多年,不知道打了多少仗,对彼此的实力知根知底。此前汉中王和部属们在成都推演战局,都认为随着老卒渐渐凋零,而控制的区域又如此庞大,骨干将士难免分薄。再考虑到魏公国建立以后政局持续波动,相应的,军事体系的剥离、调整和重建,在某一个时段内,曹军的整体素质必定稍许下滑。
  这也是庞统明知汉中王面临同样情形,却敢于主动出击的原因之一。
  但此刻两军相对,所有人就明白了。或许曹军的整体素质有所波动,但曹操势力覆压朝廷,赖以立足的就是武力,愈是在政局波诡云谲之际,邺城的精锐部队就愈是要保证强横。便如此刻,曹操麾下兵力的精锐程度与刘备所领相比,较之白毦兵未必超过,却确确实实地胜过寻常将领所部。
  更重要的是,发起奇袭一方反遭敌人以逸待劳,这证明己方作战计划已经失败,严重影响了各级将校的战斗意志!
  左右两翼军阵,以局面而论,其实右翼还安全些,受到的压力也相对较小。为什么右翼先遭挫败?便是因为陈式、高翔等人深知局势不妙,存了瞻前顾后的念头,反遭曹军痛杀!
  右翼一溃,曹军的兵力优势由两倍增加到了三倍,士气上的此消彼长更是无可估量。
  局势已经险恶到了极处。
  庞统身为此次关中攻略的推动者和主导者,对此再清楚不过了。
  己方距离汉中数千里,中有千山万壑为阻,援军调拨不易。自己上一次催调援军的公文发出后,也不知成都那边作何反应……若这一战失败,很有可能成为涉及整个关中战局、涉及数万将士性命的大失败!
  而关中战局一旦失败,曹氏的声威必然大涨,由此又会影响到孙权和马超的立场。孙权那边姑且不论,以马超的凶恶果决,焉知他会做出什么反应?
  马超其人,生性如狼,毫无底线可言。他看似盟友,随时会化作敌人。如果玄德公所部在关中受到重挫,马超绝不会投入一丁点力量帮助,反而会……考虑到最恶劣的情况,甚至玄德公本人都会有危险!
  想到这里,庞统简直忍不住冷汗狂涌、浑身发抖。
  庞统知道自己与诸葛亮不同。诸葛亮躬耕于隆中,被玄德公三顾的诚意所打动,就此委质定分,两人之间,既如君臣,也似父子兄弟。而庞统所求的,从来就只是一位能够全心全意地信服他、听从他的主君,使自己能够尽情施展,在乱世中卷布波涛。他一向觉得,自己与玄德公的关联、与玄德公的情谊,就只在君臣二字,而不及其它。
  但此刻庞统忽然发现,自己想到主君可能有难,竟然会紧张害怕到这种程度!他随即想到是自己的策略失误才造成这种局面,紧张和害怕的感觉里,又增加了强烈的愧疚和羞耻。
  这种复杂的情绪仿佛空气中的湿气,慢慢渗透进他的骨髓,让他浑身冰冷,周身的血液都要冻出冰碴子。
  庞统下意识地抬眼看看凝立在上首不动的玄德公。
  刘备注意到庞统的脸色惨白,于是格外平静地道:“军师,局面虽然不好,但还能坚持。”
  庞统看得出来,玄德公只是故作平静,其实他按着腰间宝剑的手背上,一根根青筋都要绽出来了。放在往日里,他有时候会暗地里觉得,玄德公有些乔饰,不似周郎那般洒脱。但这会儿,玄德公的平静让庞统感到一股暖意。
  他对自己说,好在玄德公的本部精锐和张飞将军所部合计一万人,至今未动。凭这一万人,还能想办法支撑!
  如今已经没有太多战术上变化周旋的余地了,双方短兵相接,纯系力量与力量,意志与意志的对抗搏杀。无论如何,大王不能有失。各部必须坚持到底!
  此时被魏延遣回的传令兵到了,大声禀报说:“文长将军说,左翼尚有余力,愿意留下为全军断后!”
  庞统注意到刘备双眉一扬,似乎动心。
  他咬牙出列,大声道:“大王,此议不妥!”
  “哦?军师的意思呢?”
  “文长将军所部兵力薄弱,而且都是步卒。中军一退,则曹军铁骑必然四面长驱,他们根本阻不住的!”庞统道:“须得让他们先退,抢占咸阳北原之后,汇合我军封堵渭河三桥的兵马,迅速构建营地。然后中军且战且走,退入营地休整,再图后举!”
  “也好。”刘备稍许沉吟:“只是,这样的话,中军便不能坐守,须得有一部前出,与曹军主力狠狠缠斗一阵,吸引曹军注意力!”
  谁都知道刘备的意思。这断后之一部,必定遭到曹军全力围攻,九死一生。然而话音未落,武将列中数人一齐出列,皆亢声道:“大王,我愿担此任!”
  随即张飞哈哈大笑,声如雷动:“你们都退开。此等厮杀,怎能少了我?”
第七百九十五章
断后(中)
  又一处阵列前的曹军将士发出震天欢呼,纷纷扑上去猛冲猛杀。后方的曹军随之向前,就像是新的一股浪潮从深海中汹涌而出。与之相对的,对面刘备军的气势被夺,几无还手之力。
  没过多久,浪潮施加的压力超过了堤坝所能承受的限度,先是一处缺口,然后两处、三处。哪怕守方队列勉强维持的地方,攻方也已经逼近到了触手可及的程度。有很多曹军一边和守军肩对肩、脚对脚地比拼力气,一边狂喊着用缳首刀猛刺。
  曹操站在高台远眺,看得清楚,刘备军虽然竭力抵抗,但他们的阵型在怒涛般的冲击下不断被撕裂、剥落,前排的将士或者战死,或者被裹入攻方的队列中再也看不到,后排的将士怒吼着试图站住脚跟,但总也不能如愿。
  在视野所及之处,刘备军的队列中开始有人拥挤着掉头逃跑了。这些人都是老卒,都清楚逃命的时候更容易被杀死,只有坚强抵抗才可能活得久一些。可他们终于开始逃跑,这证明,刘备军的士气动摇了。
  动摇之后,必定便是大败。很快,曹军的攻势愈来愈猛,将刘备军的队列连连向后迫退,在原地只留下一片狼藉和散发着扑鼻血腥气的尸山血海。
  “看!看看看!”曹操志得意满地指点:“刘备所部虽然勇猛,可岂能抵敌我军正面和侧翼的同时进攻呢?这一仗,他输定了!”
  曹操领兵突至阳陵邑的时候,并没有想到刘备会送上门来。这几日他盘算的,其实更多的是如何运用手头兵力打通与长安的联系,最好能送一支精锐部队入城,让钟元常手头有些可靠凭依。
  此等谋划并不轻松,所以昨晚曹操是在半夜以后,或者天亮以前才逐渐睡着的。这种身体疲倦之极、精神却过于亢奋的情形已经维持很久了,曹操在邺城的时候,依靠广纳姬妾夜夜笙歌来掩饰这个问题,而军中却没有这个条件。
  早上醒来的时候,他感觉头胀如斗,浑身的骨头都疼。可谁知道,玄德不知发什么昏,竟然上门来送死呢?
  这情况使得曹操瞬间抛却了一切不适,把所有的精力都投注到了指挥作战上。这会儿已经快到中午了,可他还没顾上吃早饭,任凭饭菜放在案几上发凉。他也似乎忘记了自己的儿子还小心翼翼地陪侍在旁,同样没敢吃早饭。
  “父亲用兵如神,莫非早就料到了玄德公将有此行?”曹丕问道。
  他平日里都直呼刘备的姓名,唯独在曹操身边时,恭恭敬敬地以玄德公称之。毕竟蔑视这个纠葛数十年的对手,便等于是在蔑视魏公曹操本人。
  “哈哈哈,那倒也不至于。只不过,这天下用兵打仗的道理都是相通的,我和玄德常常能想到一起,可他的实力不如我,就算想到了……也只能被我杀败!哈哈哈!”曹操双手扶着腰间玉带,仰天大笑。
  虽说他自认为比刘备要强很多,可自从赤壁以来,与刘备的各处战场都在吃亏,许久没有占据这样明显的上风了。
  他的心情非常好,稍隔片刻便问道:“不过,无论有没有今日这一场,我早就料定刘备在关中必然失败。子桓,你可知道为什么呀?”
  曹丕心道,今日之前你老人家忧心忡忡,可不是这么有把握的。这会儿忽然口风大变,可见是真的高兴。心里想着,他面上不显,试探地回道:“因为汉中与关中有关山阻隔,道路绝险,大军进退不易?”
  “哈哈,哈哈,你说的没错。此前几次会战,之所以奈何他不得,皆因他盘踞巴蜀,仰仗束马悬车之险阻而抗衡大国。所谓一夫荷戟,十人莫当,中原兵势虽强,无所施也。可他偏偏轻举妄动,要与我麾下的虎骑雄师会战与平野……玄德大概忘记了,此前他在徐州是怎么输的。哈哈哈……子桓!”
  “孩儿在!”
  “刘备其人,真是我平生第一大敌,可他自取其死,就怨不得我啦!子桓你看好了,我在关中击破玄德的主力,然后乘势慑服马超;而荆襄那边,有子文和乐文谦牵制住关云长,孙权小儿还能出一把力。哈哈,说不定我就此乘势追击,扫平巴蜀,就此解决这心头大患?”
  说到这里,曹操踌躇满志,拍打着望车的阑干,大声道:“子桓啊子桓,期运虽天所授,功业必由人而成,这一回,汝父就是建功立业之人啦!”
  曹操一边说着,一边继续观看战场局势。
  这时候刘备军的颓势简直清晰可辨。于是前线曹军各部纷纷出动骑兵冲击,各自催兵掩杀,大概是为了争功,各部之间既不通气,也不协同,原本井然有序的队列忽然不复。有几处前方将士已经陷阵,后面居然还有箭矢纷纷抛射,射得本方将士人仰马翻。
  这场景实在难看,但在数万人规模的大会战中,又很难避免。曹操骂了两句,忽然想起一事,连忙大叫:“来人!”
  望车下头数十名督将和传令兵一齐拜倒:“在!”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78/73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