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鼎余烟(校对)第52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21/733

  嘿,此人固然是天下名将,非我所能相提并论。但我若能取一场小胜,或者斗个平手,也足以提升一下将士们的士气,挽回这一段时间的颓势,更足以得到吴侯的夸赞了!
  正这么想着,数百只火把摇曳,关羽所部杀到。
  双方的兵力差不多,也都列了东西向的横阵,两个正面几乎在同一个瞬间撞击一处,人如巨浪翻滚,长戟长矛如林乱刺。
  双方稍稍抗衡,贺齐便觉不妙。
  原来关羽所设的横阵看似平行延伸,其实重兵、精兵、骑兵和绝大多数的弓弩手都集中在右翼。还有大批身上脸上斑斓刺青的凶恶荆蛮战士如狼似虎,竟比山越人更凶恶些。
  两阵一对,贺齐所部的左翼瞬间就支撑不住,负责那一营的毛甘、毛奇兄弟先后战死,最左侧数以百计的将士连连后退,又遭箭雨覆盖,纷纷惨叫着摔倒,混乱的波动随即扩大开来,由左翼向中央位置蔓延。
  另一名副将洪进嚷道:“将军,我带甲士前去支援!”
  贺齐摇了摇头。
  敌军攻势猛烈,一波波地遣人支援,那与添油没有两样,无益于扳回局面。倒不如……
  他挥手召来洪进、华当二将和他们麾下的戟士,并带上自家本部的二百名重甲锐士,略弯腰隐蔽自己,向两军阵列的中央位置赶去。
  贺齐看得清楚,敌军集重兵在我方的左翼,其目的无非是击溃左翼以后转向,由侧方袭击我方中军和右翼。但这样一来,敌军中央和左翼就难免兵力不足。
  既如此,贺齐便决定出其不意,直取敌军的中路,只要将敌军切成难以呼应的两个部分,保证让关羽吃个大亏!
  数百精锐无声无息行动,一直紧贴到战线之后。贺齐沿途都没有再号令,只亲身站在最前方的位置;于是部属们心中也都憋了把火,决心跟随贺齐杀出一番局面来。
  双方距离越来越近,贺齐看得清楚,敌方中央位置再度抽出百余人往侧翼去了。
  好!就是现在!
  贺齐大吼一声,领着数百精锐宛如熔岩滚滚那般从阵后杀了出来。
  哈哈,两军对战,胜败决机,关羽虽然声威赫赫,也难免被我抓住机会!
  贺齐亢声长啸,将手中长矛挥舞得呜呜作响,向前方敌人猛撞过去。他所向之处,敌方果然难以抵御。薄弱的步阵立时散开。
  因为冲击的势头过于猛烈,贺齐刹不住脚,再往前冲了数步,随即看清了更后排的局势,大惊失色。
  就在贺齐右侧方向,一支骑队拦腰杀来!
  怎么回事?骑兵们不是正在左翼猛攻吗?怎么右翼还有?
  贺齐不及再想,两军撞在一处。
  鲜血四溅,人仰马翻。贺齐所部转眼就被铁流吞没。
  贺齐的身手确实不凡。他挥动长矛,砸开一支向他刺来的马槊;又反手拔出腰刀,刺死了一名试图从后方接近的敌兵。
  正待呼喝部属们结阵而斗,他注意到有一名威风异常的骑将,摇缰策马向自己接近。
  贺齐没见过关羽,但他立刻就认了出来。此等声势,除了关羽还能是谁?
  他把长矛刺在地上,反手去背后掏取弓矢。
  但关羽忽然策马加速。那战马神骏异常,瞬间迫到近处。
  贺齐看到了关羽如电芒般的眼神。他大叫一声,将长弓奋力投掷向关羽的胸膛,同时向一旁纵身躲避。
  然后他便觉得脖颈处一阵剧痛。
  头颅好像变得轻了,视线在空中翻翻覆覆,似乎看见了下方有一个熟悉的身影,只是没有脑袋。
第八百五十七章
相惜
  原本喧闹的战鼓敲击声突然停下,战场一阵寂静。
  贺齐所部紧急布阵的时候,孙权身边还有幕僚称赞,说公苗举措很是果断,有他在前,各部层层阻断、梯次防御,必能消耗关羽的锐气,等到诸军齐聚,再一举成擒。
  然而还没过三两句话对答的时间,关羽所部步卒如铁臂横扫,骑队似利刃斩击,须臾间便已破阵。贺齐的军旗初时还连连晃动,催军作战,忽然就没入刀枪之海,不见了踪迹。而贺齐……
  毕竟天色已黯,孙权竭力瞪眼分辨,也没能找到他的身影。
  当贺齐所部把原本高擎的松明火把抛落到地面,隐约映照出地上的尸体和积血,然后就被踏灭了。数以百计的残兵溃卒丢盔弃甲,往孙权所在的方向逃来。有军官出面连声喝骂,才让他们改换方向,绕行到大军后方去。
  贺公苗怕是战死了。
  孙权心中隐痛。
  孙权在治理江东的时候,颇用权谋手段,故而外人常以为他是冷酷果决之主。其实他既有冷酷果决的一面,对于自己真正看好的人才,又真的是倾心竭思、结君臣之深情。
  便如对贺齐。
  贺齐是江东大族出身,但受孙策举荐为孝廉,素来与孙氏亲密。故而贺齐振旅,孙权亲自为之祖道,作乐舞象;而贺齐也从来不辜负孙氏,当日孙权在合肥遭张辽突击的时候,贺齐竭力阻击,战后确认孙权无恙的时候,他更激动以致涕泣。
  正因为他与孙权的关系亲密,受到绝对信赖,才能与吕蒙、凌统共负重任,成为进攻荆州的中路军主将之一。
  然而贺齐就这么死了。这位擅长治军、擅长剿除山越的将才,在面对关羽的时候几乎没有一丁点的还手之力。
  孙权既痛惜,又害怕。他情不自禁地想到,关羽如此勇猛,这一战己方就算能赢,麾下的将士们还要折损多少?何况,究竟能不能赢,谁知道呢?
  孙权满头大汗。
  董袭在他身边唤了两声,见他没有回应,只好提高嗓音。
  孙权这才被惊动:“怎么了?”
  董袭躬身道:“关羽又要进攻了。”
  孙权再看,只见月色之下,关羽所部数千人再度整队。
  或许是因为刚才的一战太过轻松,他们的队列依旧整齐,许多人的甲胄和武器甚至还没沾血,有月光洒落,照耀着他们的队列,反射出的光芒如点点繁星。而那支趋退如风的轻骑,就像是鹰隼盘旋在繁星之间,随时将会再度扑击。
  “吴侯,还请先把五校之兵派上去抵敌。长水居前,虎贲居后,虎士暂且不动。”董袭又道。
  “就这么办!”
  当下五校之兵踏步向前。
  而关羽所部随即再度进攻,依旧是以步卒居正面,而骑兵周旋择机突进的战法。
  夜幕之中,看不清军旗,于是两方都以鼓角传令,不同的鼓角声混合在一次,催动士卒们厮杀奋战。无数人高喊着挥动刀枪,他们的喊声汇集在一起,仿佛让月光都要为之变色。
  双方交战的位置越来越近了,可是人马践踏激起的尘灰、草叶也越来越多。以至于谁都看不清战况,只能凭借声音和火光进退的位置来猜测。
  孙权连续派了几名侧近,让他们接近前方战线去打探清楚。
  待几名侧近去了,董袭恭敬施礼,又道:“吴侯,还有一事。”
  “元代,请讲。”
  董袭的职位在江东诸将中算不得极高,但身份颇为特殊。
  当年孙讨逆身死,吴侯初统大事,吴夫人担忧局面难以掌控,遂召见张昭和董袭,询问江东是否可保。董袭当即说,江东有山川之固,主上有恩德在民。只消以张昭秉众事,我董袭等武人为爪牙,便是地利人和兼有,万无所忧。
  凭此一答,孙权向来将董袭当作心腹,非常重视他的意见。
  只听董袭道:“我看江津港那边仍然纷乱,只怕后继兵力一时难至。而张辽始终逡巡不至……此举不合孙曹两家的议定。还请吴侯派人再去催促张辽,责以同盟之义,请他立即来援。”
  说到这里,董袭略放低些声音:“张辽的两千骑,极是关键。现时就算他有什么额外要求,我们不妨先答应下来。”
  孙权连连冷笑,随即便看到前方五校精兵的阵脚又在挫动。
  每挫动一次,孙权的心就揪一次。
  于是他立即遣出亲信侍从,快马去催张辽。
  在追击雷远不逞以后,张辽并没有折返回江陵城南的营地。
  自从离开合肥,张辽的一举一动都根据江东的安排来,这让他感到颇受束缚。总算得到厮杀的机会,却又未尽全功,他便更不想回头去看江东将帅的脸色。所以此前吕蒙没有召唤,他便领着骑队在江陵以北掠阵,权作放松。
  此番张辽带领骑队,乘坐江东舰船沿江西进,日常见到的江东舟师将校,面上常有悻悻之色,似乎请求朝廷的帮助是种羞辱。他们不理解,这种情形对张辽来说,也同样是羞辱。
  甚至可以说,当下曹孙联合抗刘的形势,本身就让张辽感觉很不舒服。这样的做法,仿佛将曹氏放在了弱势一方,仿佛曹公自己默认了,不以叛卖、偷袭,就无法动摇刘备对荆州的统治。
  张辽见过刘备,和刘备军作战也不止一次了。他固然蔑视刘备的虚伪,看不惯他东奔西走如丧家之犬的行径,却也暗中钦佩刘备的韧劲和用人手段。有时候他甚至觉得,想来也只有玄德公这样的宽仁性子,才能驱使云长公这等刚傲自负的万人敌。
  对刘备,张辽是暗中怀有几分钦佩;而对关羽,张辽是彻彻底底的服膺,还有武人间的惺惺相惜。
  当年张辽随着吕布作战,一度以为自古以来驱驰战阵的武人再没有谁能与飞将匹敌,后来遇见关羽,才晓得天下间还有不同于奉先公的豪杰。关羽在许昌的时候,张辽时常登门拜问,事事出面周旋,外人以为,张辽是奉了曹公的意思刻意拉拢,其实不是。
  张辽之所以这么做,只是因为他自己想这么做。
  所以当张辽发现关羽赶回江陵,甚至有几分欢欣。
  就如当年在白马斩颜良时一般,云长公总是喜欢在万众瞩目之下,做那个用一己之力扭转战局的人啊。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21/73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