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鼎余烟(校对)第52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25/733

  此时沿着城墙脚下,也有大批荆州步卒赶到。
  城头上方的几处城台,全都已被守军收复,吴军士卒的首级一个个地被抛掷下来,发出砰砰地闷响。许多荆州将士站在城楼上方挥动武器,老老少少的欢呼之声汇集如潮。
  雷远上马,从门洞里驰出,挥手向部下们示意。
  “城里的杂鱼慢慢处置不迟,留两百个人守住南门,其余将士跟我走……我们去拿吕蒙的脑袋!”
  数百名骑兵和上千步卒正在城门前方集合。听到雷远的号令,他们轰然应诺。
第八百六十二章
绝望
  吕蒙的行动速度非常快。
  从最底层士卒做起的武人,若都像凌统那样宁死不退,那一定在半途上死绝,绝不可能做到偏将军、前部大督。
  所以吕蒙在战况不利的情况下一定会退兵,如有必要,哪怕甩下士卒们,也要保障自己的性命。
  便如当日在公安城下遭雷远夜袭,吕蒙泅渡过大江保命,而把程普、甘宁等同僚和宋定、徐顾等数千部下全都甩在了江南。后来孙刘两家达成停战条款,凌统作为吴侯代表赶往公安周旋,便看到了极其惨澹的情形:程普殒命,甘宁被围,数千士卒沦为阶下囚。
  自此以后凌统就对吕蒙很不满意,言语带刺都是常事,但吕蒙不在乎。
  凌统是纯粹的武人,眼光只看到战场,看到身前的敌人,看到身为武人的名誉,所以他会不惜生命地抵抗强敌。吕蒙甚至猜测,凌统留下断后,是有意求死。
  短短数年间,江东军在江淮受挫,在荆州受挫,在交州受挫,每一次受挫都伴随着战场厮杀的惨痛失利。哪怕到了此时此刻,江东已经用尽了一切办法,削弱荆州的力量,可最后落到战场搏杀,依旧不是对手。
  或许在凌统看来,一场场仗打到这种程度,吴侯的霸业,也就一点点动摇了。而且,正是因为凌统等武人的无能而动摇。为此,凌统或许愤懑,或许绝望吧。
  但吕蒙还没有绝望。
  有凌统断后,应该可以拖延一阵子;另外,潘濬等人如果不想死,也还能拖延一阵子。趁着这点时间,吕蒙匆匆退至本营,意图在此与江津港方向登陆的部队汇合。
  袭取荆州的战役打到这程度,江东固然狼狈,但兵力上的优势仍在。吴侯此番抵达南郡,带来了确确实实的十万之众,没有一点虚夸。扣除舟船上的水手、必要的力工和民夫,能够登岸作战的足足有七万多人。
  江东军制与曹刘不同,藏兵于世族、将领之中。又因为以舟船运输兵力、粮秣,既省人力,损耗也小。此番江东倾国之兵出动,原本就下定了决心,哪怕荆州军再怎么善战,江东用人命堆,也要堆出个胜利来!
  毕竟荆州人的兵力依然有限。
  关羽一日一夜急赶一百八十里,沿途突破防线……他能有多少人?
  雷远所部数千,江陵守军也不过数千,两支队伍都鏖战许久,还能有多少力量?
  同等兵力下战斗力不及,虽然耻辱,却不是不可挽回。吕蒙身为大将,早就预作筹谋,力图使己军保持以多击少的高压。
  就在荆州城内鏖战的时候,吕蒙始终和吴侯所在的船队保持联系。
  按照双方约定的计划,吴侯所部一但登陆江津港,就会立刻派出蒋钦、吴奋、朱才三将所部万余人,充实到吕蒙麾下;而董袭则立即往北支援贺齐,之后吴侯本人再亲领朱然、韩当等部登陆,全面负责江陵北面的局势。
  蒋钦自是宿将,吴奋是吴景之子,朱才是朱治之子,吴景、朱治都是孙氏老臣,各自都有善战的部曲。吕蒙坚信,蒋钦、吴奋、朱才那一万多人投入战场以后,一定可以扼住雷远的反攻势头。
  只要己方保住江陵南门这个突入江陵的重要据点,战斗延续下去,一定是江陵守军的血先流干!
  当然,江津港竟会遭到火船袭击,这是吕蒙事前没有想到的。
  但吕蒙惊魂稍定之后便觉得,这一场火,并不能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当年周郎任南郡太守的时候,吕蒙就是周郎的重要辅弼,还曾直接负责了江津港的扩建,当时他就着力增建了江津港内部的码头、栈道,并动用大量人丁疏浚港湾内部空间,使之足以容纳大量江东军船,不至于密集排列。
  何况春夏时节草木湿润,芦苇荡里能烧起多大的火?火船看似威力巨大,只能造成一时混乱,其作用主要体现在扰乱将士的士气。只要己军指挥不乱,各部船只的调度、靠泊、登陆、整备并不至于被完全阻断。
  所以,现在本营中至少能有七八千的援军吧?或者五千?
  哪怕三千也行!只要有三千名生力军,吕蒙立刻就带他们折返回江陵南门,增援凌统所部,无论如何保住江陵南门!
  吕蒙的本营紧贴着江堤,距离江陵旧城的南部城墙不过三里;而旧城、新城两道城墙间的距离也只有两里。为了容纳后继增援的兵力,整座营地规模很大,南北狭窄而东西绵长,与江陵旧城的南部城墙大致平行。
  此时营地中甚是喧闹,有不少将士正往来奔走,用木板和绳索加固营地外围的防御。吕蒙站在营门处,正四处张望,被他先期派回军营的佐军司马麦泽狂奔过来。
  “将军!将军!”
  吕蒙招他过来:“江津港那边怎么样了?蒋钦等人到了没有?”
  麦泽岂止脸色惨白,简直面无人色。他凑近一步,低声禀道:“都督,情况不好。”
  吕蒙皱了皱眉:“怎么讲?”
  “船队大规模入港的时候,本来次序甚是井然。然则吴侯急于领军先到江陵,所以抢在众将之前催船登岸,后来正逢关羽,吴侯又唯恐兵力不足,紧急打乱船运次序,勒令敢死等帐下精营继续支援,这一来,船队两次调整,许多船只为了避让,排列得过于密集。所以……”
  “所以什么?”
  “所以荆州火船一到,水军船队根本没法闪避,损失惨重。据说朱才校尉被火烧的重伤,所部几乎崩溃;而蒋钦将军的大船正当火船,甲士纷纷跳水逃生,结果淹死了很多人,吴奋校尉所部到现在还联系不上……”
  吕蒙额头的青筋乱跳,视野中天旋地转。
  他竭力稳住心神,再问:“其它各部呢?韩当、朱然、朱桓、孙瑜将军所部,他们的情况怎么样?”
  麦泽摇头道:“这几位将军都被隔绝在港外,一时联系不上所以……”
  “怎可能联系不上?”吕蒙觉得没法理解:“江津港这一把火再猛,难道我们就没有应对的法子了?哪怕用竹篙把着火的船只推开,那也能清理航道……”
  “将军,航道被堵住了。”
  “什么?怎么可能?”
  那军校犹豫半晌才道:“将军,吴侯发现关羽在场以后,除了催促帐下精兵登岸,还勒令船只让开中央航道,使五楼大舰能自如靠拢岸边接应,结果大舰为避让火船,在一处河心沙滩搁浅。五楼船的船体庞大,顿时就堵塞了整条航道……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将之拖开。”
  吕蒙头痛欲裂。
  有一股暴躁的情绪在他体内往来回荡,让他恨不得跳起来怒骂;也有一股深深失望情绪忽然充斥体内,让他站不稳,力气虚弱到握不住刀柄。
  这军校的意思很明白,援军暂时是指望不上了。
  因为吴侯畏惧关羽,所以下意识地想确保自身安全,临时插手水军船运,这一来,导致了江津港的秩序混乱。就在这混乱中,荆州人的火船大至,利用了混乱,加剧了混乱,彻底阻断了江东后继兵力的登岸步骤!
  “你立即去传我的话,留小舟尽量转运人手,大船立即沿江上行!让他们往……”
  吕蒙说了半截,又把话咽了回去。
  他非常熟悉江陵周边的水文地理,知道大江南岸多石壁陡崖,而北岸多河漫滩涂。所以,哪怕江津港被阻断,若用小舟穿越江滩边的淤泥和蒹葭,搭载少量兵力往复登岸,依然可以运兵。
  但那样登岸的兵力太少了,所以另一个办法,是让船队往上游去,到沱水水口的码头。
  可是,沱水水口的码头规模较小,而且距离江陵城稍微远了些。如果船队转向那里,考虑到夜间航行、入港的困难和船队重新编组排序,估计至少要三四个时辰,才能有足够的兵力抵达江陵城下。
  三四个时辰以后,援军就算抵达,还有什么用?帮忙收尸吗?
  吕蒙闭上眼,呼吸岸边带着腥气的清冷空气,试图平息翻涌的绝望。可没有用。现在的局面是,后继兵力都停留在水面上,明晨之前,吕蒙身边根本没有可堪一战的力量;而吴侯身边,也就只一万多人!
  这可如何是好?
  江陵的南面没有足够兵力,谁能抵敌雷远?
  江陵的北面没有足够兵力,谁能抵敌关羽?
  己方所倚仗的最大优势,就是兵力雄厚。可若没有了兵,这仗还怎么打?哪里还有胜利的机会?
第八百六十三章
成败
  吕蒙是吴侯一手提拔起来的将领,他对吴侯绝对忠诚不二,也信赖吴侯的雄略和手段。
  但正因为接近和熟悉吴侯,吕蒙清楚,吴侯是有鲜明弱点的人。吴侯的少年时代,始终有强悍的父亲和兄长遮风挡雨,故而他自幼接受的教育、培养,都是如何做一个身居安全地带的辅弼角色。
  当父亲、兄长先后逝世,吴侯被迫站到最前,这时候他才发现,自身的武勋不足,缺乏能压服部属的威势。
  威势这种东西,对曹操、刘备来说,是数十年戎马生涯中自然而然的收获。曹操战吕布、破袁术、斗袁绍的时候,想的是攫取霸业而非威势;刘备在东奔西走,一次次以少敌多的时候,想的是抵死求生,也不是威势。
  吴侯则非是如此。他年少乍领江东六郡,直接面对居心叵测的亲族、桀骜不驯的部属、各怀鬼胎的地方豪右。虽然孙讨逆说,吴侯能举贤任能,各尽其心,以保江东;可在这乱世中,若没有决机两陈之间,与天下争衡的才能,又怎能令人信服呢?
  吴侯从那时就确定了,他的当务之急,便是建立自身的威势,凭此统御江东。所有才有后来的大举简拔年轻将校,所以才有后来的急取皖城,乃至之后三攻江夏。
  在这些战斗中,吴侯无不是聚集了远超过对手的力量,然后以泰山压卵之势破敌。通过这一系列的胜利,吴侯展现了自己在军事上的能力,争取到了绝大部分部属的认可,铲除了那些不认可他的人。
  但这些战斗,也使吴侯形成了非常恶劣的习惯。
  一者,吴侯在战斗过程中,常常将建立威望的目标,放置在战斗本身的目标之前。他习惯了将每一次战争都当作稳固自身权位的一环,考虑战斗给自己、给政权内部的带来影响,多于考虑具体如何迎敌。
  二者,吴侯每逢作战,必定设定严密完善的计划、出动强力的部队。如果时局变化都在预料,他指挥若定,不下于当世任何名将。但他归根到底,不是一个从厮杀场中锤炼出的武人。越是关键时刻,他越容易慌张;因为慌张,他就更加畏惧在战斗过程中出现不在计划内的强敌。
  这两个习惯,在后来对江淮的战斗中反复暴露,造成了极其恶劣的结果。而此番攻打江陵,依然因此造成了败局!
  吕蒙想得清楚,但正因为想得清楚,他心中的郁积更难以宣泄。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25/73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