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鼎余烟(校对)第52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29/733

  孙权完了。
  关羽虽然嘴上一口一个“孙权小儿”,其实明白孙权的份量。
  乱世之中遍地豺狼,孙权弱冠而继父兄之业,在内外皆敌的危险局面中苦心经营,聚合起庞大军政集团,一度成为天下鼎足之一;足见此人的气量、眼光、权谋、手段,全都是当世翘楚,绝非浪得虚名之辈。
  只是,孙权在军略上的弱点,最终限制了他能够到达的上限。当他全心全意仰仗的军事代言人周瑜离世,后继的军事领袖再也没法复制赤壁大战的辉煌。
  此后数年里,孙权的用心谋划一次次被实打实的军事力量所摧毁。这样的失败次数多了,他和他的军政势力也就从鼎足之一,渐渐滑落。
  到如今……
  就在这一日一夜之间,他们即将跌落成被更强者分食的肥肉,便如过去那些年里,曾经参与逐鹿、威势骇人的诸多英雄、诸多势力一般。
  那么问题来了。
  孙氏毕竟掌控江东广袤领地,士民殷富、物产丰饶而又得水军之利。若孙权落入曹公之手,曹公也就由此获得了对江东的巨大影响力。
  曹操挟孙氏以令江东的情形,对汉中王来说,未免太可怕了。
  汉中王始终秉承跨有荆益的大政方略,在荆益之外的战略进攻方向,一曰关中,二曰宛、雒。所以荆州历年来对孙权的反击和压制,都很克制,并不愿与孙氏出现不死不休的局面。
  但这个大政的前提是,孙氏要能保有基本的力量,要有与曹氏争衡的决心。
  如果这一回荆州人流血出力,打断了孙氏的脊梁骨,却导致曹公窃取好处……关羽毫不怀疑,曹公一定还有其它手段施展,绝不仅止于擒拿孙权。
  若曹氏以此为契机夺取江东,进而控制天下三分之二……那这一仗又是所为何来?
  孙权绝不能落在张辽手里。
  关羽摇了摇头。
  他问道:“文远领在身边,用来与我军对峙的兵力,应当有一千人。这会儿突袭孙权的,大概也是一千骑?”
  张辽坦然道:“不瞒云长,我身边带了一千五百骑,非如此,实在不敢说能牵制住云长。负责突袭孙权的只有五百骑……那就足够了。”
  关羽微微颔首。他没有计较张辽的一千五百骑能不能拖住自己,转而问道:“带领那五百骑的,是谁?”
  “是朱盖。”
  关羽想了想:“我记得。此君是朱文博的族人,也算得一员骁将。”
  “正是。”张辽眺望纷乱情形,抬手指示那座正在匆忙移动的大纛。他沉声道:“朱盖领五百披甲骑兵突击,孙权所部必溃。我以为,至多再过一刻,朱盖就能带着孙权回来……到那时候,我便要向云长告辞了。”
  关羽傲然一笑:“那也未必。”
  他话音刚落,前方黑暗中的纷乱鼓噪之声忽然大增。四周的野地间,又有一支兵力猛地撞入吴侯五校的队列中,同时又与策马奔驰的曹军骑士们纠缠到了一处。
  于是眼前情形忽然就成了三方混战,比此前最混乱时,还要乱上数倍。
  张辽愣了愣:“这是……”
  “我有一名部下小将,名叫马玉。他是徐州人,随我征战多年,倒也有几分骁勇。在我看来,当不在朱盖之下。”
  关羽道:“在文远所部抵近之前,我已令马玉带领千人,潜伏至孙权所部的东侧近处,一来阻断孙权与江津港的联系,二来伺机奇袭。”
  说到这里,关羽忍不住捋了捋长须:“看来马玉找到机会了。你的部将朱盖太过心急,将骑队楔入优势数量的步卒队列里。这时候马玉动手,便加剧了纷乱,裹住了所有人。”
  关羽瞥了张辽一眼:“文远,孙权败局已定,你我不妨安心观战。若马玉捉住了孙权,你便领兵退走,我担保绝不阻拦。若朱盖捉住了孙权……”
  只这一眼对视,张辽只觉关羽的眼神淬厉,恍如刀剑刺击,他瞬间两眼生疼,眼角几乎要淌下泪来。
  张辽手按腰间刀柄,凝神以对:“那又如何?”
  关羽挺直腰身,略微舒展一下筋骨。他森然道:“文远,朱盖与你,应该也是老朋友、老交情了。我若用你的性命,向朱盖交换孙权,不知朱盖会不会同意?”
  张辽站在原地没动,只咧嘴笑了笑。
  但他整个人的肌肉都已绷紧戒备,并以某个细小的手势为号令,使站在稍后方的扈从们、更远处阴影中的骑士们,同时都摆出了预备厮杀的姿态。
  而关羽则不似张辽这般紧张。他甚至双手背负身后,都没有握刀。
  好整以暇地等着张辽准备停当,关羽待要说话,却霍然回头,望向三方乱战的杀场。
  是不是该乘机扑上去砍一刀?
  又或者赶紧退后,上马,再作周旋?
  张辽对着关羽的后背,反而不知道该如何是好。浑身汗出之际,却听关羽喃喃道:“孙权败了?败得好像有点快?不对!不对!”
  张辽忍不住问:“哪里不对?”
  片刻之后,朱盖、马玉两人分别向自家主将行礼。
  战场上的杀声犹未止歇,二将各自只领十余人回来,沿途间隔数十步,分头行进。
  朱盖身后的亲兵们提着吴侯的车骑将军大纛,而马玉则擒获了身受重伤的董袭。
  吴侯所领的五校精兵,已经彻彻底底被击溃了,余部只是在苟延残喘。
  但朱盖、马玉却没什么喜色。
  “怎么回事?”张辽皱眉道:“没抓住孙权?”
  朱盖哑然道:“孙权小儿带了亲随数人,赶在我们行动前弃军而走。近侍谷利着他的衣甲、奉将军仪仗指挥全军……我们都被他瞒过了。”
  张辽连声冷笑,随即道:“此人跑不远!立即分遣人手,找!”
  关羽也向自家部属挥手:“派人去找。”
  牵扯曹、刘、孙三家强豪,动用巨量兵力的一场大战,竟会出现这样的插曲,关羽一时也不知该怎么应对了。
第八百六十八章
方向
  这样的深夜,想要在野外找人,可不是容易的事。一时间,关羽和张辽连连发令,两人身边的无数火把光芒按照号令,逐步散入苍莽夜幕,望之星星点点,仿佛天上繁星下坠。
  关羽勒马而立,凝目看了会儿,收回目光。他再也没有和张辽多谈,就只言简意赅地对周仓道:“戒备绝不能松懈。”
  张辽在一旁听得,只有苦笑。
  当前的情形,实在是复杂到了极处,也纠结到了极处。
  江陵城下这一场,无疑是刘氏荆州政权获得了大胜。汉中王麾下的重将们,只用了一日,就将局势扭转,再一次证明了他们个人的指挥才能;证明了依靠强力的将领和军队,能够战胜一切阴谋诡计。
  但这胜利又绝非最终的胜利。
  一来,虽说江陵内外已经伏尸如山,但实际上,牵扯到这场战斗中的曹、刘、孙三家,都还有巨大的、足以扭转战局的力量尚未投入。
  在曹氏这边,此时在场的只有张辽所部的铁骑两千,但在北面的宜城还有乐进虎视眈眈。以曹公的恢弘大略和雄踞八州的庞大实力,哪怕邺下诸军主力在关中杀得疲惫不堪,他若真的下定决定,三万五万的兵力,也不是调配不出来,而战场更不会局限在区区江陵周边。
  在刘氏这边,荆州军有力各部如李严、习珍、霍峻正在逐次动员,而雷远既到荆州,交州军也必定会急速北上,另外,还有与乐进苦战的关平一部,和被江东水师堵在汉水上游的荆州水军。
  而孙氏自不必提,千艘艨艟大舰和它们搭载的将士,此刻还在大江上飘着。而荆城、当阳的潘璋徐盛所部和正在攻打宜都郡的陆议所部,也都兵力充足。
  这三方的力量如果尽数投入,围绕江陵的战斗规模必将继续扩大,江陵的胜利是否能带来全局的胜利,也就越来越难以判断。
  二来,吴侯的本部贸然进入战场,又遭痛击之后,临时纠合出的曹、孙联盟立刻就不存在了。名义上作为曹氏援军的张辽,立即按照预案向孙权所部发起奇袭,意图擒拿孙权,将之带往北方。
  这个举措,使得何谓战争胜利,成了关羽简直想不清楚的一件事。
  自丧乱以来,孙氏三世经营江东,孙权凭借超群的政治手腕凌驾于极度复杂的地方军政环境之上,成为多年来唯一一名实际掌控江东之人。但江东的政权构成和军事组织形式,又决定了孙权对军政势力的整合深度甚是有限,对部属的约束力更依赖手段而非制度。
  这也就是关羽一向以来蔑视孙权的原因。关羽与玄德公一般,想法都是坚定不移恢复汉家制度。故而关羽看江东,怎么看都透着一股宛如急就章的将就,多有因地制宜、因陋就简,而无奠定万世之基的决心。
  也正因为江东政权的这个特点,一旦孙权被曹氏或刘氏掌控,他的手段和威望便不能及于江东。曹刘两家除非能强行击退一切干扰,席卷江东,否则孙权的作用甚是有限。
  至少,在汉中王这边,并没有事先做过以吴侯为质、攻打江东的预案。
  在关羽看来,他若真的擒住孙权,结果无非是中枢出面,与江东再作谈判,以孙权为代价换取足够多的好处。
  然而,荆州这边没有预案,焉知曹氏没有?
  曹氏与孙氏在过去三年内秘密商议联盟,彼此之间不知道作出多少政治军事上的承诺和保证,但战况一旦变化,张辽立即按照曹公的密令转而下手拿人……这代表什么?
  代表曹氏这边,早就把一切利弊可能全都盘算在内了。
  若孙氏夺取荆州,则汉中王的势力大衰,曹公摇摇如悬旌的忧虑之情,可以稍稍舒缓,从此以后,便可专心布置关中防务。而若孙氏兵败荆州,则曹公掌握孙权在手,转而以江东为收获。
  曹氏很可能拥有挟孙权以令江东的预案,很可能已经做好了军事上的准备、找到了适合的政治代理人!
  既如此,关羽绝不容孙权落入张辽手中。
  之前张辽遣朱盖所部铁骑突袭孙权的时候,关羽已经决心与张辽厮杀一场,阻断张辽挟裹孙权北走的可能。如果事不可为,自己哪怕拼死阵斩孙权,也不能容他活蹦乱跳地前往北方。
  然则,孙权这一走,使得关羽又得重新推算: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29/73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