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鼎余烟(校对)第54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49/733

第八百九十四章
消停
  汉时的上下级关系,拟于君臣。下级对上级固然要效死尽忠,上级对下级,也必须尽到照顾的义务。
  关羽的前将军府里,养着许多孩子。他们或者是前线将士寄养在府邸中的,或者是战死的将士、百姓遗孤,关羽代为抚养的。比如吴军突入江陵那一次,事后前将军府里便多了二十余个孩子。
  雷远也是同样,他在交州的左将军府里抚养遗孤数十人,使之与自家孩儿同吃同住,也一同上课就学,习文练武。负责带孩子的,是雷远的近侍阎宇。
  孩子们平日被管束得很严,并不是每天都能这么放肆玩乐,故而格外珍惜这个机会。他们一个个面色红润,在园圃中往来奔跑,大声笑闹呼喊,充满活力。
  其中最欢腾的,依然是关羽的长女。雷远此前见过这个女孩子两次,每次她都拿着武器,呼呼喝喝,无论是在虚假的战场,还是在真实的战场上,都不畏惧。
  今年她应该十六岁了,身量已长成,性格好像没什么变化。初时见到雷远有些腼腆,这会儿又到处飞奔,指挥作战了。
  这个年纪,已经可以商议婚配。故而近来书信给关羽,隐约透露这意思的人很多。
  关羽四十多岁才得此一女,视若珍宝,娇惯得一塌糊涂。以他的身份,又没什么顾忌,所以那些身在蜀中距离远的,关羽直接回绝了。
  雷远听赵襄说,最近关羽正在南郡太守李严和豫章太守霍峻两家之间摇摆。
  李严和霍峻都有意为自家的孩子求娶关氏女郎,李严之子李丰和霍峻之子霍弋,皆是颇具才名的少年俊彦,关羽都见过。
  霍峻与关平是亲密故交,关系更近些;而李严这两年在南郡太守任上很是奉承,又秉承关羽的意思,敢于猛烈惩治犯禁、违法的士人,以至于被人称为酷吏。因为这个缘故,似乎联姻也是个很好的补偿。
  当日雷远最初见到关氏女的时候,她骑着张飞之子张苞,痛殴自家的弟弟关兴和麋竺之子麋威。
  这时候张苞和糜威都去了成都,也不再是玩耍打闹得年龄了。关兴也十岁出头,个子已很高大,比他的长姊要高出半个头。可他左手抓着两根木头短枪,右手提着一匹竹马,满头大汗地紧跟在长姊身后东征西讨,杀得其他的孩子们溃不成军。
  当关羽和雷远散步经过的时候,有一群孩子慌不择路,绕着关羽狂奔而逃。关羽一把揪起其中一个,往他手里塞了木剑,喝令道:“逃什么呢!杀回去!”
  雷远认得,那孩童是周仓的次子。他拿着木剑,先露出跃跃欲试神色,然而眼看着关氏虎女气势汹汹而来,他立即惨叫,继续狂奔逃命。
  雷远不禁捧腹。
  关羽长叹,连声喊着让那批逃跑的孩子回来,然后把着他们的肩膀,让他们一个个地靠拢并肩,排成一个纵横五人的小方阵。
  待到他们各自就位,关羽又喝道:“兵以治为胜,松散逃亡就一定会死!都站好了,冲!冲过去!”
  关氏女郎大叫:“父亲你帮错人啦!”
  话音未落,逃跑的孩子们结成阵势,一拥而上,把关氏女郎和关兴两人排出的横队冲得稀碎。
  败者狂奔逃散,将园圃里特意摆放的珍奇花木推翻不少,简直一片狼藉。
  这样的玩耍,完全看不出礼法的束缚,真不愧边地武人本色。
  总算赵襄在场,还能维持一小批人的秩序。
  赵襄与刘氏女,带着侍婢们将几个年纪特别幼小的孩儿护住了,其中有雷远的长子阿诺和女儿灵芝,还有关平的长子关素。
  关素出生的时候体弱,身边常离不得医者照顾,故而起名曰素,欲以素问之名镇压邪祟也。好在随着年龄渐大,他也健壮起来。
  这时候几个差不多同龄的小娃娃正在射覆。所谓射覆,是由一人将某物藏入覆器之下,然后说几句卦辞作为线索,让旁人来猜。
  孩童们当然没这本事,于是阿诺虽藏了东西,说出的卦辞却完全不通,他只能在满脸茫然的关素面前手脚比划,竭力想让关素明白。
  阿诺的动作既夸张,又很有趣,于是引得赵襄和刘氏女笑个不停。
  雷远的女儿灵芝吮着手指头,莫明地坐在赵襄怀里看着,时不时自家咯咯地笑几声。雷远来到赵襄身边,抱起灵芝,从袖子里掏出小颗糖果给她舔着吃。
  这糖果是用甘蔗榨汁做成的,去年起从交州贩卖至各地,颇受欢迎。
  关羽则在院中小亭坐下,让人取了酒来,一边自斟自饮,一边看着孩子们继续征战。喝着喝着,脸色变得更红,有时候他呵呵笑几声,眉角的皱纹就变得明显。
  如此轻松愉快的生活,任何人来说,都很难得。所以雷远才会建议关羽先别理会马超之事,姑且享受天伦之乐。
  雷远在前世读书不多,日常曾看些故事,故事里的英雄人物莫不杀伐果断,将天下人、天下事置于利益考量,仿佛那样才能无往不利。当雷远自己来到此世,承担前所未有重任以后,才渐渐明白那种人绝对是少数。
  乱世中的豪杰,没有谁会软弱。但再怎么样的杰出人物,但凡从底层崛起的,首先要是个人。是人,才会有亲情、友情,才会将心比心,推己及人,才能赢得志同道合之人的信任,使他们愿意与之站到一起。
  这就是所谓,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愈是位高权重之人,愈是深知点点滴滴的情感来之不易,愈是珍惜;而那些不在其位却徒以杀伐果断自诩之人,多半是妄人狂徒,成不了事的。
  雷远也快三十岁了。他累年身当矢石,出生入死,形貌较之少年时的意气风发,难免多了几分沧桑。有时揽镜自照,无奈地发现鬓角比当年高些。
  而决死拼杀脱出灊山,抵达荆州的经历仿佛尚在眼前,其实已经是十年前的事。
  再往前那段时间,雷远刚清醒了后世的记忆,在灊山里竭力整理思绪、避免露出破绽。他曾经盘算过,在这个世道自己该怎么活,该做什么;但最终那些盘算都是白盘算。他走上现在这条路,为的是自身的安危,然后再为了身边人的安危。
  随着地位越来越高,他能够影响到的、保护到的人越来越多。也是这些人推动他不断前进,在前进中一点点实现自己的抱负。
  这时候灵芝伸手去抓雷远手里的糖,却不小心把糖碰落到地上。她竭力往下探身拾取,扭着身体想挣脱雷远的臂膀,雷远却不让,于是她开始叫起来。
  赵襄连忙从雷远手中接过女儿,随手递了个彩色的鹿形陶俑过去,吸引女儿的注意力。
  眼看雷远还在发愣,赵襄嗔怪地道:“你在想什么呢?”
  雷远这才收回思绪。他往后仰身,靠在一株树上,舒服地伸个懒腰:“百姓安定,我们这些为官之人也就安定;安定的久了,人就懒散。唉,去年我还忙着制定北上作战的军务计划,这会儿却想着,再消停数月也不差。”
  赵襄不禁轻笑:“我们这次从苍梧到江陵,路上沿途巡视,足足走了两月。夫君的意思是,还要原路巡视回去么?那可好极了!”
  雷远不是坐而论道的文吏,这三年来,他每年春秋天都巡视地方,亲自审查各地的军政事务,也随时弹压可能的异动。加之隔三岔五还要来江陵坐镇,故而留在苍梧广信的时间竟不很长。
  这次他带着妻子儿女一起出巡,沿途多走山水明丽之地,隐约也有补偿赵襄,领着家人踏青散心的意思。
  只不过,原路折返,再来两个月巡视,那恐怕要耽搁公务。雷远哈哈笑道:“这个……夫人若有此意,我可遣人跟随照顾。”
  言下之意,便是我不奉陪了。
  夫妻两人的对答虽然平淡,却颇显恩爱。坐在稍远处的关平之妻刘氏听了两句,心道,都说续之出身乡豪,没什么大家规矩,看来很适合赵襄。
  这时候,院门外又有人求见,侍从戟士旋即放行。
  隔着扶疏林木,远看那匆匆来人的装束,乃是荆州军排在北面前线的军吏。
  雷远连忙起身,与关羽前后脚折返到水榭里。
  “何事?”关羽喝问。
  “启禀关君侯、雷将军,我方谍报,曹军向关中增兵了。”
第八百九十五章
牖下
  “多少人?”
  “曹军自邺城出发,兵分数路,经河洛辗转向西,粗略估计,兵有数万,旌旗绵延数十里。”
  “领兵大将是谁?”
  “曹军所经道路、城塞管控甚严,巡逻人手甚多,无关人难以靠近。我们的细作又难以离开屯田区域,故而只能远眺。据说,望见曹字大旗甚多。”
  关羽和雷远对视一眼。
  他两人都是宿将,只这一句话,各自听出了不同的重点。
  雷远道:“管控甚严?曹字大旗甚多?”
  早年间,曹氏迁徙荆北数万百姓入中原屯田。这些屯田客背井离乡,又被剥夺了私人财产,受官吏苛酷驱使形同奴隶,甚至被官吏瓜分为私产,故而其中颇有些人被荆州方面说动,通过某些特殊途径传递消息。
  然而,过去数年间,随着中原各地的社会秩序恢复,曹氏对地方的管理渐渐严密。虽然荆州方面在情报、渗透、策反、潜入方面下的力气不小,但想要及时获得地方动向的讯息,反而越来越难。
  由此可见,汉中王政权固然整军经武,慨然有天下之志,曹氏政权毕竟人才济济,也没有闲着。哪怕魏王曹操这些年深居邺城甚少出外,哪怕魏王国与许都朝廷的矛盾一如既往,但落到基层,曹氏的统治确实越来越稳固了。
  好在哪怕远远观瞧,旗帜总是看得清的。
  既然随军曹字大旗甚多,代表着领兵的必定是魏王的亲族重将。而由亲族重将所领的兵马,必定包括武卫或者五校精兵在内。
  三年前的关中之战,汉中王亲自领兵突击,打崩了曹操多年积累下来的武卫、五校精锐。此战之后,邺城周边诸营选料精勇、练兵不辍,而武卫、五校之兵却鲜有行动,曹氏的中军兵力窘迫之状甚明。
  这一次若武卫、五校之兵出动,说明三年来整训已经获得了成果,曹氏的这支精锐部队,再度具备了主动出击的实力和信心。由此,曹氏也获得了展开大规模军事行动的可能。
  且不论这支部队前往关中的目的是什么,只看他们再度出动这个事实,便足以影响到天下的局势。
  与此同时,关羽则沉吟不语。
  待到军使退下,关羽负手在水榭中踱了一会儿,冷笑一声:“我们的细作数量不少,他们若不能离开屯田区域,也就是说,这支大军行动,沿途竟不调发屯田区的民夫青壮运粮?这真是规模达到数万的大军?”
  雷远眼神一凝:“君侯,容我稍微想一想。”
  片刻之后他道:“两种可能。”
  “续之请讲。”
  “第一种可能,这些年来宛、雒一带分布的荆州民屯变乱频繁,故而曹氏对大军行动的民夫调发另有新规,特意不用荆襄流徙之民,以免大军在途中遭到它事牵扯,影响行军的速度。这说明,曹军行军速度甚快,对抵达的日期有要求,他们在关中,有急于达到的某种目标……汉中、蜀中重关险塞,我不觉得曹军有攻打的可能,故而,此行多半与马超有关。”
  “这就须得汉中那边做好应对了……”关羽喃喃说了一句,随即问道:“第二种可能呢?”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49/73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