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鼎余烟(校对)第57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78/733

  故而曹彰午时出发,足足过了一个半时辰,才渡过汉水。其间生出了林林总总无数的麻烦事,曹彰不耐这些琐事,几度恼怒得要责打部属。
  半当间,他不得不遣人急速通报朱灵,让他莫要着急南下,以免荆州军的援军抵达时,虎豹骑尚未赶到战场。
  然则他刚派出军使,斥候骑兵报道:“君侯,荆州军到了。”
  曹彰急问:“在哪里?”
  “荆州军沿汉水西岸,招摇而进。兵力极盛,旗帜如云,我们沿河随行,望不见头尾。看将军麾号,来将乃是荡寇将军关平!”
  “好!”曹彰大喜。
  关平是关羽之子,刘备之婿,荆州军的副将,近年来颇曾带领荆州军主力出战,渐有威声。当年曹军攻江陵失败的时候,曹彰在江陵城下曾与之对峙,到这几年,二将在荆北一带对面攻伐,也非止一次了,彼此都觉得乃是劲敌。
  如今曹彰带着一万铁骑在此,正好拿关平试一试己方的利刃,也让身在江陵的关羽吃一个大苦头!
  几个念头瞬间闪过,曹彰这才想到,斥候所报有一个蹊跷:“等等,荆州军从哪里过来?”
  那斥候恭敬道:“沿汉水西岸而来……将军,他们就快到对岸了!”
  “西岸?”
  曹彰大吃一惊。
  身边的部将这时候也都反应过来,有人兀自不信,有人气急败坏。
  曹彰连声喝令:“快将巢车调来!”
  巢车顷刻便至,曹彰亲自登高远望。果然,开阔的汉水对面,十几里外,隐约有旗帜如林,有兵马列队,如巨蛇蜿蜒而行。
  毫无疑问,意图在牙门戍城附近打援的计划失败了。敌军比己方想象的更有决断,竟然不顾牙门戍城,而直取宜城!
  曹彰从巢车上几个箭步下来,厉声喝道:“全军止步回头!后队变前队,前队变后队!本部扈从骑队,立即随我渡河回返!”
  宜城丢不丢,曹彰根本不在乎。这几个小县城,本来就预定要抛给荆州军,以促使他们北上襄阳的,曹彰急的,是己方失去了邀战的主动!
  随着他的命令,铁骑队中急促的鼓角声起,数十里外,入耳犹如滚滚沉雷。
  关平听到了鼓角声。
  他对部将们道:“虽然未能赶到宜城,但能在此地撞上曹彰本队,也是好事。”
  部将问:“既然撞上了,是否号令将士们预备会战?”
  关平挥了挥手:“他们还要渡河回返,哪有那么快?传令各部,就地休整,开饭!先吃饱了,再打仗!”
第九百三十六章
激怒
  曹彰和他的扈从骑兵们,沿着汉水东岸的浅滩,策骑急走。
  上千铁蹄践踏在漫流的积水中,溅起翻腾的水花;数百骑聚拢处,一股杀气直冲云霄。
  魏王希望荆州军尽快北上,故而要求朱灵统管三县防务,适当的时候逐次放弃城池。如今荆州军确实出动了大军杀来,而编县那头,十有八九已经不保,这样看来,朱灵的任务已经完成,他可以坦然收兵而走。
  但曹彰的任务呢?
  魏王希望曹彰带着声名赫赫的虎豹骑精锐,在曹刘两军大战之前取得一场胜利,用来激怒关羽……这场胜利在哪里?
  见到关平所部的那一刹那,曹彰就明白自己被愚弄了。按照正常行军速度,至多半个时辰,关平所部或到宜城,或到渡口。如果关平对己军的战斗力有信心,很可能一方面分兵围城,一方面另遣精锐急袭渡口,趁着曹彰所部半渡而击。
  曹彰自信麾下骑队进退自如,再怎么局势不利,抽身而走不是问题。可是,万一过程中应对不慎,被荆州军狠咬一口……在魏王面前,如何交代?骁骑将军的威名,又何以维持?
  最安全的办法,莫过于主动放弃渡河,直接沿着汉水东岸折回樊城。
  但曹彰怎么会放弃?他又怎会容许自己如此羞辱地退兵呢?
  他立即决定,亲领本部扈从赶回渡口,不惜一切代价确保己方安全渡河,然后在宜城以南,与关平决战。
  主意既定,五百虎豹骑立即出发,一路急行。
  当年威震天下的虎豹骑,严格来说,现在已不存在了。
  一方面,随着丞相为魏公,魏公为魏王,随从侍卫的职责渐渐被规模愈来愈庞大的宿卫所取代;而若用以征伐四方,由于战争规模的迅速扩大,单独编制的虎豹骑不满万骑的数量,并不足以起到决定作用。
  另一方面,大乱世锤炼出的如铁男儿,难免岁月摧残,渐渐老去。虎豹骑的补充不如当面那么容易。何况在三年前的关中之战里,宿卫、虎豹骑和中军各部都遭受到了惨重损失,有经验的中级军官缺额极大。这种情况下,自各地驻防的外军和州郡兵中抽调出的百人将,首先要满足搭建军队骨干的需求,充入虎豹骑为一骑卒,其实并不划算。
  故而从三年前开始,原本的虎豹骑,被拆分成了魏王直属的中军、中垒、骁骑等营。其总兵力扩张到了两万余,以天下最庞大的骑兵编制,来真正满足大军攻伐所需。
  如今曹彰所领万骑,在配合的娴熟程度、在装备和战马的精良程度上都不逊色于当年,但以单人的骁勇善战程度而论,不可否认,确实稍稍下降。
  好在曹彰本人的直属扈从骑队,仍然强悍如初。
  他直属的五百铁骑,乃是当年骁骑营的一部分,是魏王特意拨出直属于曹彰,以显示对曹彰的信任和仰赖。这五百骑跟随曹彰数年,前后与荆州军作战数十场,但有折损,曹彰在豫州、荆北的驻军里选拔填充,依旧遵照当年的老规矩,非百人将不可。
  凭这五百骑,曹彰便有信心维持住汉水以西的局面,使得关平所部不敢靠近,使得己方铁骑安然渡河!
  他又算错了。
  关平所部并未靠近,他们在夷水以南的大路沿线止步,各部简单扎下阵脚,轮班吃饭。
  行军时没法起灶,临时生火烹饪也来不及。故而,所有人吃的都是冷食。食物很粗劣简单,有大块的烤饼,有煮熟后晒干、装在布袋子的干饭、还有用来补充盐分的咸豉和杂酱。
  关平身为主将,待遇比寻常士卒好些,多了一只烤到半熟的鸟。大概是行军路上扈从们射下的,毛没有拔干净,烤过以后黑糊糊的一片。
  关平三两口先把肉食吃了,然后慢慢地就着清水吃饼。
  这时候他的帐下司马赵斌问道:“坦之,眼下两军隔河,曹彰必定急于渡河来战。我们何不拨出精骑,急趋渡口,先杀一杀曹军的锐气?”
  赵斌是跟随汉中王多年的元从,而且是幽州涿郡人,属于元从中资格最老的那一批。据他自称,祖上乃前汉时打击奸党豪强的强臣赵广汉,到赵斌这一代,因为弓马娴熟而从军,曾经参与过汉军对鲜卑各部的出塞远征。
  这样的老资格,现在荆州军中数量也不多了。关平对他甚是尊重,猛灌一口水,咽下嘴里的烤饼,才回答道:“此番我军直捣宜城,曹军便失去主动,须得渡河来战。他们为了确保渡口的安全,必会调用精锐的兵将,下定不进则死的决心。既如此,我们便遂了他们心意,那又如何?”
  他挺直腰杆,指着周边葱茏地貌给赵斌看:“此地乃是夷水和汉水合拢之处,周边有沼泽四处、湖泊三处、砾石河滩十余片、芦苇绵延不下三十里……这些都不适合曹军大股骑队冲杀,而系我军步骑协同发挥之所。故而,我倒唯恐他们的锐气不盛,唯恐他们不尽快赶来厮杀!”
  话音未落,关平身后里许处临时立起的望楼上,士卒举青旗一面,上下拨动。
  关平哈哈一笑:“你看,曹军铁骑渡过汉水了!”
  赵斌心悦诚服:“将军高明!”
  赵斌退下,自去整顿本部。关平从扈从手里拿过又一枚烤饼大嚼。
  咬了没几口,望楼上的士卒又取红旗,将青红两旗并举并落。
  关平稍稍吃惊,点了一名扈从:“你去问一问情形。”
  一名扈从刚离队去问。
  望楼上的士卒把青红两色旗帜左右翻飞,舞得犹如旋风也似。
  望楼下一骑疾驰而来,仓促叫道:“将军,我军前阵两营,遭到曹军骑兵突袭!”
  唯恐不来是一回事。可曹军来得这么快,来势还如此猛恶,又是另一回事。
  关平觉得身为主将的脸面挂不住,顿生几分恼怒。他霍然起身,想了想,又觉前后各营虽在用饭,但也都做好了迎敌准备,而且营地布设也彼此交错掩护,必不致于被数百骑所趁。
  于是他稳住姿态,继续嚼着烤饼问道:“来敌数量多少?”
  “启禀将军,来骑只有数百,但都是身披铁甲、皮甲的精锐。他们起初沿着水畔道路徐徐前进,做窥营之状,稍稍接近后,忽然上马奔驰,瞬间便斫营而过!”
  “斫营而过?”关平稍稍吃惊:“可曾见前方两营伤亡如何?”
  “估计伤亡不小,不过,敌骑并未纠缠,所以……”
  关平皱眉:“什么叫并未纠缠?他们是走了还是……”
  两人的话都没有说完,先前被遣去打探的扈从回来,大嚷道:“将军,曹军骑队又闯过两营,快速向我中军方向逼近过来了!”
  关平冷笑道:“好胆量,好胆量。”
  他探手绰抢,扈从牵过战马。
  他翻身上马,对周边将士道:“必是曹彰来了!这黄须儿一贯攻杀猛烈,总以为凭自家的勇锐就能克敌制胜……可惜,今时不比往日了!来人!”
  一队传令兵奔到他的身边。
  关平大声道:“传令各军,谨守本据,无令不得妄动。我亲自去会一会他!”
第九百三十七章
抄截
  关平并没有挥军急进,去拦阻曹军骑兵渡河的打算。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78/73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