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鼎余烟(校对)第58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84/733

  他在经过新野的时候,特地和曹休打过招呼,请曹休出面,赶紧帮忙凑千把颗脑袋。
  那一千多脑袋,从哪里来,无需追究,但曹彰若能拿出斩首千余的战绩,以此推算,杀伤怎也得三五千,较之己方的折损要多些,这一仗的胜负也好解释。
  然则适才曹操连续发问,竟没有给曹彰留下思考的余裕,他只能按照真实情况一句句地解释,最后把自家的狼狈情形透了个一五一十,倾囊而出。
  到了现在,也没什么好遮掩的了,哪来的各有折损?分明是一场惨败。
  虎豹骑的骑士训练何等艰难、选拔何等严格?彼辈不仅是曹军最大的倚仗,也是普通的士卒的勇气来源。
  若非田豫拿自家的杂胡骑士垫了刀头,昨日这一战,就要成为关中之战后曹军主力最为惨重的折损!
  换了他人带兵,只怕当场被拖出去斩首都是轻的,祸及家人也不为过!
  曹彰已经不敢抬头了,他满头的汗水像瀑布一样流淌下来,没过一对浓眉,使得曹彰的眼睛刺痛,然后又从眼眶的边缘溢出。
  像是在哭着求饶一样,太难看了。曹彰心里抱怨着,却不敢抬手去擦。
  过了好一会儿,他才听曹操道:“关平这小儿,用兵甚是迟缓。当时子文你已经陷在圮地之中,若我领兵,必定大纵各部紧追奔袭,就算不能尽数歼灭你部,也能痛杀一场,杀敌数千。哪怕取下子文你的脑袋,也不为难。”
  曹彰垂首应着:“是。”
  “然则,他们为什么不追击呢?”曹操露出思索的表情,喃喃自语:“是骁骑将军、鄢陵侯的身份还不够?不该啊?他们动用了近期大规模装备、尚且不为我们熟知的利器,难道就满足于这一点点的斩获?难道不该力求一场大胜,力求杀死我方的名将,以震慑我军,使将士丧胆么?”
  “……”曹彰脸上的肌肉抽了抽,不知该说什么好。
  又过了好一会儿,堂上轻风吹过,他忽然灵机一动。
  “或许,是后勤补给和保障的问题?”
  “怎么讲?”
  “荆州军调用了上千连弩伏击我军,粗略估计,前后射击不下四五十轮,也就是说至少四万支专用的铁矢。其余强弓、手弩、腰引弩所用的箭矢更是不计其数。而双方战于湖沼地带,大部分的弩矢都没法捡拾回来复用!”曹彰情不自禁地挺身站起,在厅堂里往来走了数回。
  他自己不曾注意,说话的声音其实越来越大:“关平所部本来潜伏在编县附近,因我调了朱灵所部急袭牙门戍城,他们才舍了编县,半日强行军四十余里,再泅渡过夷水,赶到宜城附近……这种情况下,他们携带的辎重能有多少?各种型号的弓箭、弩矢,他们每人能带多少?四十支还是五十支?不会超过六十支!较大部分的箭矢,一定依靠畜力转运,不可能随身带着……可荆州军也没那么多马!”
  说到这里,曹彰的脸色变得铁青:“他们的箭矢不足以支撑两次连续的猛烈射击!他们之所以没有及时追击,是忙着从后方调度箭矢,重新分配!他们……他们……我们……我们在那片湿地中若能不计死伤,鼓勇猛冲一次,说不定就能冲破他们箭矢的阻击,杀进步卒队里!说不定就能宰了关平!”
  想到这里,曹彰怒火填膺,再也无法遏制。
  他气喘如牛,越走越快,终于大叫了一声,一脚踢翻自家案几。
  沉重的案几在空中翻滚着飞了丈许,撞到地面,轰然大响声中散了架。
  以魏王的身份,谁在他面前不是战战兢兢?谁敢这么乱来?这情形实在太罕见了,厅堂外的侍卫们呼啦啦地涌现,确认无事才躬身退出。甚至许褚都从偏殿探头出来,张望了片刻。
  曹操倒不发怒。
  毕竟是自家孩儿,难免要宽容一点。曹彰能够想到这些,已经让曹操挺满意了。
  待到曹彰冷静下来,曹操睨视他一眼。
  “子文,你腿不疼么?”
  曹彰这才发现自己暴怒失态,慌忙拜伏。明明小腿迎面骨剧痛,他竭力平稳话声:“不疼!还好!”
  曹操指了指另一边的坐席:“那就坐着!”
  待到曹彰重新坐定,曹操拍了拍手。
  一群仆婢悄无声息地趋前,将碎裂的案几抬走,地面擦拭干净。
  曹操随口吩咐道:“去唤子扬来。”
  须臾间,行军长史刘晔便到。
  他不知方才厅堂上发生了什么,于是垂首肃立,目不斜视,格外恭谨。
  曹操思忖了一阵,问道:“我记得,当年在关中时,曾缴获两架益州军所用连弩,在邺城做过拆解,一度打算复制。”
  “是。”
  “相关的文本,子扬可携在身边了?带着的话,速去取来。”
  “遵命。”
第九百四十五章
天助
  三年前关中之战,刘备军自长安周边退入汉中,沿途遭到曹军不惜代价的猛烈追杀。刘备以猛将断后,并反复数次依托险要地形,动用连弩设伏反击。
  最终刘备军的主力经历诸多困难,终于大部折返,但在战斗过程中,黄忠所部的连弩被曹军缴获了两架。当时曹军便如获至宝,将之运回邺城,试图复制。
  然而,自中兴以后,各地工官由大司农转隶地方郡县,已成定制。百余年来,不知道多少宗族世家、地方胥吏插手其间,贪饕之徒,竞约其财用,狡猾之人复盗窃之,较之于前汉时,所产铠则不坚,刀枪悉钝。待到丧乱以后各地工官更是松散荒废,让他们效仿打造精密的连弩,简直难比登天。
  这是百年积弊,其中牵扯盘根错节,非一朝一夕所能解决。而邺城霸府与许都朝廷形同对峙,暗潮汹涌,曹操集中精力在上层的博弈,不欲本来就复杂的局面再生波折,于是就更难下决心在郡县基层管理事务上轻起事端。
  之后的两年里,曹操不疼不痒地换过三任负责监察各地作场的给事中,杀了一批不堪大用的匠人,最终的结果,是以高昂代价复制了五十余把连弩,另外在此基础上制作了两个新的型号。
  因为实在难以铺开生产,产品与其说是战阵利器,不如说是玩物。而曹军的征战杀伐,也依旧仰赖庞大的步骑兵力,并不将注意力转向这些零散物件。
  好在虽然没有成规模复制,过程倒是有记载。
  刘晔匆匆而去,匆匆回返,捧着打开的卷宗,将其中几句话指给曹操看。
  曹操眯着眼睛,端详了片刻。
  “没错了。此等连弩,必须使用八寸长的整根铁矢。这种铁矢较之寻常木杆、竹杆的箭矢更重些。故而,弩手随身携带的数量,必定有限。如连续作战,依靠辎兵背负专门的木匣,携带弩矢跟随,或者用驮马、车辆运输。”
  曹操将卷宗还给刘晔,仰身靠在软枕上,闭眼想象着赤山周边的水泽地貌。
  “按照子文所说,荆州军在赤山周围的湖沼间,一口气设下了七处埋伏,同时袭击。为了确保发挥强弓硬弩的巨大威力,他们将辎兵留在后方,是完全有可能的。因为等待辎兵而无力继续作战,也是有可能的。”
  曹操睁开眼,看看气得满脸涨红的曹彰,再看刘晔:“关平所部,是荆州军的主力。他们既然配备了如许弓弩,荆州军其余各部,乃至交州军,或许也是如此。弓弩之利使他们获得了与铁骑正面对抗的实力,也迫使他们放缓攻守进退的节奏,一切行动都要以保障弓弩为先。既如此……”
  刘晔道:“万人对万人的战斗如此,及至襄阳附近,数万人对数万人的战斗时,他们只会更加谨慎。”
  曹彰皱眉:“更加谨慎?”
  刘晔应声道:“战斗规模愈大,愈是激烈,延续时间愈长,他们就愈加依赖后勤支援,再考虑到雨季的影响,荆襄之间的陆上通路很快就难以承载大军。所以……他们的兵锋所向,必须依托汉水。若不能保障汉水通道的安全,他们也就不可能展开对襄阳、樊城的攻势。”
  曹操微微颔首。
  他重新仰靠着软枕,慢慢地道:“所以,这是好事,对么?”
  刘晔向曹操告罪出堂,回返时,取了襄阳周边的舆图来,铺在自家案几上看了半晌。
  过了会儿,他起身郑重施礼:“大王英明,这确是天助我军的好事。”
  曹操哑然失笑。
  “子扬不妨细说。”
  “雨季时汉水宽阔,荆州水军又训练有素、规模庞大。我们固然有襄樊之间的浮城、浮桥,有布置在淯水以南、鹿门山、苏岭山西北沿线的发石机保障航道。可荆州军若坚决不加理会,继续猛攻浮桥以断襄、樊之间的联系,我方能造成的威胁,其实有限。”
  曹彰忍不住起身,站到刘晔身旁观看。
  刘晔探着纤长的手指,点划舆图,侃侃而谈:“另外,如果荆州水军暂时不顾樊城,转而在鱼梁洲以南集结掩护,首先支持步骑西向,直攻蚬山、凤凰山、白马山一线的高地,则我方的前期谋划便全然无用,甚至等若拱手将战场的主动交给了荆州军。”
  就在数日前,曹操召集荆襄和南阳群臣,大张旗鼓地宣布了自己在襄阳周边的作战应对,此刻刘晔却一会儿说威胁有限,一会儿说全然无用,实在是大胆的很。
  曹彰忍不住偷偷看看曹操的脸色。
  刘晔也顿了顿。
  曹操抬一抬手:“无妨,继续说!”
  “是。”
  刘晔继续道:“但是,经昨日一战,可见荆州军的装备与往日不同。他们成为了一支依赖弓弩和后勤的军队。试想,当荆州步骑在与我方激烈鏖战,前方乃至陆上营地的储备倾尽,急需箭矢、弩矢供给的时候,船只却遭我方巨量飞石袭击……”
  曹彰霍然醒悟。他用力拍了拍手,大声接道:
  “无需造成多少实际的损失,只要打乱荆州军的船队,阻碍他们的转运,使物资支持的速度稍缓些,陆上的强弩便成了废铜烂铁,那些弓弩手都要抽刀作战了!”
  他从刘晔手中夺过舆图,仔细再看。
  “没错!没错!到那时候,荆州水军就陷入两难境地,而荆州的陆上步骑一旦失去强弩的掩护,就成了没牙的老虎。而我军则可兵分两路,一路自襄阳城南的山地出兵,居高临下攻之。另一路则以铁骑劲旅,出襄阳城,沿汉水西侧的长堤猛扑……必可大破敌军!必能全胜!”
  曹操哈哈大笑。
  他道:“子文,你想的没错。可是,你能想到的,荆州人莫非就想不到?我们要在鹿门山、苏岭山一带设发石机阻遏水路,他们应该已经探听到消息了。而他们又比原本预期的更加仰赖水路后勤的支撑……这时候,他们会直往襄阳方向去么?”
  曹彰皱眉思忖。
  “他们非得确保汉水转运沿线的安全,也就是说,必须先往汉水以北,拿下我方预设的发石车阵地?按照此前议定,发石车设在河滩营垒,毗邻霸王山、鹿门山、苏岭山一线的高地。想来,曹文烈所部会进驻三山,以为形援。那么,为了拿下这片山地,荆州军又非得继续向北包抄?”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84/73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