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鼎余烟(校对)第62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22/733

  简坡营地是曹休布置在淯水沿线的重要物资转运营地,营地设在一条东西向小河以南的高地上,河道中打着木桩,木桩上建有浮桥,连通到小河对岸的另一座小寨。
  大体来说,营地里能容纳将近五千人,并日常存放相当的物资,但日常驻扎此地负责看守的,只有七百余兵马。
  前日里淯水泛滥,周边数处陂塘堤坝俱溃,营寨周围一片泽国,浮桥也被冲垮了。从简坡顶端向四周看,到处都是水面,偶尔可以看到尚未被冲垮的房顶和树木泡在水里。
  两日前贺松领兵攻杀到此,在这座营地歼灭了曹休下属的一部曹军,几乎就此实现了对整个鹿门山区的大包围。
  就在他围杀简坡营地曹军的同时,麾下一支轻兵在北面水域搜索侦查,正撞见了曹军南下的先锋。双方众寡悬殊,贺松所部的轻兵一触即溃。
  溃退时,轻兵们虽以鸣镝示警,但贺松所部方经恶战,一时难以收束。
  就算有水军将士的支撑,大水中的行军作战,依然是极其艰苦的事情。将士们浑身的戎服甲胄都是湿透的,冰凉的,行军时没法生火,吃的也都是湿乎乎的干粮,压根没法下咽,有时候口中焦渴,却找不到能饮用的水,只能看着四周的大水痛骂。
  将士们在这种环境中坚持了数日,虽然不断的胜利,可体力和精力也都在不断的消耗。所以在攻打简坡时,一度被曹军反击,遭受了不小的折损,出现了将近两百人的伤亡。
  最紧张的时候,贺松甚至把船队的水手组成了预备队,打算用他们对曹军施以猛攻。
  此举在围攻曹军时并无不妥,可到了曹军大部队卷地而来的时候,船夫们不能及时登船,而将士们又疲惫不堪,战后很多人躺着歇息,怎也爬不起来。哪怕贺松派出扈从厉行军法,终究不能逼得将士超越体力的极限。
  待到他终于收拢各部,开始登船的时候,曹军大部队出现,两翼舟船铺天盖地而来,实现了对简坡营地的包围。
  见到这般情景,贺松只觉得胸口一阵气闷,喉头一甜,口中忽然冒出一股温热的液体来。
  他知道自己年纪不轻了,年轻时在厮杀场上受的伤、耗竭的本元,这时候都一一体现在身体上。虽然平日里身体犹似铁塔,看不出老态,可数日来奔波作战,操劳之极,这时候突遭急变,又是源于自家的指挥疏忽,故而惊怒交加,竟已经吐血了。
  他不愿因此引起将士们动摇,硬憋着,将吐出的血咽了回去。
  王佐在一旁问道:“将军,我们怎么办?”
  “让将士们都下船来。”贺松沉声道。
  顿了顿,他又道:“你去,挑二十个精干的,再挑两艘快船。你带他们回去,向雷将军示警。”
  王佐点了点头,转身就走。
  面对着如此规模的敌人,突围就等于死亡。与其自取其死,不如固守。或许曹军大部急于南下,未必会着意于一个小小高坡上的少量敌人呢?
  如果曹军留下进攻的兵力不多,或者留下小部队稍作监视,贺松觉得,自己有机会坚持到战局出现变化的时候。
  贺松遂分派兵力,利用简坡营地原有的营寨建筑,准备坚守。
  正忙着,王佐从后头绕回来。
  贺松狐疑地看看自家的行军司马。
  王佐轻松地道:“已经让传讯的快船出发了。我这个行军司马,非得陪着将军才行。”
  贺松哈哈一笑。
  再回头时,他便发现自己的设想破灭了。曹军的兵力规模超乎想象,而且他们丝毫都没有越过简坡的意思。
  就在贺松的视线里,曹军的大部队密密麻麻地分布到了东南西北的每一个角落。只第一次发起进攻的兵力,就包括了数以百计的舟船木筏,每一艘舟船木筏上,都装满了杀气腾腾的曹军将士。
  曹军一个个挥舞枪戈,耀武扬威,又隔着舟船,前呼后叫,吆喝不绝。有些人待舟筏靠拢到水浅,便不耐烦随木筏前行,直接跃入水中跋涉,带起许多泥水,迸溅的到处都是。也有经验丰富的老卒坐在木筏上,拔出刀剑,慢慢地擦拭。
  “他们是要先攻北面的小寨。”王佐道:“甲字第六曲和甲字第七曲的半数将士,尚在那里。将军,要让他们撤回来吗?或者加派一部,充实北面小寨?”
  十几名军校随在贺松的左右。
  所有人都知道此系生死存亡之际,所有人都神情严肃,站得笔直,目光集中在贺松的脸上,等他下令。
  贺松按着腰刀的手用了用力,再慢慢松开。
  “敌众我寡,支援有什么用?让他们死守!”
  还有半句话,贺松没有说。
  有一名与黄小石交好的曲长嗫嚅嘴唇,壮起胆子,出列说道:“将军!北面小寨只有四百人,他们能打退曹军的进攻么?”
  贺松睨视这曲长,沉默不语。
  过了会儿,王佐勉强道:“他们来不及撤走,这也没有办法。”
  所有人悚然心惊,都知道贺松决意要靠北面小寨消磨时间,哪怕一点点时间也好。
  当即简坡高处旗语传讯,要求黄小石率部坚守,敢退者斩。
  鹿门山以北,地势越来越平缓,越来越低。简坡说是个坡地,其实地势不高,北面小寨的位置更低。曹军的舟船直接就能逼到营寨的寨墙。
  曹军大约出动了两千人,分成两路。一路主攻,一千余人,直接分散围拢小寨四面。另一路数百人猥集一处,意欲等待守军动摇以后跟进突入营地。
  随着他们的逼近,小寨内外,箭矢飞舞如雨。
  箭矢之雨落过,血雨继之而起。
  在小寨的四周,成百上千的士卒奋力厮杀。他们的刀剑枪矛所到之处,泼洒起漫天的鲜血。鲜血飞到高处再落下,下方的人群有的倒下了,有的在继续前进,有人畏惧退缩,有人咆哮喊杀。
  在水畔的泥泞湿地上,血雨泼洒,将地面染成红色。后继的将士们则狂乱地踏步,继续厮杀,将血迹踏进泥泞的深处。
  被困在小寨中的曲长黄小石,乃是得到过雷远亲口夸赞的青年军官。他从庐江跟随淮南豪右联盟撤离,后来从军,曾在汉昌城西打过硬仗。
  他在军校中学习时,郭竟曾说:黄小石虽然才具寻常,却很顽强耐战,竭力执行军令,不打折扣。
  此时黄小石站在小寨内的一个木台上,眼观六路、耳听八方,指挥作战。
  有时候箭矢飕飕地从他身边划过,而下方不断有各方的军报传来:“曹军一部三百人,已经登岸,猛攻寨北。虽因地面湿滑,他们动辄摔倒,仰攻不易,但我们在北面只有五十人,应付得很吃力!”
  “南面有曹军一部乘舟绕行,遭到简坡方向贺将军调集的弓箭手射击,死了一批!”
  “西面曹军数量很多,来得极猛,他们用一艘木筏撞上了小寨的围栏,围栏已经垮了!老甘死了,我军顶不住了!”
  黄小石骂了一句。
  边上的罗阿惮宁没有听清楚,问道:“什么?”
  “我说,狗日的来得够猛!”黄小石恶狠狠地道:“罗阿惮宁!”
  “在!”
  “带上你的部下,去西面支援!曹军若攻上来,我砍你的头!”
  “是!”
第一千零七章
注定
  罗阿惮宁从腰间抽出手斧,领着自家族人出发。
  奔了两步,黄小石又叫道:“等一等!”
  罗阿惮宁稍一停步,黄小石从袖子里掏出个布囊,用力扔过来。
  罗阿惮宁探手接过,只听囊中叮当乱响,里头应该都是钱。他连忙摸了摸,隔着布也能摸出来,都是益州所出的直百大钱,总有二三十个。
  “这是?”
  黄小石犹豫了一下,低声道:“在营地西面尽量死守,实在坚持不住了,就带着部属凫水逃。西面水深,你们走得了!我不会砍你的头,放心吧……对了,别往简坡方向去,那里也坚持不了多久。”
  这番话有些絮絮叨叨,罗阿惮宁满脑子都是厮杀,一时莫明所以。
  愣了一下,他举了举布囊:“这是什么?是赏钱么?”
  黄小石忽然暴怒起来,跳过去猛踢罗阿惮宁:“赏你娘亲!快去厮杀!”
  罗阿惮宁也不多想,发一声喊,往西面营栅破碎处去了。
  黄小石虽然行伍出身,但因为正经读过军校,识得字,念得圣人书,外貌上不是很凶悍。平日里相处,颇有几分文质彬彬,也很擅长拢络基层的将士们,哪怕年长的老卒,也很服膺他。
  可这时候,黄小石忍不住满嘴粗话,皆因非如此,无法发泄暴躁的情绪。
  像他这样起自基层士卒的军官,经验太丰富了。这一类的武人,往往对战场局势有自己的一套近乎本能的感应,面对危险,自然而然就会有所预料。
  他还不知道,曹军此番南下出乎雷远的预料,以至于贺松所部成了突出在交州军北面的孤军;他也不知道,雷远的交州军此时分散各地,根本没有能力对贺松进行支援。
  但他能感觉到空气中弥漫着压抑而绝望的气息。和他一样久经沙场的将士们,只要眼睛不瞎都能明白,曹军的数量如此之多,己方根本没有可能战胜,绝大部分人的下场,在这时候就已经注定了。
  当日黄小石在军校里,曾听雷远说过一句话,叫作:瓦罐不离井上破,将军难免阵前亡。
  在这种规模的战斗中,什么将军、司马、校尉、曲长,和普通的士卒都是一样的,都只是脆弱不堪的一条人命罢了。再怎么胸怀大志,再怎么才干出众,并不会让你比旁人多一点活命的机会。
  所以黄小石让罗阿惮宁带着他的本族部下们前往西面抵挡。
  罗阿惮宁所部蛮兵,战斗力十分强悍。他们不擅长行军布阵,可单个士卒来说,个个身手敏捷,悍不畏死,是黄小石的部属中最得力的一支。
  通常来说,这样的部队应该用在更关键的时候。但面对着数倍的曹军,以及后方数十倍甚至更多的曹军,再怎么分派兵力,意义都很有限。黄小石心里明白,败亡就在转瞬之间。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22/73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