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鼎余烟(校对)第65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54/733

  “什么敌军?哪来的敌军?怎么了?”
  “自然是关羽!关羽从邓塞出兵了!荆州人、交州人,把一切都安排好了!他们早做好了准备,就在这里等着我们呢!”于禁忽然暴怒大喊。
  刘晔被于禁的口水喷了满头满脸。他退后半步,旋即又上来扯着于禁的手臂:“那又怎样?邓塞战局重要,还是魏王的安危重要,这难道还用想吗?”
  于禁猛地甩开刘晔的手臂,声色俱厉地道:“魏王若退,唯一的道路就是沿着瀴水向西,到瀴淯两水交汇的水口,再折而往北!我军驻扎的邓城,距离这水口只有五里!子扬你想清楚,若我这里抵不住关羽,魏王退兵到此,岂不是自投罗网?”
  刘晔失魂落魄地再退两步:“那怎么办?怎么办?”
  于禁不再理会刘晔,转身步入大帐,在主将席位落座。于禁麾下诸将连忙跟入。
  在众人眼中,饶是外界杀声逼近,于禁依旧面沉如铁,极具大将风范。
  于禁是寒家出身,光和七年黄巾乱起时从军,先随济北相鲍信征战,前后整整八年,才做到区区都伯。直到初平三年鲍信战死,于禁转隶曹操麾下,才被提拔为军司马,渐渐步入高级军官的行列。
  他很清楚,自己其实并无出众武略,更无宗族部曲可以依赖。能屡得魏王提拔,靠的是自己头脑冷静,总能作出正确的判断。
  便如此刻,魏王那边的情形再危急,鄾城和邓城两地难道就可以不顾了?先得保住鄾城和邓城,魏王才能有落脚的地方!
  于禁全力稳住心神,沉声道:“军正!传令!各部迅速归营,只准死守,不得与敌野战。凡各部将士,擅自出战者、失守营地者、冲撞营地者、不听号令者,皆斩!”
  军正凛然接令出帐。
  走了两步,于禁又将他唤回来:“你领我扈从甲士五十人,带着我的节钺去巡营!寻常将士违令,营司马、校尉斩之。营司马、校尉若有不服,你持我节钺斩之!”
  “是!”
  那军正接令,纵马奔行于各处营地,大声将于禁的命令复述给各营的守将。
  而此时,前头高祚、常雕、何茂、王摩四将所部,连带着于禁的本部,全都在竭力奔逃。
  落在那军正眼中的,就好像是一副惨烈的巨画。整个画面里,充斥着无穷无尽的狂乱奔走和厮杀。数以千计的曹军将士在前狂乱奔走,而后方荆州军以三路骑兵开道,奋勇追击。其实荆州军的数量也未见得很多,可他们发出的喊杀之声震耳欲聋,一个个奔走如龙,当者披靡!
  他们刀剑过处,血雨飞溅,矛戟横扫,断臂当空。曹军步步退后,步步逃亡,因为邓塞以北水势未退,时不时道路交汇,便人挤人地拥作一团,随即荆州军的箭矢如雨落下,站立之人纷纷倒地。
  军正扫视战场,连己方的将旗都看不到了,各将所部,全都被关羽率军摧枯拉朽,冲得七零八落。偶尔有几支较有精锐的部队竭力聚集成团,随即就吸引了关羽的注意,遭关羽亲领数百甲士突击。
  那情形,过于惨烈。数息间枪戈交鸣,荆州甲士如洪水漫过,继之鼓噪而进,留在原地的,便只剩下了被践踏的尸体。
  近了,荆州军逼近了!
  那军正也是老行伍了,然而此情此景落在眼中,直骇得他浑身颤抖。
  他一迭连声对左右道:“快,快,继续通知各部将校,一定要守住军营!”
  与此同时,于禁在中军帐里向着刘晔咆哮:“我再说一遍,刘子扬你听明白了,先得守住军营!我和文博的力量,现在只够守住军营!”
  “那谁去救援魏王?难道让张郃去?不行!”刘晔在营里团团走了两个来回,指着朱灵道:“文博,你去!你去!”
  朱灵脸色尴尬。
  于禁大声道:“我已经通报樊城以西的曹子丹,他的营地距离我只有十五里,那里还有足足两万人!他不要再管樊城,立即退到我邓城大营来,我就能腾出兵力,支援魏王!”
  从整个战场来看,曹军始终保有数倍的兵力优势,可这时候人人都觉得兵力不足,人人都觉得不敷应对。曹真所部,最早是在房陵、新城等地作战,威胁汉中侧翼,后来因为配合魏王的水攻之策,从房陵郡退了出来,驻在筑阳。
  大水过后,这一支兵再度向东,沿着汉水北岸前进,负责收拢沿线被水冲走的零散兵力,一度在万山与荆州水军纠缠,后来又在樊城以西设防,阻碍荆州军的北上行动。
  待到于禁和朱灵挥军南下,攻打被关羽占据的邓塞,曹真并未参与。他这一部,两个月里翻山渡水,实在是辛苦的够了,兵力损失也不小,故而大体来说,他与夏侯尚两部一东一西,为整个荆襄战场上曹军的侧翼,不再轻动。
  这时候于禁却把注意打到了曹真所部,可见随着交州军一击致命,曹军的兵力调动反而捉襟见肘。
  “曹子丹所部哪里来得及?”刘晔简直要发疯:“他那一部就算强行军赶路,渡过淯水以后,天都要黑了!交州军凶悍异常,魏王等不了那么久!”
  “你听清楚我说的!曹子丹有两万人!哪怕他调一万精锐靠拢邓城,也足能威胁关羽!他一到,我就亲自领兵往淯水东面去!我现在就在营中集结精锐,只待曹子丹来!”于禁厉声喝道。
  “那就赶紧派人去啊!赶紧!”刘晔继续大喊。
  “已经派了人了!”
  假节钺的左将军和魏王府的行军长史面对面失态怒吼,两旁的扈从面面相觑,好在将校们都已经各自归营,预备与关羽大战。而营外曹军漫山遍野逃散,数量成千上万;荆州军步步逼近,分波裂浪而来。
  于禁倒是没有说谎,他确实一早就派了人快马疾驰,通报曹真所部。
  曹真听了军使通报,慌得立即跳起:“那还等什么,立即拔营,快快快!”
第一千零五十二章
破竹(下)
  如果将视线扩张到整片荆襄战场,可见曹军的布置,最初大约是一个“十”字形。十字的四个顶点,分别是北部的宛城、新野,东部的安陆、随县,南部的宜城、襄阳,西部的房陵、筑阳,而十字的中点,便是淯水和汉水交汇之处,樊城周边。
  超过二十万曹军,便分布在这个巨大的十字上,依托便捷的水陆交通,纵横往来无不如意,布阵兼具韧性和弹性。待到水攻破敌之后,几路曹军各司其职,襄阳、樊城两地继续固守,而其余三面曹军同时向中央压进。
  以此养精蓄锐之众,芟除被水势冲得七零八落的荆州、交州之兵,便如泰山压卵,取胜易如反掌。
  然而谁晓得,那关羽、雷远二人,竟似有先觉之能。那大水明明来得突然,就连摆在战线前的曹军自身都没能幸免,可荆州、交州两军竟然掐着时间抽身而走,硬生生避过了?
  这场大水既然不能夷灭敌军,顿时就成了曹军自家的催命鬼。由于整个“十”字型布阵的中央遭大水漫覆,北面曹军再怎么尽起舟筏,南下支援的速度终究慢了一点。
  于是关羽先破襄阳,使得最初的“十”字型,成了一个倒置的“丁”字。
  而待到关羽夺取邓塞,曹操本部又在拒柳堰上被交州军长驱直入,打了个粉碎……这个“丁”字俨然已经不成样子,眼看要变成三个彼此隔绝的“一”了。
  如果丁字的中点遭到截断,宛城一线如何,姑且不论。左右两个“一”字上数万曹军,连带着正狂奔往中点位置逃亡的曹操本人,全都死路一条。
  反之,只要邓城大营和樊城尚在,“丁”字的中点就没有失控,曹军就仍然有调度兵力挽回败局、扭转乾坤的可能!
  所以,于禁只能咬牙顶在他的邓城大营,竭尽全力地与关羽对抗。
  此时整个战场上,对曹军来说最没有必要控制的,便是樊城以西的大片区域,由此到房陵,再到汉中,全都是大片崇山峻岭,总不见得曹真还能一鼓作气杀进汉中南郑?
  正如于禁所说,曹真所部最适合立即调动。曹真一到邓城,关羽的攻势必受阻遏;而于禁、朱灵也就能腾出手来,奔去接应曹操。
  自从大水之后,曹真的注意力本来就一直向东,并且领兵不断向樊城靠拢,预备支持樊城里的张郃、樊城北面的于禁、朱灵二将。
  此前拒柳堰方向的杀声,曹真离得远了,未能及时注意到。可关羽突出邓塞,沿途横扫的情形,曹真哪里会反应不过来。他早就领着部下轻骑出外巡视,以备不测。
  待到亲眼目睹关羽如暴风般卷过战场,曹真本人尚不气馁,身周将校无不骇然失色。
  曹真曾担任虎豹骑的统领,极具勇力。三年前他在关中,曾与陈到所领的汉中王帐下精骑对抗;后来又与李典携手,对战黄忠所部。多年征战下来,他战功有的是,眼光也有的是,聚拢在他身边的,更都是桀骜敢战的勇士,绝不会轻易服人的。
  可这会儿的眼前情形,却让所有人隐约额头见汗,腿肚子仿佛将要抽筋。诸将正犹疑该怎么办,于禁遣出的军使狂奔而至,带来了魏王在拒柳堰遇袭,正沿瀴水败退的消息。
  怎会如此?这局势如何会变作这般可怕?
  曹真只觉得荒唐。
  就在旬月前,他还与司马懿商量,得抢在战局底定前,尽量折返荆襄,以求在魏王面前有所表现,进而能争取汉魏嬗替后朝堂上较高的地位。这才几天?襄阳就丢了?邓塞就丢了?魏王自己,都要狼狈奔走了?
  自曹真从军以来,从来没见过这样的情形。而原本足以代汉的强盛军政集团,在这时候仿佛忽然现出了几分衰微和动摇。
  魏王可千万不能有事!
  曹真浑身发冷,在马背上晃了一晃。
  众人以为他要晕倒,连忙将他扶下马来,有人还试着去按他人中。
  熟料曹真猛力挺腰,又跳了起来厉喝:“立即拔营起兵!快!快!”
  待到传令官领命去了,曹真稍稍冷静,鼓励部属们道:“关羽所部的兵力有限,而且大都是在邓塞鏖战十日的疲惫之卒。此时固然攻掠如火,正合至刚易折的道理。我们以逸待劳,足以与之抗衡。”
  说到这里,他又点一名扈从:“这些日子收拢的败兵、溃兵调集缓慢,我们不等他们。本军的步骑,连带中坚营全部,率先出动。中坚营两千甲士居前,司马费曜领军,本军骑兵,以千骑分左右两翼,两百骑居后。其余万人皆由本将亲领,立刻出发。”
  说到这里,他仰头看看天色,一时估不出到了下午什么时辰。
  今日天色本来阴暗,加之邓塞、樊城一线的沙场尘雾弥漫,恍惚中似乎已近黄昏了。
  交州军为了抢在天黑前有所收获,一定会追杀得更紧。而天黑以后,魏王所部更难维持建制,谁也不知道会发生什么事。
  “此是杀贼报效之时也!”曹真提高嗓音:“我就在此等待,五十息内,本军和中坚营到此集合!迟到者斩!”
  很快,集合军队的鼓角声此起彼伏,士卒们叫喊声,战马的嘶鸣声轰然而起。
  曹真收束了自家甲胄,正待上马,忽听的后方一阵骚动。他急忙转头,见一宽袍大袖的文官策马疾驰过来,满头大汗地奔到曹真身前。
  却是司马懿。
  “仲达,你来做甚?”
  “子丹,你随我来!”司马懿探手去抓曹真的马缰。
  曹真不明所以,被他牵着马走了几步,赶紧勒住:“仲达你做什么?我军要立即去支援邓城,接应魏王,耽搁不得!”
  司马懿压低了声音:“敌情有变!子丹,我部不能轻动!”
  曹真失声喝问:“仲达你开什么玩笑?”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54/73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