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鼎余烟(校对)第66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62/733

  “什么?”
  “这场仗打完,我要去娶合浦郡右贼曹掾史的女儿,但是身边缺个读书人操办。你愿意跟着我去交州么?我在交州有个庄园,还有很多地,你可以帮我的忙。”
  那中年人的身体晃了晃,大概是觉得这建议过于突兀。
  “怎么样?”罗阿惮宁问道:“你识字的吧?你还可以教我识字,嗯,还有写字。我以后要做汉家的将军,不会认字写字,肯定不行。”
第一千零六十二章
各人(下)
  在交州,识字的人终究是少数,罗阿惮宁觉得,自己谨慎起见,还是得问个清楚。
  孰料这话出口,那自称姓伏的中年人面现不豫之色,一时竟不回答。
  罗阿惮宁见他不答,顿时了然:“莫非你这厮看起来文雅,其实你不识字?”
  左右士卒凑趣,嘻嘻哈哈道:“不识字的话,那还不如杀了,凭首级计功。”
  中年人的脸色变了变。
  他再怎么一辈子受禁锢、被驱使,到底也是有身份的,被人这般羞辱,实在有些受不了。只是,看这个军士的样子,又不像是有意羞辱……跟这个蛮夷也没法讲道理啊?
  他两颊的肌肉在抽动,努力想维持微笑的表情,但这微笑看起来,好像和哭也没差。
  罢了罢了,总不见得非要抢着吃眼前亏?
  中年人苦笑道:“怎会不识字?自然是认得的,还认得很多。这位将军如果用得着我,是我的福分。”
  “那就好。”罗阿惮宁大喜。
  他虽是蛮夷,但毕竟父亲是廉水部的酋长,自家又主动从军,有些见识。在他看来,凡是汉人中能识文断字的,多半都能当官。而汉人中的大将,身边也多半有些文人幕僚。可见有一个文人在身边,乃是当大将的重要条件。
  虽说罗阿惮宁现在的地位还差一点,但他自己估计,以这回自家立下的功勋,怎也能升到曲长、都伯。那时候自己如果带个幕僚行事,外人一看就知我前程远大,日后是要做将军的,哪怕商议婚事的时候,也不怕失了礼数。
  因为这个道理,罗阿惮宁这时候在战场往来,除了继续立功以外,早想抓捕几个文吏,问问他们愿不愿为己所用。
  你看这不是巧了?果然就抓着一个!
  罗阿惮宁大步向前,用力拍着中年人的肩膀:“伏先生,你放心,去了交州,我绝不亏待你!”
  “……这就多谢将军了。”
  “那你就跟紧我们!”罗阿惮宁侧耳倾听远处的号角,急匆匆地道:“这会儿天快黑了,我们要回营地;到了营里,吃饱了休息一场!”
  “好,好。”
  “话说,伏先生你叫什么名字?”
  “贱名不足挂齿,将军唤我……唤我伯和便是。”
  “薄荷?是那种吃了清凉的草么?夏日用这个泡水鼻饮,舒畅极了。”
  “是伯和!”中年人略微提高些声音,然后又尽力放缓语气:“咳咳,无妨,将军怎么叫,都无妨碍。额,将军,您是哪一位的部下?说不定……咳咳,我听说过您的上司?”
  “那我不知,我的曲长叫黄小石,唉,已经被曹军杀死啦。”
  “……”
  “伯和啊,我在交州的庄园,可是个好地方。准保你一去就喜欢上。”
  罗阿惮宁带着他的部属、俘虏和缴获的首级、物资之类,重新往拒柳堰营地方向去。
  此前淯水东岸曹军狼奔豕突,交州军在极大的范围内追击、搜捕,同时也尽情地砍杀首级,甚至毫无顾忌地杀死已经跪地投降的曹军将士,掳掠他们的随身财物。
  随着罗阿惮宁一行人接近拒柳堰营地,越来越多的交州将士汇入到他们的行列。于是队列之中腥风扑鼻,伏先生偷眼觑过,只见许多人的腰间挂着斩下的首级,淅淅沥沥地淌着血,而肩膀上背负着来路不明的钱财或者军械。
  伏先生小心翼翼地跟在罗阿惮宁身后,尽量忍着疲惫和腿上皮肉磨破的痛苦,同时稍稍弓着腰,不要引起他人的注意。
  他也是亲历过战场的,见多了乱兵的情绪发泄,见多了大军所过黔首被害,衣冠荼毒的惨境。故而他格外谨慎,生怕自己一个不注意,得罪了哪一名如狼似虎的军卒。
  好在军卒们并不显得特别狂躁,也不像是会肆意屠杀的样子。他们浑身血污,大部分人都很是疲惫,走动的时候也不多话。
  只有如罗阿惮宁这一类确定立下大功的将士格外亢奋,他们彼此欢笑着,翻捡首级,比较着各自的收获,偶尔也会谈起某一名战死的同伴,然后一起叹息。
  有个越人士卒注意到伏先生踉跄走动,疲惫不堪了,特地凑过来关照。
  因为言语口音不通的关系,伏先生初时吓得魂不附体。双方指手画脚比划了一阵,才晓得这个越人士卒叫罗柯,他想让伏先生跟在一匹战马后头,走路时可以拉着战马的尾巴借力。
  伏先生连声谢过。
  另有个士卒问道:“这是什么人?不是有专门的俘虏营么?他为什么不去?”
  其他人答道:“是罗阿惮宁给自己找的先生,要跟着去交州的!”
  好几人一齐咂嘴,表示这个蛮夷的想法有些奇怪。但也有小军官模样的凑过来问:“这位先生识字的吧?能帮我们写几份家书么?”
  正攀谈间,队伍渐渐接近拒柳堰,一声声催促的号角越来越清晰。
  有将士侧耳细听片刻,道:“第四遍了!第五遍不到的,依军令就得严惩!好在我们走得快!”
  “还有好几里地呢!莫要耽搁了,走走。”好几名士卒都嚷起来。
  每一名士卒都下意识地肃然加快了步伐。
  于是整支军队都安静了下来,灌入伏先生耳里的,只有整齐的脚步声。
  他牵着马尾巴,左右看看。发现所有的士卒真的就只将他当作一个普通书生,也不知为何,忽然觉得有些安心,甚至生出一种从来没有过的愉快情绪。
  这时候罗阿惮宁正从他身边经过,伏先生便试探地问道:“罗将军,到了营里,可有什么需要我做的?”
  罗阿惮宁没回答,他一边走着,一边眺望着瀴水对面。在那里正有一队骑士络绎策马而过,愈发黯淡的天色中,可见为首一名身着灰色戎服的将军。
  许多将士和罗阿惮宁一样眺望,有人失望地叹气:“雷将军这是去哪里?我还想和他说说今日厮杀故事呢?”
  身边当即有人鄙夷道:“今日数万人马会战!大战之后,雷将军不知道有多少事要忙,你还以为像此前在交州的小打小闹?”
  将士们谈论的时候,雷远正忙于策马。
  半刻之前,他刚折返拒柳堰营地,打算连夜巡行瀴水沿线,亲自收拢将士。
  经过数月鏖战,每一名将士的心底都积累了太多的压抑和狂躁,而终于获得胜利之后,将士们心底的情绪忽然就被施放出来。过去的一个时辰里,他们尽情地追求杀戮和鲜血,在毫无疑问的胜利之下竭力攫取属于他们自己的收获。
  自古以来的战争中,诸多惨不忍睹的悲剧都源于这种狂暴情绪的施放。除了那支天下无双的人民军队,无数的强军都在战争过程中堕落为了丧失人性的野兽,进而走向自我毁灭的道路。
  对这种情形,雷远一点也不喜欢。但身在这个年代,雷远也清楚,战后的发泄和掳掠,一定程度上是没法约束,也没有理由去约束的。
  好在交州军的将士们普遍拥有较高的生活水平,他们几乎人人都家有资财,也有足够的地位,所以在掳掠上头,不算特别渴求。而雷远多年来的严刑峻法,也足以使得他们一旦听闻收兵金鼓,立即遵行。
  不过,若此时有人不遵军令,雷远本人顾不上了,因为他正忙着往邓城方向去。半刻前荆州军从邓城方向传来急报,说关将军病倒,请雷将军亲往邓城,统一协调荆州、交州两军的战后安排。
第一千零六十三章
忠勇(上)
  半个时辰前,关羽领着部属们巡行淯水沿岸,忽然晕厥坠马。随行将士无不大惊失色,纷纷抢上来救护。偏偏荆州军的副帅关平、地位极高的重将李严、长史杨仪、主簿廖化等人都在汉水以南,众人临时商议,只得暂将荆州军的攻守调度、金鼓号令交给马玉代理,周仓辅佐。
  马玉虽有资历,终究只是能领千人的勇夫,要他去掌控广阔范围内的大军,未免强人所难,而周仓也非统军之才。
  于是一时间,四处攻杀的荆州军,竟隐约有些进退失措的迹象。
  淯水西面的战局进展,与淯水东面有些不同。关羽在邓塞的兵力,比雷远用来攻打拒柳堰的要少很多,之所以能够横扫诸军,靠的是曹军自家扰乱,更靠关羽的威慑力。
  自古以来,将为兵之胆。而如关羽这样的万人敌,乃是一人足具万军之威势,一人而为万军之魂。任何时候,只要关羽尚在,己方将士们就不会动摇,人人都平添十倍的勇气,敌方则凭空少了斗志。
  某种程度上,整个荆襄之战能打成现在这个程度,雷远的功勋尚在其次。最重要的人物,始终是关羽。
  在襄阳、在邓塞,关羽都亲临前敌。他领数万人也好,领数千人也好,亲自挥刀上阵厮杀,发挥他个人的勇力也好。只要他在,其赫赫威名便必定吸引曹军全部的注意力。由此,才使得曹操决心全速南下,进而露出了最终的破绽。
  在这场大战中,如果将雷远视为破敌的利刃,关羽便是承接敌军的铁砧,乃至正面碾敌的铁锤。从头到尾,这场大战中站在最危险的地方推动战局、决定战局的,始终都是关羽。
  早年间,天下人说起熊虎之将,都少不了飞将吕布,然后则是玄德公麾下的关、张、赵,及至凉州马超等人。经此一战,恐怕关羽的声威将要再往高处跃升,真正跨入另一个层次了。玄德公麾下有关羽这样的大将,便胜过十万雄兵。
  但关羽若有什么不妥……
  这个消息太过惊悚,关羽身边的人便有十个脑袋,也不敢将之泄露出去。然而饶是如此,也不知怎地,战场上的气氛,恍惚间便有了些微妙的变化。
  马玉和周仓都感觉到了,两人立知不好。稍作商议之后,火急遣人往淯水东岸,去寻雷远来主持局面。
  与此同时,纷乱的曹军之中,也有人感觉到了。
  这种变化,只有经验极丰富的武人才能捕捉,又须得地位足够高的将领,带着足够多的将士,才能利用这个变化,提出并执行相应的对策。虽说大局已定,谁也没有扭转的可能,但或许,如果有能力抓住这个微妙的时机,有些濒临绝望的人,便有逃生的可能?
  淯水以东,已不存在任何一支成建制的曹军兵力。但在淯水以西,却还有一支兵马仍在坚持。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62/73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