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鼎余烟(校对)第70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07/733

  钓台下方的水面已经结了薄冰,湖畔密布的芦苇都已枯死,大片的树林只剩枝丫,视野很开阔,冬季的阳光透过树梢,在薄冰上反射出白光。
  曹彰向四周眺望了一番,沉声道:“这里倒是没变。”
  他转回身,看着曹丕,嗤笑两声:“我本以为,子桓你当上了皇帝,总该修一修宫室,至少起几座楼台。”
  曹丕将皮裘裹得紧些,面无表情地道:“我没那闲暇工夫。那是子建会做的事,所以他再也没机会了。”
  曹彰仰起头,大笑了两声。
  远处林间有几名宿卫虎士下意识地往这边看了两眼,手按刀柄,使得甲胄发出铿然轻响,然后又恢复笔直肃立的样子。
  林间脚步声响,一名武将不紧不慢地走来。脚步并不特别有力,但在场的武人都分明感到了,那仿佛将要奔赴沙场的坚决之意。
  张辽来了。
  “文远,请坐。”皇帝客气地道:“听闻你身体不好,但此番战事关系重大,不得不劳烦文远。”
  张辽行礼如仪:“为国家效死,张辽之愿也。”
  “好!好!既如此,便说正事。”曹丕转而环视众人:“我们蛰伏许久,也准备了许久。现在,讨伐刘备的时机,已经到了。”
  曹真正在喝汤,一时间几乎呛着。他竭力调整呼吸,喘了好几口粗气。
  在他下首的张合也愕然失色,完全没想到皇帝的目标竟然是刘备。
  “这时候讨伐刘备?”
  “难道说……”曹真心念急转,想到了其中的缘故:“孙权和我们的对抗,根本就是在做戏!孙权要夺取辽东,皇帝早就知道了!”
  曹真与张合对视一眼。两人都是宿将,瞬间便从震惊中恢复过来,而震惊过后,两人迎来的是更大的震惊。
  再看坐在对面的张辽,虽然面上神情不动,手中杯盏里的热汤,却也泛起了一阵涟漪。
  曹丕满意地看着臣子们的表情。
  当日父亲常对他说,为人主者操术以御下,自家要君心莫测。知道的说不知道,没有的说有,务必要时时刻刻都声东击西,虚实难测,这样才能使臣下始终难以揣度君心,不敢欺君罔上。
  那是有点难的。
  不过今天这样子,挺好。至少曹真他们几个,是实实在在被吓住了,不枉我前后许久费尽心机。
  “仲达。”
  “在。”
  “整桩谋划的前因后果,你给大家说一说。”
  “是。”
  当日曹操在荆襄战事失败后折返南阳,途中病逝于舟船之上。
  临死前他对曹彰说,刘玄德当世英雄,如今羽翼丰满,只待一飞冲天。从此以后,天下无人可敌。这样的对手,连我曹孟德都要吃亏,如你们这些小儿辈,便是十个八个捆在一起,也经不住刘备的一击。
  就算你们还能勉强维持局势,刘备驱动汉室复兴的大潮以碾压曹魏,必如摧枯拉朽。
  好在刘备并非全无破绽。
  他的眼光太长远了,数十年来都是如此。曹操再清楚不过。哪怕刘备再落魄的时候,他都会想着最远的目标,而即将胜利的时候,更是如此。
  换了曹操,在击败了敌军主力之后,一定会竭尽全力地乘胜追击,将敌人彻底地粉碎,一次性地永绝后患。其它天大的事,日后慢慢再说。在这个过程中,付出任何代价都是值得的。但刘备不会这么做。
  他的事业愈庞大,就愈爱惜羽毛。他不仅要维持自己仁德的名声,还想要在平定天下的过程中,一步步重建汉家仁德泽被,与民休息的传统;树立汉室朝廷的格局和威望;推行与先汉后汉皆不同,而能被季汉所长期沿用的规矩……这才是刘备乃至诸葛亮之流最看重的东西,他们觉得,这些事的意义远迈战场上的胜利。
  所以在这一场决定性的大胜之后,刘备多半会稍稍放缓脚步,不急于扩张,而把目光暂时投向内部。
  刘备要把精力投注在那些自以为的百年大计上头,曹魏却不需要。曹氏政权从来都是实际的,首先打败敌人,否则万事休提。
  所以这个时间段,便是曹魏能够利用的。
  刘备和他的文武群臣大可以忙着为新生的汉室奠定万世基业,去忙那些零零碎碎的政务,曹氏的文臣武将们只需要砥砺爪牙,制造或者等待一个在战场上粉碎敌人的机会……
  “仲达,说得这些太远了,眼下我们哪来的机会?”曹真忍不住问道。
  司马懿露出森白的牙齿,笑了起来:“真有一个机会!”
  他提高嗓音道:“从去年起,成都的汉家朝廷为了安抚辖区内的诸多豪强大族、解决他们的财政问题,开始有意识地推动豪强大族向边疆、域外投入实力。过程中,他们在交州、益州、凉州乃至关中等地的兵力,也会相应出动,以作后援。为了确保过程中不受到我们的影响,他们又与孙权达成协议,要求孙权策动辽东等地叛乱,吸引我们的注意力……”
  “结果孙权这狡诈的狐狸,自己拿下了辽东,与我们直接对上了。”曹真冷笑。
  “那也无妨。终究都需要我军与孙氏对战一遭,才能瞒得过人。”司马懿颔首:“此时刘备看来,我军的主力一分为二,一部分在辽东,一部分在江东。所以他们大可以安安稳稳地推进他们的大计,把手伸向南海、南中乃至河西、西域遥远之处。”
  “这又如何?”
  “子丹当是记得,去年春天,刘备遣部属通使西域,至深冬顺利折返。随即车骑将军张飞发精卒两万五千人,穿行大漠戈壁,威临西域诸国,降伏河西四郡四千里之地,收户口十五万,并遣使携玉石、香料、夜明珠、西域龙马等送往成都。”
  “是。”曹真叹气。那一场征战,汉军在河西四郡几乎兵不血刃,张既、苏则、张恭、胡遵等人陆续降伏。但他们已在与曹氏政权隔绝的情况下坚持了两年,曹氏也实在没有指责他们的理由。
  得到张既、苏则、张恭、胡遵等人的协助之后,张飞引汉军继续前进,直接深入西域。汉军兵分南北两路,一走尹吾,往高昌,直抵秦海畔的尉梨城,于此地设立西域戊己校尉府,置民屯田,并召会车师、高昌、乌孙等国;另一路越过大漠,进驻蒲昌海附近的海头城,于此地设立西域长史府,同样灌溉蓄水,置民屯田。
  这都是成都汉室朝廷大张旗鼓宣扬的盛事,并不瞒着谁人,很容易打探到。
  “可这些……和仲达说的机会,有什么关系?”曹真仍然不解。
  “今年三月的时候,成都方面又有消息传来,说张飞在西域的经营很是得力。今年下半年起,西域大国如龟兹、于寘、康居、乌孙、疏勒、月氏、鄯善、车师之属,都会派出贵使甚至国王本人,于正旦之日亲奉朝贡,略如汉家故事。因为此事的象征意义重大,刘备已经决定了,朝贡仪式不能放在成都,必得在长安方可。”
第一千一百二十九章
机会(下)
  “放在长安?然后呢?”
  司马懿随手蘸了些热汤,在面前的案几点划图形:“子丹你看,因为我军的主力在辽东和江淮,所以直到现在,刘备方面并没有在关中做特殊的军事准备。荆州、交州、江州之军修整如故,而益州军未动,凉州和关中方面,主要的精力仍在西域。我们探察得十分清楚,明年正旦前后,刘备和群臣皆在长安,而负责军事的,只有黄权所部和陈到所部。”
  “黄权为卫将军,麾下有至少两万人,陈到为翊军将军,统领刘备的本部精锐,麾下应有一万人。”曹真立即道:“三万人驻在关中,再加上各地郡县之兵,宛如铁桶,哪里是好对付的?”
  “子丹所想得,我们早已经算定了。”司马懿明白曹真的意思,继续点划解说:“以我们的了解,黄权所部除了少量驻在长安以外,大部猥集于华阴、潼关、蒲坂一线。而陈到所部万人虽日常驻在长安,但为了配合西域诸国朝贡的盛事,他们至少有七成以上的兵力,会转往观众各地,负责着鲜明甲胄、浩荡旗帜,以接应西域诸国的使节,在通往长安的全程展现汉家威风。”
  “也就是说……”曹真盯着司马懿划出的图形沉吟良久,转而问道:“可有舆图?”
  “有,有。”
  在这场机密的谋划中,司马懿甚是活跃。他以抚军大将军之尊,一溜小跑往远处的宿卫奔去,过了一会儿又气喘吁吁回来,铺开舆图:“子丹,你看。”
  曹真转而再看舆图,司马懿在他身旁弯腰解释:“诸国朝贡是在正旦,不过,各国使节必在长安盘桓,不会事毕即回。他们是来做生意的,前后怎也得周旋一到两个月。而刘备为了展示汉家天下平定,旧都载清,也必定会在长安陪着……这是汉室的门面,无论如何都要保持。也就是说,在这两个月的时间里,刘备和他的朝廷群臣都在长安,而负责守备的兵力,便如我方才所说,或在潼关、华阴、蒲坂,或散在关中各地,更不消说,他们的作用是仪仗,而非厮杀。子丹你知道,这两者的状态是完全不一样的。”
  曹真微微颔首:“那么,长安守军的兵力大概在……”
  司马懿斩钉截铁:“长安城中的守军,大致是数千人规模,绝不会超过一万。子丹,长安是大城,数千人守城,处处都兵力不足,必定失败。而他们如果野战,又怎能敌得过我军铁骑?”
  “先不谈这个……”曹真再度皱眉:“纵然刘备在长安的兵力不足,可潼关等地,都是丸泥可封的要塞。有黄权所部驻扎,便如天堑……我们哪有什么机会抵达长安城下?”
  “子丹请看这里。”司马懿在蒲坂以北,又点了一点:“龙门。”
  “龙门?”
  “此地是河东西面的重要津渡,过去两年里,我方每到冬日,都会在龙门上下游凿冰,作出畏惧关中汉军由此进击的虚弱姿态。不过,从上个月起,赵俨亲自去了那里负责……他会假作凿冰,其实虚与委蛇,进而提前准备草席、木板等物,以便我军渡河。”
  赵俨原任侍中,曹真想了想,果然有一阵没见到他了,还以为他生病休假,却不曾想,是去做这桩大事。
  司马懿继续道:“我们将以一支有力的军队突破龙门,然后沿河直下,到蒲坂津渡汇集援军,然后……”
  “龙门乃黄河之咽喉,每年十二月初,渡口辄为冰封,次年三月惊蛰冰消。此地自古为交通要隘这、兵家必争之地。河西有县曰夏阳,当年韩信击魏王豹,便由此处集兵渡河。此等重地,刘备方面不会没有防备,他们在夏阳北面的塬地设有军堡、烽燧,常驻一千五百人马,归属于冯翊太守胡济所辖。”曹真这个大司马不是白当的,司马懿说到龙门,他立即报出对面汉军的布置,如数家珍:“仲达,此等要地,有一千五百人据险而守……绝非一鼓可下。”
  司马懿笑着颔首:“毕竟只有一千五百人。”
  他挺直身体,看看皇帝和曹彰、曹洪,笑得愈发愉快:“只不过一千五百人罢了。”
  曹丕站起身,看看舆图,也哈哈一笑:“一千五百人罢了。”
  曹彰将双手压在案几,凝视着曹真:“子丹你可知道,我们此番动兵,将有多少规模?”
  终究大魏朝也是有体制的,在他这个大司马茫然无知的情况下,怎么可能调度起足够规模的大军?哪怕是皇帝也不行啊!曹真实在没法想象这个数字,他下意识地反问:“多少?三千?五千?一万?两万?”
  曹彰哈哈笑道:“不提后继之兵,只第一批攻入关中的,便有于禁和夏侯尚先期出发,号称去往幽州的禁军精骑三万人;有文远所部去年以来陆续抽调回邺城为虎贲,再陆续转往河东的勇士三千人;有梁习所部的并州骑士三千人,及受朝廷驱使的鲜卑步度根所部,轻骑五千人;大军抵达河东之前,还能征发南匈奴五部的骑卒,至少五千人。”
  原来于禁所部急匆匆出发,说什么要在幽州越冬,越来实际上打得这个主意?
  曹真吃了一惊,又茫然摇头:“这么多的兵力,如此长途行军调度,粮食哪里来?物资哪里来?这是冬天!野外已无牧草,马匹牲畜吃什么?”
  “杜畿在河东,已经准备了足够十万步骑所用的粮秣物资。梁习在并州境内,大军所过之处,也已经提前设置了邸阁二十四所,每处存粮五千斛,马料四倍之。另外,他以防备北疆生变的名义,着手征发并州民夫,修整桥梁道路,所需五千万钱,已经让陈群提前发去了。所以,粮秣军资之事,子丹不必担心。至于渡河以后,大军所到之处自极兵威。因粮于敌,乃易事尔。”
  曹真喃喃地问:“四万多步骑?粮秣物资都已经齐备了?”
  他这才意识到,整个战略,究竟是以何等完美的布局和精妙的计算在推进。在政权中绝大多数人茫然无知的情况下,一场大规模的突袭,已经箭在弦上了!
  “四万六千人,都是真正的精锐。几乎俱为骑兵,甚至还有一人双马的,足以千里长驱。在军中领兵的,包括任城王、野王侯、张文远、张儁乂、阎彦明等等,汇集了我方的精粹之士、勇猛之将。”司马懿用力在舆图点划:“前队皆用精骑,火急直插长安,不容刘备逃脱;次队截断华阴、潼关一线的守军回援之路;三队横扫临晋、下邽、新丰、万年、池阳、高陆等地,继而击溃陈到的分散之众。”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07/73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