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鼎余烟(校对)第9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94/733

  樊宏听到有清脆的声音在问:“这个雷绪是谁?”
  有人似乎低声解释了一番。
  那清脆声音有些怏怏道:“既如此……”
  没过多久,对面骑队中一骑缓缓下坡。这人骑着一匹点缀灰色斑点的俊俏红马,鞍鞯都有宝钿装饰;再看马上之人,身量纤细,面部的线条也很柔和,身披着鹅黄色的袍服,貌似是个罕见的美少年。
  “我乃……我家……”或者是因为尴尬,或者是因为刻意压低嗓音以后发声不那么方便,少年连续两次开口,都没能顺利说下去。
  樊宏也愣了一愣。
  雷远出行,从来都是他和樊丰二人负责听风哨探,他的耳力一向出众,因而立即发现了:眼前之人哪里是少年,分明是个易钗而弁的少女。而且,就是适才称赞自己尽忠职守的那个。
  他立即道:“此地是乐乡县境内,贵方沿途冲撞的,是偏将军所设下的哨卡;所践踏的,是偏将军所属部曲和地方百姓屯垦的田地。此举至为无礼,贵方须得给我们一个交代。否则,到了玄德公驾前,恐怕不好说话。”
  樊宏和李贞搭档了数月,李贞从他这里学了好些污言秽语,而他则学了点文绉绉的辞汇,颇能装个样子。
  他所说的交代云云,落在那少女耳中,立即使她明显地松了口气。
  少女随即向樊宏微微颔首,客气地道:“我家主人有言,一时纵马忘情,并非有意践踏田亩,且以蜀锦二十端为偿,请当面诸君不要介意。”
  说完,她摆了摆手,便有青衣仆役从骑队后方转出,以朱漆盛盘托着极精美的锦缎上前来。
  这巨额补偿把樊宏吓了一跳。樊宏觉得自己的眼睛有些发直。那些蜀锦就像是有着吸引力那样,把他的视线一直拉过去,拉过去。锦,作之用功重,其价如金。自古以来,蜀锦都是极珍贵的宝物,有寸锦寸金之说。仔细看看盛盘里,那分明都是蜀锦中色彩极光润华美的上品。
  虽然骑队奔行践踏了不少田地,但此刻终究是春耕时分,召集百数十人补种并不麻烦,为此拿出蜀锦来赔偿,着实太过豪阔。而这支骑队就这么轻描淡写地拿出了蜀锦二十端,简直像是拿出随身携带的零碎资财!
  一瞬间樊宏甚至想要怒吼,有钱了不起啊?……可那些蜀锦实在太诱人了。
  这样的大手笔,已经超过了他的想象范围。
  雷远也看到了这些华美之物。
  他皱了皱眉,将要策马出列,身边却传来刘封的声音:
  “续之,收下!收下就好了!”
  始终茫然的刘封终于想明白了对面是谁,而他比雷远和关平都要紧张得多。这也难怪,刘封是玄德公的义子,对面却是他的嫡母。如果雷远和孙夫人产生什么冲突或者不快,刘封可就极难自处了。
  他从马背上探身靠近雷远,焦躁不安地道:“收下蜀锦,让开道路,让她们走吧!”
  雷远无奈地笑了起来。
  刘封绝对多虑了,哪怕只冲着这些蜀锦,也得让她们走……难道还有别的可能吗?
  他催马向前,大声向着对面骑队道:“贵人所赐,我等不敢辞让,今日之事到此为止。还望贵人日后稍稍体谅百姓劳苦,莫要再如此兴师动众。”
第一百五十一章
骇浪
  这番话出口,不过是图个场面,谁也不会将之当回事。
  几名仆役将盛盘转交给雷远的扈从们,随即雷远挥手示意,己方骑队分向左右,让开了道路。对面那支骑队便毫无顾忌地沿着让开的大路疾驰而过,扬起的尘灰扑了雷远等人一头。
  雷远身边的扈从们一阵躁动,个个都露出不满神色。
  既然己方骑队勒马分于路边,对面骑队但有半分尊重,就应当缓缓策马经过;如此纵马狂奔,简直是明摆着给人吃灰。雷远能够猜想得到,在孙夫人看来,二十端的锦缎足够补偿一切了,她依然没有将玄德公的部属们放在眼里……甚至还会因为而怀恨亦未可知。
  但雷远并不特别恼怒。
  孙夫人只要在荆州一天,像这样的事就不会停止,玄德公本人和左将军府内的文武僚属迟早都会不堪其扰。既如此,雷远不希望做率先表达不满的人。毕竟他本人投入玄德公的帐下并没有多久;双方冲突起来,恐怕外界不止以为孙夫人骄横,也会认为庐江雷氏跋扈。
  他立马于原地,看着孙夫人一行骑队渐渐远去,随即传令下属骑队们各自回营。
  对普通士卒来说,这是一场莫名其妙开始,又莫名其妙结束的行动,或许事后会生出很多猜测。但不管怎么说,现在雷远手头有二十端蜀锦了,足够补偿今天的一切损失。所以,就这样告一段落吧。
  关平和刘封立马于雷远身边,目睹那支骑队终于消失,不约而同地叹了口气。
  “孙夫人比我想象的,稍许莽撞了些。但她没有亲自出面与我对峙,看来行事尚有分寸。”
  今日关平等人是来射猎取乐的,如果因此导致他二人没了兴致,雷远身为东道,倒也有些歉疚,于是他微笑着开解两句。
  “续之你不晓得,这位孙夫人岂止莽撞……当日她抵达公安的时候,还是我带领船队去迎接的,亲眼看见其随从部属之盛,行事风格之张扬。今日会如此,我实在并不惊讶。”关平话说半截,便一口接一口地叹着气。雷远不禁想,如果关平以这种姿态领兵上阵的话,还没到看到敌人,部下大概就要沮丧而逃了。
  “你只不过见了她一次……”关平话音未落,刘封在另一旁抱怨起来:“像我这种不得不隔三差五亲自去拜候问好的,那才是苦!”
  “罢了罢了,不谈这个……”关平苦笑:“伯昇,我晓得你确实比他人更艰难些。”
  刘封既然身为玄德公的义子,按照宗法制度,孙夫人便是他的母亲。雷远想得出来:这位母亲的性格如此张扬,遇上了言辞难免粗疏的刘封,恐怕场面不会很好看……但这是左将军府内之事,外人便实在不好讨论。
  这时樊宏带人捧着盛放蜀锦的托盘回来,躬身禀道:“小郎君,这些该怎么处置?”
  雷远想了想:“你去找周虎,让他将这些锦缎折成价值相当的粮食,一半按人头散给在场的百姓,就说是贵人所赐,用来压惊的;另外一半,用以招募人手修整今日的损坏。”
  “是!”樊宏领命离开。
  看着樊宏的身影远去,刘封拨过马头,暴躁地道:“你们还等在这里做什么?不饿么?既然事情解决了,我们还是回去吧。动作再晚些,鹿肉都要被人吃光啦。”
  关平失笑道:“急个什么?难道谁还敢吃了你的份?”
  “走吧走吧,今日既然是来消遣,莫要因为琐事扫了大家的兴致。”雷远策马当先便行。
  今日的射猎确实给雷远带来了难得的轻松愉快,他也不愿意把精力放在这段小插曲上。
  过去数月间,雷远从温和可亲的小郎君转变为了庞大宗族的有力首领,这种剧烈的转变过程给身边的人带来了影响,使他们对雷远充满了敬畏。甚至就连王延,对待雷远的态度也和以前大不相同了。
  这种变化落在雷远的眼中,使他有些孤独。但这种缘于前世的、属于现代人的细腻心灵世界,显然不太适合如今这种所有人挣扎求生的粗粝环境,所以他只能尽量改变自己,将这些情绪深藏起来。
  唯独今天例外。今天他迎来了新的朋友,在这些朋友们面前,雷远可以表现出真实的自己,不带目的地谈笑风生。与之相比,孙夫人奔走来去的闹剧就根本算不得什么了,那只是一个被兄长宠坏了的女人而已,以当前的形势来说,并不会引起什么大麻烦。
  雷远放松了心情,有一搭没一搭地摇动着缰绳,悠然前行。
  然而就在这时候,身后方蹄声大作,由乐乡县城方向有数骑疯狂打马,狂奔而来。顷刻间就到近处,当先一人高声喊道:“小郎君!王延有要事通报!”
  王延是五名司马中负责掌管本营、保卫家眷的;通常来说,就算有什么要事,他遣一军士传信即可,绝不至于本人赶来……以他的沉稳性格,更不应该如此惊惶。雷远忽然觉得心脏毫无征兆地大跳了几下,也不知为何就汗流浃背,冰凉的汗水瞬间将胸腹和背脊处的内外衣袍都浸透了。
  雷远稳住心神唤道:“我在这里。延叔,有什么事?”
  王延直冲到近前下马:“小郎君,宗主病逝。”
  雷远深深地吸气,又深深吐气。
  雷绪病入膏肓已经很久,雷远早就知道,他的病况不可能好转,死亡是唯一的终点。能够坚持这么久,已经让雷远佩服他旺盛的生命力和强烈的求生意志。当然,坚持终归会有结束,可谁也没想到会在这时候。
  扈从们看见雷远的身体有些晃动,却一时不敢上前搀扶。
  “怎么回事?不是昨天还算平稳吗?”过了半晌,雷远涩声问道。
  王延深深俯首,满头大汗噼噼啪啪地打在地面上,他低声道:“宗主这些日子时常昏沉。然而适才有不明骑队绕城奔走,自家部曲遂做戒备,因此惊动了宗主。宗主立即奋然而起,召集部下询问缘由……然后忽然就……”
  雷远默然不语。
  一股沉重到可怕的压力伴随着雷远的默然,沉沉地压了下来,让在场的每个人都透不过气。
  可众人又不敢打扰,只能久久屏息等待。
  刘封想要说什么,被关平一把攀着肩膀,猛地制止。这一下用力太猛,他的五根手指就像个铁钳子般,几乎抓进刘封的皮肉。刘封闷哼一声,连忙挥开关平的手掌,待要抱怨几句,转眼去看时,却吓了一大跳。
  只见关平的两眼失神,脸色惨白得如同垩土;他紧咬着牙关,以至于两颊的肌肉贲起,可是却止不住上下颌的牙齿碰撞,发出了格格的密集响声。
  关平觉得头晕目眩。
  因为孙夫人的骑队纵横,惊动了重病的庐江雷氏宗主雷绪,导致病亡……这是天塌地陷般的大事!是整个庐江雷氏宗族的深仇大恨!是身为人子的奇耻大辱!而举世皆知:春秋之义,莫大于复仇!
  这件事情如果处置稍有不慎,很可能会引发起左将军府与麾下首屈一指的强大宗族发生血腥冲突。关平毫不怀疑,以双方的规模,这场冲突将如惊涛骇浪席卷荆州,导致无法想象的可怕未来!
第一百五十二章
触怒
  雷绪的离世,是孙夫人的责任吗?
  其实不该这么说。这位庐江雷氏之主已经缠绵病榻许久,离开人世只是时间问题。雷绪迟早会撒手人寰,将勉力维持了许久的宗族事业,彻彻底底地交给他的儿子自从抵达荆州的第一天起,左将军上下就知道这一点,所以在任何场合,都将雷远当做了事实上的宗主。
  就在今日,关平还曾听雷远提起,为雷绪调理身体的名医何俨几次说了,雷绪的身体已经药石无救,所仰赖的,只是他的求生意志而已。所以关平带了同僚和友人来乐乡射猎,本也有陪同雷远稍许散心的意思。
  但是,雷绪的离世,又确实与孙夫人纵骑奔走之举脱不了干系。
  庐江雷氏刚刚经历了危及家族存亡的大难,历经了超乎想象的艰难困苦才抵达荆州。宗族的安全,在雷绪心中的重要程度想必超过一切。所以哪怕这垂危之人深陷昏沉,一旦发现可能有敌来犯,依旧调动了最后的一丝生命力作出反应。如果没有孙夫人骑队绕城奔走对他的剧烈刺激,相信他还能坚持,还能与命运继续抗争……而不是以这样的形式,如此仓猝、如此令人难以接受地离开。
  那么,孙夫人本人应该承担什么样的责任?
  唆使孙夫人擅自纵骑的人应该承担什么样的责任?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94/73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