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迪帝国1945(校对)第31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19/606


维克多赶紧笑着道:“不,这都是老板的功劳,我只是听命做事而已。”
老爷子说道这里,脸上严肃了几分,道:“我听春山他们说,最近回款慢了一些,还请维克多先生海涵,我们会尽快筹款把货款还上。”
韩艺珍听外公的话,意思是缺钱了,她知道外公所做的事业是什么,从小时后,外公为了支持国内抗战,就不知道捐款多少,还要到处筹款。
受老爷子影响,韩艺珍的父母也经常捐款,就因为这个原因,韩艺珍的生活费才会那么少,因为都让她父母给捐了。
她想了想,道:“外公,我这两年也赚了一点钱,我捐赠给您,为您的事业出一份力。”
司徒老爷子看向韩艺珍,脸上满是慈祥的微笑,伸手摸摸外孙女的脑袋,“艺珍真是长大了,都已经赚钱了,好,外公对你表示感谢。”
“我大概可以拿出50万美元,希望能解外公的燃眉之急。”韩艺珍道。
“五十万,你怎么有这么多钱?”司徒老爷子有些惊讶,她才工作两年就攒了这么多钱。
“我是哈迪拍卖公司的总裁,工资很高的,年底还有奖金和分红,平时也没什么花销,所以就攒了这么多。”韩艺珍笑着道。
“外公,有了这五十万,还差多少?”韩艺珍问道。
“好了,你捐的已经不少了。”司徒老爷子慈祥说道。
“你就说吗外公,大不了我预支几年工资。”韩艺珍晃着司徒老爷子的手臂央求外公告诉他。
“具体我也不知道。”
韩艺珍看向李春山,“三叔,差多少?”
李春山看看老爷子,“剩下那批货的总货款是263万,不过我们已经筹集道十几万了,加上艺珍你的50万,大概还差200万美元。”
“还差两百万,那我打个电报给哈迪,看能不能预支几年工资。”韩艺珍道。
说完看向维克多,“维克多先生,你让人帮我去发一封电报好吧?”
“好的韩小姐,我这就帮您联系老板。”维克多说着站起来,冲着司徒老爷子和李春山点点头后走出客厅。
司徒老爷子和李春山目送维克多离开。
其实在场四个人,除了韩艺珍,其他三人都一直有种怪异的感觉。
维克多的老板是哈迪,他手里的货也是哈迪的,三合会没钱提货,韩艺珍捐款,还要找哈迪预支工资,然后用这笔钱购买哈迪的货,这笔完全是在绕圈。
当然,这里面有一个关键人物,那就是哈迪,如果没有他,这个循环就无法运转起来。
维克多为什么没有站起来说话,比如说既然韩小姐说话了,那批货暂时先给你们。
因为他很清楚自己的身份。
他就是个执行者,没有擅作主张的权利。
韩小姐找老板要钱,给不给是老板的事,韩小姐拿到钱,人情也是落在老板那里。
维克多亲自来到电报局,发了一封长长的电报,把韩小姐的请求说了一遍,最后又把他见到的事情经过发给老板。
哈迪拿到电报,看完笑了。
韩艺珍找他预支工资,买他往外卖的东西。
他想了想,让人恢复维克多。
“同意预支工资200万。”
哈迪可以给韩艺珍200万,因为她是自己女人,甚至可以把那些物资送给洪门,可他知道一个道理。
‘升米恩斗米仇’。
轻易得到的东西,就不会珍惜,有些人可能还会利用这层关系,想要得到更多物资。
那时候韩艺珍就会很难做。
维克多接到电报,看完之后拿回司徒老先生住的大宅,韩艺珍看向维克多,“维克多,哈迪怎么说?”
维克多把电报回信递给韩艺珍,“老板同意了。”
韩艺珍接过电报看了看,笑着对司徒老爷子道:“外公,现在有钱了,你们可以拿到物资了。”
当晚韩艺珍就住在司徒老爷子这里,和外公多聚聚聊聊天。
维克多和李春山离开宅子,维克多笑着道:“李先生,你们随时可以来提货。”
“哦,不用等钱到账吗?”李春山道。
“呵呵,都是老板的钱,只要哈迪先生和韩小姐说好,其他的都不是问题。”维克多笑着道。
李春山一想也是,说来说去都是人家哈迪先生的钱。
李春山立刻带人去仓库提货,这一次他要可以把剩下的货全部提走,而维克多也很忙碌,连夜派人到机场,把飞机上的古董运回拍卖公司,放到地下金库里。
此刻偌大的地下金库一半地方堆满古董。
司徒老爷子大宅,吃过晚饭后祖孙两人坐在院子里聊天,“艺珍,你是怎么认识那个哈迪先生的?”
韩艺珍把自己被抢劫,哈迪出手相救的经过说了一遍。
“我听说他做了很大的事业?”
“我刚认识他的时候,他还没这么有钱,大概也就是个千万富翁吧,这两年他发展的速度飞快,现在已经是亿万富翁,掌握很多产业。”韩艺珍道。
“他为人如何?”老爷子问道。
“为人挺好的,对下属也非常好,不吝啬,有很多人对他死心塌地。”韩艺珍道。
“对你好吗?”
韩艺珍脸上闪过一抹羞涩。
“对我,对我挺好的。”
老爷子看看孙女满脸幸福的样子,就知道孙女肯定很喜欢那个男人。
幸福就好。
其他的都无所谓。
大丈夫三妻四妾很平常。
老一辈人哪个不是这样。
第242章:谋划新产业
从第二天开始,韩艺珍带着设计团队的人考察地块,维克多现在手里有五块地,韩艺珍可以随便挑。
如果她看中其他地块,维克多则会想办法买过来,海边不行,韩艺珍觉得太过潮湿,沙田不行,太偏僻了,最后主要看九龙塘和狮子山下的地。
拖着疲惫回到司徒老爷子的宅子,老爷子让下人送上炖汤,“怎么样,找到合适地方了吗?”
韩艺珍喝了一口汤说道:“九龙塘和狮子山下的地都合适,不过九龙塘那边已经确定要弄成工业区了,如果建起一大片工厂,当中夹杂一个博物馆有些不伦不类。”
“确实如此。”
司徒老爷子点点头,“狮子山下不行吗?”
“可以啊,如果确定狮子山下的地,为了保护博物馆安全,就会占用一大片第,现在的地图很简陋,我们正在勘察地形呢,看哪个地方合适。”韩艺珍道。
司徒老爷子想了想。
“我认识一个不错的堪舆师父,需不需要让他给看看风水?”老爷子道。
“风水师父?”
韩艺珍的父亲也是建筑师,韩父学习西方建筑之余,也研究过一些中式建筑,既然要研究中式建筑,自然少不了接触风水堪舆,所以家中也有一些关于风水方面的书。
韩艺珍自己学习建筑后,多多少少也看过风水方面的书籍,她曾经请教过父亲如何看待风水,韩父想了想对女儿道:“我相信建筑风水存在,但我不迷信建筑风水,可用但不必过于执着。”
这时饭菜上桌,祖孙两人一边吃饭,司徒老爷子一边给韩艺珍讲那个堪舆先生的事情。
“我说的堪舆师父叫蔡廉仿,他父亲蔡最白曾经在清朝钦天监任职,后来清朝灭亡,蔡最白带其子蔡廉仿四处漂泊,那时中华大地烽烟四起,军阀割据,最后到了香港定居。”
“蔡廉仿家学渊源,继承父业,对周易和堪舆研究甚深,逐渐成为港岛有名的堪舆师父,你也知道香港三教九流,蔡家难免碰上不讲理的,有一次曾经求到我,我出手帮他解决了麻烦。”
“只要我在香港,蔡廉仿每年都会拜访一两次,他有个儿子叫蔡伯励,也继承了蔡家这门风水学问,虽然今年才二十六七岁,却已经在香港小有名气了。”
“如果你需要,明日我叫人通知他们,让他们帮你看看,或许有些帮助。”司徒老爷子道。
韩艺珍知道外公是好意,毕竟香港这边的人笃信风水。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19/60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