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迪帝国1945(校对)第35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53/606


为未来铺路。
哈迪找来法国商务部官员,提出意大利同样的要求,哈迪集团希望可以投资法国的奢侈品行业,法国官员他们只能提供名单上的企业名录,如果想投资其他的请自己想办法。
这服务态度,差了意大利不是一点半点啊。
哈迪找来环球时报法国分部的负责人,让他负责在法国报纸上打广告,就说米国投资考察团,哈迪集团有意投资奢侈品行业,如果有兴趣的可以找环球时报法国分部报名。
法国的时尚产品很多,比如路易威登、爱马仕、卡地亚、兰蔻、欧莱雅、鳄鱼、迪奥、香奈儿、梵克雅宝、宝诗龙等等。
二战法国被占领期间,时尚界迎来寒冬,无数品牌不是被勒令关停,就是资产全被强制迁移到维也纳,少数极具价值的奢侈品牌得以保留,但管理层全换成德国人,收益全归德国人所有,连各学院的服装设计专业都有德国人加插的导师进行价值观纠正。
当然,也有一些品牌选择了投效。
这些品牌后来有些受到了法国政府处理,有些却逃脱过去,但日子也过得非常艰难。
消息发出去不久,环球时报报社就接到不少消息。
第一个找过来的是克里斯蒂安·迪奥,哈迪听到这个姓氏就知道是谁了。
克里斯蒂安·迪奥个子很高,站在一米八几的哈迪面前,比哈迪都高出一块,不够这个有些秃头的中年人却哈着腰,满脸堆笑的伸出双手和哈迪握手。
“哈迪先生您好,我是克里斯蒂安·迪奥,我是一名设计师,我以自己的姓氏开了一家服装店,希望能得到您的投资。”迪奥恭敬道。
二战前迪奥只是个裁缝,占领期间他却混的不错,帮德军制作衣服,所以在战后差点被清算,这也让他有些战战兢兢,当他看到哈迪的合作广告后,立刻有了想法。
他想靠上一棵大树,他想要好好的生存下去。
现在法国的清算活动还没有结束,他真怕哪一天形势严峻了,再次把他揪出来,他可不想进劳改营。
米国人在欧洲投资,这件事情整个欧洲都知道,哈迪集团是投资团之一,这两天他了解了一下这个哈迪集团,在米国也是非常有名气的大集团。
如果能加入这样的集团旗下,那他身上就多了一张保命符,相信政府想要动他就要多一层考虑,实在不行到时候他可以跑去美国。
所以克里斯蒂安·迪奥在哈迪面前才会显得有些卑躬屈膝的样子。
哈迪和迪奥聊的很愉快。
没法不愉快,
哈迪说什么迪奥都说好,那能不愉快吗。
哈迪投资50万美元建立迪奥公司,占股65%,迪奥用在巴黎的店铺和他的经营,占股35%,迪奥会在法国和米国同时经营,到美国后,哈迪会在媒体方面给与大力支持。
克里斯蒂安·迪奥带着惊喜告辞离开。
随后哈迪又收购了兰蔻部分股份,兰蔻在二战期间日子不好过,一直停产,二战后还没有恢复过来,期待有人注资,所以哈迪获得了15%股份。
欧莱雅呢,现在在停产期,因为老板被抓了,说他在二战期间帮助德国人。
至于香奈儿,几家门店还处于关闭状态,有人说香奈儿夫人在二战期间与德国人过从甚密,如今coco夫人躲去了瑞士。
哈迪让人给欧莱雅所有人和coco夫人去了信,如果他们愿意出售一部分手里的股份,哈迪集团愿意帮忙说项。
说白了都是为了生存。
他们曾经做过什么哈迪才不在乎,反正是德奸又不是汉奸。
再说了,
后来法国政府都没处理他们,说明他们的问题也不是很大。
与此同时。
安迪与法国波洛莱航运公司取得了联系,老板文森特·波洛莱过来拜访哈迪,双方聊的很愉快。
法国波洛莱航运公司是法国老牌航运公司,创立于1822年,二战中他们也遭受了重创,现在公司还保有12艘船,这已经非常厉害,拥有连接美国、澳大利亚、非洲各国以及亚洲的航线,老板文森特·波洛莱对哈迪的投资非常感兴趣。
其实所谓的各国上榜企业,都是在征求各企业后,商务部才会把他们列上名单,也就是从一开始这些企业就是愿意接受投资的。
对方愿意接受不多于公司股份30%的投资,双方在商谈一下午后,最后哈迪获得了35%股份,哈迪则投入9条货轮作为投资,同时哈迪航运租赁给波洛莱航运10条货轮。
至此,
哈迪已经掌握了4家航运公司。
成为绝对的全球航运巨头。
马歇尔计划,美国对欧洲国家的援助,需要运输大量的物资,对贸易行业是个极大刺激,同时也是航运业的春天。
法国行程总共15天,下一站考察团准备前往奥地利,这一次哈迪没有跟着,他派安迪和富国银行总裁前往,如果看到什么好项目,可以和他电报沟通,哈迪要赶回国内。
大选马上就要开始。
约翰逊到了最后冲刺阶段,哈迪要回去盯着,确保不出现其他意外。
他的私人飞机前几天就已经飞到法国等待,哈迪直接乘坐自己的私人飞机返回美国。
第268章:天啊啊~~~现在怎么办
哈迪的私人飞机直接飞往迈阿密,大选临近,各方都在紧锣密鼓的到各地发表演讲,为竞选做着最后的努力。
飞机降落在迈阿密机场,前来迎接的是迈克,哈迪下飞机后看到迈克,笑着给了他一个拥抱。
两人上车,一起坐在后排,哈迪问道:“跟着约翰逊一路演讲,累不累?”
“很充实,这是我喜欢的生活。”迈克笑着道。
哈迪凑近迈克道:“现在多学学,等以后竞选参议员,入驻参议院,做党领袖,然后参加选举,我相信未来你也有机会坐上总统宝座。”
“我会向着那个方向努力。”迈克道。
“对了,最近的演讲情况怎么样?”哈迪问道。
“很不错,我们提前都有安排,每场演讲人数都在两三万人左右,大城市可以达到四五万。”
“杜威那边呢?”
“自从‘黑金’事件后,杜威的人气降低了不少,他的演讲规模明显不如约翰逊总统,私下里还流传出消息,说杜威经常为此骂团队成员。”
哈迪听后笑了笑。
汽车很快来到约翰逊总统下榻的丽思·卡尔顿酒店,丽思·卡尔顿是全球首屈一指的奢华酒店,从19世纪创建以来,一直遵从奢华典雅风格,成为名门、政要下榻的首选酒店。
当哈迪和迈克走进约翰逊住的总统套房时,约翰逊正在和一个六十多岁的胖老头聊着什么,看到哈迪进来立刻露出笑脸,约翰逊站起来给了哈迪一个拥抱。
房间其他人也跟着站起来。
“欧洲之行收获如何?”约翰逊总统笑着问道。
“那些国家要重建,需要的是钢筋水泥,粮食生活用品,你知道我的哈迪集团主营传媒,在欧洲那边可没什么生意,收购了一些奢侈品品牌,只能说小有收获。”哈迪笑着道。
“哈迪,我给你介绍一下,这是我的竞选伙伴,副总统威廉·巴克利。”约翰逊向哈迪介绍那个胖老头。
哈迪虽然第一次见威廉·巴克利,却听说过他的大名,巴克利律师出身,担任过刑事检察官和郡法院法官,后来就职于国会众议院和参议院,1937年开始担任参议院多数党领袖,是一位有着深厚根基的民主党议员。
今年巴克利在民主党全国代表大会上,当选为杜鲁门的竞选伙伴,帮助杜鲁门进行竞选活动,当然,主要是党内活动。
哈迪还知道,后来这位威廉·巴克利在约翰逊连任后,做了副总统,一直到约翰逊任期结束。
“巴克利先生您好,一直听约翰逊总统说起您,可今天才第一次见到。”哈迪热情的和巴克利握手。
巴克利笑着和哈迪握手道,“说起来我们两个人很像。”
哈迪一愣,“为什么这么说?”
“呵呵,我负责帮助约翰逊总统争取党内支持,你负责帮助约翰逊总统获得民众支持,你说是不是很像。”巴克利笑着道。
哈迪也笑了。
“谢谢您的夸赞,我做的事情根本没办法和您相比。”哈迪谦虚道。
巴克利却认真的摇摇头,“不,你的黑金事件,是这场竞选活动取得胜利非常关键的一步,彻底把杜威的势头打下去,没人可以磨灭你的功劳。”
“黑金事件”。
哈迪心说,这都起了专属名字,恐怕这件事情要被记入米国竞选史册了。
众人坐下继续聊天。
约翰逊总统笑着道:“每到一地,民众都很热情,说实话我现在有些疲惫,不过却浑身充满干劲。”
“我觉得越是现在,您越要主意安全问题,我记得罗斯福总统在迈阿密演讲时,就遭遇到刺杀。”哈迪道。
巴克利点点头,“哈迪说的没错,我记得那是1933年,一个叫赞加拉的人对着罗斯福总统连开五枪,幸运的是没有打中,我们不能犯同样的错误。”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53/60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