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迪帝国1945(校对)第46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63/606


第342章:经济拯救者
“老板,丰田汽车社长希望拜见您,人就在门外。”哈迪的助理进来汇报道。
哈迪纳闷,
收购的事情他并不负责,主要由财团去弄,七大财团有统一规划,日本现在可收购的大型企业有六七百家,如果都来找哈迪,那不得把他累死。
“他有什么事情吗?”哈迪问道。
“他说希望单独见您,和您聊一聊日本汽车的未来。”助理道。
丰田汽车。
后世日本排名第一的企业。
哈迪想了想,
“让他进来吧。”
助理出去,不多时带着一个中年男子进来,哈迪在欢迎会上见过他,丰田汽车的老板丰田喜一郎。
“哈迪先生您好,真是打扰了!”
丰田喜一郎对哈迪深深鞠躬。
丰田喜一郎今年50多岁,带着一副眼镜,可以说正是年富力强的年纪。
“坐吧,不知道你找我有什么事情丰田社长,如果是收购的事情,可以去找财团商议?”哈迪问道。
丰田喜一郎再次鞠躬,然后坐在沙发里,不过却欠着半个屁股,摆出一副很恭敬的样子。
“哈迪先生,我想向您介绍一下我们丰田,还有如今日本汽车业的现状,或许对您规划日本汽车业有些帮助。”丰田喜一郎道。
哈迪点点头,“好,你说吧。”
丰田喜一郎介绍起来,丰田家原本开纺织公司,1929年的时候把纺织公司卖给了英国普拉特公司,他对汽车业感兴趣,后来涉足汽车制造业。
整个日本的汽车产业,全都从模仿欧美开始,丰田汽车自然也不例外,二战期间,丰田汽车获得一定订单,让丰田逐渐发展起来,不过丰田喜一郎很诚实,告诉哈迪他们获得的订单非常少,和其他日本大财团的汽车部门没法比。
二战结束后,因为曾经参与为军方提供装备,丰田汽车也受到处罚,好在没有被关停。
之前日本的汽车巨头,是三菱、五十铃、日产、斯巴鲁等公司,他们也全都是财团下面的产业,体量巨大。
也因为他们参与军工提供量大,有些汽车工厂被美军直接查封没收,哈迪他们收购的300家日本军工企业,其中就包括几家汽车工厂,如今那些工厂全部在哈迪他们手中。
丰田喜一郎在知道这些消息后,内心很是忐忑,他知道美国汽车业的发达程度,日本现在的汽车业根本没法比,如果美国财团在日本把汽车工厂开起来,那他的丰田将会被挤死。
而哈迪先生说过,日本今后主要发展生活用品和轻工业,汽车工厂会成为美国那边工厂的配套零件厂商。
似乎是这些财团并不缺少配套厂的缘故,他去找那些财团谈收购时,人家有些爱答不理的,自己报出价格,希望出售30%股份,获得200万美元资金,同时获得技术支持。
人家只是看了一眼就丢了回来,“你的条件我们不感兴趣,回去再考虑考虑吧。”
一句话打发了他。
他思索了整整一天,决定来找哈迪,希望能说动他支持丰田,哈迪听完丰田喜一郎的讲述,表情并没有什么变化。
现在的丰田,远不是后世的丰田,别说和美国车企比,即便是在日本,也只能算是二流或者一流末车企。
“哈迪先生,我希望获得您的支持,如果合并其他几家查扣的工厂,丰田汽车会快速成为日本最大车企,我敢保证会为您赚取丰厚利润。”丰田喜一郎道。
哈迪心里好笑,这是开始内卷了吗,准备吞噬同行。
“你的条件是什么?”哈迪问道。
“我愿意放出40%股份,换取200万美元和与其他工厂合并。”丰田喜一郎道。
哈迪摇摇头。
“那些工厂都有自己的作用,至于整车,原本我们并不想保留,如果你愿意,我会让几家公司收购丰田的股份,你们家族可以保留30%。”
“300万美元加300万美元低息贷款,我可以承诺,丰田汽车可以获得美国车企的先进制造技术,还有生产线。”
“丰田汽车完全舍弃其他工厂,只保留轿车和面包车生产线,不得涉足任何可能为军工提供帮助的类别。”
“如果这些条件你同意,去找代表团谈,他们会具体操作,如果不同意,那你可以自由经营。”
丰田喜一郎听出哈迪语气里的坚决,还有撵人的意思,站起来鞠躬告辞。
“我会好好考虑哈迪先生。”
哈迪让助理送丰田喜一郎出去,并吩咐他告诉代表团自己的决定。
300万美元收购款。
300万美元低息贷款。
这笔钱不是从其他银行出,而是从他带来那5.7亿里出,援助资金吗,就是做这个用的。
哈迪给了代表团一项权利,凡是接受七大财团收购的日本企业,除了可以获得美国的技术外,还可以获得数量不等的扶持资金,也就是低息贷款。
5年期限。
利息低到可以忽略不计。
只是这一条,
就会让无数企业心动。
他们现在活的很艰难,七大财团带来了他们最渴望的资金,带来了低息贷款,还有销售渠道,以及可以获得美国技术。
这是什么。
这是爸爸的爱啊。
你缺什么我们就有什么,只要你乖乖听话。
这样的条件,又有几家企业顶得住,一边是优越的条件,一边是不合作就去死,你会怎么选。
至于什么民族主义。
国家都被人占领了,还主义个屁啊。
很多企业选择了屈服。
时间过得很快,转眼到了9月下旬,哈迪他们来了一个多月时间,而这一个多月时间里,代表团总共收购了超过300家企业。
囊括电力、供水、电器、汽车方方面面各种产业,哈迪总共放出去3.5亿美元低息贷款。
在获得资金后,这些企业快速恢复生产,很多原来的熟练工人回到岗位,这一下解决了几十万下岗工人的工作。
有工作就代表能赚到钱,有钱就有饭吃。
不得不承认。
日本人很勤劳,比美国人勤奋多了,工作任劳任怨,而且现在工作难找,都倍加珍惜。
工厂里工人们加班加点生产,没人偷懒,生怕被管理者开除。
而美国工厂呢,工人动不动就罢工。
工会把工人们养的很刁,很多工厂一年到有半年在闹罢工。
而且美国工人工资高,比日本贵了10倍不止,在财团管理者眼里,这些工资可以忽略不计。
哈迪航运在日本,重新成立了一家航运公司,哈迪把手里剩下的货轮全部拿出来,一下子成为日本最大的航运公司。
至此,
哈迪收购的美军战后货轮全部消化完毕。
不过他也借此完成了全球的航运布局。
那些签约企业,得到来自美国工厂的零配件订单,这些零配件刨除运输成本,都要比在美国生产便宜很多。
工厂开工。
工人拿到工资。
一个个喜笑颜开。
终于可以吃一顿饱饭了。
如今的日本,哈迪只来了一个多月,人们就感觉到了明显的变化,不像之前那样死气沉沉,变得生机勃勃起来。
如今日本的大批企业,尤其是生活类产品企业,日夜赶工生产,生产出来的产品就会运往美国,而在美国进行二次加工后,甚至只会贴上一个标签,就会转运去欧洲,美国从中赚取差价。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63/60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