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迪帝国1945(校对)第58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89/606


这里扼守马六甲咽喉要道。
可以对马来亚、印尼形成区域影响,甚至辐射泰国、缅甸、老挝、柬埔寨、越南、菲律宾等国,现在东南亚的形势并不稳定,所以英美都急需一个真正的代理人。
哈迪就是准备利用这个身份。
从中获得更多利益。
尤其是印尼,此时他们的总统是苏加诺,政治倾向更亲苏,所以在美国和英国对他更警惕。
哈迪来到槟城,开始让HD防务公司开启爆兵模式。
美国的武器装备已经陆续运抵槟城,HD防务公司这几年,组建了多个作战室和战略研究室,有完善的人员储备,已经派到槟城,组建起一个司令部。
哈迪的这支军队,不同于任何国家军队,他的组织形式,严格意义上来说依旧是雇佣军模式。
所有军官全部采用雇佣制。
所以这就不涉及政变一说。
对外,
他们依旧属于HD防务公司一部分,不是国家军队,也因此,自治领的军队,从一开始就是精兵制,而不是广泛的民兵制。
这样养兵有好处也有坏处。
好处就是使用这只军队可以更加灵活,把他们拉到任何地方,别人都不能说是其他国家入侵。
而且不必担心军人做大,出现什么军人干政,因为他们就不涉及政治,是纯粹的战斗人员。
坏处则是养兵成本更高,只是工资就比别人的军队高出好几个档次,而且无法形成大范围预备役,如果遇到大规模战争,没有更好的基础。
不过哈迪知道,
二战后的几十年里,再也没有发生大规模战争,都是一些局部战争,精兵更适合未来战争的需求。
而且他这样的小国地区,即便有预备役也没卵用,人口太少,没有国土纵深,根本不适合打消耗战。
他的目标不是美、苏、中、英、法这些五常,他主要面对的就是东南亚这些国家。
哈迪自治领开始征兵。
严格来说,
是HD防务公司,在自治领招收当地人参加防务公司,前期准备招收2万人,其中一万陆军,剩下一万是海空军。
而且这些人,
在进行前期训练后,还会淘汰一部分,剩下的会加强巡逻,成为真正的雇佣军,融入现有的HD防务公司体系。
至于淘汰的那些人,有些会转为军警,服务于地方。
等这一批稳定后,会陆续招收第二批,哈迪的想法是,建立起一个陆战师,约1.7万人,海军6000人,空间3000人的队伍,这里面槟城当地人占80%以上。
......
哈迪来到HD防务槟城总部,这里已经建设的比较完善,哈迪今天准备和‘战略研究室’的那些专家们聊聊。
这里集合了一群高级战略人才,包括原美军高级战略参谋,情报专家,咨情分析专家等,他们的目的,就是帮哈迪分析东南亚这边的战略情况。
哈迪给他们的课题就是:
“马来亚未来走向。”
“新加坡与槟城自治领合并的可能性分析。”
“与印尼发生军事冲突的应对。”
第425章:磨刀霍霍向猪羊
哈迪坐下,和一群智囊聊起来,对于“马来亚未来走向”,他们的意见比较统一,肯定会独立,英国已经无法阻挡。
但如何独立,这中间又有什么变化,哈迪能从中捞到什么好处,这才是他们研究的东西。
新加坡与槟城自治领合并的可能性,这些研究员觉得完全可以操作,新加坡的情况,此前和槟城与马六甲完全相同,属于自治领,至于用什么方法?
一个社会咨情分析专家看向哈迪道:“哈迪先生,我有个提议,玛格丽特公主马上就要生产了吧?”
哈迪点点头,“已经六个月了,再有三个月就会生。”
“您觉得是否可以运作一下,让英国把新加坡赐予您未来的孩子呢。”
哈迪眼睛一亮。
这个主意不错啊。
至于“与印尼发生军事冲突的应对”这条,其实是因为柔佛的前车之鉴。
哈迪投资公司在马来亚,吸收大量华人资产,后来发生和柔佛的冲突,灭了柔佛苏丹。
而在半年前。
哈迪开始布局印尼,让投资公司进入印尼市场,开展收购活动,哈迪如此做,未来难免可能和印尼发生冲突,所以才会让这些人研究与印尼发生冲突如何应对。
先说哈迪会不会和印尼发生冲突。
肯定会。
不管是利益纠纷,还是看不顺眼,哈迪进入印尼,心里就有主动挑事的想法。
主动靠过去。
利用经济制造摩擦。
算是柔佛苏丹的套路了。
有人会说,印尼可不是柔佛,可以随意让哈迪揉捏,印尼独立后,面积190万平方公里,人口上亿,妥妥的大国。
哈迪的实力,在这样的大国面前根本不够看。
但哈迪还真不怕他。
就想碰碰他。
......
半年前
哈迪公司通过正式渠道,进入印尼市场,在印尼开始多家投资公司,此时的印尼和美国建交,还处于比较友好的状态,印尼奉行独立外交政策,虽亲苏却没打算完全依附。
总之有点两头捞好处的味道。
其实这是弱国的常态,不能说错。
外交无非三种状态,一种像美苏,自己做老大,睥睨天下舍我其谁,身边收拢一帮小弟。
第二种就是甘心做小弟,有的因为地缘,有的因为政治,归在两个大哥身边。
第三种就是左右逢源的,想保持自己的独立人格,利用纵横术,在纷繁复杂的国际形势间来回穿梭,这种也不少。
此时的印尼,对于外来投资非常欢迎,印尼刚建国不久,基本上还处于一清二白的阶段,自然希望外国人能来投资。
印尼真正的有钱人,大多数是华人,在度过最初的稳定期后,印尼政府开始对华人实施打压政策,当时的财政部长在讲话时就明确表示,华人只占印尼总人口的5%,却占有印尼资产70%这样的话,必须改变这种状况。
随后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挤压华资的政策,譬如碾米业,只能由印尼人经营,致使大批华人碾米工厂倒闭,随后被印尼人低价收走。
还规定所有企业大股东必须是印尼人,华人只能做小股东,弄得华资企业异常艰难,很多纷纷倒闭,或者贱卖给印尼人。
哈迪投资公司过来,这些华资企业,又有了另一条路,就是加入哈迪投资公司,变成外资合资企业,外资合资企业,在印尼是合法的,这样印尼人就没办法巧取豪夺了。
而且哈迪并非一点不付出,会提供资源和渠道,让这些企业进入哈迪经济圈。
圈子非常重要。
即便是美国大财团,都会打造经营圈子,何况这些东南亚小企业,进入哈迪这个大圈子,立刻让他们有种从泥塘跃入大江大河的感觉,自由又畅快。
哈迪投资公司还鼓动这些人,把公司总部设在哈迪自治领,或者设在开曼,甚至设在英国或者美国。
这样好方便合作。
至于当地,只留下经营办事处就行。
一开始印尼政府并没有太在意,可等发现问题后,哈迪集团已经收购大批企业,而且所有程序完全合理合法。
国家法律没有规定华人不能把资产卖给外国人。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89/60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