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神从种田开始(校对)第24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44/900

  达格的智慧也能理解工人们表达的意思,按照规划好的图纸,不用半小时就能形成一米多深的稳固地基。
  建造一栋养殖厂,达格起码为建筑队减少了五天时间。
  七……八……九……十……十一……
  一座座养殖厂在商业区拔地而起,按照计划标准,养殖厂的数量要足够容纳小镇全部的中型养殖户。
  这样一来,二十座养殖厂是跑不了的,加上本来就有的六座,最终商业区会出现二十六座养殖厂。
  另一边
  奥丁在地图上,把这五十拉姆的药田解锁,赐下可以加速生长的木元素。
  为什么是五十拉姆而不是三十拉姆,那是因为他想让移栽的药材快速生长起来,以满足小镇养殖户的需求。
  虽然这样做有些浪费,但事关重大,浪费一点也不打紧。
  每拉姆药田可以吸收15滴木元素,效果则是药草体型增大30%,生长速度提升30%,药性提高50%。
  这几种效果都非常不错,含有药性的草叶会更大,恢复得也更快,药性的增加能让祛瘟粉起到更强的药效,将鸡瘟彻底扼杀在摇篮中。
  养殖激励计划再稳步的进行当中。
  商业区的养殖厂每建好一栋,市政厅就安排养殖户入驻进去,并顺带提供一批鸡苗,让他们以最快的速度把家禽数量提起来。
  一个月后,激励计划初显成效。
  最开始扩大规模的老养殖大户陆续完成扩大指标。
  养殖厂有四层,每一层又分为四处独立的饲养间。
  原本每个饲养间只会喂养最多不超过一百五十只家禽,整栋厂房也就二千四百只,在鸡瘟爆发后,他们甚至把数量下降到二千只都不到。
  而如今,在有了祛瘟粉做保障后,他们将每个饲养间的家禽数量提高了五百只!
  听起来有些夸张,但实际上,奥丁当初在设计厂房的时候,就是按照这个饲养密度来设计的。
  每个隔间五百只,一整栋八千只,这个饲养数量才算是真正发挥出了厂房的养殖潜力。
  六座厂房加起来就是四万八千只,在后面,还有二十座建成的和尚未建成的养殖厂房在向这个数字靠拢。
  面对日益增长家禽数量和养殖厂房,市政厅不得不下设一个养殖管理机构,对养殖厂房进行专项管理。
  祛瘟粉的投喂工作不在是将祛瘟粉售卖给养殖户,让养殖户自己投喂的方式。
  而是由管理部门亲自对养殖厂进行投喂工作,养殖户只需要按照饲养规模缴纳费用就行。
  至于为什么要这样做,主要是担心有人铤而走险,抱着侥幸心理不喂食或者少喂食祛瘟粉。
  在饲养密度如此大,家禽交易如此频繁的情况下,鸡瘟一旦爆发,将会对小镇的养殖业产生灭绝性的危害。
  完善的管理制度,也意味着小镇的养殖业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这是一种进步的表现。
  除了投喂祛瘟粉,养殖专项管理部门还对厂房免租期限进行监督,按时收回厂房费用。
  另外,考虑到养殖规模,在以后说不定还会建立一个专门孵化鸡苗,为养殖户提供雏鸡的孵化基地。
  过大的养殖数量势必会导致鸡苗供应不足,养殖户自己孵化鸡苗又会很耽误出栏时间。
  一个大型的鸡苗专供基地,能够很好的解决这个问题,还能为市政厅带来一笔收入。
  就这样,奥丁老爷把孵化基地的建造,放在二十座养殖厂之后,等养殖厂全部建造完毕后,就开始兴建孵化基地。
  时间一天天过去,商业区的规模越来越大,在第三阶段家禽激励计划下,所有的老旧养殖民房全部拆除。
  中型养殖户摇身一变,成为了拥有独立厂房的大型养殖户,享受着新政策带来的致富捷径。
  现在小镇上的小型养殖户,就是那些利用新住房所带的前后小院,饲养的少量家禽。
  他们的饲养数量,不会超过五十只。
  而且这样的饲养散户现在也不多了,并且还在慢慢减少当中。
  现在留给他们的只有两条路。
  其一就是彻底不养了。
  因为没有人愿意跟一群臭烘烘的家禽做邻居,况且还是在居民区的中心一环,散户被排挤是小镇经济发展,居民富裕的必然结果。
  其二就是跟那些中型养殖户一样,积极响应激励计划,享受政策带来的红利。
  除了这两条路,他们别无选择。
  总而言之,在过个一两年,养殖散户就会正式退出巨石镇的舞台,而密集型养殖业将会崛起。
第二百章
佣兵瓶颈,新的资源地
  交易坊市
  这里有外地批发货物的商人,有本地出售家禽的养殖户,有居民区前来购买东西的居民……
  繁忙的车流和人流在此交汇,形成一片熙熙攘攘的景象。
  “咦!怎么感觉最近出售的家禽变多了,上次我们回去的时候连马车都还没有装满呢。”
  “是啊,明显多了好多,这次应该能装满了!”
  “废什么话!赶紧干活,还是找咱们的老熟人来福太太,如果她那里不够装满马车,我们再去别的摊位采购一批。”
  “是老板!”
  这是发生在交易坊市的一幕普通对话,而这样的对话,在最近时常发生。
  数量充足的家禽会装满前来经商的马车,而不是让他们空手而归。
  当有了足够的利润后,就会吸引更多更大的商队前来,以货带客,在缺少资源的艾拉大陆是很普遍的现象。
  今年,是奥丁当上巨石领领主的第三个年头,冬天一过,领地经济就迎来了一波发展小高潮。
  肉食铺自是不说,两个分店稳定收益,一天保底挣个两百金币,比去年翻了四五倍。
  还有就是养殖业的扩大,对艾拉大陆的养殖业而言,巨石镇的家禽养殖,已经成了行业奇迹,并且还在以极快的速度增长当中。
  在其他任何地方城市,都没可能做到跟巨石镇这样的规模。
  二十六座大型养殖厂房,整齐划一的出现在商业区,其配套的供水设施,处理鸡粪的发酵池,平坦的石子路,高大的厂房院墙。
  漫步在街道上,奥丁甚至有一种梦回前世的错觉,不过木质的建筑跟钢筋混泥土相比较起来,还是差了许多。
  耐久和承重,决定着木质房屋的上限,而木质房屋又决定了小镇的人口密度,这在无形中就限制了小镇的发展潜力。
  “呼~慢慢来吧,反正我这里又没有领土限制,前面有打铁声,顺便去冶炼工坊看看吧。”
  奥丁老爷走着走着便到了冶炼工坊附近,顿时起了进去看看的心思。
  叮!叮!
  还未靠近,就先听见了清脆的打铁声,看来索林族长按照他的吩咐,安排了族人到冶炼工坊工作。
  “领主大人好!”
  “见过领主大人……”
  “……”
  走进工坊,工人们纷纷停下来手中的活计向他行礼,奥丁点点头,示意工人们继续。
  工坊内的温度很高,健壮的高山矮人皆赤裸着上半身,在属于自己的一方锻造台上卖力的挥舞铁锤。
  他在一方锻造台前停下脚步,眼前的矮人铁匠正在卖力的锻造一面铁锹。
  沉重铁锤敲击在红彤彤的铁锭上,强大的力道迫使铁锭改变形状,矮人铁匠手上不停,连续十几下精准的敲打,让铁锭迅速变成薄薄的一块。
  基本的厚度达标后,矮人铁匠更换小锤开始修整外形。
  密集的叮当声不绝于耳,不一会,铁匠把成型的铁锹浸入水池中,锹头尖且呈弧形,锹根厚实且宽阔,整个锹面还略带一点弧度。
  只听滋啦一声,一把精良的铁锹就制作完毕。
  这样上好的铁锹,在市面上最起码卖五银币,而同等重量的铁锭,连一银币的价格都卖不出去。
  这就是原材料和深加工的区别。
  目前工坊的铁器锻造,以各种农具和常用器具为主,先满足小镇的种植业和建筑队需求,再来考虑售卖。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44/90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