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生从全真开始(校对)第12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26/476

  马钰转身,徐天涯沉默一会,朝马钰鞠了一躬,随后四望了一下这熟悉的宫殿群,神色闪烁,片刻之后,便消失在了原地。
  山下,老头与黄蓉还有小龙儿已经等候多时,鉴于目前北地的乱局,这些日子,在徐天涯的劝说之下,老头也终于答应,随徐天涯一同前往江南。
  与徐天涯汇合之后,三人坐上一辆马车,随着浩浩荡荡的队伍,出了终南山范围,朝着遥远的江南而去。
  路途遥远,再加之队伍浩荡,甚至还有十几车的道藏典籍,再加之如今北地大乱,遍地烽烟,故而赶路速度也是极为缓慢。
  大半个月时间,才勉强赶至宋金边境,不过好在也没有哪些不开眼的人敢来招惹全真的这支队伍。
  令人惊讶的是,较之沿途的遍地烽烟,战火四起,这曾经战火纷飞的宋金边境,反而显得安宁不少。
  一打听才知道,一个多月之前,在苍湖岭,聂字营水淹三军,大败完颜洪烈留下的精锐金军。
  随后聂长青挟大败金军之威势,统合了已经群龙无首的明教义军,自领明教教主之职,随后更是以战养战,趁着金军皆被蒙古缠住的天赐良机,四处扩张,已然有称霸一方的威势。
  夜幕降临,队伍在荒野扎营歇息,至深夜,徐天涯独身出了营地,身形在黑暗之中闪烁,很快便消失在了茫茫黑暗之中。
  水门县,一座在北地不怎么起眼的普通县城,在如今,因明教义军主力驻扎于此,却是是因此而名声大噪。
  曾经一天到晚都看不到几个兵丁存在的县城,现如今几乎成了一个硕大的军营,聂字营万余将士驻扎城内,城外则是其他各部义军,总共七八万人汇聚在这小小的县城范围内。
  城墙上一堆堆篝火熊熊燃烧,将整片城墙照得通明,不管是县城亦或者城墙上,随处可见持着兵戈巡逻的义军将士。
  战场交锋从来都不会是简简单单的正面厮杀,暗地里的刀光剑影,甚至比之正面厮杀还要激烈许多。
  义军主力驻扎于此,几乎每天都有金国刺客出现,刺杀的对象大都是义军的各个主要将领,而聂长青,则是主要的刺杀目标。
  而随着义军的整合,刺杀的频率亦是越来越多,身处中都的完颜洪烈疯狂的派遣着手下江湖人士及刺客死士,试图打乱义军的整合。
  这也就导致了如今这水门县城戒备森严的场景。
  徐天涯早已入城,若只是避开巡逻的普通士卒,对如今的徐天涯而言,不要太简单,但难的是,越往城中去,戒备就愈加森严。
  最终在距离城主府约莫五百步的地方,徐天涯停了下来,再往前,哪怕以如今自己的武功修为,就有被察觉的可能了,当然,不顾被发现的可能,强行潜入,也不是做不到。只是那样一来,被发现的危险将成几何级提升。
  若是在空旷的大军驻扎地,哪怕是绝顶高手,要毫无痕迹的潜入,那则是不太可能的事情。
  且一旦被发现,哪怕是江湖绝顶高手,也敌不过千军万马,一旦陷入人海之中,能做得也只有在体力亦或者内气耗尽之前多带走几条性命陪葬而已。
  “不过自己,似乎……”
  徐天涯下意识的轻抚了一下腰间近乎空荡荡的酒葫芦,嘴角却是露出了一丝莫名的笑意。
  “一人一剑镇一国?”
  徐天涯突然有些向往那一天的到来……
第一百七十二章
潜入
  哪怕此时已是深夜,书房之中依旧是灯火通明,整个义军,割据一方,看上去是威风凛凛,世人敬仰。
  但其中的苦楚也只有聂长青自己清楚,义军本就遭受金军重创,他自己的本部精锐在金军的围追堵截之下,也是死伤惨重。
  虽绝境存活,名义上也总领了义军,但聂长青很清楚,这一切就好似空中楼阁一般,随时都有可能轰然倒塌。
  战火肆掠了这么久,百姓要么死,要么逃,义军统治的地域,完全称得上荒芜!
  缺了面朝黄土劳作的百姓,义军统治地域就几乎没有东西是不缺的,物价飞涨,每时每刻几乎都有动乱发生。
  更别说还有着时刻都在扩张的大军需要供养,大半月下来,聂长青都不知道自己是怎么撑过来的。
  书桌上的卷宗堆积如山,曾经握剑的手已经很久没有习过剑了,有时候聂长青也会忍不住去想,若是自己没有选择这一条路,还在江湖的话,会是怎样的一个场景。
  念头每每至此,聂长青总是忍不住思及自己那位如今已经名震天下的师弟。
  他当初怎么也没想到,当初偶遇的小货郎,短短几年时间,就已经立在了江湖之巅!
  但转念一想,他也不由暗自摇头,当初他又何曾想到,自己会变成如今这般模样……
  思绪纷飞,他放下手中卷宗,走至窗边,院中篝火燃烧,披甲执锐的亲卫士卒四处伫立,戒备之森严让聂长青自己都忍不住摇头。
  当初习武有成的时候,又哪里会想到,身为习武之人,会连自己的安危都不能把握住,竟需要这么多人来保护自己……
  而就在这时,一抹微风吹起布帘,聂长青神色突然一变,锵的一声拔剑而出,竟陡然转身一剑劈向了身后!
  “师弟!”
  剑锋戛然而止,聂长青惊讶道:“你怎么过来了!”
  “许久不见,师兄你武艺生疏了啊!”
  徐天涯瞟了一眼那有些轻微颤抖的持剑手臂,调侃了一句。
  “太久没习武了。”
  将剑归鞘,聂长青摆了摆手,低头看了一下手中那还刻着全真二字的长剑,苦笑道:“琐事太多,一身剑法都快丢完了!”
  “现在都得靠手下人保护了。”
  自嘲了一句,聂长青又问道:“师弟你怎么来这里了?”
  “路过,就过来看看看。”
  徐天涯也不拘束,环视了一眼整个房间,目光最终定格在书桌上那堆积如山的卷宗之上。
  这时,徐天涯也不禁回想起自己当初赴江南琐事缠身的场景。
  “事太多了,可比不得师弟你潇洒。”
  聂长青走至书桌前,随手拿起一卷卷宗,调侃道:“君山压群雄,又战东邪,临安侯潮门更是斩西毒,师兄我听到这消息,可是被震撼得不轻。”
  “哈哈,名声再大,也比不得师兄你啊,割据一地,称霸一方,说不定都称孤道寡了,到时候,我这江湖人,可还得倚仗师兄你赏饭吃了!”
  “称孤道寡……”
  听到这四个字,聂长青眼中也不由闪过一丝向往,都打拼到这个地步了,又岂会没有问鼎天下之心。
  “主公!”
  就在这时,门外突然响起一道声音也打断了聂长青的思绪。
  “进来吧。”
  话音落下,一儒衫中年男子便走进了书房,他神色有些难看,似乎是遇到了什么棘手之事。
  只是当看到房间内的徐天涯之时,儒衫男子也是一怔。随后下意识的看向聂长青,见到聂长青并没有被挟持的迹象后,才松了一口气。
  “这是我曾在全真时的师弟,徐天涯,这个名字兆廷你应该不陌生吧!”
  听到聂长青介绍,刘兆廷立马整理了一下儒衫,朝徐天涯拱了拱手:“徐道长之名,兆廷亦是闻名已久,今日一见,果真名不虚传!”
  徐天涯连忙还礼,也客套了两句。
  聂长青又介绍了两句,才道:“师弟也不是外人,兆廷你也不用顾忌什么。”
  听到这话,刘兆廷才放下心中顾忌,连忙道:“主公,刚才探子传回消息,边境宋军已有异动,兆廷猜测,宋庭与蒙古极有可能已经达成了一致,如今宋军的异动,估计是准备响应蒙古的伐金之战!”
  这话一出,聂长青眉头一皱,神色却是有些难看起来。
  宋庭伐金!
  在之前,是他梦寐以求的事情,但现如今,对他和义军来说,可就是天大的祸事。
  毕竟,如今义军割据的位置,可是竖在了宋金两国中间,宋庭伐金,搞不好就是醉翁之意不在酒!
  寂静之间,那刘兆廷却是忍不住看向站在一旁的徐天涯,徐天涯的身份,他自然清楚,大名鼎鼎的全真派弟子,而且还是掌教嫡传,如今更是掌控江南全真,一言可动江湖!
  在他看来,全真派下一任掌教,恐怕已经是非他莫属了。
  这些都非他所关注的,他虽未曾在混迹江湖,但仅仅从之前那轰动天下的黄河帮之事,便可看出,这徐天涯,手中掌控的权势与资源是多么的庞大。
  “主公与他明显关系极好,若是得他帮助……”
  刘兆廷心中忍不住思索起来,细细一想,愈发觉得这是个极好的办法,只要徐天涯动用资源帮扶义军,目前义军所面对的绝大部分问题,都将不成问题!
  甚至,说不定还能借此机会一飞冲天,从而为主公定下王霸之基!
  一想到这,刘兆廷心中就是一片火热,但一想到主公那倔强性格,刘兆廷心中火热便立马消失大半,以主公的性格,这法子,估计是行不通……
  看着聂长青与刘兆廷两人商议,徐天涯站在一旁,未出一言,直至刘兆廷离去,徐天涯才出声道:
  “宋庭伐金,此事在临安之时,我就曾有所听闻,据说临安朝堂内也有不少对义军不利的言论,师兄你还得小心。”
  聂长青点了点头,勉强挤出几丝笑容,装作不在意的摆了摆手:“没什么大不了,实在不行无非一战而已。”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26/47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