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北云(校对)第31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19/969


佛宝奴笑着躲开了,坐在那两人就跟刚才那些可怕的话题没有发生一般,宋北云继续说道:“辽皇要么已经死了,要么已经无法动弹了。其实从你们那个王爷来这里时,我就应该猜到了,他从头至尾没有说奉辽皇命,而是张口闭口大皇子,阿奴啊,你野心好大。”
“不许叫我阿奴。”佛宝奴弹了他额头一下:“这是你能叫的吗?在辽人中如此称呼,便如你汉人称呼女子为心肝一般,让人作呕。”
“想当女帝?”
“男儿身。”佛宝奴仰起头:“记住,我是男儿身。”
第374章、二年7月20日

凡尘不过逐名利
“我好奇,你究竟是怎样查到我的?”
酒过三巡,圆脸小虎牙红着脸撑着脑袋看着宋北云:“我自以为藏的很好。”
小宋抬起眼睛看了她一眼:“没有能包住火的纸,或迟或早都会叫人知道。你听说过五人之规吗?”
佛宝奴默默摇头。
“就是说这天下虽大,从一人到另一人,只需五人。不管你是贩夫走卒还是真龙天子,中间至多也便是五人。”宋北云笑着吃了口猪肚:“当然,有些许夸张,不过也差不多了。今日我就让圆脸小虎牙涨一回见识好不好?”
“你说。”佛宝奴笑盈盈的看着他:“我倒要看看你能玩出什么花来。”
小宋放下筷子,仰起头看着身边不远处的一个食客:“我们干特务这一行的,第一个要素就是观察力要敏锐,你看身边那人,身穿粗布衣裳,但脚上却是一双丝锦双绣的鞋,但鞋是旧的,鞋底子都快破了,这说明他是个家道中落的,而为什么家道中落呢?你看他脸上,双目无神、无精打采,眉眼间一股丧气,坐在那唉声叹气。”宋北云笑着说道:“你猜是为何?”
“这与你知道我,有何关联?”
宋北云哈哈一笑:“是吧,这便是有趣的地方,你的身份是耶律佛宝奴,是个男子还是个皇储。我派人去辽国打探,只需要在各个奢侈物件的铺子里打听一番,‘唉,您可知道耶律大皇子最喜欢什么物件’,就能大概知道你平时的喜好,有喜好就有圈子,有圈子就有熟人,有熟人就有消息。看似一堆没有用的消息凑到一起,便能拼凑你这个人平时都干些什么,与何人打交道,我们再从这些人里去筛,筛出来最有可能的几个人,再进行二次筛选。”宋北云竖起两根手指:“最后得到了两个符合标准的人,一个是翰林马明远,一个是辽国太常寺丞何为舟,两人都是辽国屈指可数的青年才俊,大皇子与这二人都私交甚密。”
佛宝奴听得眉头都皱了起来,她甚至都没想到自己那点事在辽国都没几个人知道,但似乎一举一动都被这千里之外的宋国官员看在了眼里。
“但是啊,何为舟此人爱贪点小便宜,出去喝酒总是让你结账,这样的人一次两次倒是无伤大雅,但时日一长,就算大皇子胸再大也顶不住啊。”
“胸襟!”佛宝奴恶狠狠的纠正道:“莫要以为我不知道你又在调侃我。”
小宋倒是没在意,他继续说道:“那就剩下这个马明远了,他年少成名,号称是辽国的晏殊,但跟晏殊不同的是此人从一介布衣一点一点以真才实学进入了翰林院,且为人仗义、
老成敦厚、博施济众,是为温良恭俭之典范。这样的好人谁能不喜欢呢,更何况一贯小气的小虎牙还送了他超豪华文房三宝一套、吴道子湘妃骨扇一柄、王羲之拓本一套,这还不够明显么?小虎牙送别人最多也便只是一幅字画,还多是赝品。”
“我不是小气,是真的穷……”佛宝奴直起身子:“你以为当皇子很有钱吗?你以为人人都似你这般贪官污吏?”
“小声点。”小宋笑着摆手道:“辽人都以为大皇子是在拉拢这个马明远,但若是拉拢却是不需这般,更何况那马明远是个典型的书生,善良有余却不够多谋,于政无意,对阴险毒辣的小虎牙来说作用不大。拉拢这样一个人,倒不如拉拢一下户部侍郎陈得羽、吏部侍郎陈诚,这两个人未来定然是尚书之才。”
佛宝奴眼睛瞪得老大,她是万万没想到,这宋北云的手段如此厉害,不光是把自己查得个底朝天,甚至连辽国朝堂的底子都给摸了一番。
这人也太可怕了一些,只是坐在这谈笑间就让人感到不寒而栗,若是这等人不除,辽国日后绝对要在他手中吃大亏。
“小虎牙,你在想法子弄死我吧,眼神骗不了人。”小宋笑道:“我能理解,也不怪你。要是你我身份对调,你现在已经死了。”
“看看宋大人你说的什么话呢。”
佛宝奴虽然口中否认,但的的确确真真切切的是没了气势,短暂的几句话,自己堂堂皇子就已经被面前那个人给压制住了。
“马明远,挺好的。”宋北云笑着起身,拍了拍佛宝奴的肩膀:“好好珍惜。店家,结账。”
他穿着那一身华丽的飞鱼服走了,只剩下佛宝奴坐在原地,她现在从头到脚都是冰凉的,因为刚才虽然宋北云什么都没说,但拍肩膀时的杀气已经投过衣裳传递到了她身上。
她一下子就清醒了,刚才那个人是大宋第一禽兽不如的混账,如果给他掌帅印,他打赢了能把帝国降军全活埋的人。而最后那句话,特别是那句“好好珍惜”就是在告诉自己“别瞎捉摸,你家小马的命就挂在一线之间”。
许久之后,佛宝奴暗暗呼了一口气出来,她眉头紧蹙,虽是炎热酷暑的天气,但她却如同刚从冰窟窿中出来一般,浑身上下都凉透了。
但不论如何她都是一国皇子,虽是被吓唬了一番,但好强的她很快就调整回了状态,坐在那给自己倒了一杯酒,一口喝下后,轻笑了起来:“好呀,看看谁斗得过谁。”
说完,她也起身:“店家,结账!”
“这位爷,方才不是已经结了么?”
佛宝奴眼睛一瞪:“是觉得我给不起钱吗?需要他来结?”
“那……诚惠四百文。”
交了钱,佛宝奴走到了街上,她感觉浑身都不自在,就像一直有人在盯着她似的,她站定一会儿才转身朝鸿胪寺的方向走去。
回到鸿胪寺,她第一件事就是召来了寺丞,说想要提请与大宋的商业贸易细则,寺丞不敢怠慢,连忙报到了寺卿那头,那寺卿一听而没犹豫就将这个口信递给了赵相。
“哦?辽国皇子提请?”
“正是。”
“我去与官家说上一声。”
而在这边都张罗起来的时候,宋北云回到了工坊中,继续折腾最近的几个着急开发的项目中去了。
根据现在的研发进度,第一批投入市场的东西会是玻璃器皿和一些铁制品,但量不会太大,虽然迟早都要冲击市场,但需要给现有的市场一些缓和时间,释放出一个信号来。
第二批投入的市场的原定计划是棉毛纺织品,他已经从天竺采购了大量的棉种,如今已经在安徽、浙江、江西、江苏等地补贴性拓荒开垦了,今年九十月份就会收回第一批棉花,到时大宋就将会有属于自己的棉纺行业。
当然……这都是钱,叮铃哐啷的铜板在源源不断的往外砸,小宋觉得如果合适的时候,真的是要发动一场战争来调整资源供求结构。
大宋发动战争……听起来其实是一件蛮好笑的事,但这件事现在显然已经隐约要提到纸面上来说了。
三大行业冶炼、纺织和化工现在只有小宋的本行化工业没有正儿八经的启动,都是别的行业捎带手在那玩着,基本还都处于研发阶段,但这一行他其实并不着急,这是一个有基础门槛的行业,化学、材料学需要的并不是什么天才的突破,而是经验的积累,不过即便如此,化肥工业也应该可以正式上马了。
化肥和农药这两个产品能够在这土豆没有出现之前让更多的人熬过难捱的饥荒年,而人口在食物满足和对劳动力的需求激增之后,应该是会迎来一次五代十国之后的第一次婴儿潮。
“老子这算不算为万世开太平?”宋北云叼着一根狗尾巴草,嘀咕一句之后,对身边的人说:“去,探险二队准备,一个月内启程前往天竺引入那边的高产粮种,跟他们说,那些粮种就算是他们用屁眼夹也得给我夹回来!”
“是,宋大人。”
正说话间,远处的锅炉又传来了一声爆炸,大地上再一次传来了振颤,宋北云默默叹了口气,但却还是起身去往了爆炸现场。
这些日子以来蒸汽锅炉那边的连续爆炸,已经造成了十几人不同程度是受伤,还因伤势过重死亡了一个工人,虽然宋北云给予了高额的补贴,但蒸汽房这边却还是没几个人愿意来。
他这次来也并没有骂人,毕竟他干的事是什么事?这可是为往后的所有工业基础奠基,失败在所难免、牺牲也在所难免,毕竟现在所有的一切都还在摸索阶段,烧开水一定会是人类转化能量最高效的方式,除非小宋突然之间觉醒了天之力,让灵气复苏,世界上百分之九十五的人和百分之八十的动物都有超能力。
否则人类文明就根本无法绕开烧开水这个发展历程……
“唉……密封性还是密封性,这个密封性怎么就是弄不好呢。”
小宋坐在破烂的工棚里,周围到处都是锅炉爆炸喷出来的东西,这个在他上辈子满地都是丝毫不引人注意的东西,印象最深的就是他和他爹去温泉时顺藤摸瓜的那个巨大锅炉房。可偏偏就是这么个没有技术含量的东西,在这里却成为了他前进道路上最大的绊脚石。
头疼啊……
“宋大人,歇息一下吧,这里我来清理便是了,此番无人受伤算是万幸。”
“你说,这密封性到底如何是好啊……”
第375章、二年7月21日

人畜无害宋北云
在宋北云发愁时,一张告示悄无声息的张贴在了城门上,上头最显眼处就写着“大宋第一家工学院上线啦,工部尚书亲自挂牌”的大字。
许多人慕名而来,不过仔细解读之后,倒是有些人失望而归,因为这工学院里出来的人,并不教授四书五经而是教授一些工农要术,虽是工部主持的,但却无法考取功名,光这一条就让许多屡试不第的学子望而却步。
不过那条毕业后分配工作的补充却让不少年轻的工农家子弟来了兴致,本来这师带徒就是大宋传承的基本方式,学徒要在师父那学满三年,然后再给师父白做工三年,这才算是出师。而这工学院另辟蹊径,直接说三年毕业就给包分配工作,而且学习期间虽是没有工钱,但却能管吃住。
这一条让不少贫苦人家的孩子看到了一丝光明,许多人抱着试试看的态度便去报了名。
“听说了没,报名的那边若是识字的,每个月有一贯钱补贴,若是不识字的也能有个什么扫盲班。”
“啥是扫盲班?”
“便是教人识字的地方。”
“能识字?”
“嗯!”
坊间消息的传播速度非常快,在许多人眼中,识字便已是读过书的人了,谁家不想自己的孩子是个读过书的人呢,一听这不要钱还包吃住,甚至还能管教书,这等好事不去的岂不是傻子?
这一下报名的人顿时就多了起来,那些社会最底层的、最遭人看不起的人都簇拥了过来,虽然报名时已经说明了,这个并不是正儿八经的入学,只是学工学艺。
但人们并不在乎,他们只看到是朝廷举办的工学院、只看到了包吃住、包工作,还能认字,这还有什么不满意的呢?
而这边热火朝天的时候,朝中几个督学已经站在了赵相面前,他们义愤填膺的数落着宋北云的不是,其中把这私自办学的事说了出去。
“他办的那个工学,那也能叫学?有辱斯文!”
“正是,相国大人,你为百官之首,切不可纵容此种行径。”
赵相微微抬起头看了看面前的几人,又轻轻低下了头:“工学能入科举?”
“那倒是不能,不过……”其中一人还在争论着:“可这不正是离经叛道?”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19/96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