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北云(校对)第43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34/969


“那你就很难解决这里的可题。你别看我,我在细节上能给你提供帮助,这种宏观调控可题我是真的不擅长。那是他的领域。”
“你去求求他吧……”
“凭什么?”妙言歪着头看着佛宝奴:“我凭什么求他,他又凭什么答应我。”
“好烦!”佛宝奴满脸不高兴:“走,朕要陈兵十万在襄阳城外,不来朕便炮轰襄阳!”
“你去试试呗,看看谁炮轰谁。”妙言叹气道:“他吃软不吃硬,要我瞧啊,辽国最软的便是陛下您这副身子了。”
“去去去……没一句好话。”
佛宝奴现在一身都是屁事,她经过妙言这么提醒才知道如果真的全盘效仿大宋,可能辽国真的是会内乱的,但所谓按需调配的话,辽国一年也用不掉十万斤煤,还不如木炭用的多。这开矿就没有意义了,最终多余的产能可不就是流通去了宋国,最后苦了辽国的百姓,肥了贪官的腰包。
这不成啊……但现在愁人的地方就在这里,辽国没有一个能将这些东西衔接上的人,七零八碎的拼凑起来,全方位都不如人家宋国。
全盘宋化的想法可行,但……谁来执行却是一个大可题。
“有了!”佛宝奴眉头一皱:“既是如此,那我便与他等价交换好了。”
“换什么?用孩子换计谋吗?”
“那个不急。”佛宝奴说完,立刻意识到自己说错了话,她诧异的看着妙言,眼里全是疑惑:“你是不是就是为了逗弄我来的?”
“没有没有,陛下圣明。”妙言掩着嘴笑道:“还不知陛下有何想法?”
“我们契丹人在冰天雪地的时候,都会用东西换别人的东西。一个好猎户一个冬天可以睡四五个人家的娘子,在我们看来并无可题。”佛宝奴沉思道:“那既是用你们汉人的想法行不通,那便用契丹人的法子吧。”
“陛下的意思是……您要去陪睡?”
“呸!”
“是呸还是陪?”
“不许再说话!”佛宝奴气急攻心:“我的意思是我出兵将长安给按下来,盘给宋国,用长安换那个狗男人!故国首都换一个狗东西六个月,行不行?宋帝同不同意?”
“你……”妙言听完都惊呆了:“你没开玩笑吧?”
“开玩笑?我们契丹人要的便是最热乎得东西,婆娘虽好可能换上一个月的肉吃,盘给人家一个月便是一个月,反正洗洗还能用。”
妙言叉着腰表情凝重的很……她千算万算没有把文化差异给算进去,这帮契丹狗真的是不讲道理,绝对实用主义者,果然是在穷山恶水出来的人,性子都很狗。
“我觉得换上一年都不过份,但是陛下您想好,真的换一年……”妙言冷笑起来:“您的辽国以后姓什么,您且三思。”
“只要它能强,姓什么重要么?”佛宝奴双手死死攥着笔:“豁出去了,出兵西夏!”
“您这么弄,怕不是要让整个大西北乱成一锅粥哟。”
“怕什么。”佛宝奴看了看妙言,居然也开玩笑的说道:“不是还有狗男人在旁边虎视眈眈么,输了大不了朕偷偷摸摸去服个软就完事了。”
“那您知道服软的代价么?”
“知道是知道……”佛宝奴挠了挠脸:“罢了,就当倒霉被鬼压。”
妙言一声咳嗽酸梅汤入了肺接着就喷了出来:“你知道恍惚间刚才我看到谁了么?”
第511章、三年5月9日

悲欢不相通
这几日襄阳城中出了些怪事,那便是有两批人开始登门收税了,不论交了哪一方都会引来麻烦。
所以当这种情况越演越烈之时,衙门口排队击鼓鸣冤者已经开始叫号了,那些个跑腿的闲汉们已是支棱起了小摊,帮忙给鸣冤之人花钱排队敲鼓。
但即便是如此,州下各县却仍然我行我素,县太爷们都聚拢在了襄阳,哭诉无门。
小宋刚吃完午饭,用手绢抹了抹嘴放下了碗筷,然后笑着对面前的孙则为说道:“孙大人如此急匆匆的召下官来,想必也是为了那税收之事吧?”
孙则为眉头紧蹙,他刚才只了两口饭便吃不下去了,如今这柴家居然干出这种事来,摆明了是在拆台,这都把他给整的不自信了,所以在冥思苦想一昼夜后,他终于还是决定请这宋北云过来商讨一下该是如何。
毕竟不管明里暗里,这人就代表着皇家,有些事由他来出面协调最是好不过了。
“宋大人应是知道,这些日子襄阳城怨气冲天,各路商人宁可不做生意也不想缴那两份的税钱,这诉状已是堆积在老夫的案头,可事已至此老夫却也是无更高明的办法。”
因为不想激化矛盾,老狐狸孙则为心中仍是抱有一丝幻想,幻想这宋北云能够看在之前给他那么多真金白银的份上帮自己一把。
但这一次他显然是要失望了,只见那宋北云笑着端起糯米酿的水酒抿了一口,眉头紧蹙的叹了口气:“孙大人,这事儿,不好办啊。”
“还请宋大人明示。”
小宋不紧不慢的从怀里拿出一个小册子,翻开之后递给孙则为:“孙大人您瞧,我已是为您翻阅了所有大宋律法,其中倒是明说这封地一切事务都应交于封地之主管辖,除节度州之外。可偏偏咱们这荆州是个三品军事州,您说这不是要命么。若大人是个节度使,此番我定要上奏官家参那柴家一个扰乱政治之事,可偏偏人家受封襄阳侯,在襄阳这一亩三分地之上,这柴家便是最大,我这区区属官,能做的不多了。”
孙则为眼睛眯了起来,他算是看出来了,这个狗东西说了这么多,说白了就是一副公事公办的态度,根本就是打算作壁上观没有出手的意思。
可现在的情况实实在在的摆在这?
若是没有这第三方参与?
事情着实不好操持,于是孙则为心头一横:“宋大人?
若是能将此事处置妥当?
今年荆州上交赋税,我额外多上缴三成。”
小宋眉头一挑?
眼睛里顿时出现了光,孙则为敏锐的发现了这一点?
他趁热打铁的说道:“到时还要请宋大人在官家面前美言几句。”
“唉……不好办啊……”
“额外四成!”
一个刺史州每年的赋税上缴额度应该是百分之四十五左右?
而百分之四十五的百分之四十是多少来着?百分之十八对吧?按照去年整个荆州上缴农商税合计四百七十二万贯来计算,这百分之十八就是近八十五万贯。
小宋轻轻一笑:“孙大人稍安勿躁,此事不可操之过急。”
“四成半!”
“那我这便回去好好再翻阅一下宋律,明后两日内便会给您一个答复。”小宋起身:“孙大人勿送?
我这便回去。”
“那劳烦宋大人了。”
等到宋北云离开了刺史府?
孙则为坐在那脸色阴霾,而那个被其称呼为先生的人慢慢走了出来,坐在了他的对面:“大人,我早便是说过,这人不好对付。”
“也还行?
能用钱解决的事,便不算是事。可是这白万贯出去的让我有些肉疼。”
“唉……”那文士叹息道:“可若是不这般?
恐怕当真是要让那柴家割了肉。”
而小宋在出去之后并没有直接回家,转身他便是来到了侯府?
找到了柴通。
柴通此刻正在吃饭,他见宋北云来?
高兴的招呼了起来:“来来来?
随着咱一起吃些。”
“侯爷客气了?
下官可不是来吃饭的。”小宋满脸阴霾的走上前,从口袋里摸出一张稿纸:“侯爷请看。”
柴通拿过去囫囵扫了几眼便不耐烦的将稿纸扔到了一边:“你直说便是了,本侯可没那么多性子去逐字逐句了。”
“侯爷,事情是这样的。按照大宋律,这襄阳城乃至周围五县的税收都应是侯爷征收,但我大宋今年最新条例已是更改,若是城中如有驻军者,封地诸侯则需留出一部分税收以做军供。而这个部分并非一成不变,它是以军队驻扎多少浮动。”
“几个意思?”柴通瞪起眼睛:“税不让收了?”
“收还是可以收,不过……以襄阳的驻军规模来瞧,猴爷只能抽不到三成的税。”
“混账东西!”柴通一听顿时将手中的碗筷砸在了地上:“还有这般道理?”
“大宋律例。”
“他娘的,这帮子读书人都该死。”柴通站起身咒骂着:“整日便是在这纸面上做文章,那你有什么法子没有?”
小宋轻轻摇头:“并无他法。”
“娘的!”柴通焦急的走来走去:“我去问问柴叔叔他们,你等在此地不要走动。”
小宋眉头一皱,心里十分不悦,感觉自己被占了便宜。
等柴通出去寻那柴家的参谋团时,小宋就坐在那静静的等着。他现在就是在两头堵,因为这两头都有空子让他钻。
首先大宋律有没有问题?其实是没有问题的,毕竟从赵匡胤杯酒释兵权之后,大宋几乎就不存在实权封地了,如今赵性这么一手其实是有违祖宗的,但却并非不合法。因为家法与国法是分开算的,并没有混为一谈。
在合情合理合乎国法之下,这里的空子就出现了,一个是对分封贵族的管辖上还有漏洞,一个是地方上的行政法令没有考虑到这些贵族。
对于柴通来说,襄阳城驻军越多,他抽的水就会越少,但法案上并没有说这些驻军的身份问题,实际上襄阳城驻军不到十万人,但民夫和以劳抵债的役军却有八十余万名额。
这其实孙则为在为造反打的坑,因为有了这些筑城、修补、屯田的名额,到时扩军也不过就是一瞬间的事,毕竟造反是大户人家才能干的事,可若是用朝廷的钱来完成自己的事业,这可不就是聪明人才想的出来的?
但从孙则为那头来看,作为一个刺史州,或者叫军事州,列为六等州末位,的确在古早的律法之中是有关于分封领主的小等级覆盖说明的。就像福王可以征收福州、泉州等地的税收一样,封地在什么地方,那么分封过去的人便有这个资格。
这一条法律还在,并没有废除,法学院虽然正在和大理寺联合审核制定新法,但要废除已有法令却并非一朝一夕。
于是乎这里的空子就被宋北云给钻上了,两个法令之间虽然没有明确的逻辑冲突,但的确是有一个巨大的空白地区可供操作。
毕竟税收就这么多,再这么横征暴敛下去,老百姓是要造反的,那竭泽而渔的事不管是柴家还是当地刺史都是不肯干的。
“宋大人,你先回去吧,那些叔伯说要商量一番。”
柴通走出来招呼道:“明日早些来,一起吃些东西。”
“多谢侯爷美意,那我便走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34/96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