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北云(校对)第52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22/969


“不行。”佛宝奴断然摇头:“山东之地何等重要,岂能拱手让人。”
小宋呵呵一乐,虽是不放在心头,但转过身便取来了地图,仔细研究起了这突如其来的战局。
都说战场之上风起云涌,小宋认为要不是自己情报战线工作做的好,这次他这个穿越者可能就要在土著身上吃大亏了。
金国这一手倒是真的绝,几乎是破釜沉舟了,因为他们恐怕也不知道宋辽和草原的战争会打成什么样,如果在三五个月之内就能解决,他们出兵无异于自寻死路,必会被反推到首都之下。
如果没有意外,金国现在应该已经做好了完全的准备,宋辽联军不知这个消息,金国就会趁势不备发动奇袭,一举占据优势。而宋辽联军一旦知道这个消息开始集结军队,金国就会在国境线上布置防御,跟联军对峙一直到寒冬到来或者是等待草原南下。
好!
小宋忍不住要给金国制定这个策略的人拍掌叫好,这两头堵的法子,最终金国都是受益者,因为只要拖到了宋辽主动求和,他们就算是一场辉煌的胜利了。
但计谋是好计谋,但他们却忽略了最重要的一个问题,那就是现在宋国的整体硬实力。
不敢说科技碾压吧,毕竟真正的高精尖还是少,但当精算部门和物流项目的全面提升,现在整个宋国的战斗输送能力和后勤保障能力已经不可同日而语。
支持双线作战虽然不管什么时候都很吃力,但这里不是还有辽国么。
宋辽作为兄弟国,很多事情都是可以商量的,而且再不济还可以用阴招嘛。
下午时,青龙苑长安分院、青龙苑辽院和青龙苑宋院代表在这里碰了个头,大概聊了一下现在的局势。
青龙苑三个地方代表分别提出了三个不同的方向意见,辽院代表表示应该先调兵将金国压制下去,但宋院代表表示不同意,宋院代表表示应该集中优势兵力先压垮草原,再进行后续调度,否则等到了冬天就会造成大量的非战斗减员。
面对这种分歧,仲裁委员兼大宋长安分院代表表示都可以理解,因为不管从哪个方向去考虑都是可以说的通的,因为如果先打草原,辽国就可能会被人掏屁股。但如果先打金国,宋国的军事预算就会严重超标,而且还要面临草原南下的威胁。
所以宋辽两院的争执都属于正常范围之内,也就是这种争执,让座谈会陷入了僵局。
“你看,金国还是厉害。”小宋摊开手无奈的说道:“它还什么都没干,咱们就已经乱了阵脚。”
赵性脸色也是阴霾,他沉默了许久:“好好的计划就这样被打乱了。”
“谁说的。”
小宋一脸故作高深的笑容,看了看赵性又看了看佛宝奴:“两位,还有什么补充没有?若是没有,就听听我的意见吧。”
其实小宋并不想放弃之前确定好的战略,但觉得也没有必要去双线开战,而且以小宋这种见猫当做虎的性格也不会觉得两线开战能捞到什么好处。
但他还是觉得如果这样争执下去,反而就正中下怀了,畏首畏尾才是兵家第一大忌。
那该怎么办呢?小宋想了很久,就连吃饭时都差点被一根鱼刺给干掉。
要说好办也好办,难办也难办。好办是金国喜欢对峙,那就对峙好了,辽国边境开始布防,铁丝网一拉,日常巡逻开始办起,大营一放,金国慌不慌?鬼知道辽国那连绵的国境线里是不是藏着伏兵百万。
但要说难也是难的,要做到不露馅、不露怯,这一点就很难。三千人做出五万人的架势更难。
“我有个法子可以试试。”小宋抬起头来慢条斯理的说道:“不过需要一个可靠的人来执行。”
“你说。”赵性一扬下巴:“看看是什么好主意。”
小宋把这个伏兵对峙的法子一说,虽说是阳光底下无新鲜事,但这一招如果用好了却是极有效的,但问题也是有的,那如果只有三千人怎样才能让金国人被震慑住呢?
于是这就是最困难的地方了,怎么用三千人伪装成伏兵十万。
“你们看着我干什么?”
小宋的眼神里全是难以理解,面前两位皇帝陛下都用热忱的眼神看着他。
“不可能!”小宋断然拒绝:“绝对不可能!”
“我觉得你这个大骗子去干这件事最好不过了。”佛宝奴深思熟虑之后,缓缓开口道:“你可信,且定然有这个能耐。”
“朕附议。”
小宋站起身用力的摇头:“不去,说破大天都不去!第一,我不想错过我二儿子出生。第二,我再干这种事,我的名气大到吓人了,这不符合我的作风。第三,长安这边需要我,工坊需要我。你们让我去辽国边境,不可能!绝对不可能!!!”
三日后,宋北云启程前往了辽国的边境之处,也便是辽国最后一道关卡,燕京。
燕京,曾作为辽的陪都,位置特殊,不过现在它却只是一个普通的边境城市,行政等级特别低,是一个随时出现问题就要放弃的地方,虽然地处咽喉但旁边便是张家口、大同和草原,上头便是关外金国之地,极容易被两面夹击。
“老子是服了,还有那样的人。”小宋在马车里骂娘:“一个两个的把老子当什么?说让老子出去就出去,他娘的我从金陵被弄到了长安,现在又让老子守边关?狗日的佛宝奴。”
“还有赵性。”小宋骂完之后补充道。
这一路没有旁人与他同行,只有碧螺一人,带着她其实也不算什么特殊关照,反正她去杭州也是那么远去燕京也是那么远,索性就带着一起了。
不过为了方便起见,碧螺一路都是书童打扮,只是她的男装效果太差,那眼带桃花的模样,一看就是个臭娘们伪装的。
“爷,这不是正说明您才干拔群么。”
“拔群个屁。”小宋啐了一口:“老子服了!我长安工坊那边有多少事,他们不知道么?”
“若是爷心情烦闷,那便来欺负小奴好了。”
“唉,你现在跟你妹妹一起住的还可以?”
“一切安好,只是我那妹妹……”碧螺微微侧过头:“受尽了凌辱,见不得生人。”
“行了,你不就是担心我么,我是哪种人?”
碧螺噗通一声给宋北云跪了下来:“碧螺绝无这般意思……”
“起来吧。”小宋摆摆手,靠在窗户处长叹一声:“我真的就是个劳碌命,妈的。”
第611章、四年8月5日

打断那个王爷的腿!
“该到了吧,他该到了吧。”
佛宝奴在早晨遛弯的时候,反复的问着这句话,旁边陪着她的金铃儿甚至有些听不耐烦了。
大宋天皇帝赵性昨日已经离开返程了,继续去沿途散播救世主的光辉去了,而现在就剩下大着肚子的辽国皇帝在这里待产,这人一闲下来就开始胡思乱想。
“要他去的是你,如今念念不舍的也是你,你的事可真的是多。”
“我哪里有不舍。”佛宝奴仍在嘴硬:“只是我担心前线战局罢了。”
“担心什么担心,事已至此你根本没法子去担心什么,况且你现在也没法子去管。”金铃儿满脸不屑的说道:“安安稳稳的在这里把孩子生了,然后再做其他考量。”
“我这不是担心么……”
“担心?他办事由不得你去担心,他从来就没搞砸过事情。”
金铃儿倒不是吹嘘宋狗,而是那家伙虽然经常会干出出人意料之举,但现在回头看来却都是稳扎稳打的每一步,从最初一个无名之辈到如今的名满天下,虽然不一定全是好名,但却很难指摘出什么毛病,这都是他一步一步慢慢的走过来的。
前几日赵性便说了,这得宋北云者得天下却也是不为过,他便是苏秦、便是管仲、便是乐毅、便是诸葛孔明,只不过天下间识货者到底是少,懂其人者视为珍宝,不懂者视其恶疾。
不过金铃儿其实并不认为这样,因为她翻遍了古籍也找不到一个如宋北云这般的人,如果没有意外这个狗东西将来必然是要载入史册名耀千古的,也许当年是他高攀了自己,而越往后其实金铃儿心中越是清楚,其实是自己高攀了这个怪物。
他么,除了好色一些,其他倒是没有什么太大的毛病,至于好色这种事,天下又能有几人不好色呢,她认识的名士大家可不少,却是没几个像人的,为数不多那几个像人的却还都是些让人瞧不上的歪瓜裂枣。
“你想什么呢,怎的突然就不说话了。”
“我觉得你高攀了我家北云。”金铃儿留下一串银铃似的笑声就翩然而去,留下目瞪口呆半晌没反应过来的辽国圣皇帝陛下在那干瞪眼。
“喂!”佛宝奴反应过来之后,不服气的追了上去:“我倒是要听听,我究竟是哪一点配不上那个狗东西了。”
而此时此刻,小宋已经在上午的时候抵达了燕京之地,手上握着辽国边军虎符。
至于虎符怎么来的,当然是妙言给的,在佛宝奴休产假的这些日子里,妙言已经把大辽的朝堂折腾的服服帖帖,手段之高明、行为之诡异,让人闻之胆颤。
她现在正在利用之前土改暴露出的问题大肆的肃清文官武将,辽国上下看似乱成一团,但却乱中有序,底层秩序正在一点点的开始被建立,走了一条和大宋截然相反的道路。大宋是从上至下重铸秩序,而辽国恰好是自下蔓延。
如果非要一个形容,那么宋国就是一只大白鹅,上半身优雅稳重,下半身已经扑腾的不成样子。而辽国则是一棵树,上头被风吹得花枝乱颤,下头却稳稳扎根。
燕京的文武官员和百姓不认识宋北云,但他们认识虎符,见虎符如见陛下。这一点显然是要比大宋的底层要稳定许多,所以很多权力的移交都是即时性的,没有什么拖拉。
也许这也与契丹人的性格有关,加上小宋上来就是一手漂亮的杯酒释权,一顿饭的功夫就把边关军队完全拿了下来。
“我记得你。”小宋有些微醺,指了指坐在他不远处的一个人:“你是佛宝奴身边的女官,她让你来看着我?”
“奴婢不敢。”
“罢了。”小宋一挥手,打了个哈欠:“路上走了得有半个月,我累了。你先下去吧。”
“陛下说……”
“我让你下去!”小宋眼睛一瞪:“你家陛下也得听我的!”
那女官哆嗦了一下,起身还是有些为难,但却实在是压不住对面这人的气场,行了个礼满脸委屈的就下去了。
而她刚走,小宋便吩咐一个照顾他的小厮说:“去,给我召燕王来。”
召……他居然用召这个词,那小厮的腿都哆嗦了,但看到微醺的钦差,他也不敢多说什么,只是战战兢兢的去到了燕王府上。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22/96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