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北云(校对)第61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19/969


传令的是个内侍官儿,他走入公主府都是小心翼翼的,看到门口守着的小鱼时,第一个反应不是吆喝宋北云接旨而是小心的凑过去问一声:“大伴,宋大人可否在府上?”
“来圣旨了?”小鱼小声问道。
“嗯……”
“宋大人连日劳顿,还未起来,你且稍等。”
那内侍连连摆手:“不忙不忙,下官侯着便是了。”
往日里他也不是没有去别人家宣读圣旨的,但真的没有说哪一次这么窝囊,不过这也真的不怪他,是他来的时候前辈招呼的,说什么见宋大人你要是跟见别人一般趾高气昂,回来基本上就是死路一条了,毕竟现在这些内侍能留住胯下的那个玩意,全都得叩谢宋大人的新官制,虽说是说新官制是大理寺制定,但大家其实都是心知肚明。
这句话他记忆深刻,所以全程都是战战兢兢的,生怕哪里惊扰到了宋北云。
直到下午时分,宋北云才醒了过来,他什么都没干,牙没刷脸没洗,起来就让碧螺给他炒了一碗蛋炒饭,呼哧带喘的吃了一盆,再灌了一壶茶下去,终于是缓过神来了。
而这时小鱼上前说外头有圣旨到,他这才起来去接旨。
当他走到门口时,那内侍正端着饭,见他出门连忙放下碗:“宋大人,来圣旨了。”
“不慌,你先吃了饭吧,一路上近两千里,你也是辛苦了。”
小宋就坐在他旁边,他也不敢吃,于是就僵持了下来。
“让你吃就吃,别磨蹭了。”小宋打了个哈欠:“等会我还要出去办事呢,是不是给我革职查办了?”
那内侍苦笑一声,端上饭三两口吃下,喝了口水抹了把嘴之后,起身说道:“宋大人,我念了。”
“念吧。”
这内侍对宋北云不太熟,只是在上书房见过几次,但如今看来这人称九千岁的宋北云的确是与众不同,他与官家年龄相差不多,但眼神却要深邃许多,用个大不敬的词来说,这人一看就是一副“老谋深算”的模样。
能让那些整日互相掐架的满朝文武都护着的人,果然是不凡啊。
“皇帝诏曰:罪臣宋北云因……”
一段罪诏读完,跟小宋想的差不多,只是没想到会有一个三十大板的操作……
这个板子是要挨的,但谁来揍他,这是个大问题,天底下能打了他板子还不让他记恨的人只有两个,一个是匡玉生、一个是福王……
而就在这时,门口探出一个脑袋来,宋北云一看发现居然是观音奴。
他愣了片刻:“你怎来了?”
“叫嫂子!”观音奴一脸笑容,指着自己发髻:“我们成亲啦!”
小宋懒得搭理她,只是起身接旨之后,越过她看向身后,发现玉生果然站在外头。
“玉生哥!”小宋高兴的跳了起来:“快进来快进来,碧螺!准备些好饭菜,叫那些个打麻将的都滚回来。”
碧螺应了一声匆匆准备去了,而小宋则亲自把玉生迎了进来,玉生叹了口气:“我接旨过来打你板子的。”
“打吧打吧,小事而已。”小宋一摆手:“来来来,先来吃饭。”
观音奴倒是不客气,她现在是宋北云嫂子了,在这里那可是没有一丁点芥蒂,自顾自的走进去后说道:“这里头可是真豪华啊,比金陵的宅子好多了。左姐姐,我来啦!人呢?”
小宋回头看了她一眼,又看了看玉生:“玉生哥,结婚都没知会我?”
“还没办婚礼,只是得了赐婚。”玉生走进去坐了下来:“官家让我来此地的意思,也便是让你来操办婚礼的意思,毕竟观音奴是公主。”
“我红姨呢?”小宋往外探出头看了一圈:“红姨不来?那结个毛的婚啊。我也娶的公主,照样得给红姨敬茶。”
“哪能,我与娘亲不是同路,她应是再有两日才到。”玉生双手撑在腿上,深吸了一口气:“娘听闻这边闹瘟疫,前些日子急的不成,说是做梦梦到你也染了病,非要过来,后来官家便给了这个机会。”
“说是打板子,其实是让你来这结婚的呗。”小宋起身:“我去取茶叶,我跟你讲我这可是有上好的大红袍,是我岳丈送给官家的,我从他那摸来的,一直没舍得喝。”
玉生笑着摇头:“你还有心思喝茶,可是不知金陵都因你闹翻了天。”
“嗨,他们闹去吧。反正沾染不到我身上,那帮狗官哪一个不在我这吃干股。”小宋一点都不客气的说道:“除非他们不想赚钱差不多,不然他们打生打死跟我也没关系。”
“是啊,就连官家都惊奇,说你如此混账居然满朝臣子都护来护去。”玉生笑道:“对了,观音奴说想见见姐姐,你有法子没有?”
“这真没有。”小宋摇头道:“现在根本没时间迎接辽国皇帝,这边跟草原的买卖本来就被耽误了,要赶在入冬之前把事办了。”
“听说你又敲金国竹杠了?”
“嘿,消息还挺灵通。”小宋点头道:“不过你来了刚好,过些日子我一个人可忙不过来,你就留下来帮个忙吧,毕竟这次数百万斤粮食的大买卖。”
玉生轻轻点头:“我得的密令也是如此,上头密令我来此协助你将草原人安置好。”
“嗯。”小宋突然身子松垮的靠在椅子上:“我哥来了,我的日子总算是好过了起来。”
“你……”玉生起身敲了他一下:“也是封疆大吏了,还是如此这般孩子气。”
“我都快累死了!”
本就是一个懒散的人,现在却能够累到一连睡上一天一夜,可想而知他到底经受了多大的摧残。
闲聊一阵后,宋北云再次打开了圣旨仔细看了起来,多看几遍之后,他哈哈一笑:“老丁这个人,看上去一副铁面无私的模样,肚子里的弯弯绕比谁都多,这法子一看就是老丁出的,毫无漏洞。”
“嗯。”玉生点头道:“不过你也需小心一些。”
“这个没法子,我难道不知道所谓多做多错不做不错的道理么?知道的,谁都知道的。可是怎么可能不做呢?况且我又不玩政治,跟他们也不起冲突。我做的所有事都是能让他们更好的开展工作,我是俯首甘为孺子牛啊,他们没道理要整治我的。”小宋叹气道:“我走实业兴国路线,他们要真的搞我,我就把他们全宰了。”
玉生哑然失笑:“朝堂之上可没有笨人,对了,你今年晋升无望了。”
“再升,再升我就位列三公了。”小宋抠了抠耳朵:“就这样吧,挺好的。到时候赏无可赏,老赵就麻烦了,他总不能封个一字并肩王给我啊。”
“你要不开口提一提?”
玉生哥破天荒的开了个玩笑,小宋跟着哈哈大笑起来,玉生自然也是笑得开怀。
“行了行了。”观音奴这时走了出来:“别聊了,我都快饿死了,叫你们几次了都不吃饭。”
“行,吃饭吃饭。”
第619章、五年9月30日

杀个回马枪
秋雨终究是下来了,这北方可不比南方,一场秋雨一场寒那可是寒的真切,秋风一扫,草原上便已是冷风嗖嗖了。
这几日大汗正在筹措人手,草原四十七部,如今都已集结,而从长安来的第一批粮食也即将抵达,同来的还有数十名负责交接的汉使。
“此番长安第一批共计接纳两万三千三百名草原人,汇总为青壮男子一万七千五百五十人,妇女两千七百二十人,孩童三千零三十人。”汉臣拿着单子正在与草原大汗做报告:“长安需交付米、面、黍共计三百九十三万三千三百五十斤。”
大汗看到这一串数字幽幽叹气道:“可莫要欺辱这草原的子民。”
“大汗尽可放心,宋大人已经说明了,待到为期半年的培训结束之后,所有人都会与汉民同工同酬,并且若是有丝毫不满意可以随时回到草原来。”使臣朝大汗诚恳的说道:“这一点大汗不必担忧,宋大人还说了,这只是第一批,若是之后大汗愿意,大可以继续合作,长安不比别处,它是西北的明珠,宋大人还说若是大汗有意将来可随时去长安玩耍。”
“多谢宋大人好意了。”大汗轻轻叹气道:“那之前说好的贸易……”
“奉宋大人命,长安之境已与草原各部恢复正常贸易通商,尽可能保障草原百姓安然过冬。”那名使臣继续说道:“不过大汗,草原多部还处于游牧之状,商队时常容易被掠劫,还望大汗能够妥善处置。”
大汗眼睛转了几圈:“我会责令其改正。”
“以宋大人之言,大汗倒不如让那些部族固定下来,形成村镇,这般不光可方便商贸,更可在以后工坊进驻后可形成更好的集散。”
“工坊?”
听到这两个字,草原大汗的耳朵当时就竖起来了,他甚至不敢相信自己刚才听见的内容。这工坊是什么东西?那可是大宋决胜之法宝,在两金之战中草原就吃足了这工坊的亏,自己也曾派探子去打探,但无奈工坊的核心内容都被闷得严严实实,连个缝都不透出来,每每都是空手而归。
而现在,他方才说了什么?工坊?
“大汗没有听错,的确是工坊,宋大人说,这些劳工有朝一日会回到草原的,那时他们便成了优秀的操工,届时草原上的工坊也便是水到渠成了。大汗觉得是将羊毛卖出去值钱还是将羊毛的毯子、衣裳卖出去值钱?还有那些马肉、牛肉、羊肉,甚至是牛羊乳这些几乎运不出去的东西,通过工坊都可以进行多次加工后卖出,这其中省去了许多浪费,甚至于草原上的部族也可像中原一般铸造城镇,不用再靠天吃饭。”使臣说得言之切切:“我大宋从来便不是好战之邦,若是天下人都能吃饱穿暖,自然便没了争斗。”
画饼之术,天下无出大宋左右,但这饼有用没用?其实是有用的,辽国就吃了这饼,虽然现在出现了很多问题,但总体来说社会的确是前进了一大截,而这一招换个皮往草原一套,他们会不会上钩?
理论上是会的,因为他们现在处于吃不饱饭的阶段,而这个能直接解决他们的吃饭问题。
人嘛,能吃上一口饱饭,谁还愿意去卖命呢。
而这些是之前的战争条款里不存在的,现在这都是属于补充条款,甚至可以说是补偿条款。
从产品支持到农业支持,最后到文化支持。大宋承诺会尽力帮助草原摆脱贫困、摆脱饥饿。
这话说起来让人感动的不行,恍惚间就感觉宋北云是个胸怀天下的高洁圣人。但如果任由他去侵蚀的话,五十年……不,二十年后,草原将再也没有任何战斗力了,他们会以自己能说一口流利的宋辽官话为荣,他们的少年会削减了脑袋去考宋国的吏治联考和科举,他们的少女会以嫁给一个有稳定工作的宋国人为荣。
这一招在春秋战国就出现过了,只是……宋北云干的更隐蔽也更诱人,人家是糖衣炮弹,宋北云给的是纯糖,但众所周知糖这个东西,吃的多了其实就和吸毒没有本质区别。
大汗仔细思考了一番,然后便让使者休息去了,他召集了几名心腹来到汗账之中,将方才那使者之言都说给了下头的人听。
“大汗,倒是可以试上一试,辽国也有了工坊。上次金辽之战中,辽国就是依靠工坊大胜。这宋辽都有了,要是我们再没有,日后可就……”
“是啊,父汗。儿臣去过几次长安,那场面……唉,儿子见那城楼上的炮,一个个的都比辽国人的炮粗两圈。曾经我们还想过拿下长安,而如今即便是有五十万、一百万勇士恐怕都很难再赢上那么一场了。”
“而且大汗,那司部这两年频繁与宋国交往,还让他的儿子认了那宋北云为干爹,据说明年开春那司部就会有工坊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19/96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