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北云(校对)第64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42/969


其中一名十四五岁,清秀俊朗的少年回头看了一眼悬挂大钟的地方,笑着说道:“因长安城里无皇帝,若是挂钟则为暨越。”
名为希仁的少年伸展了一下四肢,垫着脚眺望而去,但见长安城内车水马龙、炊烟袅袅,行人大多行色匆匆、贩夫走卒多为背负前行。
“此便是长安啊。”少年长出一口白气:“虽然天气寒冷,但却仍是如此繁华。”
“希仁,我等之后作何打算?”
“听闻长安监备宋大人是我们庐州同乡,先去面见一下宋大人,然后便找个地方住下,之后等待开春之后的考试。”
虽然这名为希仁的少年在这群人中年龄不大,但似乎是主心骨一般的人。
“千里迢迢来到长安考试,你可真是……”旁边有同伴埋怨:“在庐州不是一样吗?”
“不同。”希仁摇头道:“长安之地,人人皆能考试,无论是工农官商之后,都在同一个考场、同一张试卷。听闻能有三万人考试呢,这才有意思。庐州不过三千人,大多还是些之乎者也之辈,索然无味。”
“听闻长安汇聚天下美食,要不我们去试试?”
“走。”希仁到底是少年心性,他一听此番建议,立刻笑了起来:“再去打探打探消息。”
说实话,天下可能没有比长安的美食更多的地方了,南北荟萃之地绝非浮夸,在这里可以不用去金陵就吃到金陵的桥头馄饨、不用去草原就能吃到炙羊、不用去金国就能吃到闷鱼。
一种少年进入了那繁华之地,差一点就被这长安的锦绣给迷了眼。
“巍巍长安,丝毫不逊于江南。”包希仁手上捻者一株簪花观察良久之后才慢慢放下:“曾已经来到长安要吃尽苦头,却是没想此地……哈哈,是我的眼界狭隘了。”
旁边的同伴连连点头应道:“若不是亲眼见过,谁说我也是不信的,长安居然要比金陵更大更繁华,我看四条十字长街周遭可谓是鳞次栉比,这便是金陵也没有的景象。”
“但是你们想没想过。”包希仁突然转过头:“繁华,就代表吃穿用度很贵……”
此话一出,所有人的脸色都为止一变,他们还都是未出仕的学子,靠的都是家中接济并无赚钱之力,此番前来除了几个家境好一些的人之外,其他人身上并未带上几个钱,若是真的很贵,他们还要在这个住上半年呢,总不能露宿街头吧?
想到这一茬,他们赶紧去周遭打听客栈的事,果不其然这里的客栈不光装潢豪华不输金陵,就连价格也相差无几,在别处几文钱便能住一夜的地方几乎是没有的,最次的房间也需要十五六文钱一夜。
这明显盘缠就要不够了……
“掌柜的,能否通融一番,我们几人从庐州专为考试而来……”
“那可不成啊,几位小兄弟,不是我不通融,是这地方房间紧俏的很,加之又快过年了,到时还要涨价呢。”掌柜的也很为难:“我这还有几十口子人要养活呢,实在不好意思。”
那些少年一听,顿时就没有了神采,不过那掌柜的突然像想起什么一般,一拍脑袋说道:“你们可能不知,长安城中有种旅社名为青旅,专为你们这般学子所备。”
这些少年一听眼前一亮,包希仁继续问道:“那敢问掌柜的,怎样方可入住?”
“稍等啊,我问问。”那掌柜也是热心肠,他招呼来手下的小厮:“柱子,来。”
那名为柱子的小厮赶紧过来,询问之下他哦了一声,开口说道:“这我知道,只需要凭学籍去往城南翠竹院登记后便可入住了,他按人头算的,一个人一夜一文钱。”
那群少年再三道谢之后,便直奔向了城南,来到翠竹院之后这么一打听,果然是如此,于是他们连忙进行了登记,然后便被工作人员带去了住所。
这住所要说多豪华也不至于,大多是四人一间的屋子,里头也便是四个柜子四套桌子四张床,其余的也便没有别的什么了,但胜在干净整洁、窗明几净,看着便让人舒心,而且此处环境清幽,周遭并无车水马龙,十分适合潜心修学。
价钱也是好说,一夜一文钱,若是实在没钱的话,还支持勤工俭学。在这里帮衬着干些事情便能免了住宿费用。而且这里头还配有食堂,价格也要比外头便宜许多。
他们来时,这里已经住了有数百人了,全都是来此地应备考试的,大家来自天南地北,虽互相不熟识,但都是读圣贤书的人,倒也是其乐融融。
“这地方可真好。”一个少年花了两文钱买了一套全新的洗漱物品之后,捧着回到了房间,看到包希仁正坐在床边,他便笑着说道:“东西都很便宜,环境也好,还有个名为公厕的地方,如厕方便的很。”
包希仁点了点头,脸上却没有一丝笑意。
“希仁为何一脸严肃?”
“是这样的,我在想……若是整个大宋都能如此该多好。”包希仁叹息道:“读书人自是会越来越多。”
“这可难了,其他地方你若是建个这般的地方出来,过不得几日就要遭泼皮滋扰的,这不是坏了人家客栈生意么。”旁边与包希仁搭话的少年家中是从商的,自然是见多了这般的事情:“这里能这么干,想来是官府下了通牒。”
“嗯。”包希仁点头:“不过这里可不是官府所建,我方才问了,此地是徐氏的产业。”
“徐家的产业?他们不赚钱了啊?”旁边的少年挠着头问道:“这硬亏的买卖真会有人干?”
“这就是为何我很诧异。”包希仁叹了口气,往床上一趟:“哇喔!棉芯的被褥!”
他是万万没想到,这个一文钱一夜还能勤工俭学的青旅,居然用的还是棉芯的被褥,这一床被子可就值不少钱呢。
除此之外,这里夜晚的灯也是不要钱的,可供彻夜苦读的那种。也就是说这种地方,开一日便亏一日。
真是奇怪啊……长安这地方真是奇怪啊,处处都透着不同寻常。
到了晚上,他们去试了试这里的食堂,虽然大锅菜不说味道多好吧,但用料还是扎实的,管饱还不贵。对于一大部分家中贫苦的学子来说,这便已经是顶好的吃食了。
吃饱饭之后,这十几个从南方来的少年凑在一起讨论起了今日的见闻。无他,只有佩服,长安对读书人是真的好,各种意义上的好,所有人似乎都在把最好的让给这些读书人,即便是街上卖小吃的老头,在看到这些文质彬彬的少年时也会多给上一些,生怕他们吃不饱。
“唉,越是这般越是让我寝食难安。”包希仁叹息道:“今日下午时我在周遭转了转,却是发现只要是我们这副打扮的学子买东西,都是要便宜几分的。这感觉若是我没有能耐考不上功名造福不得百姓,我这恩惠就是白受了。”
“是啊是啊。”旁边立刻有人附和:“可是难受了。”
“那还等什么?温书啊!”
当然,有这种感觉的绝非他们几个,整个长安对知识的尊重几乎是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还有便是他们还发现士兵在这里也要比其他地方地位更高,那些被骂做臭丘八的军人在长安似乎也有着非同小可的意义。
当然,这里的军人跟别处的也不太一样,感觉往那一站都是神采飞扬的,跟其他地方的落魄模样有着本质区别。而且他们的整体素质相对其他地方也不知道高到哪里去了,甚至绝大部分士兵都是识字的。
包希仁再次感觉长安这个地方总是透着不同寻常,他一定要找个机会去拜会一下长安监备宋北云。
第645章、五年12月13日

相谈旧日山河
“希仁,你真的要去拜见宋大人啊?”
旁边有人劝着,但包希仁却不管不顾的在穿戴着衣冠,仿佛并没有被别人的冷水给泼熄掉心中的念想。
“就是啊,人家可是封疆大吏,朝廷重臣。咱们这等身份,他怎么可能会见你嘛。”
包希仁只是笑着将帽子拿了下来:“我还没及冠,不好戴冠,就这般去吧。”
“到时候你若是吃了闭门羹,可不要哭哦。”旁边同窗玩笑般的说道:“要么我随你一并去吧,闭门羹要吃也一起吃。”
“倒是也行。”包希仁笑道:“最好便是庐州学子都去,也算是拜会一下庐州同乡。”
“可惜,当年宋大人在庐州时,我等都年纪幼小,不然早早结识一番岂不美哉。”
包希仁冷笑:“夏兄,难不成你之学业也要靠他人来扶持?”
被呛了一声,那人不再说话,但脸上却多少有些不悦了,只是这包希仁能说会道,天资聪慧。要真说起来,自己可是说不过他。
等穿戴好之后,他们便出了门,一路打听到了宋北云所在的衙门附近,从那路口进去就到达了长安本地人说的衙门街了,这里有监备衙门、长安县县衙、军政衙门、刺史衙门等等一长串的衙门,可以说是长安最庄严肃静的一条街了。
这一走进去,全副武装的士兵就全程开始盯着他们,弄得这帮小伙子心里头毛毛的,连大声聊天都不敢,气氛极压抑。
倒是包希仁一脸正直的走在最前面,见到个守卫站在那,他便客气的上前抱拳行礼道:“这位军爷,可知宋大人的衙门具体在何处?”
那士兵打量了他们一番,这群手无缚鸡之力的少年倒是看着没什么威胁,于是他就伸手指了指前端:“中间那个,门口是石象的衙门。”
“多谢。”
跟随者指引,他们来到了监备衙门口上,这里自然是不能瞎闯的,要真的是随便往里头闯,宰了白宰。所以他老老实实的将自己和各位同乡的名帖递给门口的军士。
“军爷,请帮我等转交给宋大人,便说是庐州同乡后辈前来拜访。”
那军士也没说话,只是拿着名帖就进去了,来到宋北云的房间外头敲门而入,此刻宋北云正在和夏竦商量年后夏竦去京城复命升官的事,听到外头有宋北云同乡拜访,还是十几个的时候,夏竦立刻起身告辞离开。
“庐州同乡?”小宋接下名帖翻开一看,第一眼就看到了包拯的名字。
他仔细核对了一番,的确是包拯包希仁。这一下回忆一下子就把他拉回了六年前,认识金铃儿的那天也同时认识了小包拯,那会儿他才九岁左右,这一转眼他便已经是可以递名帖的人了。
“传来吧。”宋北云将名帖放到一边:“让他们都进来。”
不多一会儿,少年们鱼贯而入,依次给宋北云行礼,而宋北云从头到尾都在那写报告,毕竟马上金陵考核天团就要到了,再不写可就要扣操行分了。
“都坐。”
少年们听到他开口说话,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然后都慢慢的小心翼翼的坐了下来。
宋北云仍在写东西,但听到他们都坐下之后还是开了口:“都是庐州来的学子?为何而来?”
“回宋大人,此番前来是要参加长安的春考。”
回话的正是包希仁,宋北云抬头看了他一眼,笑了一声:“为何要来长安考试?”
这个问题已经是被问过无数遍的了,所以小包回答的还是很流畅的,无非就是更公平、更有挑战这样。
虽然有些狂妄和幼稚,但年轻人嘛,这是理所应当的,要是每个人都像宋狗那么老谋深算的,天下早大乱了。
“唔。”宋北云放下了笔:“你们为何读书?”
嘿,这个问题倒是让这些少年们有些发蒙了。读书还能是为什么?自然是为了能有出息啊,当了官就能光耀门楣,这不就是读书的终极目标么?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42/96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