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北云(校对)第74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47/969


现在佛宝奴不成的,现在南北两院在斗法,武勋和文臣在斗法、新贵和旧贵在斗法,佛宝奴现在手头上真没有什么资本。
一旦太过激烈,反弹不反弹那都是后话,保不齐是会闹政变的。
第二日,佛宝奴在朝堂上大发雷霆,但却还是按照宋北云说的那样高高举起轻轻放下了,关于葛氏父子的处罚也不过就是罚了一些俸禄,然后那个葛家儿子禁足半个月。
关于这样的处罚是让勋贵满意的,而宋北云那头也没有再说什么,他就当了无事发生,虽然很不爽,但为了阿奴也没什么法子。
这场不大不小的胜利让各大集团确定了佛宝奴就是个怂包,皆大欢喜。
至于宋北云,只要皇帝不敢,他一个小小的外臣又能掀起什么风浪呢?
那么宋北云现在在干什么呢?
他自然是要避避锋芒的,现在他就和妙言躲在她的电气工作室里,两人在研究电话和电报……
“终端都没问题,中继是个难题。线路的铺设、电力的供应。这个可都不是现在能完成的,可以在长安那边做个试点。”
妙言在介绍着一系列的东西,而宋北云却坐在那走神。
“想什么呢?”
“唉……”宋北云大喇喇的躺在了地板上:“好累啊,我想回乡下。躲在小山洞里酿酒制酸,折腾化肥。”
他的话逗乐了妙言:“好好攀科技,改革是兼职。”
“嗯。”宋北云点头道:“阿奴这边的情况我稍微摸了摸底,真的太糟糕了。”
“何止是糟糕,宋那边是特例,辽这边才是正经的封建社会。”妙言蹲在他旁边:“面对底气十足的各方势力,要么破后而立要么徐徐图之。”
“徐徐图之吧,不要立刻破坏平衡。”
而就在他们在电气工作室里折腾的时候,宋国的信来了。宋北云拆开信之后,却是自己那个草原上的干儿子宋平写来的。
信中诚恳无比的央求宋北云能给那司部支持,他们需要复仇,现在草原的局势十分混乱,如果再得不到来自宋北云的支持,那司部可能很快就会被其他部给吞并。
“你怎么看?”
宋北云把信递给妙言:“草原的狼崽子,野心真大啊。”
“是你干儿子么。”妙言一边看着信一边说:“那司部我记得是诸部里最富裕也最有底气的一个。”
“他想拉我下水。”宋北云笑道:“让我参与到草原的势力角逐,赢了胜利果实是他的,输了他还有我这一条退路。狼崽子不愧是狼崽子,送他成吉思汗的名头,果然名不虚传呢。”
“你呢?怎么打算。”
宋北云沉思片刻:“你知道坊间怎么说我的么?”
“怎么说的?”
“宋北云这个人啊,大粪车打门前过都要舀一勺尝尝味。”
妙言当时就咯咯笑得直不起腰来,她是真的没听过这种说法,由此看来不管什么事情只要经民间一道手,那一定会变得下流或肮脏起来,但下流归下流、肮脏归肮脏,好玩也是真好玩。
“他想占我便宜,那我就让他占。”宋北云笑道:“我看看他有多大胆。”
“你怎么打算?”
宋北云挠了挠下巴:“抵押贷款、信贷和融资,再有一程是租借法案。”
“你考虑过如果他们赖账么?”
“赖账?”宋北云轻轻敲了敲桌子:“草原那么多部族,总有老实人吧,第一批我敞开门,后头谁听话我给谁多。”
“你可真狠啊……”
“当然了,宋平到底是干儿子,还是要多照顾一点的,但我也要让他知道究竟谁才是爹对不对?”
宋北云起身:“你去找佛宝奴,我去找宋国的信使,让宋辽所有在草原的国人全部撤回。”
“嗯?全部么?”
“对啊。”宋北云点头:“那个地方究竟会打多惨烈的战争,只有经销商知道。”
第733章、七年3月15日

一切都好像是平静的,这种平静许久未见了,既是寻常又显突兀。金陵城的人拿起报纸,即便是官报上头也没有有趣的东西,无非就是一些文章和一些访谈、语录。而那些偏向娱乐的报刊里更是充斥着戏子优伶,书生妓女。
没有了双花奇谈的金陵文坛也显得寂静的很,好像所有人都在为复工复产忙碌着似的,甚至忙到没人去搞点事情出来。
不过要说忙碌,整个大宋的各个机构似乎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忙碌,所有部门都在围绕着即将到来的全面复耕而忙碌,几个大部门的长官甚至已经好几日没有回家睡觉了。
弘文馆中也是如此,北坡自受命编撰几本宋北云口中所说的“破魔圣剑”之后,原本那个清秀的才子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个须发张扬、蓬头垢面的文疯子。
他用了差不多一年的时间重头开始学习各种新知识,作为三大典的主编,北坡的压力比任何人都要大上许多,因为他知道他不光是要继承孔圣的技艺,还要延续和继承新的学问,这东西如果能做成,那便是光耀千古之事,他们一门一族都会因他而蓬荜生辉,甚至是整个庐州都会因有了他而变得愈发闻名。
“科学的普及,要既准又稳还要快。它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北坡对下头几个顾问说道:“前些日子我听城外传出闹妖传言,弄得百姓人心惶惶,说什么有妖兽于水中冲入岸上四处吃人,当地人员流失严重。自我主修三典以来,第一次遇到此种情况,派人去调查之后才发现并非有水怪而是当地有人妄图低价收拢土地才使出此计。可明明谣言错漏百出,但百姓却仍执迷不悟,这便是科普之责。”
现在的北坡每一句话可都是有分量的,作为汉语字典、词典和音典的编撰人,他在大宋的学术上可以称之为话事人了。而之后他又接下了破魔之术计划的编撰工作,地位更是水涨船高。
但地位升高随之而来的压力却也是接踵而来,他现在做学都快把自己做成了个隐士高人。
或者说这些事情对他来说已经不是任务了,而是一项需要倾注毕生精力的事业,现在硬件都齐全了,什么印刷、造纸、装订技术都越来越成熟,但软件方面却捉襟见肘。
字、词典还好说,音典和破魔典就麻烦了。因为要统一各地方言,引导百姓沟通,音典的作用并不亚于字词典,但这个音怎么选却是大有学问。
他需要糅合各地官话,再加上变化少、辅音少、土话少这三个要素,并且要摒弃掉官话里的那些之乎者也,让其口语化、简单化、民间化,以多地收集、统计、精简、删节后,才能够进行一个系统的语言汉化。
这是一项庞大而芜杂的工作,能够干成的话,绝对是对文化传承和保存具有绝对价值的,而且利于整合多民族的统一,从而完成前人都没有完成的大一统伟业。
这是伟业!北坡心中清楚,所以这也是他废寝忘食的动力,没有之一。
至于三大破魔术,分别是百科全书、科学馆和少儿科普读物等统称之为科普,这则是扫除愚昧的利刃,成功之后便几乎不再会有妖言惑众也不再会有天子之术。
这也是伟业,虽然需要长期的攻坚克难,但万里之行始于足下,只要开始前进就一定能够抵达远方。
“先生,各地的学官都到了。”
“是么?”北坡连忙穿上鞋子:“快些前面带路。”
北坡披头散发匆匆前行,背后之人看着他都只是摇头苦笑,但却没说什么,因为几乎所有人对这种纯粹的人都不会计较许多礼数,因为他们知道这些人的心中只剩下了理念和目标。
全国上百位学官被召集到了京城,在北坡的组织下开始有序的进行语言的分类和整理工作,考试改革之后这些学官主要任务已经被废除,所以现在能到京城来工作对他们来说也算是好事一件。
“还有识繁书简这件事,官家您认为如何?”
第二日一早,北坡将近期的工作内容递交给赵性阅览,然后顺嘴提了一句之前就有所打算的识繁书简内容。
赵性粗略的看了几眼简繁体的变换,眉头皱了皱:“这岂不是要删改许多字?”
“是。”北坡诚恳的说道:“臣主要从李唐的文献和书法之中提炼和整理了三千字左右常用简字,微臣认为只要普及这三千字便能极大的加快识字进程,在接下来的全民扫盲之中可以更好的发挥作用。”
赵性沉吟片刻后问道:“要干就全部干嘛,为什么要干一般留一半。”
“主要是担心学界有人不满。”
“他们不满就让他们去教百姓写字好了,活不干活光在那动作的人,你为何在意。”赵性手一挥:“你放手去干好了,要钱有钱要人……人还真不够,你得自己想法子了。”
“臣谢主隆恩。”北坡躬身道谢后起身道:“那官家我便先告辞了。”
“唔。”赵性应了一声,然后突然抬起头问道:“朕记得你与宋北云是同乡不是?”
“我与宋大人相识多年。”
“哦,对。你当弘文馆的馆主也是他保荐的,看来你二人关系不错。”赵性点头道:“你可要好好干,弘文馆之职至关重要,将来天下是否安定可有一部分职责就在你身上了。”
“多谢官家,臣愿为此肝脑涂地。”
赵性点了点头,允了北坡离开,然后从桌下头拿出了一兜子油纸包的猪油渣开始吃了起来。
最近的赵性有些无聊,也许不光他无聊,整个大宋都显得很无聊。每天来来回回都是一些类似刚才那种看着很重要但其实也很无趣的工作。
这让他无端的想念宋北云和晏殊在这里的日子,那两个小冤家总是会变着花样的找事来干,特别是宋北云,那人就不能闲着,只要闲着一定会弄出层出不穷的乱子,那日子过得可是跌宕起伏。
现在所有的改革都在有条不紊的进行,灾情也逐步趋于平稳,新一轮的播种也正式拉开了帷幕,而赵性却只能坐在这里吃猪油渣。
“我听闻这东西在民间很畅销是么?”
“官家,灾年刚过,百业待兴。这油炸子自然就成了百姓们的解馋之物了。”旁边的内侍解释道:“毕竟猪油昂贵紧俏。”
“给江西那边发个消息,让他们再扩大的养猪的规模。”赵性打了个哈欠:“不过这玩意好像跟粮食产量挂着的,粮食减产大牲口也会减产……罢了罢了,让他们自己调整吧。”
赵性又一次陷入了无趣之中,他甚至萌发了一种想要偷偷摸摸去辽国找宋北云玩的冲动,但现在清明祭就在眼前,加上之后还有几次大型的活动要参加,他也抽不出时间来。
痛苦啊……惆怅啊……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47/96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