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北云(校对)第75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58/969


新式军服是由宋北云提供灵感,俏俏设计。具有功能性、轻便性和易更换、造价低等优势,这让换装火器的士兵可以摆脱盔甲的束缚,更好的在战场上进行转移和前进。
而多口袋、多挂点的设计也能够让单兵携带更多的物资和弹药,从而大大提高单兵的生存能力。
特别是束腰皮带的设计,在士兵中广受好评。
新式军装的颜色并没有那么鲜艳,大多数为墨绿色和土黄色,看上去整体灰扑扑的,不过这样的设计能够很好的贴合环境颜色,在埋伏作战时能够很轻易的防止被敌方斥候远距发现。
这些都是作战部队的变化,城内的警察部队则走了完全另外一种风格,他们的衣着颜色更加鲜艳,武器方面则是由长枪变成了短柄火铳,三发填充适合在近距离冲突时快速击垮对方战力,并且还有配备一根细长的钢棍,在低烈度冲突时,这跟钢棍可以很快的打散冲突人群。
一切的变化都仿佛是潜移默化,民众只会觉得今天城防的士兵跟往常不太一样了,但却并没有感觉太过稀奇,不过就是换了身好看的衣裳罢了。
但随着换装,内部的分工也变得更加清晰和细致,军警也开始逐渐分离,成为两个系统。
这也标志着长安的军改在今日正式完成,形成了近现代化的作战序列和保卫序列。
“北云!”
草原小公主见到宋北云之后非常高兴,称呼也非常亲昵,她虽然知道不好再叫相公了,但那种天然的亲近感却始终存在着。
“好久不见。”宋北云朝她招了招手:“看来生活不错啊,都胖了。”
小公主吐了吐舌头:“吃的多了一些嘛……方才我看到那些士兵的衣裳好好看啊。”
“哈哈,坐吧。”宋北云指着椅子:“这次叫你来呢,是有事情跟你说。”
小公主眨巴着眼睛,一脸茫然。宋北云倒也没什么好掩盖的,他将来自草原的密信递给小公主:“只可看,不可说。知道吗?”
“啊?”小公主满脸疑惑的接过信便看了起来。
等看到一半,她愕然的抬起头看着宋北云,难以置信的说:“打……打仗了?怎么会?”
宋北云却长叹一声:“你知道你草原诸部本来就是貌合神离,如今草原跟宋辽通商频繁,因为钱闹得南北矛盾愈发凸显,打仗也在情理之中。”
“我……我要不要回草原?”
“你回去能干什么嘛。”宋北云叹气道:“信上不是说还有十几万难民么?”
“啊?”小公主迷茫的看向宋北云:“北云……你想让我干什么?”
“坐下吧,我好好跟你说说,你的责任很重。”
第744章、七年8月7日

“十几万甚至更多的流民聚拢长安,他们需要一个领袖,如果群龙无首,草原的百姓将会成为隐患,最后我不得不将他们驱逐出去。”
宋北云坐在那一本正经的说道,说话时满脸的严肃:“公主殿下,你应该知道这些流民如果被驱逐,等待他们的是什么下场吧?眼看秋冬就要来了,无衣无食,他们很难撑过这个冬日。”
小公主的手紧紧的绞在一起,不住的咬着嘴唇。她从没经历过这样的事情,她虽然是个不那么受父亲喜欢的女儿,但毕竟也是公主,算是无忧无虑之中长大的人。
但现在突然这样的责任就落在了她的头上,这让她有些不知所措。
“最开始是其他部族刺杀了那司部头领,你父亲却是默许了,这件事是战争的导火索。”宋北云语重心长的说道:“那么既然战争是因为你父亲而起的,你作为他的女儿其实是要肩负起保护人民的责任的,这一点你责无旁贷。”
宋北云见她还在斟酌就继续加了一把火:“虽然我这个人又善良又宽厚,但如果真的有流民作乱,我也只能不得不驱逐他们了,甚至他们要是反抗激烈,我可能会采取更加激进的手段。”
“你明白吧?”
这四个字直接敲在小公主的心尖尖上,她只是单纯不是笨,在大宋学习的这些日子里,她见的多了也知道了许多事情,宋北云的话说的很温婉了,意思就是如果流民不加以控制,驱逐只是最基本的行为,如果遇到反抗的话,可能带来的会是一场屠杀。
这虽然很让人难过,但是却能够理解的,因为这毕竟是大宋,大宋能够接纳草原来的难民这已经是他最大的恩惠了。
小公主低着头摆弄着手指头,声音小小的细细的:“我不知道该怎么办……”
“你放心,我也不希望看见长安乱,只要你愿意答应这件事,我会尽可能的帮你。”
“真的?”
小公主仰起头,心中重新燃起了希望,眼中星星点点的看着宋北云,就像一只渴望主人带出去玩的小狗狗。
“唉唉唉,别用这种眼神看我。”宋北云摆手道:“我答应你的事当然是会办到。”
“那就好……”小公主舒了一口气:“我都不知该怎么办才好,草原打仗了,我很担心我爹爹。”
“你跟你爹相隔三千里,别想那么多了。你现在要好好把眼前的事打理好,这就是对你爹最好的回报。”
“嗯。”
宋北云沉吟片刻,然后开口道:“我估算了一番,下个月中旬时草原的难民便会抵达,他们都是平民,所以并不分南北之别,你明白我的意思么?”
“嗯……明白。”
“那我来跟你说说我的打算。”
宋北云的打算其实没有那么复杂,长安现在大概有各类草原人五万人左右,有的是来做生意的有的是来做工的,不少人已经在长安安了家。
这些人必须要利用起来,他们那些人对小公主的认同度还是挺高的,所以宋北云打算让这位二公主先领着这些人去疏导即将来的难民,将他们安置在数个区域之中,也就是说在草原人的家庭中安置这些难民而不是将他们安置在所谓的难民营之中。
之后他会给每个难民和接纳难民的家庭一定的补贴,但这个补贴并不是长久的,他们需要在三到四个月之内学会在简单的汉语并且进驻到各个工厂、农庄去务工、务农,以赚取后续的生活费用。
费用方面仍然按照之前前来务工的草原人标准发放,而且一些家庭也会有相应的福利政策,比如幼童寄宿、启蒙等等都会有一定的帮扶。
“那他们会有优待么?”
“没有。”
宋北云摇头道:“只是最初的一些帮扶,后面所有的工作待遇都会跟宋人施行同工同酬,干的多赚的多,懒汉不配吃饭。”
“那就好那就好……”
长安之所以被称之为万国之城,就是因为这个同工同酬的政策实在是太神奇了,看上去并没有什么优待但却已经是最大的优待了。
外族来到这里可以很快的安家落户凭借自己的手艺或者壮硕的体格吃上饭,因为没有特别的优待,本地人也并不会特别抵触这些外人。虽然仍然会有文化上的冲突但大体上是平稳的,许多人都因此乐意在长安安家。
光是这两年的时间,长安就已经迁入近百万户,城市规模空前,早已超过盛唐时的规模,即便是长安周边地区也因此繁华异常。
虽然没有刻意去比较,但如果没有意外的话,金上都、辽新都加上宋南都摞一块才堪堪能跟长安一较高下。
没有来过长安的人绝对是难以想象这是个怎样的概念的,而看到过的人往往都不再想离开这里了。
当然,长安并不是天堂,想要在这里落户,承受的压力是别处无法比拟的,因为各行各业之间的竞争、人与人之间的竞争,让这个地方机遇和痛苦并存,那些没有核心竞争力的人,只能选择去干苦力、种田或者是最基层的服务行业,甚至于种田都没人家种的好。
这也是变相逼迫他们去读书、去学习,短短三年时间长安的识字率已经从不足一成飙升到了四成,但是仅仅是识字现在已经满足不了许多人的追求了,长安各处的夜校现在场场爆满,甚至衙门都不得不源源不断的开设新的夜校来满足日益庞大的文化需求。
曾有一个波斯的诗人来到长安之后赞叹说“如果大马士革是天堂,那么长安就是天堂最高处的那颗明珠,它的作用是照亮整个天堂”。
“你先回去吧。”宋北云对小公主说道:“留给你的时间不多了,你最好是能做好准备。我的方法只是给你指出一个大方向,很多细节还是需要你自己来补充的。”
“哦……”小公主局促不安的起身:“你会帮我的对吧。”
“会的。”
“那我就放心了。”她点了点头,转身走了,看着却是有点神情恍惚。
不过这也不好怪她,毕竟只是个不到二十岁的孩子,突然被委以重任,她的慌张可以理解。
但有时候是没有选择的,维持稳定是发展的前提,如果社会陷入动荡,一切的努力都会化作泡影。
不过光有她还是不够的,很多软硬件也是要跟上的,毕竟突然之间扩充了十几万人,许多设施都是要跟上的,医疗、餐饮、住宿等等。
宋北云这段时间也只能忙得脚跟不沾地,没时间陪孩子也没时间哄姑娘。
有时候累的回到家中倒头就睡,连话都说不上几句。
不过还好,大家都很理解他,没有因为一些鸡毛蒜皮的事去滋扰他。
此后的每一日都会有信笺通报难民所处的位置,虽然信息有延迟,但总体却是能估算到最新位置的。
难民潮以每日三十到五十里左右的速度在前进,为了保障他们能安全抵达,长安这边已经派出了补给车队为他们供应清水、粮食和医药用品,第一批难民大概会在月底抵达,而这种迁徙会持续到冬季来临。
宋北云已经做好了准备,长安也做好了准备。
“走啊,带我去北海军啊。”
终究该来的躲不掉了,左柔终于忍不住找到了宋北云,提出来她心心念念两年的话题。
“现在别急嘛,我这里事情好多啊。”
宋北云斜躺在竹床上半闭着眼睛:“好累啊……”
“因为草原的事?”
“嗯。”
左柔沉默了片刻,然后转身进了屋中,不多一会儿出来时,手上拎着两个她平日里健身用的石头哑铃。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58/96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