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北云(校对)第84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842/969


就如现在这虾夷之策,如今看来不就是施恩而已,历朝历代不外如此,可往后再看的话,此中滋味才会慢慢返上来,咀嚼于口中,回味绵长。
而就在韩先生感慨之余,此刻的宋北云正抱着个枕头在睡午觉。
此时的连云港已是烈日炎炎,端午前后格外闷热,巧云眼看着就要生了,而碧螺的肚子也大了起来,这些日子宋北云倒也是索性就留在家中照看,可这日子也太漫长了,每日他唯一的消遣就是去到船厂之中看那二号巨舰的施工进度,还有听工程师说明又有多少技术改良被安置其中。
至于那个坦克研发的地方,他是一次再也没去过,倒不是不重视,只是实在不想受打击……听说发动机倒是不喷零件了,可要么是体积太庞大安装不上去,要么就是汽缸点不着火,要么就是喷油口压力不够,喷油像滋尿。
还有妙言那里,电力小组开发进度也遭遇到了材料瓶颈,因为氧化铝密封陶瓷的密封金属圈总是烧制不成功,现在他们那边也是急的团团转,宋北云没有啥这方面的技能,所以索性就不去骚扰她了。
正在他翻来覆去睡午觉睡不着时,突然听到外头巧云的母亲喊叫了起来,似乎在阻止什么人进来。
宋北云连忙穿上一件单衣走了出去,正巧看到巧云的母亲摸出一柄扫帚正在跟门口的人对峙。
“你是什么人,你知道这是什么地方?外头的侍卫呢?侍卫!侍卫!”
“芦妈妈,好了。”宋北云喊了一声:“自己人。”
这一声才让巧云的母亲冷静了下来,放下了扫帚,但眼睛却仍然盯着门口来的人。
“我是千算万算,没有算到您老人家会不远千里的来这里。”
外头的人走了进来,正是大辽国皇帝陛下耶律佛宝奴,她此时穿着一身书生装扮,手上提着扇子,腰间别着宝剑。
“我……”
她一句话还没说完,就被宋北云连拖带拽的拉近了房间,然后干了个爽。
“看来你是憋坏了啊。”
“闲着也是闲着。”宋北云打了个哈欠:“睡觉!”
“睡觉?我不远千里来这里,就是为了陪你睡觉的?”
宋北云按了按佛宝奴的肚子,然后又来了一发……
“你有完没完?”佛宝奴从屋内的洗漱间里走了出来,身上湿漉漉的:“你是闲了多久?”
“好几个月呢。”宋北云翘着二郎腿一脸心满意足:“倒是有个妖尼姑,但是不敢碰。还有妙言,她身体不好,前些日子还有些咳血,我更是不敢碰。”
佛宝奴一边擦拭着身上的水迹一边说:“我就是过来问问,金国的事到底是个怎么回事?你怎么逼迫人家了,他们着急的都找上我了。”
“这不正合你意?”
“倒是我心中多少有些疑惑,之后我该如何?我怕依我的想法,到时又与你冲突,你还要找我麻烦。”
宋北云翻了个身:“今天我休沐,不想谈工作。”
佛宝奴走上前拔了一根宋北云的腿毛,疼得他从床上蹦了起来:“你的手怎么这么欠!”
“我跟你讲。”佛宝奴坐在床边:“我月事刚走没几天,你这么来怕是又要怀上了。”
“怀呗,你的近臣还有谁不知道你是女的么?”宋北云倒是不在意的说道:“不过你怎么跟赵性那个狗皇帝一样,整天到处跑?”
“这辽国不是已经正式开始迁都了么,那边迁都我也没什么好事干,索性就让南院代管朝政,北院代管军队,我便巡视山东呗,这泰山也祭完了,山东也巡的差不多了,抽个空出来转一圈也算合理吧。”佛宝奴解释道:“不比赵性那个狗皇帝要好许多?他前些日子还发出国书说要让我去金陵转一圈呢。我觉得他是想让我跟他一起来这边找你,我没搭理他。”
“那你真的猜对了,他肯定是让你跟他一起来这边的。他一个人来是要挨骂的。”
“他就不适合当皇帝,一个皇帝整日往外跑算个什么事情。”
宋北云抿着嘴看了一眼佛宝奴却没有说话……
下午时,两人睡了个午觉起来已是五点多钟了,宋北云先带着佛宝奴跟两个孕妇见了面,佛宝奴指着巧云的肚子说:“肚子尖的是男孩,肚子圆的是女孩。”
巧云笑着说道:“只有螃蟹才这般算呢。”
而之后吃过了晚饭,他二人又来到了妙言工作的地方。妙言仍是一副繁忙的样子,不过相比较之前的孱弱,这些日子在宋北云的条理下,她的脸色已经好看了许多。
不过佛宝奴根本看不懂电气工程,于是宋北云又带着她来到了造船厂之中。
当看到那艘仰着头都看不完整的巨舰时,佛宝奴的表现没有比赵性好到哪里去,但紧接着宋北云就遭罪了,因为佛宝奴也要这样的大船船,但辽国没有,甚至都没有开造,所以她就像个苍蝇一样在宋北云耳边嗡嗡的绕。
“已经开始了开始了,你去巡查的时候都没去胶州登州那边吗?你就不要唠叨我了。”
“哦……我还以为你敷衍我呢。”
“联合舰队是必然要开始的,反正下一代就要解决中国大一统的问题了,舰队也是要整合的。”
“那我不管,必须是辽统一。”
“做梦。”宋北云站在海边对着佛宝奴握了拳头:“是中国统一。”
第831章、九年5月29日

“哦……巧云是七月份的预产期,碧螺要到冬天了,我看看啊……十二月对吧?”
佛宝奴仔细研究着新历,她作为皇帝自然知道历法的重要之处,因为传统的历法之中,一旦遇到哪个混账皇帝换上三四个年号,那以后记时可是要出大问题的。
“宋国对新历法怎么看?”
“史家狂喜。”
听到宋北云的回答,佛宝奴噗嗤一声笑了出来。
是啊,可不就是史家狂喜么,有了这个元年历法之后,再也不用使用皇帝年号来记时了,只需要说新元多少多少年、新元前多少多少年就可以了,加减乘除这么一算,什么都解决了。
“当然了,不光是史家,很多地方都要使用这个,新历的好处就是可以给出一个横跨多个年号的准确时间坐标了。比如新历六年宋辽大旱、新历七年江浙冰灾,这样对于研究气候的变化周期也是很有用处的。”
“那缺点呢?”
佛宝奴考虑问题自然是要利弊的,因为她的每一项决策都会关乎到从上到下的变动。
“缺点就是皇帝年号基本废了,进一步弱化了皇权。”宋北云拿着一板日历递给佛宝奴:“上头仍然会标注出农历的,新历诞生并不代表农历作废,相反新旧历会互相补充,因为你得知道农历也是先人数千年智慧的结晶,新历用来记时而农历是农业重要的执行标准。”
“那这个我怎么知道几号是几号几年是几年啊?”
宋北云将一张报纸递到他手中:“钦天监干什么吃的?”
报纸最显眼的地方写着的是港口日报,下头第二显眼的地方就是标注着新历几年几月几号,后头则是农历几月几日,还有节气,比如现在是小满时节,上头便会写着小满。
“这个好这个好。”
佛宝奴发现一个问题,那就是自己已经在拼命追赶了,但每次见到宋北云他却总是能带来新的东西,天文历法也好、政治思想也罢,反正自己终究是没能够追上他,从认识的那一天开始就是如此。
而且这次来港口,佛宝奴真的算是开了一把眼界,她本以为长安已经足够新了,但却没想到这个连云港却比长安还要新,新到仿佛是一个陌生的世界一般。
这里几乎没有了木质建筑,小规模的建筑都是砖混结构而一些大规模的建筑甚至使用了钢混。
那种高大的四平八稳的厂房摆在眼前,就像是书中仙人才能造出的房屋,问过才知道那叫钢混结构,用钢筋和混凝土构造的屋子远比开凿巨石省时省力还省钱。
站在高处放眼望去,整个港口都被烟囱里喷出的浓烟笼罩,虽然空气中透着一股辛辣呛人,但佛宝奴却知道这代表着先进、财富和强大。
“为什么这个新港口会比长安城还要新?”
宋北云放下报纸摘下眼镜:“因为长安有太多过去的回忆了,那是所有人的牵挂,既是对大唐王朝的牵挂也是对家园故土的牵挂,但这个港口本来只是一个穷困潦倒的小渔村,它什么都没有,索性我就能推平重建,用最新的技术、用最好的材料,以后每一座新城拔地而起,它都会是最新的。等到全中国都一步一步变成新的之后,这第一座新城也就成了旧城,它也就该拆了,而一旦拆了再盖起来时,它又是最新的了。这便是生生不息的道理。”
“哎呀,我不要听你讲道理。”
佛宝奴不耐烦的一挥手:“你给我说说这里花了多少钱吧。”
“一万万四千万贯。”
佛宝奴一声“啊”就这样卡在了嗓子眼里,辽国可没有这么有钱,光是修路一项就已经快把辽国的国库给掏空了,而现在路差不多修成了,钱回头却还早着呢。
“问题其实不大。”宋北云看到佛宝奴的表情后笑道:“你的路会给你带来意外之喜的。”
这一点佛宝奴倒是不怀疑,因为按照成本平均摊在商队身上的过路费虽然很高昂,但几乎天下的商队都排着队去缴了这笔过路费,因为横贯半个中国的公路可以让整体运输路程缩短八成以上。而第一条铁路也在宋辽两国设计院的共同努力下正在勘探之中,公路沿途的地形地貌测绘数据可以极大的缩短铁路的建造时间。
等到铁路建成,虽然做不到朝发夕至,但用宋北云的构想来说,那便是两年的路程可以缩短至两天。而且一次性拉的货物比最大的商队还要多上百倍。
这对许多人说来大概是神话里才能发生的事,土行孙嘛。但宋北云还说了,科学存在的目的就是把神话变为现实。
“你们两个好悠闲啊。”
身后的声音让宋北云回过头来,发现是妙言站在他们的身后,这个娇弱的妖妃穿着一身帆布工装,看着跟以前的模样判若两人。
“这不等你呢么。”
宋北云给妖妃同志让出一个位置,让她坐在自己的身边,这一幕看在佛宝奴眼里,她不禁酸涩,但一想到妙言的身体真的越来越差了,她心中又多少有些难受。
之所以佛宝奴会同意妙言来这里找宋北云,主要就是因为当初在辽国的那个冬天她差一点没能熬过去,这件事宋北云并不知道,但佛宝奴清楚,她能活着抵达这里,全都靠的是那价值万金的白头山人参续命。
“唉?”
佛宝奴看着妙言,看着看着却是不太对劲了,因为她的精神头明显比在辽国的时候好太多了,原本苍白的脸色也有了红润,虽然瘦弱还是瘦弱,但比以前那是胖了许多,至少腮帮子上有肉了,不再是那种干干瘦瘦的模样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842/96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