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北云(校对)第85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852/969


完颜皇帝仰起头看向面前的人:“你怕不是在洛阳有房产!若不是你之前提要与辽国共同开发那海港,宋国海军怎会前来?”
那人一听,立刻便跪了下去:“陛下,臣是清白的……”
“罢了罢了。”完颜皇帝苦笑一声摇头道:“本来也是保不住的地方,与宋与辽又有何区别,倒不如看看如何膈应膈应他们吧。”
“宋要港口辽要金京。倒不如港口给辽,金京归宋。”完颜皇帝突然像是放弃了一般说道:“去,召辽国使臣来。”
五日后,信鸽抵达山东,后八百里加急抵达洛阳。
此时宋北云刚把赵相的骨灰入土为安,他把人家赵家祖宅那片地方给买了下来,计划改成一个书院,赵相就安葬在这个书院后头的小山之上。
这里还有不少他的同族也都在忙着张罗这件事,大家其实还都挺欢迎这位名人魂归故里的。
“宋大人,陛下急召。”
正站在赵氏书院的大工地上跟当地一些名宿聊天时,宋北云面前突然出现了一个皇家内侍,后头还跟着一辆马车。
宋北云好奇的问道:“怎么了?”
“属下不知情。”
“没事,估计不是什么大事。”
侍卫不好多说,只是一路载着宋北云去往了紫微宫之中的上书房。
这地方刚装修好,还有一股子石灰和漆水的味道,让人不是很舒服,不过么看到佛宝奴坐在那里的样子,但还有那么些模样,时隔三百多年了,这里终究又迎来了一个女皇。
“什么事啊,急急忙忙的喊我。”
宋北云顺手把门一带:“你大白天的,不至于吧。”
“金国投了。”
“嗯?”宋北云愣了片刻:“啥?”
“金国投降了。”
“你开什么玩笑呢。”
宋北云哈哈一笑,坐到了旁边,上下打量着佛宝奴:“你是不是又想没事找点事来看看我的反应啊。”
“金国内陆两千二百里给了宋国,沿海一千八百里给了辽国。”
“不可能,谁愿意那么轻易的把皇位送掉呢,天底下哪里有这种事。”宋北云笑着摆摆手:“你想我了就直说,我又不是不过来,等会晚上我偷偷摸摸不就来了么。”
佛宝奴也不废话,走上前一把将八百里加急拍在了宋北云的脸上。
小宋这么一瞧,一屁股坐在了地上,上头就一句话曰:赵性御驾亲征,金国投降,以善待金国百姓为条件纳土称臣。
“赵性……”宋北云一拍脑袋:“金国称臣,称谁的谁的臣?”
“还没说,现在还只是分地的阶段,称谁的臣……呵呵。”佛宝奴轻笑一声:“待价而沽。”
宋北云眼睛眯了起来:“这脑瓜子不笨,想要继续留在东北当皇帝又不想受欺负。东北王跟皇帝有什么区别?不过赵性……他什么时候出征的?”
“千帆舰队,让你不幸言中。”佛宝奴面带古怪的看了宋北云一眼:“要说了解,还是你了解这位怪物皇帝呢。你怕是连对我都没这般了解。”
“你把话说清楚,什么意思?”宋北云拍了拍桌子:“不要说些阴阳怪气的话。”
第840章、九年7月12日

金国的投降看似突然,但要仔细去研究它背后的一系列因素,早就有了预兆。
它的有趣便是有趣在金国走到今天这一步根本就怨不得别人,一个国家由盛转衰也不过只是五年光景而已。
这五年的时间里,金国很快就完成了从那个能够把辽国干到中原的彪悍尚武之国转型成为吃喝玩乐的享乐之国的转变。
有人说金国还有近三十万军队呢,为什么不抵抗?天底下都没见过这般的地方,人家上了门,一枪一炮未开便把大好河山拱手相让了。
要说金国装备差?那怎么会差呢,三边谈判之后贸易发达,除非一些特殊的武器,其他的东西并未禁售,但据说去接收盘点清算金国武库的时候却是发现里头原本崭新的宋国步枪全都变成了锈迹斑斑的破铁管子,上好的精钢也都变成了破铜烂铁。
还有那些个炮弹、火炮更是让人啼笑皆非,那些从宋辽进口来的小口径炮,上头的油布都没有掀开但炮弹却不翼而飞,在核查时却发现出入库记录都是齐备的,但总数就是对不上号。
还有核查军人数量时也是很有意思,金国现役军人共有三十七万人,但核查时却发现事情并不是如此,最夸张的军营里光一个牛二就有四十七人之多,而原本一千五百人的大营,里头活人不过三十七,还有一百七十五匹劣等老马和近两白头驴子。
更关键的是这些驴子和老马都还有名字,拎着一份军饷、吃着一份皇粮。
而在辽东港附近的金国海卫营之中,里头的定海大将军却是一头膘肥体壮的大白猪,军营之中也仅有六人,而这六人的年纪摞一块,基本上能见着秦始皇了。一问下来才知道,却都是当地太守一脉家中的各类长辈,平时也不作事,就是来这个地方钓钓鱼、聊聊家常,然后每个月还能领上一份不菲的军饷。
定额七百人的海卫营之中,除了这几个老头之外,就剩下定海大将军这一头猪和它七十二房的姨太太以及满满一大窝的猪崽子。
让人啼笑皆非的是这些猪崽子却也都是拿着国家配额的正式武装人员。
此时追查已经没有了意义,谁也不会去说这些年金国的军费去了什么地方,反正大概就在辽国的牡丹园旁边、宋国的学区里和婊子的肚皮上还有那些饕餮大口中了。
不抵抗难道难道真的是因为打不过吗?当年金国人可是用五万人追着皮室军十三万人满大街乱窜的骁勇之辈,真的会被区区万把人的海军吓成这副样子吗?
呵呵,明白的人心中自然明白。
至于百姓,百姓慌什么,对他们来说是姓宋也好姓辽也罢姓金也可以,反正都不过是城头变幻大王旗的事,第二天一早该下地下地、该捕鱼捕鱼,难不成大宋大辽还能把他们都宰了不成?这些年下来,他们可有不少亲戚都成了宋人辽人呢,现在倒好,以后出门走个亲戚都不用办出关文牒了。
而那上上下下的官员,他们慌什么?金国么,没了不就没了,金国没了难不成这地方还不要人治理了?大不了就苦几年呗,反正前几年的便宜都捞足了,再不济卷上包袱去辽国去宋国,去他们置办了好几年都没怎么住过的宅子里好好享福去,不当官便不当官嘛,反正剩下的日子即便一分钱挣不着也足够舒舒服服的过完下半辈子了。
再者说了,不管是去金陵听个小曲儿还是去辽国赏个花儿,在哪不比在这个破破烂烂的穷山恶水强,一年能有半年是个冬天,生在这地方多少是上辈子作了孽。
倒是现在金皇坐在黑洞洞的金銮殿上,眼神空洞洞的看着前方,他的眼前尽是过去金碧辉煌山呼万岁的场景,而如今他终究是知道了自己究竟怎么输的了。
宋军来了一支舰队,还没有入海湾,人数也不过就是万人,但下头的报上来的数字是三十万,三十万的宋军不宣而战,让他没有了分寸,还没等他清醒过来,满朝文武都已经面朝南方跪了下来。
亲辽的亲辽,亲宋的亲宋,里里外外却是没有一个亲这生养他们的地方。
是啊,全盘汉化嘛,学汉文识汉子夺正统是他们的说的,如今一句“什么宋金辽的不过也都是迟早的事”那也是他们说的。
吃着南方来的食物、穿着南方来的衣物、孩子送去了南方、心中心心念念的都是南方。如今南方真的来了,他们自然也是欢天喜地,忙不迭的打开了城门将人放了进来。
完颜皇帝也是马背上出来的开国之君,曾也是将风头无两的辽国逼到南下,而被他们逼到南方的辽人都可以把宋国给按在地上推到了长江那头去。
可是如今,这样彪悍的金国却被几艘船、一万人吓到不战而降。
也许一切都是天意吧。
想想从什么时候金国开始注定要完蛋的?可能还不是三国协议的那一刻而是自家的大将被人斩杀于阵仗之前,国内却并无几分悲痛反倒是弹冠相庆的那一天开始吧。
他们说“恭喜陛下,终究是没有了心腹大患”,他们说“贺喜陛下,如今他一死,金国终究是稳当了”。他们还说“若是他不死,宋辽怎肯善罢甘休”。
他们说,他们说,一切的一切都是他们说。说来说去,他们去对着赵皇帝说了去对着耶律皇帝说了,却再也不对自己说了。
“陛下,该歇息了。”
忠心耿耿的老太监上前来,他轻声呼唤一声,声音里却止不住的颤抖。
完颜皇帝抬起头看了他一眼,却是发现他的背后背着包袱,身上也换上了布衣。
“你也要走?”
“老奴……老奴……”老太监泣不成声,跪在完颜皇帝的面前嚎啕大哭。
“罢了罢了。”完颜皇帝突然就苍老了下来,他颓废的倚在龙椅上:“此刻你我皆身不由己。去吧,记得把朕的佩剑带走,到时亡国之君的佩剑多少也能值些钱,至少保你下半辈子衣食无忧了。”
“陛下!”
老太监匍匐在地上痛哭流涕,而完颜皇帝却是轻轻摆手:“去吧去吧。”
许久之后,这最忠心的老奴也走了,而就在此刻前方大殿上却传来了一个脚步声和拐杖戳地的声音。
完颜皇帝抬起头,看到却是身穿海军制服的赵性,他拄着拐杖一瘸一拐的走入这金銮殿里,身边却也是一个侍卫都没有。
“我是该叫你一声官家还是该叫你一声陛下?”
“嗨。”赵性费劲的从地上将一张被掀翻的台子扶起来,自己则坐了上去:“计较那些作甚,咱这不是来看看你呢,你是皇帝我也是,你现在的心情我最是明白,怕你想不开。”
“哈哈哈哈哈,大宋皇帝陛下可真是体恤臣子。”
完颜皇帝哈哈大笑,但话语之中却透着深深的无奈和绝望。
“你这么说就没意思了。”赵性靠在那从兜里掏出一块芝麻饼撕开扔给台子上的完颜皇帝:“一起吃点。”
完颜皇帝愕然的看了一眼手中的芝麻饼:“强盛如此的大宋,国君只吃这?”
“你猜猜我是怎么瘸的。”赵性咬了一口芝麻饼:“别哔哔了,听说你一天没吃东西了,年纪也不小了,吃点吧。”
看着这个痞气十足的皇帝,完颜皇帝倒是哑然失笑,心情却是好了一些,他是万万没想到自己居然真的就输给了这么一个吊儿郎当的后辈。
“你呢,再在这里也不合适,到时候你也别待价而沽了,有宋北云在,你挑不起宋辽两国的风浪的。”赵性叹气道:“你是跟我回金陵也行,去长安也行。别去洛阳,洛阳破破烂烂的,不如金陵长安的,而且我耶律大兄脾气屌差,她保不齐要欺负你的。”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852/96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