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史上最牛古董商(校对)第44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48/528

  听完唐闲的话,四人果然是走到了世界地图前面,开始谋划着如何对仓库进行布局。
  “我觉得我们还是一个个来确定吧,先大概选择出几个城市,然后回去一一进行分析对比,最后再评估决定。”
  严凯用白板笔在每个洲做了粗略的标记之后,提出了自己的想法。
  “有道理,我觉得这样做没有问题,那现在可以开始了。”
  康文丽点了点头,对严凯的提议表示赞同。
  李佳欣更加直接,抢过严凯手中的白板笔就开始比划起来。
  “第一个仓库,既然是放在北美,我觉得还是放在灯塔国比较好,至于城市我倾向于纽约或者旧金山。”
  “我觉得首府华盛顿也可以,还有洛杉矶。”张勇补充道。
  李佳欣顺手在地图上将四个地方勾画出来,“还有其他的位置吗?”
  严凯三人摇了摇头,李佳欣也不墨迹,直接将白板笔指向了南美洲。
  “这里我觉得将仓库设置在巴西利亚比较好,具体地点嘛,我认为里约市或者圣保罗市比较理想。”
  “赞同!”
  严凯,张勇,康文丽三人纷纷点头同意。
  接下来四人用同样的思路,很快就将全球八大仓库的潜在目标勾画了出来。
  到后来,唐闲已经忍不住站到四人身旁去看他们的决策过程了。
  “果然专业的事情还是要交给专业的人来做。”唐闲由衷的感叹道。
  “好,今天的讨论先到这里,接下来你们每个人负责两个仓库吧,选定好了地方我陪你们一起去建立仓库。”
  严凯四人再次坐回了餐桌前,唐闲看看桌面上已经是杯盘狼藉。
  于是吩咐服务员先将这些收拾了,然后重新再上一份上来。
  问题解决了,接下来的饭局氛围轻松,每个人都喝了不少。
  虽然说唐代的米酒,酒精度不高,可是架不住这几人喝得多啊。
  最后的结局当然是全部倒下,本来米酒的后劲就比较足。
  布局对付国际大粮商的同时,唐闲对国内的这些个恶意炒作粮食价格的小商贩同样也没有手软。
  一连七天,每天唐闲都向市场投放了大量的粮食,品种包括大米,面粉,粮油等等。
  最开始还有人抢购囤货,可是随着唐闲每天的足额供应,加上政府出面安抚,选择囤货的老百姓越来越少。
  而粮食价格也逐渐稳定下来,并且黑市上的高价粮食现在已经基本上没有了销量。
  毕竟谁家都不是钱多了找不到花的地方。
  面对这样的情况,以潘强为代表的一批囤积粮食的小倒爷顿时傻眼了。
  他们购买到的粮食本来就是高价买来的,如今非但不能赚钱,还要面临巨额损失。
  以潘强为例,他自己囤积的60多万斤粮食,摊下来成本大概是八块钱一斤,总共花了近五百万。
  如果按照如今三块钱一斤来算,他要损失近三百万。
  这是潘强无论如何也不能接受的。
  “早知道如此,当初为什么不在二十块的时候选择变现呢,轻轻松松赚到上千万,贪心不足蛇吞象啊。”
  此时的潘强,心中是悔恨万千。
  不过就在潘强几乎绝望的时候,已经被驱逐出境的潘老板打过来电话。
  “强子,听说你手上有一批粮食,有没有想过弄到国外来卖,现在国外粮食奇缺,一定可以卖个好价钱。”
  “啪,对啊,我怎么把这一茬给搞完了。”潘强心中大喜,整个人也变得豁然开朗。
  “叔,你这边有渠道?”潘强自己是没有渠道将东西运出去的,只能看看自己这个精明的叔叔有没有办法。
  “那是当然,不过我们先说说这个利润如何分吧?”潘老板如今是英雄末路,不得已连小辈的钱都赚了。
  潘强也不是傻子,他知道自己如果和这个叔叔合作做生意,凭自己的智商肯定是算不过对方的。
  于是潘强转念一想,与其将来被算计,徒增损失,不如将这个做成一锤子买卖。
  想到这里,潘强将心一横,说道“叔,咱们也别说什么利润分成了,你看这样好不好,我这边呢将手中的这批粮食作价一千万卖给你,至于你能够最后卖出多少钱,我不过问,你看怎么样?”
  潘老板心中一惊,他没想到自己这个看起来傻乎乎的远房侄儿竟然还有这样的头脑。
  一千万也在潘老板的预料之中,于是他也没有再还价。
  当然这些粮食只要出了国,潘老板有信心将一千万华夏币的货换成一千万美金。
  毕竟现在全球范围内粮食都非常紧缺,加上唐闲的可以控制,可以说是有钱都买不到。
第323章
穿越盛唐
  时间转眼已经过去了一年,唐闲在全球各地建立的共享仓已经开始投入使用。
  张勇这边也在全球主要城市建立了线下商超。
  唐闲的商品开始销往全世界,后疫情时代,华夏制造终于是成为了全球响当当的牌子。
  全球其他国家那些劫后余生的人也开始逐渐恢复正常的生活。
  这种时候,在全球大部分的工业生产都还没有恢复的情况下,在疫情中受创最小的华夏国,一举成为了世界供应商。
  以前全球因为人太多而烦恼,因为资源有限;
  如今很多国家都在人口过少而烦恼,因为没有人就没有生产力。
  此时的唐闲开始在全球各地大量收购工业机器,而且基本上是整条产线一起购买。
  短短数个月,唐闲已经购买了几十亿资金的设备。
  别问唐闲为什么要收购这么多的设备,这一切源于半年前唐闲一次偶然的发现。
  当初得到时光之门的时候,唐闲绑定了一个系统。
  最开始的一段时间,唐闲确实对系统有些依赖,不过后来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系统基本上就不怎么出现了。
  而唐闲自己也逐渐忘了还有这回事。
  半年前,一个偶然的机会,唐闲再次唤醒了系统,研究系统功能的时候,发现系统的时间定位功能。
  仔细研究时间定位功能后,唐闲惊奇的发现:这个功能竟然可以将时间之门自由定位到从春秋战国到大清朝任何一个朝代。
  这个发现让唐闲兴奋不已,自己为什么不能将现在这些设备搬到古代去呢。
  现在这个世界疫情过后,各种资源都是过剩的,唐闲往往找到一个国家的政府,提出要购买设备,这些政府的官员就会很快列出长长的清单供他选择。
  所以半年中,唐闲连续出手,足迹遍布灯塔国,英格兰帝国,德意志帝国,法兰西帝国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
  他在这些国家用超低的价格,购买了大量的工业设备,几乎是堆满了自己的八大共享仓。
  今天唐闲再一次到了唐朝,不过这一次不是贞观时期,而是到了盛唐,也就是唐玄宗李隆基建立的开元盛世时期。
  有了上一次的穿越经验之后,这一次唐闲不再畏头畏尾。
  依然是穿越到了熟悉的长安城,到东市和西市分别看了看,逛了一圈,之后唐闲放心了。
  之前他还担心因为自己的穿越改变历史了呢。
  现在看来,这个担心完全是多余的,此时的东西两市根本就没有自己在贞观时期建立的那些店铺的痕迹。
  去了几个酒铺,里面的酒依旧是唐朝时期的米酒。
  看来系统的穿越是相对独立存在的,这一下唐闲心中一块巨石算是落了地。
  稍微打听一下,现在是唐玄宗开元三年,也就是公元715年,四月十三日。
  一听到这个时间点,唐闲心中不免有些疑惑,这是偶然还是刻意的安排?
  自从可以穿越大唐,唐闲对于唐朝历史那是达到了精通的程度。
  如果他没有记错的话,就在这一年的夏天,大唐的主要粮食产区中原地区,遭受了史无前例的大蝗灾。
  虽然是一代名相姚琮亲自去指挥当地老百姓灭蝗虫,可是最后还是损失惨重。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48/52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