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兵新警(校对)第20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05/761

  “农贸市场的那个嫌疑人,是从东山省的一个规模很大的粮油批发市场进的货,东广同行顺藤摸瓜,从我们木阳追查到东山。
  今天中午收的网,据说那个市场有三个批发商在卖,跟黄豆、绿豆等种子搁在一起卖,共缴获大麻种子四点六吨。”
  “四吨多!”
  “骇人听闻吧,刚开始我都不敢相信。”
  四吨多大麻种子什么概念,能种值出多少大麻……
  李政目瞪口呆。
  侯文同样一脸不可思议。
  崔景国心想木阳同行真是哪壶不开提哪壶,只能悻悻地说:“朱队,我们采用诱惑侦查是经过局领导批准的,连汇给你的钱都是局里批的,相关的手续马上送过来,你们还需要了解什么?”
  “既然都是按规定办的,那等会儿我拍个照就回去,争取早点把钱给你们转回来。”
  “不好意思,让你们白跑了一趟。”
  “说不好意思的应该是我们,工作没做好,竟让大麻种子从我们那儿流入到你们滨江,给你们添麻烦了。”
  “不麻烦,今天也别急着走,你们开了半天车,在这儿吃过饭,好好休息一下,明天再回去。”
  “崔教,您太客气,我们真不能在您这儿久留。因为这个案子涉及的人员太多,东广方面查不过来,所以是跟我们联合侦办的。从我们木阳流出去的,归我们木阳公安局侦查。”
  李政暗想东广同行已经缴获了四吨多大麻种子,战果那么大,当然看不上从你们木阳流出的那点。
  说句不中听的话,就是脸人家已经露了,接下来的小活儿、杂活儿让给你们干。
  侯文则觉得木阳同行刚才那句“全靠同行衬托”,貌似同样适用于开发区分局。
  唯一不同的是,木阳同行所说的同行是指东山,对开发区分局而言这个同行显然是东广省福山市公安局,并且是衬托人家了,而不是被人家衬托。
  再呆在这儿,讨人厌。
  他不想在此久留,轻轻拉拉李政的袖子。
  李政缓过神,立马干咳了一声:“崔教,既然事情都已经说清楚了,那就没我们什么事,要不我们先回去?”
  “好吧,我送送你们。”
  “别送了,留步。朱队,不好意思,先走一步。”
  ……
  他俩刚回到车边,就见一辆警车开了进来。
  禁毒大队民警小曹拿着一个档案袋,推门钻出警车,飞快地跑上了楼,不用问都知道是去拿局领导批准采用诱惑侦查手段的公文的。
  毕竟警察买毒品或毒品原植物种子,哪怕是一种侦查手段,也要经过县一级公安局领导批准。
  不然人家怎么知道你有没有知法犯法,就算知道你同样是为了办案,空口无凭的回去也没法儿跟领导交代。
  领导就算相信也没用,因为公安局要接受检察院监督。
  如果检察官发现有人购买了大麻种子,然后就没下文了,甚至把货款给退回去了,肯定会追查怎么回事。
  侯文越想越搞笑,系上安全带说:“韩坑真的很坑,他人不知道跑哪儿去了,竟还给开发区分局挖这么大一坑!”
  李政把车开车禁毒大队的小院,扶着方向盘问:“他怎么坑了?”
  “他那会儿如果不拉着你彻查,如果没盯着那两株早被铲除掉的大麻不放,就不会有这么多事,而且也不会给社会造成什么危害,毕竟大麻种子的来源有人在查。”
  “如果东广同行没发现,没追查到木阳呢?”
  “哪有那么多如果,我说的是这件事。”
  李政禁不住笑道:“如果只是就事论事,周大和崔教确实被他给坑了,而且坑的很惨,比任大还要惨!”
  侯文很同情开发区分局的遭遇,感叹道:“那可是四吨多大麻种子,如果早点下手,那就没东广同行什么事了。”
  “真正的大案,虽然不一定能被公安部列为精品案件,但肯定能惊动公安部,能成为今年的经典案例。”
  “可惜擦肩而过了,并且就差那么一点点!”
  “差一点点都没用,现在说什么都晚了。”
  开发区分局错过了一次又一次机会,尤其第二次,如果他们那会儿不踢皮球,就不会白白浪费三天时间。
  本来有机会侦办大案的,结果成了旁观者。
  李政越想越郁闷,俯身点点中控大屏,翻出任叔叔的手机号拨打过去。
  车载音响里嘟了两声,就传来任叔叔熟悉的大嗓门:“李政,什么事,怎么想到给我打电话的?”
  “任大,刚刚遇到件事,我想你肯定感兴趣。”
  “什么事,赶紧说。”
  “事情是这样的,开发区分局前段时间……”
  李政刚把事情的来龙去脉说清楚,任忠年就哈哈笑道:“周云海这个禁毒大队长怎么当的,他这是一而再再而三延误战机!”
  “也不能说一而再再而三延误战机,毕竟那会儿确实不具备立案侦查条件。”
  “不具备你不也查了吗,而且查出了眉目,你要是没锲而不舍的查,木阳公安局的人能追过来?”
  “所以这件事有点尴尬,周大和崔教心里指不定怎么想呢。”
  “他们又管不到你,你管他们怎么想呢。这事干得漂亮,有没有向肖支汇报,没有的话赶紧汇报!”
  “行,我这就给肖支打电话。”
  “赶紧打,我也要向我们局长汇报。周云海,哈哈哈,没想到他也有今天!”
第一百六十八章
眼高手低的愣头青
  塞曼镇的镇区很小,只有一条约八百米的小街。
  这里属于佤联军的势力范围,曾经有一段时间跟国内的偏远小镇一样宁静。
  但随着紧邻赛曼的梅昔地区被政府军接管,打着各种旗号的民兵团,在政府军扶持下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以及南掸邦军、克钦独立军和德昂武装不断往梅昔地区渗透甚至袭扰,这里的治安形势变得异常严峻。
  镇上的警察局已经应付不了新形势,特区政府往这儿增派了一个营,组织民兵在几个隘口构筑防御阵地,并在各大小路口设卡盘查。
  不了解这边情况的人,可能会有一个疑问,周总为什么把分厂建在这里。
  韩昕虽然是第一次来这儿,但来之前做过一番功课。
  吕参谋说周总那会儿之所以选择在这里建厂,主要是特区的土地兼并愈演愈烈,掌管军政大权的那些大佬跑马圈地,持有的土地动辄几万乃至几十万亩,变成了一个个规模庞大的“农场”,并且大多种植橡胶。
  没有蔗区就没有原料,没有原料怎么制糖?
  周总只能选择相对比较偏远,但治安比较好、水电都有保证,交通也相对便利的塞曼为“基地”,跟周边地区持有零星土地的本地人推广种植。
  二是制糖会对环境造成一定污染,尤其味道,真的很难闻。
  而掌握军政大权的大佬们对环境还是比较看重的,相对发展工业,更喜欢发展来钱快又没有污染的“娱乐业”。
  现在更是向互联网行业进军,据说投资兴建了好几个高科技园,专门引进从事网上赌博的“互联网企业”,所以他也只能把厂建在这儿。
  厂房建的很漂亮,厂区收拾的很干净,管理的也很严。
  里里外外装满了摄像头,门卫室里有监视器。
  四个矮矮瘦瘦的保安,两个守在门卫室,两个背着八一杠在厂区内巡逻,一人一部对讲机,不用问都知道是厂里配发的。
  从皱巴巴的制服上看,他们既是保安也是民兵。
  能想象到都是有关系的主儿,如果没点关系,没点背景,他们不可能来这个镇上唯一的企业上班。
  工人不多,只有三十多个。
  管理技术人员更少,包括唐经理在内只有六个人。
  一个财务、一个出纳,一个车间主任、一个技术员和一个协助唐经理负责厂里大小事务的副经理。
  唐经理只知道他这个戴着眼镜,看上去文质彬彬,见什么都好奇的新同事,是周总一个老朋友的侄子。
  学历不高,没什么本事,还眼高手低,这个不愿意去学,那个不愿意去干,在国内啃老啃不下去了,于是下决心出来闯闯……
  总之,整个一干啥啥不行的关系户。
  但既然让他来了,就要对他负责。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05/76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