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兵新警(校对)第26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62/761

  “接着说,说具体点。”
  “情报研判系统很重要,情报合作交流也很重要,可线下的工作同样重要。我不太会说话,我打个简单的比方吧,从过去半年侦破和查处的毒品案件上可以看出,年轻人,尤其大学生和留学生,因为好奇等原因吸食新型合成毒品的比较多。
  我觉得我们不能光坐在办公室对着电脑操作系统,要去了解大学生,要知道他们在想什么,他们业余时间在忙什么,尤其那些成绩不太好的大学生,平时在玩什么。”
  这就是把你们几个年轻人调到的支队原因,毕竟只有年轻人才了解年轻人。
  肖支满意的点点头,示意他接着说。
  韩昕想了想,接着道:“再就是关于发展线人,其他几个区县公安局我不知道,我只知道陵海的一些做法。
  因为担心吸毒人员诱惑他人吸毒,再举报他人吸毒牟利,虽然有关于举报毒品犯罪线索奖励的文件但极少宣传。
  可我们滨江的吸毒人员并不多,社会发展变化又这么快,想打好禁毒人民战争,就不能脱离群众。
  应该发动群众,广辟情报线索来源,比如发动快递小哥、外卖小哥、网约车司机等等。”
  怕出事,这句话说在点子上。
  说好听点是滨江人比较保守,说难听点就是宁可不干事,但绝不能出事!
  滨江公安同样如此,这些年各种系统上了不少,大屏安装得也很多,但在其它方面没任何创新,以至于好几个区县公安局到现在都没设立禁毒大队。
  像搞骑警,各种警务执法平台这种警务改革,在滨江是绝不可能出现的。
  连在宣传上都很谨慎,导致全市公安系统这些年只出了两个英模,并且是牺牲之后才评上的。
  再想到市里早就制定颁布了关于举办毒品犯罪线索奖励的文件,但事实上从未真正实施过,其原因说出来有些可笑,因为只要涉及到钱就很麻烦。
  要打申请,要请领导审批。
  因为需要保密许多情况又不能告诉各级经办人,你费尽九牛二虎之力帮人家争取到奖励,明明全是为了工作,可在外人看来你好像拿了什么好处……
  肖云波暗叹了口气,抬头道:“群众必须要发动,举报奖励也要落到实处,政委,我们想想办法,看能不能请上级同意简化程序。”
  恽政委缓过神,笑道:“行,我回头写个报告。”
  “小韩,继续。”
  “肖支,我现在就想到这么多,我没有别的了。”
  “小徐,你说说。”
  徐浩然也很清楚自己的优势,急忙道:“报告肖支,在情报信息方面我不如侯文,毕竟我不是计算机专业出身的,但我是市区人,在市区工作的时间比较长,对市区的情况毕竟熟悉,我可以试着发动群众,物建我们支队自己的线人。”
  “还有吗?”
  “要学习怎么分析研判现有线索,要梳理过去几年侦办查处过的毒品案件,我想到的就是这些。”
  “小侯,到你了。”
  侯文底气没韩昕和徐浩然那么足,赶紧坐直身体:“报告肖支,我接下来会认真研究禁毒情报研判系统,会尽快掌握其它几个办案系统,抓紧时间熟悉其它几个平台。”
  小伙子们都知道各自接下来要做什么,肖支很高兴,微笑着说:“看来不需要我对你们进行分工,不过现在有两个工作比较急,一是东海禁毒总队掌握了一条重要线索,需要我们提供协助。
  他们的人已经到了市局,桂支过去接了,等把人接过来,等搞清楚情况,才能知道需要我们提供什么样的协助。二是下周的培训,你们三个全要参加。不能缺席。”
  ……
第二百零六章
崇港分局的命案
  对于情报中队怎么搞,支队领导只能给出个方向,具体工作要由三个年轻的“皮匠”摸索着干。
  会刚开完,东海同行到了。
  本以为是什么大案,结果碰了个头才知道,他们侦办的一起毒案的一个嫌疑人漏网了,在滨江有一个亲戚,需要这边协助布控。
  杀鸡无需动牛刀,这点事用不着三个专业缉毒民警出手。肖支和对方研究了一下,让桂支陪着他们去兴东公安局。
  韩昕不想坐在办公室里看电脑,跟肖支打了个招呼,就换上便服拿着车钥匙下楼。
  徐浩然追上来问:“韩队,你去哪儿?”
  韩昕回头道:“去机场看看。”
  侯文跟上来问:“去机场看什么?”
  韩昕突然想起来自己是中队长,并非肖支之前所说的光杆司令,带着几分尴尬地说:“我们滨江的国际航班不多,等会儿有一架国际航班落地,我打算去机场看看入境的人员。”
  “去看看,能看出什么?”
  “看看有没有吸毒人员。”
  “能看出来吗?”
  “就算看不出来,也能闻出来,比如那些吸食冰毒和麻古成瘾的,吸完之后残留在身上的味道,有时候十几天都散不掉。”
  韩昕想想又笑道:“还有国际邮包,我前天去看了看才知道,主要是海关的关员在检查,只有检查出问题才会移交给缉私局。在检查毒品方面,他们肯定没我们专业,我打算陪他们检查几天。”
  徐浩然没想到他这个中队长又当起了甩手掌柜,苦着脸问:“那我们怎么办?”
  “你发动群众,发展线人。肖支不是说了嘛,你自己要是搞不定,可以请江大姐出面。实在不行他和政委都可以帮你站台。”
  “好吧,我去找江大姐商量商量。”
  “韩队,我呢?”
  虽然不能全靠高科技,但高科技真的很重要!
  韩昕觉得应该让侯文发挥出作用,沉吟道:“研判系统我看过,不知道是不是没有录入设置,反正对重点人口,尤其来自重点地区的人员,系统的关注度不够。
  你抓紧时间好好研究下,能不能把几个重点地区设置进去,看能不能让系统预警之类的。”
  侯文反应过来:“好的,我想想办法。”
  “尤其来自东广和南湖的人员,入住宾馆酒店我们要第一时间掌握。再想想办法,摸摸全市有多少来自东广的人员,看看在各区县的分布情况,还有他们大多从事什么行业。”
  提到毒品,大多人首先会想到“金三角”,会想到南云。
  但事实上滨江及周边城市,这几年查获的毒品大多是从东广流入的。
  而东广的南湖人又特别多,所以来自来南湖的人员也要重点关注。
  更重要的是,“长三角”和“珠三角”的经济发展的虽然都很好,但两大经济圈的联系并不密切。
  滨江虽然有人去东广经商或打工,但并不多,从东广来滨江经商或打工的人员更少。
  侯文虽然要到明天才正式调到支队,可事实上已经在支队干了大半年,很清楚哪些地区的毒品问题比较严重,不假思索地说:“明白。”
  “那我们先这么分工。”
  韩昕拉开车门,接着道:“今天有两艘外轮靠港,货轮上的外籍海员估计会入境,我也要去看看,下午就不回来了。”
  徐浩然去过他的老部队,还被操练了一番,知道他有多专业,笑问道:“韩队,什么时候教我们几手,也带我们去机场、码头见见世面?”
  “没问题,不过得先干完眼前的活儿。我们现在是情报中队,不能总盯人,相比我擅长的,你们擅长的工作,你们能干的活儿更重要。”
  “韩队,千万别这么说,跟你一比我们全是徒弟。”
  “好啦,再说就成相互吹捧了。”
  国际航班马上落地,韩昕不想“迟到”。
  匆匆驱车赶到机场,找了个停车位停好车,没急着进去,而是装作等人,站在“到达”出口大门外的吸烟区前,捧着手机观察起来接机的人员。
  半年前跟李菜鸟说“盯灯练眼力”不是逗他玩,对一个缉毒民警而言眼力很重要。
  他不动声色地观察着每一个人,通过神情、衣着默默分析其从事的职业和经济能力,不由想起当年刚被借调到侦查队时的情景。
  正感慨万千,里面传来航班准时到达,提醒人们接机的广播声。
  他依然没进去,就这么守在外面等。
  吸烟区是一个好地方,烟民们乘坐了几个小时飞机,出来的第一件事就是抽烟!
  吸食大麻的人瘾更大,如果手里有大麻,出来之后肯定过来抽。
  前段时间看过一个新闻,有一个女吸毒人员毒瘾上来了,竟在江城火车站候车厅的洗手间前公然抽大麻……
  他正悄悄观察着出来之后迫不及待抽烟的旅客,手机突然响了。
  “小韩,你不是说今天来机场吗,我已经到了,你有没有过来?”
  “我在外面,我等会儿进去。”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62/76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