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后记(校对)第12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23/194

  有了怀疑,一般人都会好奇心大起,然后就开始追问,于是乎聂厚着脸皮开始打探,淑之在一边敲边鼓,一开始俩人还没啥默契,竟然断了上下句,但是很快这夫妻俩就开始狼狈为奸,越说越顺溜,套话的言语是越来越精明和隐晦,但是对头那个位白老爷子也不白给,东一榔头西一棒子就是不说真话,让小夫妻俩好不懊恼……
  聂政跟王淑之都不是会肯轻易认输的,白老爷子越是不说实话,他们俩人就是越是跟他老人家开始较劲,一副非要把话套出真相的势头,连续蘑菇了好几天……整个小车队在驿道之上,顺当昭然的走向了恒阳,却一点没有发现原本寒松城到周国的边境的那一侧阴雨密布,兵将层层,封锁了个底头。
  大概,纵然是聂政知道了有魏国的兵将严密封锁了他回国的道路,只要他下定了决定,还是敢带着妻子儿子闯回去的。虽然所男子三十而立,性子会愈发的沉稳,晓得责任和忍耐和牺牲。但是对于聂政这等人来说,这个责任和忍耐以及牺牲的底线却跟一般的常人不大相同,尤其是他的勇武和无畏也是远非常人能及,要不然他也不会当年带着妻子和几十号好手就敢闯何劲的层层封锁了。
  王淑之火焚之后,是死了?还是最后被救走了?众说纷纭,至少包括魏国的国内的各方势力在内,还没有取得准信,但是就飞鹰传书却把变故传遍了该传的地方。周国的大军最近越发的活跃,士气更加的高昂,攻击时发会的越发的凶悍难以招惹。赵魏联军在接连俩天的小规模交手中已经死八百余人,伤一千七百余人。这等效果,不虚太多了,只需坚持一个月,如今的赵魏联军必然崩溃,别看这联军的规模好似比人家周国的兵力多出俩倍有余,应为整个周国的兵马摆上台面的也只有最开始的三万人。
  战斗打到现在,双方大战几场,不可能不减员,不折损,即便是聂景跟聂政的麾下都是原本聂景带出的三万精锐也是一样,但是周国聂氏的兵马却一直都保持在士气鼎盛,站容整齐的三万人,这不对头,很是不对头,一开始的时候大家都还以为可能是聂政自己带起来那一万多人做的补充,但是这仗越大,这个答应就越让人觉得迷惑和不可能,聂景有三万精锐,聂政自己有一万多人马,加起来总数不过四万,这些都是有一战之力的悍卒,可以直接抽调上来进行国战,其它的当时各路英豪汇上京,那不多是在凑人数,大半都是乌合之众,不足为虑。
  可是随着战争时间的延长,数国人马在大周这片土地上陷入僵持,很多周国的城池上半月还在周人手中,下半月就挂上了西蛮,或是赵国,或是魏国的旗帜,甚至有些城池有在一日内数度易手的情况,更别提周国土地上的大贵族们,大世族和各地大乡绅了,这点不得不说,周国的皇帝聂政真是很啊,只要他发现了哪个大贵族,大世族,大乡绅敢于投靠到其它的国家的名下为走狗,马上寻找机会在最短的时间内制造屠戮血案,将对方的家族和实力和财产连根铲起,片甲不留,十分的凶横。
  他种方式确实很是震慑了一些国内势力,但是随着其它国家的军队同样展开的不合作就斩草除根的策略,周国的其它各个大小势力几乎是怨声载道,但是聂政还是坚持这种血腥的清洗政策,敢投降就直接剪除不留,这种极为血腥的政策,跟他临朝的时候所表现出的老好人的形象极为不吻合,一时间他原本仁君的名头大为变样,直接朝着屠夫的恶劣名号转化。
  由于聂政这般的坚持敢投敌就清洗,所以导致其他各国也有较真似的采取了相应的不合作同样清洗的策略,这就造成了周国境内一部分的贵族、世家、乡绅们跟着聂政的大军走,另外一部分贵族、世家、乡绅们跟着其它三国联军走。
  不走不行呀,不走就得死啊~
  这就导致了仗打了一年多,越来越的周国境内的人开始随军迁徙,仗打到哪里,迁徙的车队就开始朝着某些特定的安全方向的滚动,当然也有倒霉的不小心被对方俘虏,那就没有办法了,不是死就只能选择投降了。
  军队,贵族,世族,乡绅们都在运动,大军的对战有造成了很多百姓的流离失所,照理说,仗打到这个份上,周国应该已经完全沦入战火,百业凋敝,民不聊生之中。但是实际情况却非如此,周国虽然跟三国对战,却真正是越战越强,而另外三国却因为国内的诸多稳定,还有后勤供给的展现太长而越来越艰难。
  如今赵国跟魏国组成联军其实就是被形势所迫,而西蛮主帅再次遣心腹爱子前来商讨联军未来的发展方向,是进是退,便再次开启了三方的碰头会议。
  这次赵国准备的很充分,主将大帅澎惠代表赵国的皇帝薄休出场,另外与赵国还有一位监军的弘亲王薄季南联袂出现。魏国这边皇族都已经回恒阳,皇帝赢氏殇,必须选举新皇,这对他们至关重要,所以这边只留下了大将军岳不离主持军务。西蛮这方,主要是西蛮主帅的爱子,也就是波*久拉提,西蛮的元王汗早在俩年前领兵占领的拢右郡之后没多久,就病的不行,回到西蛮本土没几日就没了,他死之后大妃珍珍殉葬,大妃哲哲新都尔汗被新任大汗穆法收用为正妃,穆法原本的新妃娜娜新都尔汗,原本是哲哲的侄女,如今姑姑成了大妃,她就变成了侧妃。虽然她是侧妃,但是哲哲已经三十多岁了,产子太难,娜娜却在嫁给穆法没多久就怀孕,然后产下了穆法嫡次子卓尔久拉提。据说这个幼子很是得穆法跟穆法的嫡长子波*的喜爱,纵然是穆法很是宠爱哲哲,但是由于波*喜欢弟弟卓尔,娜娜侧妃仍旧很是在王帐之中有势力。
  穆法这狡诈的西蛮狐狸成了西蛮的大汗,西蛮一改过去横冲直撞的国策,深沉了许多。这次前来的参加联军的大帅虽然是仍旧是穆法,但是他一直都没有亲自前来军中,而是在陇右郡设立大帐远程遥控西蛮大军在周国的征战。而西蛮大军真正带对的人其实他的嫡长子波*,以及原本大汗的嫡长子央真和庶子穆晢。
  可谓是阵容强大,但是阵容强大的他们仍旧在周国这场旷日持久的大战中,没有讨得什么便宜,这让三人都很懊恼,这次除了暂时留守的央真,波*带着穆晢一脸沉重的走进了大方会议的大帐之中。
  大帐之中,赵国和魏国的次此军中的重臣要员都出现了,波*带着穆晢走入大帐,看着这阵势同样心中一凛,大国的弘亲王看见他们进来,热情的招呼他们做下,代表赵国这地主主持会议的主将澎惠首先直白的开口道“大家应该都清楚这次召集大家来究竟是为了什么,这场仗打了一年多了,形势却越来越不利于我们了。
  在战场上,聂政的用兵可谓一个勇字,聂景的用兵可谓羚羊挂角无迹可寻,我们吃亏也不算丢脸。但是这场僵持战中,我们三国联军的后勤保障,居然比不过一个小小近乎支离破碎的周国,这实在让人难以置信,这人过于费解。
  周国的军需一直都支援的很好,无论是箭矢,马匹,甲胄,帐篷,肉食,粮食,薪饷等都从来没有缺乏过,这消息被收集上来之后,简直让我目瞪口呆。聂景的用兵,老实话讲在开战之前,我还能稍微摸着点门路,毕竟聂景不是神,只要掐住他的后勤供给,他在能战有如何?但是谁有能想到呢,战争居然会打到如今这个局面,我们三打一,居然是我们越来越弱,他们越来越强……”
  这事实,虽然不中听,但是他还是事实,听着澎惠大将那不能置信又铿锵有力的声音,满场之内一时俱静。
  “其实这件诡异的事,早先父汗就有察觉,此前就让麾下的暗人们却查探了,结果呢,我真不想说,但是还是得说,赵国这一次真是放虎归山了。”波*环视了整个大帐中人,见到没人愿意跟着澎惠的话头接下去,首先开腔,却是直指赵国。
  “龙行天至于赵国就已经是军神一般的存在了,这样的人,你们就不应该放他活着离开赵国,他跟上陵名士顾昭简直是一对黄金搭档。聂景的军事长才,在顾昭的通政长才的支持下,简直是如虎添翼,如日中天。”听到他这样的话,马上就有赵国和魏国的一些小将眼色不忿的抬头看向他,一副不服气的样子。
  波*不屑的冷哼一声道“怎么?不服气,那好,我就亲自把我们收集到的真实情况告诉你们。”
  第236章
潜入恒阳(之决定)
  波*不屑的冷哼一声道“怎么?不服气,那好,我就亲自把我们收集到的真实情况告诉你们。”身为西蛮新汗的儿子,而且是嫡长子,波*久木提其实早就是西蛮俩代大汗心目中第三代大汗的最佳人选,一来他是堂兄弟中年纪最长着,他比他原本的伯汗家的嫡长子央真还有年长。
  央真的母亲珍珍大妃在央真之前生养了五个女儿,第六个孩子才是央真,央真比他的大堂哥波*足足小了七岁。这是一个不小的年龄的察觉,央真虽然勇武,善战,但是波*更是不差,而且波*年岁长,除了父汗的信任外,他自己已经有了属于自己的部落部众,他麾下的嫡系红狼骑兵不仅在西蛮的各处征伐之中屡见功勋,在整个西蛮的各部酋长中声威赫赫。
  央真却输在年纪小上,老汉王死去之后,做为的嫡长子又是嫡幼子的他,继承了好汉王的一部分的嫡系部落和部众,但是却只有原本老汉王嫡系人马的不足十分之一,这也是没有办法的,西蛮各部落都有自己的大小酋长,若想成为大汗,你必须首先成为西蛮大地上最强大的部落的酋长,穆法想要顺利的继承汗位,必须得继承大部分原本老汉王的嫡系人马。
  至于哪一部分分给央真,哪一部分他自己留下,那就得看穆法自己怎么想了,而老汉王的其它庶子,就像穆晢,根本就没有继承部落和部众人马的权力,他其实自老汉王时候就归附了自己的大堂哥波*,成为波*麾下的一员悍将。
  波*对待兄弟们堂弟们都还不错,尤其是他很看得起央真和穆晢,尤其是穆晢比他小上十一岁,又是庶子,基本上不存在威胁,所以波*经常把他带在身边。而穆晢也十分的珍惜这个机会,为了大堂哥的波*的事儿很上心。
  这次也是他首先在波*身边提出的疑问,然后在波*也开始怀疑的亲自领命去聂政崛起的陇右郡乔装改变去勘察。这一勘察打探,果然真相就出现了……
  “穆晢,把你手上的密折交给众位亲王,将军们都看看……”波*示意身边的穆晢开始行动。穆晢一点头,亲手将密折首先呈给了赵国的弘亲王薄季南,薄季南看完之后,脸色大变,接着就把密折递给了身边的主将大帅澎惠,澎惠看完之后就让人递送给魏国大将岳不离,等岳不离看完之后,再继续传递给在帐内的几位大将和其他要员。
  波*沉着的看着帐内的人等,一个个看了密折上的内容,然后一个个变了脸色。才道“大家看见了吧?这才短短三年多时间,聂政就有一个小小的村野鄙夫成长为一国之君,其崛起的速度绝对令人瞠目。但是若是仔细分析,大家就可以看得出,聂正能够如此成功,还是在于俩个人的扶持和辅助。这俩个人,其中一个就是聂景,他为人称道就是武事,这点当年我也跟他对战过,可以说是深刻领教过他的厉害,这次跟聂政的大军对战,我总举得处处都有他的影子在。但是聂政的大营之中却没有传出他在的消息,当然也有可能是他故意掩饰了自己的行迹。
  另外一个呢,就是顾昭,此人,从前虽然也是名动天下的名士,但是大家一开始却都没有特别在意他,要说谋臣,其实哪个国家,哪个将军的帐下缺这个?不说别的,就说如今坐在弘亲王身边的岱邑岱云落就是天下闻名的谋士,而且曾经为赵国屡出奇策,功勋卓著。
  但是,我们真真是小看了他啊,这顾昭,一身的能在不在军事谋策之上,军事上周国还有聂景,他是专门的一门心思放在了内政之上,放在了国力后勤之中。
  大家可以仔细看看我们调查出的结果,周国建国不过一年多,国家的法条法令皆出自此人的修订,国家的人事任免大多出自此人的举荐,更厉害的就是此人地位尊崇,在周国文臣一系一言九鼎,权倾一时。
  而且,此人尤其擅长经营之道,在他的屡次筹划下,聂政在铜湾城就有了殷实的家底,足够他养兵的粮草,足够他练兵的武器,器械,战马等,这还不算,顾昭还整合了各工坊,建立的规范的雇工制度,有了行会,有了求工的专门地方,还有专门为了某些快速发展的行业培养他们订出的初级,中级,高级工匠以及大匠的学堂以及根据相关的工匠等级完善出来的行业内统一制定的定级定酬制度,真是不可思议,这种等级划分,才一出台,就纷纷传出了周国,一时间成了天下工匠争相效法的定级定酬制。
  除此之外,他还主持了最初的陶坊,煤矿,甲胄坊等的初建和拓建,这其中甲胄坊怕被我们发现出兵剿灭,竟然采取了化整为零,标件作业,最后组装加工的手段,把一个大的工坊,拆开成了无数的小工坊,其中有专门做枪头,有的专门做枪杆,有的专门给枪头上红缨,有的专门的组装整只抢的组装磨合,而且他们还设立了一整套完善的检验制度,以确保每件零部件的兵器都合格达到要求……”他越是将说,在场的众人就越是脸色大变。
  这顾昭简直就是太有才了,也太厉害了,这都能被他整理折腾出来,难怪他大周虽然刚刚建立,却能够积攒下支持一年过的国战的资财,做下这个几乎是奇迹的买卖啊~
  “这个顾昭极为才华横溢,在我眼中他甚至比聂景这位武道大宗师的对我们的威胁都大,你们觉得呢?”波*最后脸色一冷,眼中闪过厉色。
  “唉,顾昭如此大才,竟然早早被周国得去,真是我赵国的大不幸啊。”弘亲王感慨道。“不如剪除此人。”澎惠眼中闪烁这决心。
  “我也举得此人不可再留,奈何他如今一直都在聂军的大营之中,聂景应该就守护在哪里。毕竟对于他还说,聂政不仅是周国的皇帝,还是他唯一的嫡子血脉。众位,你们能够在一位强悍的武道大宗师的手下,杀了他所保护的人吗?”岳不离直接把猜测和无奈都表露了出来,看清楚情势吧,顾昭即使再碍眼,再招人恨,奈何人家背后有个的超级大保镖啊。
  他这话,也仅仅是发泄了一下自己的不满,却没有发觉无论是弘亲王,还是澎惠,还是波*久木提眼中都闪烁着复杂的深意。杀人嘛,方法可是有很多种,再说各国的死间还是有一些的,若是不计代价,那王淑之还是皇后呢,母子不还都被掠走了?这还是你们魏人干的,别以为大家都是傻子不晓得这其中的奥妙~
  ……
  聂政抱着小女儿,看着小家伙四仰八叉地伸着小手小脚酣睡的小模样,那是越看越爱,啧啧,也就是他闺女啊,再小也是小美人一个,看看多好看的娃娃……“媳妇儿,这娃儿像你,长得就是那么的好看啊。”
  “这性子可却是惫懒,娇性的,以后再大点,有你受的。这也不知道像谁,我可没这小脾气,不会是像你吧?”淑之不屑打开按着娃她爹,看那傻笑,口水都流出来了。
  聂政却浑然不觉淑之眼里的鄙视,依旧傻傻看着闺女发笑,真好,小鼻子小眼儿,小胳膊小腿儿的越瞅越是稀罕。“媳妇儿,你过给闺女起个什么名字呢?”
  “你起一个吧,聂琰的名字就起的不错,爹说是你起的,女儿也干脆接着让你起算了。”淑之说道。
  聂政听了这话,顿时不好意思了。“其实那日,我跟岳父一起想名字,这聂琰的名字还是岳父先提起的,当时他给想了好几个名字,最后我选这个琰字。
  不过既然媳妇儿你开口了,我就给咱们闺女起一个,还是从岳父那时选的几个名字中抽一个,就叫做琪吧,取其美好珍贵的美玉之意,跟琰儿一样。你看如何?”
  淑之歪着头想了想,点头道“好,那就叫这个吧。听着也还算好听。”
  “呵呵,淑之你喜欢就好。那以后咱们闺女就叫聂琪了。”聂政抱着宝贵闺女就亲了几口,结果胡子太硬,冷是把公主sama给弄醒,小儿猛然间爆发的哭叫声那可真是绝品的魔音穿脑。
  聂琪这一哭,聂琰那边即使淑之给了好几个严厉的眼神,仍旧放下了手中的小毛笔,一副恍然大悟的看着手忙脚乱安抚着聂琪的老爹聂政鄙视道“玩妹妹,不会,哭。羞人”
  聂政听了这话,顿时老脸一红,下不来面子,急忙把女儿烫手山芋一般的扔给媳妇儿,自己捞起儿子,放到膝盖上,照着某只小臀部就拍起了大巴掌“臭儿子,胆肥了?爹都敢嘲笑?”
  呜呜,哇……另外一小只同样不堪疼痛,哭开了。二重奏呢这是??淑之没好气的看着同样麻爪看着儿子哭叫的聂政,直接翻了白眼。一个就够闹了,你说你干嘛还非要再弄哭另外一个??
  “马上就要到魏国著名的子母城了,母城是恒阳,子城就是这号称魏国最繁华的城市南华城,你们快下车来看看,从这里望去,可是难得的雄伟壮阔的城市一景啊~”
  第237章
四通之地(之南华)
  小小的车队停住在一片高坡之上,山风徐徐,积雪处处,虽然是隆冬深寒之中,却见远处相连的俩城子母葫芦状,人头涌涌,烟火丛丛,一片民生和乐的景象……
  白老爷子打头,聂政带着妻子淑之穿着大毛衣裳跟在他身后,老爷子伸出手臂朝着双城的方向指点道“一别多年,总觉得我应该是放下了,如今再次走到这里,却发现还是没有放下。人活一世,宛如蒿草,一荣一枯本该看透,本该看透的……”今天白老爷子似乎特别的感怀的,跟在他身后的聂政和妻子王淑之却没有他那么伤感,望着远处平原之上的巍峨雄浑的子母双城,那种瑰丽和宏伟着实让从来没有见过到此等景象的夫妻俩震撼了一般。
  “夫君,上京也是国都,这恒阳也是国都,怎么差距这么大?看看这里,再想想上京,顿时让我生出这里才是国都,上京就是乡下小城的感觉,不说别的,就说这占地面积,这恒阳应该足足多出上京三倍有余了吧?”看着远处的雄城,淑之顿时有了一种刚刚自己购买了一套三居精壮小公寓,突然发现隔壁邻居居然住的复式楼中楼的感觉……
  她神情一囧……聂政也是一双大虎眼连眨,说起来他也曾经游历过这魏国,但是却是头一次到魏国的都城恒阳来,这幕双城即会的景象他也是第一看到,但是他却是见识过齐国的临安和楚国的建中那种中原最顶级的大都城的人,眼中虽然有震撼但是却没有惊色“媳妇儿,看你心眼小的,这算什么,等你见识过齐国的都城临安和楚国的都城的建中之后,就不会觉得这里有多么的好了。当然,”他话锋一转,嘿嘿一笑道“虽然这恒阳也算不得什么大好,但是我们也不嫌弃它,走吧,夫人啊,随为夫进城去~”
  淑之被聂政拉住,随着他兴致勃勃的拖行就要往高坡下走,呵呵,淑之嫣然而笑,这怎么跟唱大戏似的?“政小子,你可真丢人,就你这样的你媳妇儿怎么看上你的呢?据老头子所知,贵族家的千金可都是骄傲入骨,从生活小事到为人处世,处处即使不张扬,也同样维持着她们的体面。你呢,怎么瞅着都是一副小民莽夫的样儿,啧啧……”
  呵呵,淑之听了这话,窃笑起来。聂政一听,却是不乐意了,直接白了白老头子一眼,颊边带埋怨道“老爷子你这不是故意挑拨离间吗?我媳妇儿跟我生分了,你看着就开心了是不?你也太狠心了,我媳妇儿要是真不要我了,那我的儿子跟闺女怎么办?他们要是没娘了,你还能赔我一个怎么着?”
  “少胡搅蛮缠~”白老爷子故意崔胡子瞪了他一眼,然后身后招呼淑之上前道“淑之丫头,你看看下面那俩座城了吗?你知道哪座城是恒阳,哪做城是南华吗?”
  淑之听了这话,微微一笑,指着其中大的一座道“白老这话,问的很古怪,若是平常人一听说子母双城,必然会觉得大的为母,那便应该都城恒阳,小的为子,那边应该是南华。但是偏偏白老还提出这样的问题来问淑之?所以呢……那大的那座才是南华,小的那座却是恒阳,淑之可有说错。”
  白老听了哈哈的大笑起来,连声说道你这丫头,你这丫头。“淑之丫头啊,这次还真被你这小机灵鬼给猜着了,你说的没错。那你再猜猜,为何要在这里建立这座子母双城?猜中了有奖。”
  “有奖?什么样的奖励呢?白老,您知道的,我这人特别的实在,一听到有奖,心眼顿时就活了。您看,能不能先透**口风,有道是重奖之下必有动力嘛~”站在开拓的高坡之上,眼望山下的名城,淑之的心情也分为的觉得舒朗,言辞间也带上了几分活泼。
  “啧啧,这可真是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白老爷子看了看站在她身边,笑得越加的黑化的聂政,歪着鼻子气道。
  “要不怎么说是夫妻一体,一体嘛。”聂政也赶紧出言凑热闹,然后继续无视白老爷子的白眼,对着自家媳妇儿献媚的笑。
  “好吧,算我老头子倒霉,遇上你们小夫妻俩这对活宝淑之丫头若是猜中了原因,老头子就送你一处这恒阳城内的地产宅子,如何?”白老爷子出口道,这般番话的城市,一座地产宅子估计至少也得几千两银子,淑之付出的不过是动动脑筋,再动动嘴。“果然是一桩好奖励呢,既然如此,那淑之就献丑了。……”淑之走上高坡前端,停住在白老爷子身前,目视远处几处河流蜿蜒经过南华和恒阳,双城矗立的平原之上,四处是开垦的良田,宽敞的驿道上不时有商队穿行,尤其是南华城内,东南西北各有数门链接着门外的多条驿道,这些驿道出了南华之后就逐渐延伸向远方……
  恒阳城墙高,而有战堡箭楼,城内横街竖里,街坊整齐,城内多高楼大宅,花园水榭;南华城墙低矮,多市井,民居错落,喧哗热闹,童叟相亲,书声朗朗。纵是寒冬腊月,仍旧一派温馨。
  “好了,我看完了。这里建筑俩城的人真是天才。”淑之先就给予赞美,听得白老爷子一副老怀大慰的笑开了怀。“何以见得?”
  “魏国地处北地,跟赵国于原本的元接壤,再往北就是西蛮的部分和据说是强悍的北迪人。如此一来,国都若是建立在南方虽然有更加安全的好处,但是如此一个身处在重重战争隐患中的国度,若是国都建立在南方,必然会造成面对强敌如今调集兵马不及应付而造成战争前期失人失地的局面。而且若是总是防卫不及,就好比是群狼环视下的牛羊,只要稍微松懈就会惹来饥饿的撕咬,长期骚扰下敌人恒强,我者愈弱,何能保国?”淑之说完这话,就见白老爷子眼中笑意盈盈,似乎就要点头颔首,却偏偏忍住了。
  淑之失笑,又看了眼夫君,聂政故意搞笑的冲她挤挤眼睛,一副信赖和与有荣焉的样子。淑之见了,心中也有喜悦翻上心头,以前尚不觉得,如今越发的在意那人的一颦一笑。
  “外有防御的边防,内有积极备战的国都,君王镇守于此,内安百姓,外摄群敌,朝臣用力,众将听调,如今局面,大兴可期。想必在这国都建立之后,魏国应该跟着就迎来一段繁荣发展的时期……这从恒阳城内的整齐建筑,连片的深宅大院就能看出来。上京皇族,王族,大世族,功勋世家不少,但是整个国都却依旧不及魏国这恒阳,看看人家的国都布局,就能想到这非是尽一代人之中。想必这里至少有几代的魏国的君王纵横捭阖,笑傲诸国。”
  “聪慧若斯,竟然能够聪慧如斯,聂政你小子哪里得来的好运道,竟然娶了这样一个媳妇儿啊。”白老听完淑之的话,双手拍和,大声赞道。魏国确实在建立国都之后有一百三十年,五代君主的大兴之时,可惜荣华已去,朝不复夕只是,淑之丫头竟然单单凭借对这俩座古城的观察,就能说的这般的透彻,此等眼力常人如何能及?厉害啊,厉害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23/19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