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后记(校对)第6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8/194

  这话要是换个身份不一样,世族出身的,姚歌准觉得的这人忒虚,不是个东西,但是这话换成聂政说,这家伙听着好似脸皮厚,其实却是大实话,他本就是出身草莽,这都是抬举他了,接着阴夙的势力,姚歌早就知道聂政以前啥都干过,啥黑吃黑,啥占地盘,称霸绿林,他都折腾过……后来玩了一大圈儿,人家累了,浪子回头金不换,人回家落脚找了一群结拜兄弟,干跨国走私了。
  总体来说,这家伙就是个走在黑暗中,隐蔽在阳光照耀不到的角落,但是灰常的有能力,有人脉的一横货,就连那些世家和富绅都轻易招惹不起的人物。
  就是现在聂政都已经在大元混下了偌大的名声,但是无论是拢右郡还是上京的给位有些影响力的人物,评价聂政还都是一句话,一个武力强超的武夫~好嘛,武夫,不就是没有脑子四肢发达的货??~
  姚歌想到这儿,扁扁嘴,算是接受了聂政的这样解释,若是他真实性格真是如此诙谐,混儿化,那他姚歌也是出身百姓人家也没啥接受不了的,大不了未来一屋子的将士谋臣他爹他娘的全说粗话,……(》_《)……
,只要一想到那种场景,姚歌姚先生顿时觉得他十分的牙疼。
  “适当的,在人前,还是要做做样子的,要不然纵然是文臣各个妙笔生花,也兜不住那些个大漏子。”姚歌最后还是用心的劝说道。
  好滴,好滴,聂政没皮没脸的点头,其实聂大早就发现了,姚歌跟他媳妇儿很相似,好似听聪明的,但是却缺乏人情世故的历练,其实也不能这样说,其实就是他们原本的社交圈子,缺乏聂政原本那个任脉圈子中的坏人坏角的历练,俗称环境太单纯,木有被某些手腕高超的家伙虐过~
  不过,姚歌相对单纯,他媳妇儿花荫却非如此,人家那种环境历练出来的,才跟聂政那中生死搏杀的绿霖道上有几分相似,不过花荫虽然薄命,一从良了却从心里上发憷,好在她虽然心中忐忑,但也看出了聂政的善意和圆和,便感激的在后面冲聂政点点头,聂政知道她看出来了,也冲她裂开大嘴坦荡一笑。
  走过前院的宽敞大院子,聂政让人引着花荫去见淑之,由她安置姚歌一家,然后便带着姚歌去了书房详谈。既然是打算来投效的,淑之到是没有托大,纵然花荫身份特殊,淑之还是先请示了许氏,婆媳俩一起来见花荫,此刻的花荫正心中紧张的坐在许氏院子里的正堂内等候着聂家的俩位女主人的来到。
  此前,未到聂家之前,花荫就听姚歌说话,聂政至孝,对待母亲极好,且聂政痴恋王淑之,对待妻子王淑之几乎是言听计从,为次,聂政的几位结拜兄弟还曾经闹过,未果。但看聂政的几位结拜兄弟如今跑到泓州另起炉灶,而聂政却只身留在陇右,兄弟分道扬镳,就知道姚歌一个未果,这俩个字的分量有多重了。
  若是,若是,自己不能得到这俩位的喜爱看重……那……该怎么办?
  “这位就有着积善侠女之称的花荫,花夫人吗?”淑之扶着婆婆刚从小门内转出去,大老远的,她家婆婆就开始热情的招呼了,果然全家都可以竞争奥斯卡小金人了。“婆婆真有眼力,就是为花夫人,早就听说花夫人才貌双全,最难得是心地良善,颇有侠女风范,有担当,有勇气,是个少有奇女子,媳妇就不行了,只能看着羡慕咯。”淑之在一旁赔笑着说道。
  花荫听了这些话,哪里好意思,连忙说谬赞,谬赞。但是婆媳俩个却还是一劲儿的赞美人家,直恨不能把花荫夸出个花来,这热乎劲儿跟一开始,花荫王淑之在上京烟雨楼中相见那次,简直是天壤之别,若非花荫理智还在,都不敢相信今日的王淑之跟当时的王淑之是同一人了。
  而且这对婆媳俩,看似好似普通人家热情的过分的婆媳,但是半日间就把花荫的老底给套话套了全套,什么幼年的家中爹娘情况,什么少女世代的家族败落变成罪眷充入教坊,什么那年那月跟姚歌相识,……定情……成亲……
  套得花荫额角都冒汗了,不说吧,那是不可能的,人家是上官家女主人,就好似皇后要是问你臣子家的家眷一些家中情况,你敢不说真话吗?花荫知道不成,所以她说的是有尴尬,又脸红,但是好在人家热情,关怀也发自内心一般,纵然有些话问过头了,花荫也怎么觉得羞愤就是了。
  就这样,花荫最后留到吃了晚饭在容烟的带领下走进了淑之给他们安排的院子,这院子其实是在后院跟前院之间,距离聂政书房还有一段距离,但是也不是十分远,姚歌初来乍到,这样的安排已经很给面子了,毕竟,要说在领导心目中的地位,住的近不近也是很重要的。尤其在姚歌如今地位不稳的时候……
  这院子各项设置都很完善,花荫一进来,那头洗澡水都烧好了,在新院子走了一圈,花荫觉得这院子的各色家具摆设不算豪华,胜在温馨实用,属于省心省力的拎包即住型。
  花荫回来没多久,喝得已经有七八分醉意的姚歌也回来了,这货倒霉的被聂政手下那个在酒桌上能征惯战的纪真,吴郗,吴颛,田钦等人一顿乱灌,最后直接醉得钻桌子底下去了,还好聂政没下很手,最后给他灌了几大碗十分有用的醒酒汤,才让他能够竖着回家,而不是横着回去。
  夫妻俩在丫鬟们的帮助下顺利安置了,躺在床上,即使喝了许多酒的姚歌也仍旧眼神极为清澈的看着花荫,听着她复述许氏跟王淑之接待她的全过程,等到听完之后,姚歌难得脸上浮现动容之色,口中喃喃道“聂公带我姚歌真是不薄啊……”
  花荫自然也是点头,人家身为主公一家人做到这个身份,纵然是人家一开始就出身低的缘故,但是你要清楚,你自家同样也没啥高贵的,甚至身份上更加惹人非议,人家能够这样费尽心机的讨好你,知足吧~
  自此,姚歌跟花荫算是落户到聂政府上。
  聂政得了姚歌,第二日就带着他亲自跑到岳父哪儿去拜望,说是拜望其实就是从一边墙上的角门上走到一墙之隔的老岳父那儿,顺便混顿酒喝。
  说起来,姚歌对于这位闻名天下的上陵名士顾昭还是好奇死了,要知道纵观整个天下,知名的大儒只有俩位,还都死了,或者的最多就是混个名士的名号,还这些为数不多的名士之中,获得这个称号年纪最小的就是当年以二十四岁的幼龄获得名士头衔的顾昭,顾颖之了。据说这个年不过四十岁的中年俊秀文士,才整个大元的文坛,那就是男人中男人,偶像中偶像,要知道,能够成为名士的,不仅要有理论之才,更要有经略天下的大家之眼,大家之心,汪直,王雪臣厉害不?名声大不?但是他不是名士~
  整个大元只有俩位名士,一位就是他顾昭,另外一位却是身在泓州。而且那位名士已经年逾花甲了。
  所以姚歌去的时候贼虚心,带着请教,讨教,各种求教之心,惴惴不安的好似虔诚的朝圣一般的跟着聂政走进了顾家的院子,结果,刚到院子门口,他就瞄见了那个人影,姚歌惊都嘴巴都张着合不上了,还傻傻的伸出手,用力的揉揉眼睛,再定睛一瞧,还是那个模样。姚歌顿时有偶像坍塌,未来的人生不再有灯塔的憋屈,窝囊感……身爪点着那人,姚歌的大手臂抖了又抖“那……那个……那就是顾昭,顾颖之,顾名士吗?”
  第161章
包子抓周
  铜湾城内的顾家跟聂家一样都是内外院镶嵌,内院之中还有特意根据主人要求修葺的小院落,顾昭的院子就是如此,不大小院子,院子前的空地上,花没了,树没了,假山盆景更是一块都不见,就只有一地的田垄,庄家地。
  小院中的顾名士扛着锄头,光着小腿,裤子卷着老高走在田垄之间,不长运动一点都木有肌肉肉的白皙胳膊腿儿被他全部露了出来,还像模像样的跟在一位真正的农家翁身后讨教农时,小院子内开垦出来的田垄全部都被这人种上了淑之弄出来的番薯,这种烤出来极为甘甜好吃,还特别适合中他的口味的作物,引来了他的重点关注,为了更甚的发掘这种农作物的优点和缺点,顾小老头还特意让自己农庄上的老行家来自己的院子里蹲点种植,甚至还每日都给这些种作物的生长情况,施肥情况以及病虫害等情况,做了一详细的记录。
  估计这可能是大元朝最早的农研笔记了,这老顾小老头紧抓着另外一个满脸都是褶子,但是极为精壮的小老头聊的那个欢实啊,就连仆人们通报聂政来了,他都没抬头。但是,他这副模样,可真是把姚歌给惊骇住了,心说这老爷子根本就是不务正业,自贬身价那毛?虽然寒门弟子大多是百姓布衣人家出身,很多还里都有地,兄弟姐妹和父母亲务农的有不少,但是真正读书离开了家,离开了那些地,有谁愿意回去继续种地啊?别说种地了,就说让他去回想,大部分都会觉得挺别扭的,甚至有些人还会觉得那是耻辱的过去,能不说就不说,能掩盖就掩盖……
  就说他姚歌吧,家里最早是种田的,后来他爷爷为了供他二叔读书全家人改到城里学了木匠的手艺,专门给人家修补订做马车,到他这代,他爹基本都不提当年曾经干种地的事儿啦。
  别说是他了,就说他姚歌认识了其它文士,聚集到一起也没做过啥赞美农家翁的事儿,虽然没有出口成脏,但是在大家的心目中,既然读书了,那是要货卖帝王家,将来有无限的光明前程的,而种地,那是最最那啥的低的行当,自然是没人瞧得上。
  可是,看看如今他看到了顾昭本人,人家那就是一身的大兴头都扑到了种地上去,这也太诡异了,太奇怪了,太让他姚歌苦思不解了,苦笑难言了。
  “岳父,还侍弄你那点地那?我早说你让别人弄去吧,你偏要自己亲手跟着种,就你,多少年都木有折腾这些了,您老还记得地怎么种吗?现在重新捡回来能行吗?还有技术吗你?”聂政觉得,他岳父老大人就是最近人太闲,没事动动脑子,消耗的体力也不大,所以人长膘,专门找点营生锻炼锻炼身体,顺便减减肥。
  这大嗓门呢,想装作没听见都不行,顾昭对于女婿每次来都奚落他,打算浇熄他种地的热情这件事儿灰常的感冒,最近看见他都不咋爱搭理了。“女婿,昨天你不是还在愁眉苦脸的头疼,怎么才能打开局面,多搂点钱,多找点兵吗?怎么今天一副笑模样又上我家来串门子了?法子想出来了?所以才有心情出来遛弯了?”顾昭没好气的道,其实他昨天听了聂政的话,也想了些法子,但是没打算那么早就告诉他,让他先头疼几天去,省得这小子在自己面前越来越没大没小。
  “岳父大人,您还别说,虽然我没想到什么好法子,但是我得一大活人,还是特别有能耐那种,所以今天特意带来给您见见,让您也乐和,乐和??”聂政嘿嘿一笑,冲着顾昭挤挤眼睛,又指了指身边的姚歌。“小子,姚歌,拜见顾名士。”姚歌也乖觉,聂政一指他,这小子就上前一步,赶紧隔着田垄在聂政身后小半步外给顾昭行了大礼。
  顾昭听了这话,被他逗乐了,歪着脑袋上下打量了一下姚歌,点点头道“起来吧,却是不错,看着是个好孩子。你且等等,让政儿带你先去书房,我拾掇一下衣裳再去见你们。”
  “不敢,不敢。”姚歌连身道了不敢,随着聂政去了书房,顾昭赶紧回头交代老人家帮忙继续料理田地的事儿,然后就转到卧房那边梳洗换身衣裳,等到他恢复了一身儒雅,仙风道骨一般的名士风范出现姚歌面前,这小子才终于送了一口气,幸好,幸好,原来顾名士绝对是名符其实的,不是被人哄抬造假出来的。
  等到老少都落座之后,顾昭看着姚歌面露微笑,随口就考校道“纵情啊,你原籍在陇右,却也在上京待过,你觉得如今这陇右可还有回归上京之机啊?”
  姚纵情一听到顾昭的提问,马上恭谨的站立起身,然后才答道“希望性不大,如今的朝纲都掌握在丞相何劲和皇帝的祖父成阳王俩人的手中,这俩人相互牵制,成阳王是没有余力去更好的治理国家,他能不能保住自己孙儿的皇位都是问题,而何相,暂时还看不出他究竟想干什么,不知道他是真是想篡位,还是打算继续像以前那样的架空小皇帝做他的无冕之王……”
  顾昭听着姚歌对于大元,对于上京,对于大元的第二政治经济中心泓州以及陇右现状的分析和展望,觉得这小子却是还是很有才干和想法,所以连连符合着他的说法点头,不过到了最后又出言问道“那你说,若是政儿他打算立足拢右发展,首先应该解决的困难是什么?”
  姚歌听到这个问题,首先皱起了眉头,然后一脸坦诚的道“顾师,小子觉得,主公应该带领全族之人,改走泓州,毕竟朝廷说在的上京可谓是日落西山,而泓州所在泓城却是如今大元唯一一处生气处处,人才济济的地方啊。若是主公改去泓州,将来有了更一步的资本。”
  顾昭看着他点点头,其实前一世没有淑之,顾昭作为聂政的崛起引领人,生前最后一步就是让聂政最后去了泓州,并在那里崛起,最后夺得了大半的大元江山。顾昭死后也没有迁葬回陇右,而是葬在了泓州。从虞州到泓州虽然中间只隔了汰州和泾州俩州之地,但是泓州却已经是大元腹地,而虞州却是边境之地,如今更成了西蛮的属地,还是被大元朝的皇帝陛下给割让出去了,真是晦气啊~
  “纵情,你思维很周详,但是想的却不是很深入。泓州是块宝地不假,但是得泓不见得最后能够驻泓,而且得泓或许能够更进一步,但是却不见能够走到最后,”接着他眺望远方,忽然摇了摇头道“……机会不大。”
  咦?为什么?为什么顾昭会这样说?姚歌看着座在他身前这个中年男子,心中暗凛,莫非真是自己的智计有问题,还不够博大,不够深远吗?
  顾昭忽然比了手势,想要对他开言,但是却不知道为何又戛然而止,看着姚歌道“这个……你可以慢慢理解,多思多想,将来你必有所得,我若现在就讲给你听,那不是对你好,而是在你,你姚纵情,不想一辈子都局限在一介寒儒吧?
  这名士,鸿儒,说容易也来得容易,说难吧,却也跟成窗户纸似的,你若自己悟不到捅不破它,它就永远存在~”顾昭看着他,眼中含着隐隐期待的笑意。
  姚歌大为感激,心中也有被看重的骄傲,心中也对这为大元的名士前辈心生好感,心说难怪人家是大元唯二的名士呢~
  “那你再想想,若是给你的条件是,政儿必须要首先立足陇右郡发展,你说他现在首先紧要需要解决的**烦是什么呢?”顾昭继续问道。
  “是民心。”姚歌这次含笑而答,带着自信和从容。
  顾昭点头,看着他很是满意,跟着问道“那么你说这个民心,要怎么得到呢?”
  “反西蛮,反楚,天行健,君子当自强不息~我大元之民,岂可臣服在敌人的铁蹄战船之下?”姚歌继续说道,看到顾昭继续点头,甚至带着邀请他继续说下去的眼神,姚歌这才接着道“但是,我家主公的聂氏却是底子薄弱,一来缺乏金银,没有囤积,将来
怎么应付转战军需?二来,陇右本地并非众志成城,世族,富绅,百姓各有所想,难以糅合也难以驱使,不得用。乃是我聂氏之不利也。”
  顾昭听到这里,双掌一合,大赞一声好,接着又问道“那么以纵情之见,这金银如何囤积,民心如何糅合呢?”
  姚歌洒然一笑,看着顾昭道“顾师,实不相瞒,小子确有所想,但是却不完备,能够达到目的,却难以消除不利影响,所以小子暂时不能讲心中所想讲出,还请主公和顾师谅解。”
  顾昭看着他……姚歌平静而坦然的回视,俩人僵持了片刻,确定了姚歌确实不打算现在说出来,顾昭呵呵一笑“也好,纵情新来,多多了解聂氏也是稳妥之策。”姚歌听了话,欲言又止,老脸发红发囧。
  姚歌他不说,确实是为了爱惜羽毛,但是被顾昭这样直言不讳的挑出来,还是不好意思的啦。
  顾昭说完姚歌,转头又对聂政道“你昨晚送来给我看的,据说是淑之弄的那些方略我都看了,那个丫头还算有些新意,但是还有地方不和时宜,应该是淑之她缺乏历练所至。我已经在需要修改的地方做了批注,又让顾德那个老家伙找荣保一起来合抄了俩份,来来来,你份政儿你拿着,纵情你来拿另外一份,然后你们先看,给你们半个时辰的时间,半个时候之后,我们再一起探讨一下还有什么地方需要修改。”
  聂政一听这话,便是一挑眉毛道“爹是说,淑之这次弄的不错,大略上不需要改动?”顾昭这下捋着胡子得意的笑了“那是,也不看是谁闺女。哈哈哈……”
  什么?居然是聂政的妻子王淑之的手笔,姚歌拿着手中厚厚一叠计划,忍不住有点手软,骗人的吧?王淑之才十七岁,还是聂政的媳妇儿啊。她才学了几年书啊~
  这坑爹的情况,是事实吗?太气了人吧?
  可是等他无奈的展开自己手上的手稿,很快就被吸引了进去,要说姚歌其实是个很有才华的人,机遇也好,年纪轻轻就并列眉山八杰,阴夙待他如幼弟,很多阴氏珍藏的书都让他读多,还时常跟他讨论关于执政,关于经济,关于贸易方面的策略和想法,可以说姚歌并不是对经济一窍不通的初哥,但是这份手稿他还是感到的艰涩,读的不大懂。等到三人开始讨论,他就越发的感受到自己跟不上顾昭和聂政转化思路的速度,讨论的时候,几乎都是顾昭和聂政在讨论,他都插不上话,这让这个本来就有点小自命不凡的家伙十分的沮丧,哈,哥成了一无所用的废材了。
  这也太打击了人……
  幸好他身边这俩人,一个根本就不懂看啥程度,啥理论,一向以实用为主,奉献人先收下然后再慢慢融化的温和组队政策,另外一个名士出身,年纪和辈分又高,看谁都是小孩子家家,不懂就问呗,他就喜欢勤学好问的好孩子。好嘛,后来姚歌也品出味儿来了,等到顾昭和聂政讨论了差不多了,他就主动插入了队伍之中,开始虚心求教那从前到后他没有理解的地方,从第一条问到了面第五百二十八条,到最后就连最好为人师的顾昭都挺尸了,更别提早就借着饿肚子逃跑的聂政了。
  以至于到后来每次遇到姚歌说“我有个问题……”顾昭老爷子很快就跟上一句“你说,一共几个问题,多了我暂时不做解答,我们可以另外安排时间再细聊。”然后就一拖无期……〆糯~米*首~發ξ
  当然此点,就只针对姚歌,姚纵情,后来聂政手下的谋士多了,大家也常那这点笑话姚歌。
  ……
  三人最后敲定底稿,又让人抄录了几份定稿的留用,还在顾昭那儿的饭桌上吃了一顿好的,聂政才心满意足的带着姚歌回府了,对于他这典型的又吃又拿还不给工钱的行为,淑之是极为鄙视的。每次聂政干完这样的事儿,淑之听说了总是把顾云叫来,叫他弄上一张常常的单子,然后按着单子往自家娘家送去,美其名曰聂政白吃白拿的回礼,聂政对于小妻子这种明目张胆的倒贴娘家的行为,每回头是嘿嘿一乐,有时候还叫来顾云告诉他什么什么东西,记得下去媳妇儿往娘家送东西的时候添到单子里。
  顾云刚开始的听了这话,还劝上了俩句,毕竟一个自家小姐任性就得了,姑爷您就消停的吧,可是被交代的次数多了,顾云发现这俩人根本就是我行我素,一点听不进别人劝,好吧,随你们爱怎么折腾就折腾去吧,最后顾云就连嘴皮子都省了。
  而家中许氏老夫人一向不管小事儿,她就关心三样,第一,她家小孙子活得结实不;第二,她媳妇儿啥时候怀二胎?第三,聂政太爹还有信儿没?生不见人,死没见骨头的,这让她老婆子一个老肝肠总是吊着,闹心啊。
  一会儿说召集齐了各路英豪,准备大家一起讨论联合经商,并联合招兵的事儿啦……接着,某些人又动摇了,说啥时机还不成熟,还需要等等啊……
  结果在这种无聊浪费时间的等待,熬日子中,聂家的小调皮蛋聂琰居然满周岁。抓周是个大事儿啊
  人疯喜事儿的聂政,在许氏老娘亲的揪耳朵的提点下,给机遇整个陇右还剩下的“人物们”都发了请帖,当然他主要的交际面还是绿林道上的哥们一众,至于其他的世族爷们和富绅男士们也就算是附送一份。
  聂琰小鬼在还有三日还算是正式周岁的时候,聂政的那群有恩,有仇的哥们们就纷纷驾临了,一时间整个铜湾城附近百里之内,地方治安变成了前所未有的坏,打架斗殴,但P群P的特别多,这让不收人不无可忍又有点了解根底,或是对聂政特别信赖的老百姓们,天天跑聂政门口告状去,有一次正好吧打算上街给小孙子买抓周用精品定制巴掌小算盘,小毛笔,砚台,小金龙等物的许妈给堵了。被拉着不让走耽搁了半天的许妈回头就揪着儿子连夜展开了百里之内的肃清大扫荡,反黑大行动,这直接导致很多慕名而来,一时犯戒的哥们们被聂政手下的大兵们给下坑,下药,下套钓鱼一样给吊进了聂政在铜湾城外的军营,然后据说几个月之后,聂政都没有招,就免费了得一批伸手极为矫健的精卒,很多人后来还进入了聂政分立的分鹰营,专门做探子去了。
  整理了这些赶来的调皮捣蛋的刺头,其它的知道聂政根底的大鳄们自然不会在聂政的眼皮子底下耍大刀,大家都是文明人,又不是那些毛头小子对吧……
  话说聂政自从干走私之后,有几年没见一些老兄弟了,接待一拨又不一拨,很有些感慨生命无常,大道无情的唏嘘……
  正日子的时候,为了避免纠纷和撞车,聂政自己的心腹中的心腹纪真和老岳父顾昭爹爹大人来招呼自己的一群草莽兄弟,一大早就有哥们够意思的早到开席,到了快中午的时候,顾昭小老头喝高了,干脆光着膀子跟那群混账专门灌他的小子们喝了……谁能想得到名震大元的名士顾昭竟然还能……这样的平易近人,居然能够跟他们一群大字不识的草莽大汉达成一片,这一下子大家的情绪就彻底被调动起来,酒杯太小,咱们换饭碗,饭碗太小,咱们换汤碗,神马?汤碗还小,大哥,那就没有再大碗了,要不你抡酒坛子吹吧~
  到最后,一群坐在桌子上抡酒坛子的英雄各个看人三影儿,说胡话了。就连顾昭都被顾云救场给弄到后院解酒安睡了。
  他们这边算是少有的和谐,喝的很是尽兴。
  另外一边,那些世族和富绅们,来的人就不多,偏偏还一个个都十分虚伪套着华丽的词儿,好似专门跟聂政过不去的,尽说些他听不懂的晦涩的话,要不就整个对子,连个诗句啥的,聂政暗暗拉拉小姚的大袖子,递送了一个交给你了的眼神,人就彻底闪了。反正媳妇说了,人来了,礼收了,儿子抱出来给大家都个傻笑就得了,其它的就可以闪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8/19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