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后记(校对)第8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89/194

  丁春在此前才刚刚听了自己老爹丁卯跟聂景之间的恩怨,他当时也很无语,就凭对方能够斩杀自家叔祖,就可以证明人家至少是武道大宗师之境的高手,他若知道还有这样的人才报仇,早带着合家跑路了,但是现在什么都来不及了,聂政已经把丁家给围了。
  无奈的叹息了一声,丁春看着成阳王道“王爷,你若今日救我丁家,我丁春愿意将大元滞留在各国的内暗探的名单全部交给你,他们有一些已经是传承了数代的探子了。”成阳王顿时惊喜,看着丁春也来了勇气,探子,安插在各国的探子,很多都是大元多年之前排出去,能够接触到各国全力核心机密的人物。若真如此,他这回可真是发大发了。
  “如此甚好。聂兄弟……”他转头又对聂景道“如今原本的丁氏族长丁卯已经死了,你的仇人已经不在。不如……”
  “诛杀全部的丁氏人员,包括嫡系和旁支,无论是京中还是京外!~”聂景冷声残酷的道“谁阻挡我们报仇,谁就是我们的敌人!!~”聂景看着成阳王,寸步不让。
  成阳王听了这话,顿时恼怒的道“聂景,你知道你在说什么吗?要知道上京已经落入我的手中,我已经是这大元的未来之主,你一个小小的……”他话音为落,噗的一声,一颗人头已经被聂景斩落到地上,扬起了一阵细微的尘土。
  啊,妈呀~各种尖叫,喧哗声,顿时从四面八方传了过来“成阳王死了,成阳王被杀了……”疯狂的吼声随着腥风在上京半空中回荡。聂景毫无表情的看着死亡在他脚下的成阳王道“各国之中,若想称王皆有武道大宗师坐镇起中,大元之所以坚持到如今不倒,那是因为宫中有那位存在。你呢,你有谁?
  没有巅峰武力的护持,你居然还想称王?真是幼稚的可笑。”
  丁春听了这话,顿时身子一抖,扑通一声给聂景跪下道“我们丁氏愿意献出一切,只求族人平安。”
  聂景看了看他,然后又唤聂政道“政儿,你过来,这件事,你决定吧。”说完就不再出声,聂政下马走了过来,看着丁春道“什么是有价值的拿出来吧,看看够不够买你们一族的人命。”
  丁春赶紧让人把丁氏一族最珍贵的东西,还有自己掌握的一些东西,还有剩余的白虎卫名册等物,纷纷交到了聂政的手中,最后聂政看过之后才对他道“这些不够,我可以保你们家妇孺不死,不过五岁以上的男丁,你们都自裁了吧。”
  丁春听了在话,顿时脸色苍白如雪,若是当时逃了,若是当时也带着族人跟何劲一样的逃了……
  但是人生没有那么多若是,丁氏一族在俩个时辰之内,就在整个上京天色发黑的时候被彻底的清理结束了。
  成阳王死了,泓州的兵马们却只是骚乱了一阵,就再动静,成阳王的那些部将们由于见过宫内的巅峰大战,一个个乖如受惊的鹌鹑,逃走不安,自顾自的整顿兵马找个地方躲了起来,不敢造次。
  等到了夜色彻底降临,整个上京的皇宫都被人自发的退了出来,让给了聂政等人,聂政一见他们让了,也就带着家眷车队进入了皇宫之中,这里太乱了,还得好好的打扫一番,但是聂政已经很满意了。
  大殿之上,聂景带着聂政跟其它的各路人马的首领们坐在一起,皇宫攻下了,皇帝没了,皇族也被聂政折腾的七零八落,聂景又有之前的那一番言论,再坚持了聂景跟皇宫内的神秘高手那一场惊天动地的大战,众人纷纷默默不语的看着聂家父子,这一对父子莫非要强上王座。
  “这次召集各位来,就是想征询一下大家的意见,如今大家依然坐在了皇宫之内,那么下一任皇帝的人选大家有了吗?”聂景忽然出声道。
  成阳王不是被您老人家割头了吗?这还有什么好说的?原本的人员,或是成阳王,或是谁谁,怎么也都论上上你聂家父子啊?但是你这突然冒出来一个武道大宗师水平的巅峰高手,我们能怎么办?泓州来的王安泰等人互相对视,纷纷无奈的黯然。聂家父子的突然崛起,这根本就是跟原本的计划相冲突的,聂景干掉了皇宫之内一直保护着皇室的那位神秘高手,可是之前人们想都不曾想到的。原本大家还为了怎么说服那位,然后或是推举同是皇室血脉的成阳王还是什么人而奋斗但是你老人家一出现,干脆就是一个搅局了,啥啥都破坏了一个一干二净,我们又能怎么办?最后还是孟聪出面道“要不,我们再推举出来一位皇室血脉的新帝,继承大元。”
  哼,聂政在一旁重重的冷哼了一句,“没兴趣。”
  整个大殿之上的人,顿时个个都脸色尴尬,看着你家父子,天爷,不是真打算强上吧?莫非这大元真要完蛋了,一个农民父子就打算就此骑在众多世家的脑袋上了?
  僵硬,除了僵硬,还是僵硬。
  聂景却是微微一笑,他家小子聂政虽然没有他的冷静睿智,但是霸气十足,尤其是在领兵御人之时,这让聂景看着很是欣喜,“我们出身草莽,说起来当年也不是跟皇族血誓那些大世族的后代,没有那种非得保着大元的心情,如今给你们俩条路,要么跟你们的家族商议,臣服于我们,要么开战吧,我们聂家没有怯战的儿郎。”
  他这话一出,整个大殿更加的鸦雀无声了,这让众人怎么回答?“你们可以回去考虑一下,三天之内,我要得到答复。”说完就让众人离开了。
  ……
  且不管那些群人是什么互相联系商议的,聂政忙完这些事情之后就被聂景给叫到了身边,就剩下父子俩人,聂景带着聂政进入了大元皇族的珍宝库,然后将钥匙交到聂政手中道“政儿,说说,当了皇帝之后你是怎么打算的?”
  聂景不想称帝,自愿成为太上皇,带着许氏安乐过日子的时候,早就提前跟聂政提过,其实聂政很清楚,聂景不到六十就晋升到武道大宗师,自然是想着在百岁之前,进入先天之境,继续武道追求,这点他能够理解的,若是他也跟老头子一样,不到六十就进入了大宗师的境界,世俗这些事物对于他也就没了兴致了,但是现在的情况是,他不知道自己未来能不能进入武道大宗师的境地,所以现在想那些都太早了,有机缘就去追求,没有机缘却去强求,那就不是他的作风了。
  “爹,我想其他都不急,最急得就是怎么稳定地盘,让老百姓都能安生过日子,爹,你也晓得,政儿若说打仗还行吧,若说治国,那就得努力,至于能够努力成什么样,我那怎么知道?”听着聂政嬉皮笑脸的说着,聂景没忍住扑哧一笑,戏谑道“那得了,记得给老聂家多生几个儿子吧,你要是实在不成了,还有儿子坐皇位。”
  呵呵,聂政傻笑“成,这事儿好弄,我在淑之身上多下把力气不就成了?”
  聂景一听这话,再次戏谑道“真的行?怎么小琰儿这都快俩岁了,儿子你还没努力成功?莫非也是个没儿子命的,跟你老家头子样?”哈?居然知道自己在被背后叫他老头子?呀买爹,老头子蔫坏啊,到现在才告诉他?
  聂政一听,马上装作一本正紧的道“指定比爹强,咱不啥,至少要俩个儿子一个闺女吧?那不就是比老爹强了?”
  嗯嗯?聂景不信的哼哈俩声,然后才道“你先稳住局势,用人不在声名,而在忠心,只要你会练兵,领兵,国中又有你爹在,自然江山无事,等熬过五七八年,国内稳定了,基业也就成了,到时候你在淘换人才即可。”
  第183章
册立为后(之封赏)
  “但是有一点,我得警告你,你任用一些熟悉的人可以,你任用你的那些朋友,结义兄弟都可以,他们可以帮助迅速的巩固朝政,但是不能给任何一人异姓的人册封为王,不能给他们超过一城的封邑,这其中包括你爹的三个义子和你的岳父顾昭。这是你爹我跟他们已经商量好的。封赏不能太过,那是在给他们自己的家族和儿孙留祸,同时也是指你不能昏头转脑的给你自己的儿孙后代找危险,设置隐患你懂吗?”聂景摆明一副不管其它,但是独有针对的样子。
  聂政怔了一下,看着老头子不觉有点出神,接着呐呐的道“我原本有将岳父和其它有功的兄弟们……我……”“政儿,你那不是对他们好,只要你对你岳父尊敬,他一点爵位没有,仍旧是这个国家最尊贵的男人之一,因为他是这个国家的皇帝都看重尊敬的人!~
  但是你给了他惹眼的爵位,反倒是让他的亲族背祸,上陵王氏可不是个安分的,尤其是你岳父除了你媳妇儿就没有后人了,封王又如何?一代而已,但是即便这样他还能为了你主动提出不封王,只封侯,你要对得起他的这一片苦心。”聂景继续教育道,其实他心中对于顾昭还是极为看重的,这是明白人啊,做人做事都让人说不出不好来,而且淑之那孩子性子率真,敢作敢当,很许氏特别相处得宜,就更得聂景看重几分。就这样,人家顾昭为了聂政那重感情的毛病,还主动提出从他做起卡住这个口子,这才是真正的有胸襟的。
  聂政听了这些话,郑重的点点头。
  聂政这人重承诺,既然他能够认真的点头,聂景见了这才稍稍放下了心,心中却还是暗自冷哼,混账东西,还想请封异姓王,还想要三城以上的封地?做你们的春秋大梦去!~
  ……
  淑之跟着许氏一路在皇宫中参观游览,据说这地方公公看上了,以后就是他们的家了。婆婆看过之后也挺满意的,选了太后专用的长乐宫安顺殿做了寝宫,淑之干脆打发人把公爹跟婆婆的东西都送了过去,就这个时候那个原本带着她们逛景的大太监忽然出声道“其实若是只有太后娘娘在,才会迁居长乐宫的,若是有太上皇在,一般都会居住在庆安宫立政殿。”
  (⊙o⊙)哦?许氏跟淑之同时看着他,一副咨询的样子道“是吗?那是不是太上皇跟皇太后都会居住在立政殿?”许氏赶紧问道。
  “不是的,一般的情况下,都是太上皇居住在安庆宫,皇太后居住在长乐宫。”大太监赶紧讲解道“这其实是为了朝臣和命妇们进宫拜见的时候方便。”当然也是为了太上皇招幸妃嫔的方便。
  许氏听了这话,(⊙o⊙)哦了一声,接着不阴不阳的道“(

o

)啊!是方便,跟我分开住,背着我找个小情人更方便!~”那大太监听了这话,顿时就石化了。心说太上皇虽然不是皇上,但是多几个美人伺候为啥不行,为啥不行?
  扑哧,淑之笑了,紧跟着凑趣的道“娘,这分居还真容易有漏洞,以前我跟夫君也是住一起的,若是搬进了皇宫就分居,唉……”淑之故意叹了一口气,她是地球穿来的,管他什么皇帝三宫六院的,跟她有什么干系?
  许氏更是一个外表温柔,内心霸道的,聂景是她独个一个人的,想让她把攒到手心里的人分让出去,那怎么可能,所以她笑得更加和气的道“所以呀,不能分,你跟着政儿去住皇帝寝宫,我跟他爹去住庆安宫立政殿吧。反正都是皇家的大院子,看着都挺敞亮的,住着冷点可能,但是也能住。”
  “多放些火盆,要不就烧地龙吧?娘,你觉得呢?”淑之点点头,然后又跟着许氏的想法说道。
  “地龙吧,小琰儿可是受不了冻的,这一阵子跟着我们在外头跑,小小的人儿吃不好,睡不好的,人都瘦了。”许氏一想到跟在身边的大孙子马上母性大发的道。
  “嗯嗯,就这么办,反正我们家人口少,住的殿阁也少,其它的殿阁若是用不上,就直接封了等能用的时候再用,其它的等我整理整理再请示娘怎么办?”淑之笑嘻嘻的道,举着婆婆的名义办事就是好办啊。
  淑之如此一说,那大太监更是脸色一白,这皇宫经历的战火,活下来的也也不少,各宫的妃嫔公主等身边都是有人数定制的,可是他看着这对最新出炉的皇太后和皇后的架势,恐怕大家以后的日子的都不会好过了。
  一上来,开口就是封门啊,那人员自然就好裁撤了,这下子也不知道多少人会被放出去了,愿意出去的还好,想他们这样都已经适应了宫内的生活,准备老死在宫中的可怎么办呢?
  “好呀,淑之你多费点心思,整理整理,别像现在这样看着乱糟糟的,还有呀,我们娘俩都是慈善人,那些想要出宫的宫女什么的,你就允了吧。”淑之马上会意的称是。婆婆的意思就是危险要扼杀在萌芽之中。
  “那娘,我们再去其它地方看看,等瞅个大概了,才好重新安排啊。”淑之跟许氏提道。许氏到是怕她累着了,就劝说道“走走到是无所谓,就是淑之你抻着点,这活永远都没有做到头的时候,尤其是你以后要管理整个皇宫,那人那事儿就更是多的不行,你呀,安排的适当点,千万可别累着了。累了就扔给身边的丫鬟们去做,实在是不行,还有娘呢。”许氏开言道,反正淑之怀着小琰儿的时候她也帮过忙的。
  淑之赶紧说不会,其实她家人口真简单,她需要面对也就婆婆跟老娘,很好弄的,老爹对她又溺爱,夫君就不说,公爹看着人不好亲近一点,但是对她也不错,有一次她还看见公爹跪在地上给儿子聂琰当大马骑着,还一副甘之若醴的样子,想来是十分喜欢聂琰的。
  “娘,聂琰那小子是跟你们一起住,还是跟我们一起住?”淑之一边挽着许氏的手臂跟婆婆一起走着,一边问道。许氏想了想才道“还是跟你们住吧,孩子还小,每天抱过来玩就可以了。”呵呵……淑之窃笑起来,还每天抱过去,那跟谁住着还不是一样?
  等到娘俩终于回到许氏选中,并且已经被人整理好的安庆宫立政殿了,接着十几日,婆媳俩个都在忙忙叨叨的整理着皇宫的中财物和各种人事。
  宫内想出宫的宫女都放了,人还是多,因为主子太少,居住的殿阁也有限,另外就是冷宫里的人,都放了,遣返还乡,不仅如此,宫中的妃嫔们都各自遣返回家,没家的跟公主们一起嫁入这次立功的军士们家中为妻妾。宫女们想出宫又没家的,也有让聂政找专人给做媒,嫁入了还没有成家的军士们家中。
  虽然这有点拉郎配的嫌疑,但是若是一下子都推出去,那也显得太不尽人情,可是淑之计算过,大元的皇宫还是很有规模的,若是不剪掉一下富裕的人手,等到聂政面对其他多国的攻击的时候,这块儿就是一个极大的抛费点。
  既然还有打仗,她就不能不为聂政极大细算一些,能省则省。聂政对于淑之的想法极力赞成,还特意告诉她爱怎么折腾怎么折腾……
  梳理完财物,宫女就开始梳理太监,这宫内大小太监也实在是太多了,但是又不好遣返。没办法,淑之就想招把适当的人员安排之后,就把其余的多余的太监们安排到了其它的皇庄之中,安排他们做手工和种地,但是给予的待遇却比正常的工匠佃户好多了。
  即使如此,她仍旧得到了一阵骂名,说啥的都有,什么没人性啊,什么不讲理啊,什么跋扈啊,什么妖媚惑主啊,什么善妒度量小啊,什么不配母仪天下啊,说什么的都有,但是淑之仍旧从皇宫之中扔出了三千宫女和五千名大小太监。
  当然她恶妇的,恶毒皇后的名头也传扬了出去。
  聂政知道后哈哈大笑,干脆更加厉害的按照自己的想法和岳父、老爹等人的支持,开始大刀阔斧的改革,一时间整个上京那简直就是哀声四起,各个世家,各个富户,各府的官员们都开始日夜纠结上火,但是没有办法呀,人家才是举着屠刀逼得大家不得不上工干活的新生代统治者。
  就这个时候,泓州那边最先来了消息,让王安泰出面表示了同意聂政成为皇帝,接着其它各路人马的纷纷表达了同意和臣服的意愿,这都是大家商量好的,看泓州那么边是怎么说的,然后再决定怎么做。如今泓州臣服,那么他们也接着引子下坡,顺利的归入聂政的麾下,这群人纷纷在聂政的亲切关怀的接待中,在聂政的新朝之中担任的官员。
  整个上京,经历了战火,但是当时由于是成阳王起兵,所以大家都认为是皇家内部的夺权行动,带着家眷跑走的大小官员很少,大多都留了下来,这下子真是方便了聂政,直接把他们都纷纷重新召集了过来。这些旧臣,加上起兵一起的新臣,再加上朝着各路人马,各大世族推荐的人选,聂政很快在顾昭的帮助下组建的新的领导班子,谋士和方面,顾昭,姚歌等人都得到了重用,顾云晋升内库总管兼管皇家的作坊和田庄以及各类商铺等。
  聂政另外提拔了为人实干的曹腾为皇后宫做的大长秋,自己身边的内宫太监总管选了黄锦之。
  另外聂政还在顾昭的全力支持下,例行改革,把很多前朝的弊政彻底做了修善,改革了多条政令,大多是为了民生民愿,他的做为自然得到了大元百姓的拥护,不少人成为了他的忠实粉丝。
  尤其是他传奇的有一个山村小民,崛起成为大周之主,皇帝陛下,这是多么励志的好故事啊,于是乎,他的生平事迹,很快就被整个大周传得沸沸扬扬……
  而新朝的官员们在短短的重新开朝之后,立马就被聂政的这位新皇帝的超强精力和精神头折磨得够呛,跟着这位爷,那可真是简直了,他还没怎么样呢,就能把你累趴下了。
  就在这样的水生火热之中,聂政红了,他登上了帝位,成为了皇帝,彻底改国号为周,取循环生息,不死不灭,长长久久之意,当然淑之对此嗤之以鼻,社会是进步的,这种社会结构是落后,必然会在未来被淘汰,什么循环生息,不死不灭,长长久久,那是做梦呢,绝对是做梦的。
  聂政登基的日子,是在他攻入上京之后的第一个月后,他一登基,各国就开始蠢蠢欲动,赵国更是直接兵临边界,就要攻入周国境内了。
  其实大家等这天很久了,只要大元灭亡,皇族遭受到实际上的重大打击,他们的供奉那位武道大宗师死亡或者是跟其它人拼个俩败俱伤,那就是他们替天行道,剿灭元国反贼的最佳时机。
  聂政也同样不让份,自己也是全力的厉兵秣马准备开战,整个上京再次沉浸到战争的阴云之中,百姓们就连说话都小小声了,原本聂政整顿好兵马大将们以为他会马上就点将出征的,这次若是出征,那就是聂政成为皇帝以来的第一次御驾亲征。
  但是,出奇的是,聂政迟迟不肯出发,群臣们窃窃私下语,揣摩了揣摩,这才发现(⊙o⊙)哦,原来是在等册立皇后的大典完成,这对于聂政来说,竟然是比自己的登基大典还受他重视的事情……一时间帝后之间的感情之好,顿时又传得沸沸扬扬……
  刚忙完皇帝登基没多久的淑之,又在婆婆的督促下开始忙自己的皇后册封大典,她是聂政的嫡妻,是如今的周国皇帝的元后,也是大周朝第一位册封为皇后的女人,这个大典自然是备受瞩目,但是由于淑之之前就有要求,简办,但是即使再简办,程序得走吧,人得见吧?乱哄哄的也把婆媳俩个累个贼死。
  聂政那头,犹如还未过年,又是新帝登基,就连年号都还没取呢……
  唉,反正就是什么都是从头开始,让人好不烦躁啊!!
  就在婆媳俩个正忙着试穿册后大典那点的礼服的时候,聂琰又开始哭闹,好容易把他哄消停了,还不等婆媳俩个喘口气儿,就听见有人回报说是王娴雅带着淑之的大姐王滟之、四妹王湄之和大舅舅家的大舅母娄夫人前来拜见。
  整个上陵王氏跟王娴雅走的最近的就是娄夫人跟王滟之和王湄之,其它的王氏女眷当年都看不上王娴雅,现在是王娴雅不不待见她们,就连见都不爱见了。
  不过,娄夫人虽然也不怎么得王娴雅的喜欢,但是懂事的王滟之跟王湄之还是很得她的喜欢,再说王娴雅虽然不喜欢她大哥王汉林和父亲王裕,但是毕竟是族亲,这次大家都看出来了,聂家崛起,聂政登上帝位,淑之那就是正经的皇后娘娘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89/19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