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春(校对)第115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158/1428

  却听隆安帝问道:“朕有三子,皆在此地。诸爱卿以为,何人可承大统?”
  这……
  换做骨头软些的,谁敢妄言?
  一个不好,得罪了新君,将来即便不是抄家灭族的罪过,也要遗祸子孙。
  好在,韩彬等非谋己身之辈。
  诸人看向三位皇子,大皇子宝郡王李景,一如既往的高昂着下巴,神情冷淡肃穆。
  在他看来,议嫡议长,都该非他莫属。
  可既然隆安帝这样问了,显然是不准备议嫡长,将他排除在外。
  那他……也不会摇尾乞怜。
  四皇子李时,鼻青脸肿的面容上,形容谦卑和煦,一看就是贤王之姿,只是……
  五皇子李暄,事不关己颇不耐烦,还一脸的悲愤,显然对方才隆安帝要急召贾蔷回京而感到生气恼火。
  韩彬为元辅,他双目坚定,缓缓道:“皇上,臣以为,天子之贤明,不在礼贤下士,不在体恤宽厚,而在知人善用,更在其心,怀煌煌圣道!”
  听闻此言,所有人再度变了面色,李时更是不敢相信的看向韩彬,此人疯了?
  隆安帝亦是眯了眯眼,看着韩彬道:“依元辅之意,竟是意中李暄?此孽障行事常常破格,好行乐,如何得以承嗣皇统?”
  李时出奇的愤怒,咬牙道:“元辅属意五弟,怕是因五弟惫赖混沌,将来好诓骗控制罢?”
  韩彬却是连理也未理,看向隆安帝道:“皇上,何为老成?保守也。惟保守也,故永旧。惟进取也,方日新。惟思既往也,事事皆其所已经者,故惟知照例。惟思将来也,事事皆其所未经者,故常敢破格。
  老人常多忧虑,少年人常好行乐。惟多忧也,故灰心。惟行乐也,故盛气。惟灰心也,故怯懦。惟盛气也,故豪壮!
  五皇子虽多为人诟病行荒唐之事,然观其所为之后果,何处为荒唐?倒是皇四子李时,处处留贤名,然所行之后果,着实难以令人满意。
  皇上与臣等初提新政之始,不也为景初旧臣所诟病,荒唐无知耶?”
  御史大夫韩琮也沉声道:“更重要的是,皇五子虽行事稍显离经叛道,却至诚至孝。其赤诚之心,如日东升,大道为光!”
  “你们……”
  “你们……”
  李时惊怒之下,颤声悲怆指责道:“皇储之议,乃天家家事,诸大学士何敢如此左右?”
  韩彬、韩琮等仍旧不理,一项交好李时的张谷、李晗二人也躲开了他的目光,心里皆是一叹。
  李时现在是多说多错,被这个位置迷了眼,更迷了心。
  他难道没看出天子之意,是以立东宫为手段,来平息林府之案将造成的巨大隐患?
  这更多的,或许只是一种手段啊。
  李暄突然成为太子,以他和贾蔷的交情,贾蔷还能翻天不成?
  大燕的太子其实并不值钱,不止景初朝有废立之事,太祖朝亦有过先例。
  能立,就能废。
  若李时此时谦卑,那将来还有偌大机会。
  此时如此失态……
  看看天子眼中的目光,就知道他眼下有多失望了……
  “传旨……”
  “自古帝王继天立极、抚御寰区,必建立元储、懋隆国本,以绵宗社无疆之休。朕缵膺鸿绪、夙夜兢兢。仰惟祖宗谟烈昭垂。付托至重。承祧衍庆、端在元良。
  今皇五子李暄,日表英奇。天资粹美。兹恪遵皇太后慈命,载稽典礼。俯顺舆情。
  谨告天地、宗庙、社稷。
  于隆安七年六月十三日,授李暄以册宝,立为皇太子,正位东宫。
  以重万年之统、以系四海之心。”
  ……
第1001章
皇上,林如海醒来了
  濠镜,圣保罗大教堂。
  作为东方最大的天主教堂,西方建筑风格和东方相结合,落日之下,美的让人震惊。
  贾蔷引着一众内眷,在清场后的圣保罗大教堂游览了半个下午。
  薇薇安、凯瑟琳还有伊丽莎白的女儿约翰娜为导游,为黛玉、子瑜等讲述着圣母、圣婴、天使等故事。
  贾蔷并未扫兴,告诉家里人那些传教士在西夷各国殖民过程中起到了甚么作用。
  在这些洁白无瑕之下,遮掩着的是甚么样的恶臭和血腥。
  生活中的沉重,已经不少了,只要她们不去傻乎乎的信洋教,倒也不必让她们去知道世上的邪恶到底有多么没有底线。
  只看建筑之美,开阔开阔眼界就好。
  贾蔷看了个大概,见教堂内外的确安全,就出去与齐筠、徐臻等会见,一起往旁边圣保罗炮台逛去。
  “唉,不服不行啊。我在这边鞠躬精瘁,是卖艺又卖身,差点殉在这边。自以为开拓了不小的局面,收获也不算见不得人……可人比人得死啊!国公爷才来不到二月功夫,就把这些忘八肏的里里外外上上下下治的服服帖帖的。先前咱们商船出海都得提着心,粮船还被劫持了许多次,再看看现在,人家上赶着要替咱们运。前儿一船出了安南就开始漏水,好家伙,附近七八艘西夷商船出人出船,生生将粮食和船都送了回来,一转身就成大好人了!我算看明白了,自身要是不强,那周边儿好人也得变成坏人欺负你。等你强了起来,坏人也会变成好人,乐善好施。”
  徐臻虽然从来吊儿郎当,但心气极高,连当初扬州四公子之首的齐筠也不放在眼里,但这回是真受了打击。
  贾蔷哼哼一声没开口,他没安慰男人的习惯。
  倒是齐筠儒雅心善些,呵呵笑道:“你若是比国公爷还了得,还甘心居于其下,为国公爷办差?”
  而后又同贾蔷笑道:“徐仲鸾之谋,其实我早就知道。当初在扬州时,就几番想请他来齐家做事,都给他插科打诨推去了。如今也算是天道循环、报应不爽。有才之人恃才傲物,却不知世上总有比他更大才者。”
  贾蔷“嗯”了声,道:“这番话我也应该听进去,莫要以为可以算尽天下人。好些事,都是瞬即万变。德昂,德林号在扬州的家业正不断的转移至小琉球。十三行一些家族也在往小琉球大举迁徙,占据肥沃土地,建立工坊,并从山东等地不断的运灾民过去。你们齐家如何打算?我瞧着,好像没甚么动静。不要起了个大早,赶一个晚集。小琉球是一块宝岛,柔佛那边想真正能扎根发展壮大,非五年十年期不可。”
  齐筠闻言笑道:“已经开始往小琉球搬了,不过我也不知祖父大人是如何想的,扬州那边家业的主体,仍没有动。看起来,似乎是相信国公爷既能出海开拓,也能保住大燕境内底盘不失……”
  贾蔷闻言哈哈笑道:“他老人家对我倒比我自己还有信心……”却也未多言,看向后面和伊丽莎白叽咕了一会儿的徐臻道:“仲鸾。”
  徐臻忙应道:“国公爷有何吩咐?”
  贾蔷问道:“小琉球那边需要一个整体管事的,除了水师出海不管外,余者如岛上防卫、政事安顿、工坊布局,以及对各大世家迁徙宝岛后必然生出的一些事,再有就是和原著民间的矛盾,都需要人来操持。虽无总督之名,却有总督之实权。当然,小琉球名义上地位最高的是三娘,她代表我的身份。但她只负责掌军,余者,皆需旁人辅佐。你以为,如何?”
  听闻此言,连齐筠面色都变了变。
  小琉球虽占一个小字,但绝不小。
  且有德林号倾尽全力转移至此,再加上十三行、九大姓和他们扬州齐家,不断往小琉球搬迁,又正好得天时遇到灾年,以九大姓和十三行的能量,简直如鲸吞一般在不断将灾民往小琉球上迁徙。
  若是推断无误,明岁依旧是大灾年的话,那小琉球上怕是要有百万民众。
  徐臻,一个极有才能但不着调的小年轻,就要担负起一省督抚之权?
  甩开他十条街啊……
  徐臻一张脸都鲜活了起来,脸上的肉都跳了跳,道:“哟!国公爷,小的给您磕头了!”
  贾蔷没理他,而是同齐筠道:“仲鸾是个清白人,在小琉球没有利益干碍,所以能服众。若是德昂你,齐家上岛后,你在彼处就会束手束脚,难免会出乱事,很麻烦,也会分散你的精力。
  德昂,日子还长,我们的将来远不止一个小小的小琉球。待我回京后,你就代我出面坐镇粤州城。
  你为人儒雅谦和,各方面都能调和得当。
  而仲鸾有急智机变之能,小琉球初兴,必多杂难之事,他更适合。”
  二人听闻这番话,明白了他的心意,自不会多言。
  贾蔷一手扶着圣保罗炮台的大炮,一面眺望浩瀚的南海夜景,见海上一轮明月高悬,心情也有些波澜,又道:“德昂、仲鸾,这南海之畔,是你我大业起兴之地,同样也是我最后的退路,所以绝不可有半点闪失。
  你二人莫要小瞧天下人,想坏事者想取而代之者不知凡几,所以你二人在南边务要精诚合作,勉力共之。
  别的我都不担心,金银你们也不会放在心上,但一个‘权’字,一个‘争’字,此二字令古今多少英雄豪杰折戟沉沙?
  你二人虽年轻,却也算得上当世人杰,前途不可限量。
  本公望你们记得此二字,好自为之。”
  “国公爷,怎么听着,感觉您好像要回京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158/142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