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春(校对)第13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39/1428

  三位老僧中,左边一人正是给林如海治症的天宁寺大和尚法善。
  法善慈眉善目,双手合十躬身一个佛礼,道:“小施主心向我佛,佛门自当大开方便之门,何来叨扰?”
  贾蔷笑了笑,如实道:“晚辈心中无佛,故而难言向佛。不过,我家里人多信沙门。”
  站在中间的老僧,一直注视着贾蔷,忽然开口道:“小施主虽非信禅之人,然只凭一个诚字,便已踩得‘道’的门槛了。进则净土,退则凡尘。只看施主,如何取舍。”
  贾蔷身后诸姑娘都变了脸色,尤其是李婧,目光极不善的看着老和尚。
  这天宁寺还想哄她男人去当秃驴不成?
  法善大和尚在一旁介绍道:“这是鄙寺主持,法原大师。”
  贾蔷拱手以儒礼相见,又呵呵笑道:“承蒙大师高看,惭愧,惭愧。佛门讲一个‘缘’字,而晚辈与佛门之缘,站到山门处就算缘尽了。与我而言,尘缘难了。与佛而言,我不可得道。今日来到佛门净地,除却护送内眷外,只为逛逛这古刹……”
  许是觉得贾蔷说的实在太过分,站在他身后的黛玉忍不住,悄悄捅了捅他的腰眼……
  贾蔷干咳了声,话锋一转,道:“当然,若果真能在此间落得一个心安,也是好事。”
  三个脸色隐隐发绿的得道老僧听闻这一言后,总算松了口气。
  要再没个台阶下,他们真要认为这小子今日是来挑山门的……
  法原主持微笑道:“施主与老衲法善师弟相熟,今日不若就由法善与施主等人引路。”
  贾蔷自没意见,法善大和尚年岁还轻些,也就是五十多不到六十。
  可法原和另一个老僧看起来都七八十了,他心中无佛却有尊老之礼,所以告退了两位老僧。
  接下来,便由法善大和尚与一行香客介绍道:“鄙寺共有四进:一进为天王殿供布袋罗汉,二进为大殿置白石香炉,高与大殿齐,供三座大佛。三进供阿弥陀佛。四进分上中下三层。一层住方丈,二层为僧房,最高层是万佛楼,共计一万一千一百尊佛。”
  贾蔷回头对黛玉道:“让李婧、香菱、紫鹃她们陪你和姨娘去上香,我这心中无佛之人,先去和法善大师谈些俗事。”
  黛玉目光不善的看向贾蔷,不说应也不说不应,贾蔷仔细想了想,又道:“或者,我还是陪姑姑和姨娘一道进了香,再去谈俗事?”
  黛玉抿了抿嘴,认真问道:“便宜不便宜呢?”
  贾蔷打了个哈哈,道:“当然便宜!既然来了和尚庙,不见见真佛总也说不过去。同往同往!”
  后面,一群丫头无不吃吃偷笑。
  原本心情沮丧的梅姨娘,见这一双小儿女逗趣,也不由莞尔。
  一行人过了一进禅院,到二进正殿后,黛玉和梅姨娘从小沙弥手中取了燃香,拜了三拜后,交由沙弥,登着天梯,送上了与大殿等高的白石香炉内。
  待沙弥退下后,二人又跪在蒲团上,与释迦牟尼佛叩首。
  闭目许愿了片刻后,才算完事。
  二人拜后,李婧、香菱再拜,之后,紫鹃、雪雁并梅姨娘的丫鬟锦儿再拜。
  看着她们一个个沉浸在佛门大殿肃穆气氛中,更有甚者,落泪哽咽的也不鲜见,贾蔷心里那份笑意也淡了。
  能有一份信仰,未必就是蠢事。
  只可惜,他前世被网络上一些洪荒小说荼毒太深,看到如来金身就想到二五仔多宝道人,心里也就难生出什么信仰来了。
  不过,落日的余晖洒进大殿,偌大的佛祖金身上愈发如同蒙上一层金光,令信仰之人迷醉。
  便是贾蔷身边的法善大师,也是双目满含敬仰之色的看着佛祖金身。
  唯有贾蔷,眼睛在一道道伏地叩首的曼妙身形上流连忘返。
  他忽然想起,俗话说的好,男子二八肾气壮,莫非他是到了思春的年岁了?
  久憋似乎也不好……
第0164章
种子
  待内眷拜完佛进完香后,黛玉也不再拘着贾蔷一起了,有李婧护着,同梅姨娘并一众丫头逛起了佛寺。
  佛寺内早就清的一人不见,再加上李婧的身手,等闲三五人都不是对手,贾蔷也就放心的下,去和法善大和尚说起正事来。
  天宁寺后山,一排不显眼的石屋座落在山脚下,周遭大树茂密。
  两个小沙弥先跑往两边两座瓦屋里,正当贾蔷纳罕,却见两边瓦屋里居然走出八名精壮和尚。
  法善大和尚对贾蔷道:“施主,非鄙寺吝啬宝药,不肯救济天下。施主请看……”
  说着,与两名年轻僧人点了点头,僧人掏出钥匙,打开一处石屋,露出一间空空如也的屋子。
  不过又有僧人举着火把,拿来铁锹等物,在法善的示意下,在石屋内挖掘了起来。
  一柱香功夫后出来,法善大和尚引着贾蔷道:“施主请看。”
  贾蔷见之往前行去,还未入门,就闻到一股霉味扑鼻,他皱起眉头,就着火光看向内里,只见石屋的地面被挖开,露出下方一口口被封死的大缸。
  其中一口是被打开了的,刺鼻的气味便从黑黝黝的缸口散发出来……
  法善大和尚缓缓道:“施主请看,这缸中所放,便是芥菜。先日晒夜露,使其霉变,长出绿色的霉毛来,长达三四寸后,再将缸密封,埋入泥土之中,而后,需等十年之功,方能再打开大缸。十年后,这缸内的芥菜就会如眼前这缸内一般,完全化为药水,名为‘陈芥菜卤’,便是鄙寺宝药了。
  其实,此药本非鄙寺专有。前人于《纲目拾遗》中记载:‘陈芥菜卤作法,以芥卤贮瓮中,埋行人处,三、五年取用……下痰、清热、定嗽,治肺痈喘胀,用陈久色如泉水,缓呷之’,又于《本草汇言》中记载:‘治肺痈吐脓血,咳嗽,面肿。陈年芥菜卤久埋地中者,每日取十数匙,温汤炖热饮之’。之所以未能大行天下,实在是制此药耗时太久。至于药方,却并不算难得。”
  贾蔷闻言,看着那散发着霉臭味的大缸,点头道:“寻常百姓家,自不会搞这些。高门大户人家,有能力来做,却因为忌讳不祥,多半不做这些。药铺里也不会做,因为时间太久,赚不到大钱。天宁寺能做这个,的确是怀了慈悲心了。”
  “阿弥陀佛!”
  法善诵佛道:“我佛本以慈悲为怀!”
  贾蔷沉吟稍许,缓缓道:“大师,《易》云: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这陈芥菜卤是种好药,天宁寺何不广邀名家,一同研制推究药理,改良药方?若是担忧银钱不足,则大可不必,在下可为此出资支援。若果真能缩短制药时间,提高药效,一旦推广开来,当真可以恩泽天下。到那时,天宁寺之名,必将震惊宇内,百世流芳。”
  可惜,他前世学的不是药学,否则若是能提前做出“青霉素”,那在这个还未被泛滥的抗生素荼毒的世界里,“青霉素”几乎可以称得上包治百病的神药。
  贾蔷虽来这世间以后,便日日锻炼身体,一天也未偷过懒。
  可谁知道哪一日会有个头疼脑热?
  若是果真能将这陈芥菜卤再精炼一番,可靠一些,也算是以防不测。
  且他虽无通达天下之志,但若能做一些于万民有益之事,也是不吝为之的。
  ……
  自天宁寺出,天色已晚。
  漫天繁星闪烁,月色清寒。
  进了十一月,便是扬州也开始降温了。
  最多再有十天,就会直接入冬。
  尽管江南的冬季不似北地那样大雪纷飞,然其阴冷潮湿,更让人难熬。
  貂皮大氅可防得住北风烈烈,却防不住江边凉风阵阵哪……
  贾蔷寻思着,是不是趁着天还未寒,寻人手把锅炉给弄出来。
  烧天然气或用电的电锅炉他弄不得,可原始的烧煤滚开水烫布的染坊锅炉问题却不大。
  回头先把图纸画出来,再寻些经验老道的大匠来,开搞!
  打定主意后,贾蔷骑马,带着铁头、柱子并一队盐丁,护着三驾马车直直前往了南城教堂。
  “贾!!”
  在一座哥特式教堂前,薇薇安欢快的挥舞着手,提起边裙跑了过来。
  她身后,还跟着一个比她小一些,看起来只有十四五岁的西洋姑娘,但似乎比薇薇安羞涩许多,有些踟蹰不敢近前。
  贾蔷翻身下马,没有任薇薇安对他热情拥抱行贴面礼,拱手微笑道:“怎这些日子不去盐院衙门顽?”
  薇薇安幽怨的看着他,道:“还不是你说的!”
  贾蔷奇道:“我何曾说过,不许你来盐院衙门?”
  薇薇安道:“是你说你们燕国朝廷要清查教堂,所以这些天,我一直帮着乔治叔叔把那些人通通赶走,告诉他们要是不走,就会像津门那样,被人撕碎了喂狗!”
  贾蔷无语,道:“他们该不是做了津门教堂里那群混帐一样的没王法之事吧?”
  薇薇安耸耸肩道:“这我就不知道了……”说罢,迎向由婆子丫鬟簇拥而来的黛玉,张开双手欢迎道:“亲爱的带鱼小姐……哦不,亲爱的姑凉,我真的太想念你了!”
  这幅做派,倒把梅姨娘唬了一跳。
  黛玉笑骂道:“你这洋婆子,还是这样!”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39/142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