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春(校对)第17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77/1428

  贾蔷哈哈大笑,抚掌道:“德昂兄说的极对,猎户夫妻最后决定杀了那书生,等他下辈子,再与他做牛做马偿还。”
  “……”
  齐筠无语的看着贾蔷。
  齐太忠却笑不出来,轻声叹道:“大恩似大仇啊……倒也没说错。也罢,那就拿聚凤岛来抵吧。”
  虽如此,老头子一双眼睛却死死盯着贾蔷,如同盯一个人参果。
  也难怪,这个年纪能想透这个道理的,说一句万中无一也不为过。
  贾蔷呵呵一笑,拱了拱手道:“如此正好。”
  又闲话一盏茶功夫后,贾蔷告辞离去。
  等齐筠送贾蔷出了齐园大门,折返回草堂后,却见齐太忠面色罕见的凝重,他心中一惊,忙问道:“祖父,可是出了什么事?”
  齐太忠拄着黑木拐杖,缓缓站起身来,由齐筠搀扶着走到窗前,看着外面不远处的湖石溪流和楼台亭轩,叹息一声道:“筠儿以为,贾蔷为何与齐家划清界限?”
  今日齐家邀请贾蔷前来,原是想进一步拉近关系。
  齐太忠一辈子好交友,不吝金银宝物。
  只要他看重的,钱财、美人、古董、宅第、园林……
  只要需要,他都舍得送,而且送的还雅致。
  雅致到连太上皇当年南巡时,都欣然接受了他的馈赠。
  这天下,并不是每个有钱人都有资格在太上皇面前献宝的。
  却不想……
  这一次,却看走了眼。
  齐筠闻言,皱起眉头来,缓缓道:“祖父,虽然孙儿也以为,良臣那番说辞并不尽全,但一时却想不明白,他为何要与齐家保持距离。祖父都明言了,即便是纳妾,也愿意嫁一齐家女给他,嫁妆丰厚到这般,便是金枝玉叶也不过如此。连我都觉得有些过了,可是他居然婉拒了。可见,他确实不想与齐家走的太近。却不知,究竟是为了什么?”
  忽地,他面色一变,沉声道:“祖父,莫非林如海和韩半山仍未死心,还想动我齐家?”
  齐太忠摆手道:“不会有此事,筠儿莫要自己吓自己。齐家和白、沈、周、吴四家不同,且我们已经达成了协议,他们绝不会再妄动干戈,否则,吃大亏的,一定是他们……唉!”
  言至此,齐太忠长叹一声,笑了笑道:“筠儿你心里未必真不清楚,你爹和你二叔、三叔之间的事,连人家一个刚来扬州的外人都知道了,你会不知?你爹,志大而才疏,看似儒雅大度,实则心胸狭窄,嫉贤妒能。你二叔和三叔呢,手段倒是都有,可一个江湖气太重,以为养一群江湖游侠,就能目空一切。另一个呢,又恰恰相反,养了那么多名士才子,以为博得名声,替齐家扬名就是好事。老夫一世英名,到头来生了这么三个东西。能为不大,内斗的本事倒是不小。幸好啊,老夫有你这个孙子。”
  这话,齐筠就不知该怎么接了,点评他长辈的话自然没他插口的份,只能强笑了声,道:“孙儿也不过稍微明白些道理,还都是老祖宗教的。齐家……齐家只要有老祖宗在,就会万无一失。所以祖父与其忧心,不如长命百岁,不,长命两百岁!”
  齐太忠双手支于拐上,老眼明亮,微笑道:“是啊,原本老夫一直苦苦思虑齐家的出路,却难寻生机。如今跳出樊笼里,终于想出了条后路,那这盘棋局,也算是真正活了过来。你二叔不是喜欢草莽拼杀,以为武力能解决一切么?那就派他出海,带人去南洋诸国,为我齐家开辟一处新基业。你三叔喜欢交游名士,喜欢士林清流,那就让他去金陵,秦淮河上的名士,比瘦西湖更多。如此,都随了他们的愿!”
  齐筠闻言,想了想,既然齐家未来要逐渐放开盐务,的确没必要死守扬州一府之地了,只是……
  “祖父大人,那我爹呢?”
  齐太忠眼睛眯了眯,淡淡道:“纵然日后齐家主支迁往海外,可安徽祖地却不能遗弃,那里埋着齐家的列祖列宗,也是宗祠之地。你爹是大房长子,就由他回祖地老家,看守宗祠祖坟罢。”
  齐筠闻言,整个人都凝滞了,心中一片冰凉,眼神骇然的看向齐太忠。
  齐太忠却笑着摇摇头道:“原本,是想将家业交到他手上过渡一番,再交给你。留着你二叔三叔一起,一是为了帮助你爹,二也是为了牵制他,让他不要为所欲为,三则让他只能将齐家交到你手里。可如今形势变了,齐家的死劫来的凶险去的也快,后路出来后,再按先前的法子办,就不合适了。所以,你爹昨天就离开扬州回安徽祖宅去了,你二叔、三叔最多也是过了年就走。祖父在扬州再为你坐镇五年,你在外面,要尽快成熟成长,不要让我坚持太久。”
  齐筠闻言,从骇然惊悚到振奋惊喜,最后又变成惊诧,道:“祖父,我在外面?我去哪里……莫不是,让我随二叔出海?”
  齐太忠却摇头,目光远眺东向,呵呵笑道:“筠儿,你知道一个人如何才能尽快成长起来?”
  齐筠摇头道:“孙儿不知。祖父当年……”
  齐太忠看着这个最让他满意的孙子,慈爱笑道:“没错,我当年是亲身经历了太多苦难,才早早支撑了起来。但是,如我这般的经历,运气占了一多半,没什么可学的,便是让我从头再来一回,我都没有几分把握,可以重新走到今天这一步。你不同,你又不是一无所有,只能靠命去拼,你有足够的底子,可以避开祖父当年的经历。不过,若不多经历些,又如何能真正成长起来明白事理?其实也容易,用心去目睹身边人经历的挫折磨难,用心去观察,去体悟他的破局手段和他的心性变化,如此,既能快快的成长起来,你本身还不用受到多少摧残苛虐。筠儿,你明白祖父的意思了么?”
  齐筠:“……”
  ……
第0201章
来客
  盐院衙门,小书房。
  西厢。
  贾蔷专注的看着纸笺上的制艺题题目,微微皱了皱眉。
  事君,敬其事而后其食。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当官之人,要先做好分内之事,而后再去思虑俸禄。
  贾蔷记得《朱子集注》上对于这一段的注释是:君子之仕也,有官守者修其职,有言责者尽其忠。皆以敬吾之事而已,不可先有求禄之心也。
  既然如此,那么破题就要从朱子集注上阐发:
  君子之仕,在于修其职而不求其禄也。
  写罢揣摩,这句破题一共点了三个点:君子之仕点事君,修其职点敬其事,不求其禄点后其食。
  如此,便都点到了题目的意思,没有漏题,可以算是成功破题。
  当然,如此破题,只是照办朱子集注上的,少了自己见解,难算优秀,只能算是中平罢了。
  写时文,破题最难,也最重要,贾蔷既然成功破题,接下来的文章也就一气呵成。
  写完后,又自我审读了一遍后,才起身,交给了不远处正悠悠改文《白蛇传》的黛玉。
  黛玉着一件浅粉竹叶缎面镶边白色圆领长裳,坐于桌几边,素手执笔,运笔不疾不徐,字迹娟秀。
  这会儿见贾蔷交上作业来,先是看他一眼,浅浅一笑,随即认真批改起来。
  古人改卷,写得好的地方画圈,其次画三角,再次一竖,最末就打叉。
  打叉说明一窍不通,一竖说明勉强及格,三角犹可一观,画圈就是最佳了。
  贾蔷就见黛玉在他破题处勉强画了一个三角,而后剩余的部分,多见“一竖”,有时似想打叉,不过忍之又忍,终究还是划了道斜竖……
  最后,黛玉抬头看向贾蔷,微笑道:“破题尚可,可承题、分股还是不够,但总而言之,已经很有长进呢。”
  贾蔷闻言,深吸一口气,叹道:“不容易啊……”
  顿了顿,又问道:“此题,若是林姑姑你来破题,又当如何?”
  黛玉思量稍许后,执笔写下:“圣人论人臣之义,惟务自尽而不求利也。夫为禄而仕,非所以事君也。”
  写罢,自觉满意,一双清明灵秀的明眸看向贾蔷。
  就见贾蔷面无表情的站在那,目光隐隐悲愤。
  “噗嗤!”
  黛玉失声一笑后,嗔道:“蔷哥儿,你少作怪!”
  长的俊秀的优势就在于此:做了好看的表情,会看的人心旷神怡,做了不好看的表情,会让人觉得可爱且有趣。
  与之相对的,是长的丑的,照着镜子练习出最佳表情,也不过让人觉得丑萌,一不小心露出不好看的表情,那就正应了丑人多作怪的老话了。
  贾蔷生的颇为俊俏,虽故作怪模样,可在黛玉看来,却是有趣非常。
  黛玉笑的好看,贾蔷却无奈摇头一叹,心里恼火。
  怎么形容呢?
  他自觉破题已经算是成功的了,可是和黛玉这句破题相比,就好比……
  就好比前世他写出了一首发廊里的街歌,可供广场大妈嗨皮之用。
  而黛玉所写,却是正经可登陆维也纳大厅的大雅之作,旋律、内涵皆属上上之选。
  完全就是两回事!
  这如何能让贾蔷不受打击……
  见他如此,黛玉抿嘴轻笑劝道:“你可别这样,你正经才念了几天书?能写成这样,已经算是入门了。你想想,先前没得我爹爹指点时,你能写出这样的文章来?如今虽然看着平平,可破题已算尚可,承题、分股虽还差些,但也有模有样了,不似从前那样看不得眼。你再勤写勤练着些,生员文章总还是做得起的。”
  贾蔷闻言,心里那抹羞恼失落早就不翼而飞了,看着黛玉呵呵笑道:“我果真那么厉害?我也觉得自己厉害多了。”
  黛玉闻言嗔他一眼,取笑道:“呸!就这,又翘起尾(yi)巴来了?”
  贾蔷嘿嘿一笑,略过这一节,笑问道:“林姑姑可将书稿写完了?”
  黛玉闻言,哼了声,不理会这无耻侄儿。
  原本是看他写故事,谁知不过催了两回更,就变成贾蔷写出小提纲,然后由她来动笔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77/142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