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明朝当暴君(校对)第17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72/673

  “正在囤积。”
  倪文焕说道。
  “得加速囤积!江南各权贵士族怎么得筹银上千万两准备囤积棉纱与生丝,论财力,那暴君和身边的奸臣们不是我们对手!”
  钱龙锡说道。
  ……
  “你是说最近棉纱、生丝价格开始大涨?”
  朱由校问着魏忠贤。
  “是的,皇爷。”
  魏忠贤回道。
  朱由校想了想后冷笑了起来,然后吩咐道:“着内阁拟明诏,布告天下,严禁囤积棉花和生丝,一旦查明,必严惩不贷,轻则流放,重则抄家处斩!”
第二百二十八章
要大搞基建与查抄违旨富商
  “你说什么,朝廷下诏旨布告天下,禁止囤积居奇,轻则流放,重则抄家?”
  钱龙锡听倪文焕说后惊愕地问了起来。
  倪文焕神色凝重地点了点头。
  “又是以权势欺人!”
  钱龙锡咬牙切齿地说了一句,然后将黄花梨木桌子重重地拍了一下。
  砰!
  倪文焕都不由得一哆嗦,呼吸也有些重地道:“他们是真欺我江南士民不敢反!变本加厉地要与民夺利!”
  钱龙锡直接一挥手:“不用管!该囤的继续囤,倒要看看朝廷怎么查得过来!另外,我们还可以不直接囤棉花与生丝,用高价购进棉布与绸布的方式,进而使棉纱与生丝涨价,而让小商贩与织户、棉户自己主动囤积棉纱与生丝!他朝廷既要禁止囤积棉纱、生丝,总不能禁止所有小商贩和织户、棉户买棉花、生丝织布吧,甚至还限制人家买多少棉花、生丝织布?”
  “钱公说的有理,若如朝廷真要如此,不怕底下的织户、棉户和小商贩不会反!”
  倪文焕附和起来。
  ……
  “光靠禁止囤积棉花和生丝是不够的,一旦官营纺织业兴办起来,那就需要更多的棉花和生丝,棉花和生丝价格必然上涨,普通织户和棉户以及小商贩会自觉囤货,甚至权贵士绅也会这样做,所以,我们还得想其他办法。”
  政事堂。
  朱由校在要求下旨明令禁止囤积棉花和生丝后就又和方从哲说起此事来。
  “陛下圣明,今年南直隶推行清丈田亩后便已清查出许多无主之田,且因江南织造业发达,大量百姓不肯再务农,所以,这些田地还荒着,以臣之见,不如改为桑田棉田,雇人耕种,将来其他各省在清丈田亩之后,将查出的无主之田也如此做。”
  在方从哲看来,现在北方许多权贵士绅既已参股官营纺织产业,自然会支持朝廷继续清丈田亩,而借着清丈田亩的机会增加棉田和桑田数量,进而获得更多的棉纱和生丝,为自己增加利益,至于清丈田亩所带来的田地损失自然算不上是什么,毕竟谁都知道棉布、丝绸之利远高于粮食收成的。
  所以,方从哲在此时如此建议道。
  “不妥!增加粮食产量依旧是社稷安稳之本,棉纱和生丝价格增加,权贵士绅自会改稻为桑,而驱赶佃农,使许多佃农流离失所,而朝廷要做的事情让这些被赶出农田的佃农通过务工甚至是入伍为兵的方式活下来,将来在全国进行清丈田亩后清查出来的田地依旧是分田于民鼓励百姓种粮,以应对将来棉田桑田过多导致粮食紧缺的局面,人终究是只能靠吃谷麦才能解决饥饿,而不是靠棉花和桑叶。”
  朱由校拒绝了方从哲的建言。
  方从哲因此不得不深思起来:“是!臣请陛下谕示。”
  “朝廷要继续大兴土木!主要是交通改善,要增建官道,其次是水利与河道工程,该挖渠的挖渠,该修堤的修堤,棉纱和生丝上涨的事,自会有人会将自家种稻麦的田地改为桑棉田,而朝廷要做的是准备好养活被赶出来的无地流民,为什么江南现在粮食增量越发不如湖广,有湖广熟、天下足之言,而不是以往的苏湖熟、天下足?就在于大量江南稻田变为桑田,也使得大量无地百姓出现,如今这一现象会加剧,朝廷要做的就是让这些无地百姓不能变成流民,而是变成工人。”
  朱由校说道。
  “陛下所虑甚远,臣不能及。”
  方从哲明白了不过来,并立即回了一句。
  “立即去办,内阁会同户部、工部议定出个今后几年要兴建哪些工程的法子来,款项如何筹措、进度怎么安排,不要只想着把将来朝廷增收的粮赋又只存起来,然后等着被贪墨漂没或者腐烂掉。”
  朱由校吩咐道。
  接着,朱由校又道:“但是不能因为禁止囤积棉花和生丝困难,朝廷就不管,过多囤积和炒作棉花和生丝价格的还是得严厉打击,改自己的稻田为桑田,没什么,但是囤积炒作,必须严打!他们只能赚朕允许他们赚的钱,否则朕就得让其倾家荡产!无论他是什么皇亲国戚、公卿勋贵!”
  “是!”
  方从哲听后不寒而栗,他知道皇帝陛下也是在警告自己这个首辅。
  ……
  “国公爷的意思,朝廷允许赚的钱我们要赚,朝廷不允许赚的钱我们也要跟着赚!所以,官营纺织业,我们入了股,但是接下来囤购生丝和棉花的事,我们也要做!朝廷就算不准也不行!总不能陛下还真要与我们这样的人家翻脸。”
  成国公府的管家朱孝这时候就如此对背地里替众多权贵士绅做生意的富户徐鸿儒和王森两北直隶富商吩咐了起来。
  “我们杜公公也是一样的意思,这棉花和生丝价上涨,肯定是有南方商人在背后炒价,这种事,我们北方商人怎么能错过,再说,将来官营纺织业一开张,那价格只会继续上涨,所以我们得既要跟着皇上一起发财也要发皇上的财,你们这几家商号得继续这样干,出了事别怕,后面有我们担着。”
  太监杜勋的管家杜旺也在这时候同样如此说了起来。
  徐鸿儒和王森这二人皆一一应承着。
  两人是北直隶和山东一带闻香教的主要头目,背地里发展了许多人,历史上甚至因此直接在天启二年搞了起义。
  当然,两人能一直在背地里发展闻香教而一直没被发现甚至各自的生意越做越好,自然是有许多权贵豪门在背后撑腰的缘故。
  也可以说是徐王等人是在为这些权贵豪门赚钱。
  所以,现在成国公和太监杜勋这样的内廷大珰才会找到他们。
  “你们现在已经存了多少货?”
  这时候,朱孝还问了起来。
  徐鸿儒先回道:“回朱爷的话,我们已经存了三十万两价值的货。”
  王森接着回道:“小的也差不多存了二十万两的。”
  朱孝和杜旺因此皆点了点头。
  但这时候,许显纯麾下的头号大珰梁清宏带着一大队东厂的人冲了进来。
  梁清宏喝道:“将这里的人全部抓起来!封库查货,他娘的,敢在天子脚下囤积棉纱、生丝,还传播邪教,真正是活腻了!是不把我东厂放在眼里吗?!”
  “大胆!”
  杜旺这时候先站了出来:“你们东厂这是干嘛,什么囤积棉纱、生丝,传播邪教,可知老子是谁?!”
  历史上为大明殉节而死的梁清宏冷声问道:“敢问,你是谁?”
  “俺是内官监掌印太监杜公公的人!就是你们厂公也得给老子几分薄面,是谁让你们来这里胡闹的,来之前也不先打听打听这里是谁的地盘。”
  杜旺说着就教训起梁清宏起来。
  “那也得抄!”
  梁清宏冷声说了一句,他可不想内厂的人因此告诉皇爷说自己畏惧权贵,给什么杜公公开后门。
第二百二十九章
处决犯事大太监与对成国公动手
  “姓魏的!你和那姓刘的别太过分!
  你们一个掌着东厂,在天下各处要道开商号赚银子;
  一个掌着内厂和尚工监,光是给徐家卖纺纱机就赚了不少银子!
  还有那卢九德,掌着御马监,管着皇庄和抓着兵权,在皇庄内部经营买卖就赚不少钱;
  可咱家好歹也是司礼监内直出身、二十四衙门之一的掌印太监,却只能喝些西北风,我囤些棉纱生丝赚钱怎么了!就为了这事,你竟派人把我的产业给抄了,你这是在公报私仇!你出来!别人怕你,咱家可不怕你,当年咱家掌惜薪司的时候,你还得给咱家跪着说话呢!”
  内廷也是论资排辈的地方,杜勋明显仗着自己资历比魏忠贤大,所以这时候就因为自己护着的徐鸿儒等人被东厂抄拿而到司礼监朝魏忠贤的值房大骂起来。
  魏忠贤倒也没生气。
  因为朱由校此时正在司礼监。
  而魏忠贤也正在小心翼翼地对朱由校谄笑着说道:“皇爷果然高明,您让东厂盯紧这徐鸿儒,结果真让东厂查出这人的猫腻来,此人暗中发展邪教不说,还有反心,到处散布他是神佛转世的妖言,要不是皇爷仁德让山东大量流民去了天津或者辽东,不知道多少百姓会被他蛊惑,他还和京城中的权贵勾结,倒卖各类官物,如今竟也囤积起棉纱生丝来,只是没想到他还勾结内廷大珰,还和杜公公也产生了关系,还有。”
  “还有谁?”
  朱由校寒着脸问了一句。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72/67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