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明朝当暴君(校对)第19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96/673

  朱由校说着就对熊廷弼说道:“熊爱卿,立即敕旨五军都督府,马上开军机廷议,抽调九边边军至京师,与朕的近卫镇一起南下平叛,朕要会剿东南!”
  朱由校的近卫镇现在已经有两个步兵主力营,外加一个训练有素的骑兵主力营,加上直属近卫镇军法司的镇抚兵,合计已达万人,实力已远超两年多以前初创时的光景。
  可以说,朱由校现在已经算是帝国握有精悍家丁最多的军镇,也就是最大的军镇。
  因为其他总兵参将之类的高级武官受朝廷限制的缘故,其麾下家丁也最多不过三千人。
  所以,朱由校的腰杆子已经更加的硬。
  本来,他早就因为近卫镇扩充到万人规模,而有南下彻底整顿一下自己的财赋重地的想法,如今萧近高等造反算是给了他一个借口。
  朕要下江南的机会总算是有了。
  这一次,朱由校就不想再让江南控制在江南士绅手里。
  他花心血设讲武堂、培养羽林卫子弟,还让卢九德等在皇庄建社学、建识字班,还让毕自严花那么多银子造一座天津新城,就为了让流民编户,让其感念皇恩,还对其进行教化,为的是什么,为的就是现在,他能有足够的人才储备,改变宗族式的统治根基。
  而他首先要改变的自然就是江南,因为江南最富,他需要让江南大部分财富用在帝国的进步上,而不是变成江南士绅自己享乐和堕落的资本。
  调边军南下,则是朱由校为了拉拢北方军事地主。
  因为朱由校南下最担心的不是压不住江南士绅,凭他的近卫镇一万人马对付只有脂粉气没有阳刚气的江南已经绰绰有余。
  朱由校最担心的是他南下后,北方边军会不老实。
  毕竟他这个皇帝要是没在北方镇着,这些边军会不会认真杀敌都值得怀疑。
  而朱由校自然就要调一部分边军南下,用近卫军制衡,用钱财拉拢。
  除此之外,朱由校还打算再调南方善战之兵留驻京师等其他要地,制衡剩下的北方边军。
  所以,朱由校继续吩咐道:“着王在晋任蓟辽、宣大、延绥三边统制,秦良玉任蓟辽、延绥、宣大总理,率六千白杆兵进驻蓟州,两人协守三边。”
  “臣遵旨!”
  熊廷弼回了一句,他自然明白皇帝朱由校的深意,而他现在需要考虑的是,需要抽调哪些边军跟着皇帝一起南下。
  “宣府董家、大同麻家、宁夏马家、榆林尤家、杜家,这些将门各出一部分,互相制衡!这样的话,也算是公平、公正、不厚谁薄谁,不偏不倚,如此,陛下到南边去后才能使着顺手。”
  熊廷弼很快就有了主意。
  ……
  三个月后,要同朱由校一同南下平叛的各部兵马基本已调动完毕。
  而朱由校也敲定了亲征的时间。
  朝堂上的重臣都默契地没有阻拦,毕竟现在谁都知道这个时候谏阻皇帝南下,只会掉脑袋。
  另外,他们巴不得皇帝陛下南下后去江南士绅手里再捞点钱,因为他们不得不承认,自己这位皇帝陛下虽然行事狠辣,但对忠于他的臣子是真的大方,不是寡恩之人,所以,他们希望皇帝陛下在看到江南真正的富裕后能再搞几个官营产业。
第二百五十八章
把这些文官全部砍了!
  一想到要走出紫禁城,去南边转转,朱由校还是有些激动的。
  据朱由校所知,大明的皇帝很少有南巡的。
  正德甚至还因为南巡落了水。
  大臣们也希望皇帝当宅男,老老实实待在皇宫里,除非重大典礼,最好一辈子都不要出皇宫。
  说这样是劳民伤财。
  可朱由校不想只待在京城,他必须去看看他的天下。
  在朱由校看来,自己又不只是北京城的天子,怎么就不能出去走走。
  所谓的劳民伤财。
  自己这个皇帝现在又不是没钱,该劳的民,该花的钱,自己买单不行吗?
  净是忽悠人的恐吓之语。
  皇帝要是不出去走,久了后,只怕真觉得鸡蛋要二十两一个,天下人应该同自己一样顿顿有肉了。
  这一天。
  艳阳高照,秋高气爽。
  朱由校早早的祭告了太庙后就乘着御辇离开了乾清宫。
  彼时,内宦开始挥舞着长鞭,打在地面上。
  随着鞭声乍起。
  候在御道旁的内宦开始跑起步来往外面走去,并一边拍着手掌。
  啪!
  啪!
  啪!
  ……
  鞭声混着掌声不断。
  各处宫门因此缓缓打开。
  而朱由校也乘辇一路出皇极门、端门、午门、承天门。
  到承天门的时候,朱由校回头看了一眼。
  而等朱由校过长安左右门后,便看见方从哲、韩爌、熊廷弼等文武大臣已候在此处。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这些大臣们先行了大礼。
  待朱由校喊平身后,这些大臣在谢恩站起,而接着,朱由校先传了方从哲过来:
  “元辅,火耗归公、清丈田亩、严查过度蓄奴这些新政,还有朕最近要你们做的摊丁如亩以增人口的事,你们留在京城的阁臣九卿们要认认真真地把这些新政实施下去,还有就是之前颁布的禁女子缠足圣旨一事,如此泯灭人性、束缚妇孺之力的事,要尽快予以杜绝,制定出严格的惩罚措施,朕知道这些事要执行起来,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事,因而不要因为复杂艰难,就不做,大不了一个省一个省的来,不要怕出乱子,出了乱子,朕来处理!”
  “顺便也抄一波家!”
  朱由校心里如此想道。
  但他没有说出来。
  朱由校只继续说道:“另外,朕给你交个底,朕不会用谁的人头去息什么怒,这天下只有朕的怒火才需要用人头来息!明白吗?”
  方从哲因此忙凝重地拱手一拜:“臣谨记!愿吾皇凯旋而归!”
  接着,朱由校又喊道:“熊爱卿!”
  “臣在!”
  熊廷弼站了出来。
  “随朕出征的九边将领可都道了没有?”
  朱由校问道。
  “回陛下,皆已到。”
  熊廷弼回道。
  “宣见。”
  朱由校吩咐道。
  “是!”
  熊廷弼回了一句。
  “永平副总兵马世龙见过陛下!”
  “怀庆副总兵麻承勋见过陛下!”
  “建昌营参将尤世威见过陛下!”
  ……
  一时,一干壮如铁塔、走路稳健有力的武将来到了朱由校面前,推金山倒玉柱的向朱由校行了礼。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96/67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