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明朝当暴君(校对)第21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10/673

  “陛下圣明!这些勋贵豪族只知囤粮取利,不顾朝廷诏令,甚至也不顾社稷安危,实在是令人可憎,然其田地皆在其手,其粮也是自有之粮,他们自己不卖出来,我们也不好说他们是在囤粮,毕竟他们的确没有大肆对外购粮囤积。”
  熊廷弼说道。
  朱由校则看向了韩爌:“韩爱卿,你替朕召见一下这些勋贵,还有在应天府占地较多的大族,劝劝他们,主动投粮到市面上,或者,可以借粮给朝廷,让朝廷用来平抑粮价,如果他们找理由推脱,就回来告诉朕。”
  “臣遵旨!”
  韩爌回了一句。
  ……
  “哈哈哈!就昨天一天,一斗米的粮价就比前天涨了五元银币,本侯今秋新收的两万石粮现在又涨了十万银元的利!这他娘的比开青楼都划算!”
  抚宁侯这时候因此对徐弘基和顾鸣郊等勋贵说了起来。
  “可不是吗,如今粮食可比银子值钱啊!我已经传话下去,府里的粮食一石也不许卖给底下那些粮商,并让全府上下人以后都买粮吃,这样粮价就会涨得越凶,我们这些粮食最多的就会越富!”
  顾鸣郊笑了起来。
  “只是快要发霉的陈粮怎么办,不卖掉的话,就会坏掉,这粮食终究不是银子,不能放很久。”
  朱国弼问道。
  徐弘基则冷笑一声后,道:“那就烧掉!宁肯烧掉也不要流到市面上去,烧掉养田!”
  “朝廷下诏书要求我们这些豪族大户禁止囤粮,这诏书有何用,我自家的粮食不拿出来卖,算囤粮吗,呵呵!”
  朱国弼则因提到最近朱由校下的禁止囤粮诏书而笑了起来。
  “自然不算,诸位公侯自家的粮食而已,别说不卖,就是烧掉,也碍不着王法半点,朝廷这诏书也就只能恐吓一下底下的粮商,真正的大户谁在乎这个,不过废纸而已!这个时候,把粮食拿出去卖,再把朝廷的银币持在手里,明显是不明智的,但凡这样做,朝廷就会通过大肆发放银币的方式兵不血刃地夺走我们的私产,唯有现在这样,持粮食,放银子,方可利在我们!”
  门客窦顶说了起来。
  “没错,到时候不过饿死一些草芥一样的贱民而已,或者,再来一次暴乱!那个时候,都不用我们动手,朝廷自会帮我们平定那些乱民,再死一批贱民,粮价或许会稳定在一个最高的价,到时候我们再卖粮取利。”
  徐弘基笑着说道。
  “父亲!莫愁湖来人了,说是韩阁老奉旨要见南京诸勋贵与应天府大乡宦。”
  徐文爵这时候走过来对正说话的徐弘基禀报道。
  徐弘基听后点了点头,笑道:“看来朝廷是要来求我们啊!”
  朱国弼则当即兴奋地站了起来,道:“也不知道要怎么求!怎么,他们不知道直接派兵抄了我们的家吗?!”
  “怎么抄,说我们不把自家的粮食卖掉,所以,我们有罪?那陛下的王法还有什么用,我们也是大明子民,家财也得受王法保护!”
  顾鸣郊也站起身,笑着回道。
  没多久,这些南京勋贵和应天府一带的大乡宦皆到了莫愁湖的一处暖阁内。
第二百七十五章
大臣主动建言对勋贵抄家
  负责见这些人的韩爌直接先说明了目前应天府的困境,并主动赔着笑脸道:
  “诸位都是本地田地最多的大族,也是忠于朝廷的名门,想必也不忍心看着应天府的粮价如此高涨,而使贫民无果腹之粮,商贩无立身之本,以至于江南生乱,故而仆奉谕旨来问诸位,诸位可能拿粮到市面上来,或借于朝廷,而用于平抑粮价?”
  “阁老不知!我们是大族名门无疑,祖上留下来的田地的确多,但架不住人口也多呀,祖传的田地所产粮食已经不太够用,甚至有时候,都得举家食粥几日才行,实在是没有多余的粮食啊,不然,我们也不会求朝廷再赐庄田,但朝廷和百姓们的困难,我们也知道,也很想帮一把,谁让我们世受国恩呢,顾某愿献粮五十石出来,也不必说借,只当算是捐给朝廷用于赈济百姓。”
  顾鸣郊先说道,且回头朝朱国弼露出一脸得意的笑容。
  朱国弼也因此跟着笑了笑,眉毛一挑,就瞥了脸色难看的韩爌一眼。
  接着,朱国弼便也迫不及待地站了出来,想要让韩爌的脸色更加难看一点,因而说道:“阁老,我抚宁侯府也是一样,您别看田地多,这人口也不少,但捐粮的话,我也捐,谁让我们是忠臣呢,不过,我家的田没镇远侯的多,我捐三十石吧。”
  朱国弼说着就忍不住笑了起来。
  韩爌涵养倒是不错,依旧面带着微笑,只心里不由得道:“看样子,只能支持陛下用非常之手段才行啊!这些个勋贵也真是自私,什么祖上不祖上的,得陛下和朝廷愿意让你有你才能有,不愿意让你有,想夺走的话,也随时可以夺走的。”
  徐弘基这时候站了出来:“阁老还请转告陛下,我魏国公府的几个庄子今年都遭了大灾,为了不牵累朝廷,徐某已经免了那几个庄子的佃租,还得粮食赈济佃户,现在整个魏国公府也没多少存粮,勉强能凑出一百石来。”
  韩爌依旧只是笑笑。
  接着,其他勋贵和大乡宦也跟着如此表态,只肯拿出几十一百来石的粮来打发韩爌以及他背后的天子。
  ……
  “陛下息怒,这些勋贵豪族也是贪利惯了,才这样不在乎朝廷和百姓生死,以臣之见,只能强征其粮!”
  在韩爌向朱由校转述了会见诸勋贵豪族的情况后,熊廷弼先对朱由校说了一句。
  “熊阁老所言有理,虽说这是他们自己的粮,但陛下可加税于他们,而且是加重税于他们,令他们把粮食交出来!”
  李之藻也附和道。
  如果朱由校一开始就无缘无故地强行抄没这些勋贵豪族,自会令这些站在皇帝朱由校这边的文武官员担心自己将来也会被朝廷无缘无故地夺走家产。
  但现在,因为这些勋贵豪族不肯让利在先,又大有要败坏社稷之可能,而跟皇帝个人秉性无关,所以,朱由校身边的这些文武官员也就开始主动支持和建言皇帝朱由校直接强征这些勋贵豪族的粮食。
  “造成粮价如此高的不仅仅是他们,背后还有其他人,甚至宗室亲贵,趁着此次粮价上涨,朝廷正好教训一下这些勋贵以及背后那些不在乎社稷基业的宗室亲贵!所以,现在还不是直接强征其粮的时候,先让他们再狂一阵,这次朕让韩爱卿见他们,不是朕求他们,而是朕在给他们一次机会,最后的一次机会!”
  朱由校轻咬唇瓣道。
  “是!”
  熊廷弼等立即回了一句。
  接着,朱由校就又问着自己身边的大臣:“预计第一批从苏州那边运来的粮到了没有?”
  韩爌忙回道:“预计在明后两日就到。”
  朱由校听后点首:“那就先用随军军粮补到官营各商号,或批发给粮铺,但要求各粮铺必须按照粮业局的限价出售,实行商业军管!等苏州的粮到了后再补到军粮去,另外,传谕给方从哲,加快在清丈田亩过程中的调粮与筹粮工作。”
  ……
  “如果朝廷强行征粮的话,老夫就让人把粮食全部烧掉!反正都难逃被抄被杀之命,那谁都别想好过!”
  徐弘基在听门客梅双浦劝谏说朝廷容易因此强征粮秣后,而直接回了这么一句。
  梅双浦便不好再多言。
  而徐弘基则也对自己儿子徐文爵吩咐道:“你去一趟庄里,告诉各个庄头,把佃租提到八成!再把各庄仓房里的陈粮再烧掉一批,然后让佃户各家来领!”
  徐弘基说着就道:“就是烧掉,也绝不投到市面上去!”
  “父亲,佃租提到八成,会不会太高了?!”
  徐文爵不由得问了一句。
  “你懂什么!能给我徐家当佃户是他八辈子修来的福,老子就算收八成佃租,他还能和着粗糠填肚而不饿死,比外面那些没地没粮还没活计的贱民强多了,整个应天府,谁的田有我魏国公府多,他要是嫌高,可以放弃我徐家佃户身份,去别的地方当佃户,我徐家不拦着!”
  徐弘基大声说道。
  “是,孩儿这就去办!”
  徐文爵因此便带着自己的小厮去了庄子里。
  “小侯爷,您行行好吧,七成佃租已经够高了,这庄里的佃户早就吃不饱饭啊,有的连孩子也不敢多生,就是因为没多少粮食养活,怎么现在又要涨到八成,到时候收的话,真怕会逼反他们啊!”
  徐家一叫乌国坤的庄头因为得知魏国公府要提高佃租到八成而因此激动地劝谏起徐文爵来。
  徐文爵则因此不耐烦的一鞭子抽了这乌国坤一下:“你给老子说有什么用,这是老爷子的令,老子哪里能改,不过,老爷子说了,要是嫌弃我徐家佃租高,就自己离开,去别家种地,徐家不拦着,不缺他们这些佃户!”
  乌国坤一时不知该怎么说才好。
  但当他看见徐家家奴将仓房里的陈粮都堆到外面浇上火油时,不由得又道:“爷呀!怎么又要烧粮啊,这些粮就算不卖,也可以发给佃户们度日呀,烧掉不是让我们这些庄户白辛苦了吗?”
  徐文爵直接踹了这乌国坤一脚:“滚!这些粮食再给佃户?亏你想得出来,要是给佃户,老子还加什么租子!这是国公府的粮,想怎么做就怎么做,你他娘的一个庄头,参什么言!”
  乌国坤因此哎哟了一声,倒在了雪地上。
  而这时候,堆满陈粮的柴堆已经燃起了火,很快,这些陈粮就被燃起了大火,火很大,染红了半边天。
  毕竟徐家的陈粮的确很多。
  ……
  “陛下,他们这简直是有违天和人性!大明不知还有多少人尚食不果腹,如今江南地区也有人天天因不能忍受饥饿而投河,可他们却宁把粮食烧掉而不肯投到市面上,臣请陛下立即下旨,严办这些卑劣自私之辈!抄家!直接抄家放粮!”
  熊廷弼性格比较急躁,所以,他在听到东厂魏忠贤对朱由校汇报说魏国公等南京勋贵的庄田里常出现烧粮之事后,就不由得急切地大声对朱由校进言。
  朱由校倒是对此不感到意外,只问着韩爌:“韩爱卿对此怎么看?”
  韩爌则道:“回禀陛下,臣认为陛下之前所言有理,现在还不是对其动手的时候,不然容易逼急他们,因为朝廷现在最重要的不是收拾他们,而是赶紧把粮食送到。”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10/67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