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明朝当暴君(校对)第29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99/673

  后面这些商贾们尽皆附和起来。
  而朱存桂因此问向王三善:“王都堂,你这个以右都御史挂西厂总督职的大官应该没聋吧,听清了满街百姓们的言论了吗,你们士大夫不是讲究忠君爱民,甚至以民为重,社稷次之,乃至甚于君吗,怎么现在,你又要假装听不见这些民众的声音了?”
  “他们不是民,他们皆是你鼓动起来的反贼!”
  王三善说着就道:“本官也懒得和你们费口舌,本官只知道,若任由你们这样,商税就实施不下去!朝廷政令就形同虚设!”
  说着,王三善就对贺世贤大声喝道:“一个不留!把这些逆贼全部杀了!包括晋王殿下!”
  “慢着!”
  魏广微再次大喊一声,且然后对王三善吼道:“王都堂,以仆之见,就算他们是在造反,你也要先进宫禀明了圣上,拿了旨意再说,岂有直接就杀的道理!你就不怕落一个残害宗亲王和屠戮百姓的骂名吗?!你当这是带兵打仗,只管拳头硬不硬,不管天下物议?你这不是在改革,你这是乱天下!”
  王三善看向魏广微:“西厂对抗税者,有权先斩后奏,皇权特许!”
  “先斩后奏之后呢?你王都堂就不怕天下人大肆宣扬你横征暴敛、草菅人命,让你名声扫地、遗臭万年,甚至让你王家也抬不起头来吗?你别忘了,这些商贾之家也是有你我一样的读书人的,他们的笔可比你的刀多!你王三善可以靠皇权杀伐果断,但你王氏宗族却要因你在桑梓里抬不起头了,你知道吗?”
  魏广微低声提醒道。
  王三善捏紧了拳头,有些无奈的道:“可阁老,您应该记得,陛下承诺,新商税征收额度超过农税一半,便永免徭役!可见一旦这新商税征收成功,便是大利于天下农夫!如果王某不能促成之事,岂不愧对平生志向,愧对天下农夫?!”
  “那也不能是你来得罪天下商贾!”
  魏广微再次提醒道。
  王三善听后沉思起来,心想自己第一个出头的确不妥当,也就只得调转马头,大声喝道:“撤走!先将此事上报,请圣上定夺!”
  魏广微也乘轿离开。
  而晋王朱存桂这边则因此得意地笑了笑,然后回头对一干商贾喊道:“都散了吧!”
  这些商贾都很敬佩地向晋王拱手告别。
  但待这些商贾这些人都退走后,朱存桂还是收起了笑容。
  他这次和收商税的官员这么作对,其实,他心里也不是很有底,他不确定皇帝陛下是什么态度,会不会把他这个从中搞事的亲王且是宗室长辈给严酷处置。
  朱存桂一想到自己在封地田产都已经被皇帝收回去了,如今如果再在商业上也被皇帝收走更多的商税的话,他又觉得自己不这么反抗一下又不甘心。
  要知道他晋王府在晋地的产业是不逊于当年那些大晋商的。
  何况,因北分气候严寒,而使农业产量不足,他们这些王府早就以经商为主,不然也不会轻易让封地由朝廷赎回去,但现在一旦朝廷征收新商税成功,他们就得每年上缴大量商利,对于朱存桂而言,的确是难以接受的。
  朱存桂有时候就在想,他朱由校怎么拿走老子的钱就怎么拿走,凭什么!就凭他是皇帝?那这皇帝拥戴着还有什么意思!
  “竟直接封了老子的品香楼,还杀了我的十几个家丁!这朝廷真的是欺人太甚!让我们缴足粮赋还与庶民一样一体纳粮,还不够吗?!老子做个生意的钱,也来多收,他娘的,这上面到底要搜刮我们到什么时候!”
  成安伯郭永祚已经闻讯赶来了崇文门,一看见自己品香楼大门处的封条,因见四周没什么人,就咬牙切齿地大声发泄了一通。
  朱存桂刚巧这时候走了过来:“谁知道要什么时候,刚才他们来本王的赌馆收税,因被义民群殴,竟悍然屠杀义民数十名,甚至还要杀本王,言本王是逆贼,好在魏阁老及时赶到,把他们劝了回去!但他们肯定不会善罢甘休,崇文门这一带有产业的都不会逃得过,杀家丁还算次的,接下来,只怕我们也小命不保,如今如此,还不如一起去大明园求见陛下,让陛下知道,他们西厂是如何借着收新商税之名义屠戮无辜百姓、巧取豪夺、横征暴敛的!”
  “晋王殿下!”
  郭永祚向朱存桂拱了拱手,心想还好不是东厂的人,自己刚才也是一时失态,竟没注意东厂耳目,下次可不能这样,然后才回道:“可这样做,会不会激怒陛下,毕竟天威难测!”
  “以下官之见,天威并不难测!”
  这时候,张煊换了一身官服过来,本来,他是要找这里执行商税征收的文官理论一下的,却没想到,遇见了宗室晋王和勋贵成安伯在这里说事,也就走了来,说了一句。
  晋王朱存桂和郭永祚都见此忙问:“敢问您是?”
  “下官翰林侍读学士张煊。”
  张煊回道。
  晋王朱存桂和郭永祚因此拱手。
  而朱存桂则这次低声问道:“你刚才说,天威不难测?”
  “没错!这新商税改革,夺的是天下商贾之利,而为天下商贾者,必为天下商籍之士绅,以及权贵豪族,之前陛下是靠这些人改了民籍多田之士绅的粮赋之政,如今陛下就想靠民籍士绅来动我天下商籍之士绅以及权贵豪族之商利,可如今天下,商利早远超农利,想必陛下也知道这改商税可比改农税难上十倍!加征粮赋,天下有势之族,没有被动到根本,为避免惹怒朝廷,大部分都能接受,但这加征商税,可是要动根本的,所以,陛下也不是很没底,而是想让袁可立这些为个人功业不惜得罪天下势族的民籍士绅中的官员试试,不然,晋王殿下们提前组织豪奴商贾埋伏收税的西厂等官差一事早就被东厂知道了!”
  张煊说道。
  朱存桂红着脸,狡辩道:“胡说!本王何曾组织过,一切皆是商贾移民自发所为!”
  张煊笑道:“殿下何必撒谎,您觉得您能瞒过东厂?这里可是京城!如今殿下能成功这样做,只能说明陛下没让东厂的人出手,是要让袁可立那帮人去惹这个祸,如果能成,自然好,如果不能成,自然是袁可立这些人的错!眼下,只要我们表现得够强硬,让袁可立等人无法成功,陛下就会放弃新商税的征收,也不会因此大怒,而不会像之前一样,为护方从哲而护袁可立,毕竟现在陛下自己已经有很多內帑进项了,没必要再和天下人你死我活的斗!”
  “有道理!那就一起去大明园,求见陛下,告他袁可立的状!本王再发动几个宗室子弟。”
  朱存桂道。
  “那我去动员几个勋贵中人,他们的产业可不比老子少!老子就不相信,他们就这么心甘情愿的每年向朝廷多交那么多商税!”
  郭永祚说道。
  张煊也因为早上西厂武官让他大失颜面的事,而想在这件事给西厂的人上上眼药,所以便也说道:“下官也动员几位同僚与诸公同去!”
第三百九十五章
皇帝躲在幕后搞事情
  此时。
  朱由校早已在大明园内深居简出,只让徐光启一位大学士在园内办事,与他琢磨蒸汽机的事。
  自从毕懋康把坩埚炼钢法的工艺发明出来后,大明就进入了新的钢铁时代,而这也为大明的蒸汽机制造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朱由校数年前就已经下旨开始研制蒸汽机。
  而且,据徐光启的奏报,在被朱由校早就召进京特擢为科学院官员的宋应星的努力下,蒸汽机的制造在前段时间已经取得重大突破,许多在制造蒸汽机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都因为各类材料的改进,而得一解决。
  现在,朱由校正在大明园内,和徐光启、宋应星等尝试着让第一台蒸汽纺纱机制造成功。
  为了能尽快制造成功,让大明进入蒸汽工业时代,朱由校也亲自参与了进来。
  也因此,朱由校基本上也就把内政改革的事更多的交给了袁可立。
  但这不代表朱由校对外面的事一无所知。
  如张煊所料,朱由校不是不知道,只是没亲自干预而已。
  但张煊不会知道的是,朱由校不是因为有苟安之心,才选择躲在幕后。
  而是因为,朱由校想麻痹那些反抗新商税征收的人,不到最后不亲自出面,进而影响新商税的改革成功。
  “皇爷,东厂按照您的谕示,没有对晋王等人采取抓捕行动,也因此,今天上午,在崇文门外大街,晋王殿下和一些权贵的确组织了豪奴和商贾百姓,统一拿砖头和斧头,伏击了征收新商税的户部、商部官员以及西厂旗校,还杀伤了好些官吏旗校,西厂总督王三善亲自出面干预,甚至已经下令把晋王一干人当成反贼当成格杀无论,但最后被突然出现的魏阁老给阻止住了,不知道魏阁老是怎么劝的,王三善还是选择了收手,并直接去了内阁。”
  魏忠贤这里就向朱由校禀报起在崇文门外大街发生的事来,并又道:“另外,根据东厂眼线汇报,晋王一干宗室权贵官僚还打算直接来大明园弹劾王三善等人,并有意要求陛下您诛杀王三善,而阻止新商税,您看,东厂是否阻止他们,即刻缉拿他们?”
  “东厂依旧装不知道!”
  朱由校回了一句。
  然后,朱由校就叹道:“由着他们闹去吧,朕相信袁可立,他和元辅不一样。”
  “是!”
  魏忠贤回了一句,心想陛下竟还是称呼方从哲为元辅,可是大明已经换首辅了。
  而对于皇帝让东厂依旧装不知道,魏忠贤也明白皇帝的深意。
  魏忠贤知道,无非现在东厂出手,就意味着自己的皇爷亲自下场干预,那样就会让反对商税的人放弃皇帝会妥协的幻想。
  如此,难免会有不愿意让出商利的权贵商贾会直接选择造反,进而增加改革成功难度。
  还不如现在这样,躲在幕后,让外面反对新商税的权贵官僚误以为皇帝决心不够,而心存幻想,认为不用冒着灭九族的风险直接造反,用比较和平的方式就能阻止新商税的改革,而这样的话,就可以借袁可立等人的手除掉一大批反对商税的人,那样将来即便有人因新商税造反,也会势力有所减少。
  另外这样,还可以加深袁可立等意图改商税的民籍士绅和商籍士绅的矛盾。
  “双方矛盾越深,才越利于皇爷和天下庶民,自己是皇爷的家奴,不能在这个时候猜错皇爷的意图,而误认为皇爷是真的不敢再得罪天下人,为一些身外之物,断送了自己在内廷的前程!”
  魏忠贤因此暗想道。
  魏忠贤回去后就因此对许显纯和杨寰等人说道:“皇爷传下话来,由着他们闹去,所以,你们只需记下有哪些人在背后搞鬼就行!另外,如果有人接触你们,收买你们,也都虚应着,到时候据实上报就可,尽量让外面的人觉得,皇爷对东厂要求不严了,都明白了吗?”
  “明白!”
  ……
  “臣等求见陛下!有要事想奏!”
  “臣等要弹劾王三善等在崇文门外大街借收新商税之名,行横征暴敛之实,甚至屠戮无辜百姓,以致民怨沸腾!请陛下下旨处斩王三善等奸臣恶吏!”
  “陛下!我们皆知您爱民如子,圣明如灯,然王三善他们却不顾圣意,借着王命,大兴杀戮,还请陛下您主持公道啊!”
  第二日,一大早。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99/67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